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6)
2023(8275)
2022(6609)
2021(6217)
2020(4658)
2019(10606)
2018(10212)
2017(19195)
2016(10488)
2015(11469)
2014(11509)
2013(11069)
2012(10565)
2011(9433)
2010(9893)
2009(8898)
2008(8765)
2007(8163)
2006(7439)
2005(6478)
作者
(27726)
(23318)
(23244)
(22301)
(14927)
(10842)
(10537)
(8982)
(8907)
(8772)
(8017)
(7750)
(7548)
(7541)
(7455)
(7363)
(6806)
(6802)
(6783)
(6731)
(5893)
(5746)
(5630)
(5497)
(5428)
(5357)
(5326)
(5137)
(4736)
(4695)
学科
(42708)
经济(42670)
管理(28510)
(25761)
(19161)
(18344)
企业(18344)
中国(14787)
方法(13584)
农业(13297)
地方(13130)
(12665)
数学(12015)
数学方法(11846)
业经(11592)
(9434)
(8377)
(7853)
(7849)
税收(7636)
(7582)
及其(7569)
(7332)
贸易(7322)
(7252)
(7229)
银行(7225)
(7133)
环境(7089)
理论(7076)
机构
学院(140506)
大学(136019)
(59597)
经济(58138)
管理(50774)
研究(49607)
理学(42040)
理学院(41602)
管理学(40932)
管理学院(40656)
中国(39205)
(30622)
(28793)
科学(27150)
(24446)
中心(23817)
(23429)
财经(22207)
(21924)
研究所(20575)
(20156)
(20061)
师范(19912)
(19272)
(18794)
经济学(18397)
北京(18370)
业大(17540)
(16898)
技术(16708)
基金
项目(87531)
研究(71936)
科学(68593)
基金(60312)
(50991)
国家(50439)
社会(44724)
科学基金(43032)
社会科(42167)
社会科学(42163)
(35249)
教育(34078)
编号(31283)
基金项目(30131)
(28747)
成果(27079)
资助(24387)
自然(24207)
自然科(23553)
自然科学(23550)
课题(23283)
自然科学基金(23127)
(20544)
重点(20113)
(19942)
(19459)
(18971)
国家社会(18371)
(18137)
项目编号(18101)
期刊
(74679)
经济(74679)
研究(47643)
中国(36390)
教育(24825)
(23343)
(23192)
管理(20019)
科学(17021)
学报(16969)
(16909)
金融(16909)
农业(16064)
技术(15207)
大学(14244)
业经(13236)
学学(12888)
经济研究(11755)
财经(10813)
(9465)
问题(9397)
职业(9038)
图书(8588)
(7481)
(7344)
论坛(7344)
(7232)
农业经济(6656)
(6632)
书馆(6587)
共检索到233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林丽  刘锐  
学界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存在误解。土地指标的价格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与近郊土地的增值收益有关。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与国家偏紧的建设用地指标供给策略有关,它是彻底的政府再分配,不是市场行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央地目标的博弈,地方指标的分配方式,官民利益的互动等有关,不仅仅是政策设计有漏洞、产权改革不彻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性质和实践逻辑决定了其很难实现"保统筹、保发展、保红线"的目标。要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须直面农民的公共品诉求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严苏桐  杨殿闯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面临地方政府财政紧约束的客观条件限制,这是政策异化的重要原因,同时又决定了异化的路径与成本转嫁的对象。在此过程中,除相关主体利益受到冲击外,也对农村管理和农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应对举措,中央政府应设立专门资金用于分担城乡增减挂钩的成本;作为配套措施,在农民集中居住点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将农村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目标统筹考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覃莉  靳亚亚  张金懿  
新时期新发展理念导向下,改进和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增强国土空间治理能力、促进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有效实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其改革需要建立多维度的认知与共识。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家发展战略直接影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演化与发展,先后支撑了区域内平衡、区际间协同和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具有土地用途管制、财政转移支付、资源要素配置的基本特征,蕴涵了发展权、管制权和财产权三种权利的共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框架下,增减挂钩政策的改进与完善应着重考虑:自平衡和节余指标流转的时间融合,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城市开发边界内外空间融合,撬动全域全要素高效利用和土地利用转型;市场和行政机制融合,促进国土空间治理公平与高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绍静  安菁蔚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自推出以来受到地方政府的盛情欢迎,在该政策的幌子下,许多地方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拆村运动,增减挂钩影响到农村的终结。针对增减挂钩政策异化的现象,文章对该政策的本体形态进行了反思。增减挂钩政策本身是发展主义范式下思维方式的体现,缺少对权利和自由的敬畏,忽视政策造成的社会影响。事实上,城乡建设用地需要慎重挂钩,是否施行该政策需要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尊重农民的意愿、合理分配土地收益、注重城乡统筹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海素  吴流坚  刘训东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已成为发展的"瓶颈"。也正因此,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缺口与农村建设用地闲置浪费并存的现象,成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统筹城乡用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国家出台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振波  方创琳  王婧  
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目前存在着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农村建设用地低效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双增"严重占用耕地等问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动下的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有望成为破解该问题的综合路径。但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错位现象,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了中国城乡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总结了政策的提出与实施历程之后,运用文献分析与规划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政策执行错位的症结与根源:①"挂钩"政策缺少科学理论支撑导致实践存在盲目性;②土地财政阻碍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损伤农民利益;③保障体系不完善使政府行为公平性、"挂钩"质量与农村权益保障难以落实;④综合评估滞后使"挂钩"实施面临重大风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旺君  吕昌河  
该文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城乡统筹和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剖析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探讨其实施的必要性。通过理论和文献分析,认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能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目前土地制度下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统筹城乡用地安排的一项机制创新,能够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的流转,使其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中。政策存在城乡之间、村集体之间利益分配不均和耕地质量、农民生计持续性等问题,但是在完备的保障措施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具有其必要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小平  黄蕾  谷晓坤  孙滋英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是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如何科学规划挂钩项目区布局是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引入级差区域指数,建立挂钩供需能力评价指标,并以山东省东明县挂钩规划为实证,探讨了挂钩规划的方法。结果表明:①挂钩供给区域和需求区域的级差区域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区位条件"、"经济状况"、"社会环境"3大因素,具体指标的选择因挂钩供、需区域的任务不同而存在差异;②东明县建设用地需求存在828 hm2的缺口,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达6 346.41 hm2,说明东明县实现数量上的挂钩是可行的;③东明县挂钩供、需求区域级差地租水平存在明显空间差异,需求区域的高级差地租区分布在东明县北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鲍家伟  陈霄  
当前,实现土地利用从增量供给向存量挖潜转变是必然趋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存量挖潜提供了可行路径。本文从土地、农民心理和资金的三个平衡来审视增减挂钩的利与弊,认为其还将在"严格规范"之中,朝着去弊得利的方向行进。要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就应当:强化增减挂钩的平衡控制;重视增减挂钩的土地权属保护;增减挂钩应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世全  李汉敏  
2004年以来,国家在土地管理方面相继提出并试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人地挂钩政策(以下简称两个挂钩),这是土地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是破解"两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两者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区分清楚两者关系,对实施两个挂钩政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山东省沂南县位于沂河岸边,有"智圣故里"、"红嫂家乡"的美誉。近年来,开拓务实的沂南国土人在县委、县政府、市国土资源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系列决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海鹏  
当前,我国很多省市通过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方式来解决建设用地缺口问题。本文研究了三种典型模式下农户愿意腾出建设用地的时机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所腾出建设用地的配置途径和建设用地资本化后的收益分配等问题。研究认为,影响农户腾出建设用地的时机主要包括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腾地农户所承担的腾地成本以及农户所能分享的土地增值收益等因素。建议在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过程中,注意推进试点工作的速度和力度,注重增强政府控制力和自控力,注重提高农民的参与度与受益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顾汉龙  冯淑怡  张志林  曲福田  
通过对比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与美国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分析两项政策的共性及差异,为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政策建议。结果表明:两项政策本质上都是土地发展权的交易,但在产生背景、运作流程和实施效果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为了解决规划分区制度的刚性,我国和美国分别出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但由于两国制度环境的差异,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美国选择了一种以市场和层级相结合的混合型治理结构,而我国则选择了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层级治理结构。虽然两项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规划分区制度的弹性,但现阶段,美国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在利益分配机制设计和耕地保护效果方面均优于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韩冬  韩立达  
利用成都市相关数据以及调研结果,采用公共政策评估中的全过程综合分析框架构建增减挂钩政策评估的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2011—2013年增减挂钩政策的制定有较充分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政策的执行较为规范科学,政策效果比较满意。但依然存在法律效力不强,配置效率不高,规划有待完善,资金渠道需拓宽,农民权益保护和耕地保护需加强,指标周转问责机制缺位等问题。提出完善并提高增减挂钩政策的法律地位,探索增减挂钩与其他土地制度改革的统筹协调,探索与城镇化结合的管控机制,在赋予农民土地发展权基础上探索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改革和完善项目监督和验收制度,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措施等对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董大芳  罗海波  陈龙江  黎登琴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评估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政策的执行和终止,而在评估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客观公正的评估标准成为政策评估的关键。根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评估实际,认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评估标准应包括目标标准、效益标准、效率标准、公平性标准、公民参与回应政策的程度、适应性标准、可信度标准,并做了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