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8)
- 2023(10879)
- 2022(9411)
- 2021(8911)
- 2020(7266)
- 2019(16952)
- 2018(16914)
- 2017(31957)
- 2016(17389)
- 2015(19694)
- 2014(19846)
- 2013(19608)
- 2012(17977)
- 2011(16217)
- 2010(15934)
- 2009(14325)
- 2008(13755)
- 2007(11953)
- 2006(10408)
- 2005(8500)
- 学科
- 济(68331)
- 经济(68261)
- 管理(48326)
- 业(45172)
- 企(36901)
- 企业(36901)
- 方法(31143)
- 数学(26752)
- 数学方法(26461)
- 农(22514)
- 中国(18728)
- 业经(17344)
- 财(16405)
- 地方(16395)
- 学(15972)
- 农业(15411)
- 和(11772)
- 理论(11735)
- 环境(11389)
- 贸(10815)
- 贸易(10808)
- 制(10696)
- 技术(10492)
- 易(10459)
- 教育(10374)
- 发(9726)
- 务(9630)
- 财务(9562)
- 财务管理(9548)
- 划(9500)
- 机构
- 大学(242456)
- 学院(241646)
- 管理(98400)
- 济(89060)
- 经济(86856)
- 理学(85641)
- 理学院(84638)
- 管理学(83158)
- 管理学院(82724)
- 研究(80301)
- 中国(58181)
- 京(52806)
- 科学(52594)
- 所(39909)
- 农(39876)
- 财(39509)
- 业大(38192)
- 研究所(36711)
- 中心(36491)
- 江(34582)
- 范(33691)
- 师范(33398)
- 北京(33284)
- 财经(31816)
- 农业(30939)
- 院(29973)
- 经(28973)
- 州(28619)
- 师范大学(27074)
- 技术(26501)
- 基金
- 项目(173115)
- 科学(135065)
- 研究(127692)
- 基金(123707)
- 家(107841)
- 国家(106903)
- 科学基金(91528)
- 社会(77662)
- 社会科(73269)
- 社会科学(73249)
- 省(68079)
- 基金项目(66894)
- 自然(60415)
- 自然科(58922)
- 自然科学(58911)
- 教育(57996)
- 自然科学基金(57800)
- 划(57433)
- 编号(53551)
- 资助(50020)
- 成果(42858)
- 重点(38616)
- 部(37323)
- 发(36859)
- 课题(36659)
- 创(35735)
- 创新(33183)
- 科研(33103)
- 项目编号(32377)
- 大学(31954)
共检索到345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效顺 曲福田 郭忠兴 蒋冬梅 潘元庆 陈兴雷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向前推进,我国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日益膨胀,而农村建设用地变化违背理论预期;因此,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现实与理论预期存在矛盾和偏差。本文将"脱钩"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土地管理领域,提出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脱钩"形态。在计算其临界值及构建"脱钩"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定量界定出"脱钩"程度的八种状态,筛选出考核指标后,对临港新城城乡建设用地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三点结论:其一,2000年以前无锡城乡建设用地的变化出现"扩张负脱钩"、"扩张连接"和"弱脱钩"的非理想状态。近年呈现"强脱钩"的理想状态;其二,土地宏观政策是调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有效...
关键词:
城镇建设用地 农村建设用地 脱钩 无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牧 郝晋珉 陈丽 顾恬玮 管青春 陈爱琪
本文基于脱钩理论与方法,以中国地级市为研究区,对中国各地级市城镇、乡村、城乡人地脱钩状态及特征进行分析,并构建了基于脱钩类型的土地利用分区模型,探究了不同用地分区模式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策略。研究表明:①国家尺度下,中国城乡人地关系整体处于不协调状态,城镇建设用地与城镇人口同向增长态势相对稳定,乡村建设用地显著扩张和乡村人口快速持续减少的反向两极分化日趋严重。②市级尺度下,不同维度各地市的人地关系脱钩类型各有不同,74.2%地市的"城-乡"人地关系处于不协调状态;36.2%地市的"城"人地关系处于不协调状态;81.6%地市的"乡"人地关系处于非常不协调状态。③中国土地利用可以划分"城-乡"双集约、"城"集约、"乡"集约、"城-乡"双控4种类型区,"城"集约和"城-乡"双控两种类型区地市个数占到97.9%,不同类型区土地集约利用调控方向和措施存在差异,但其最终目标均是要通过对人口、产业和土地利用的科学合理引导和管控,实现"城""、乡"以及"城与乡"的人地和谐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俊鹏 王婷 欧名豪 刘震宇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是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土地发展权理论,提出挂钩指标是挂钩中土地发展权转移的载体,并将挂钩的实施分为挂钩指标的生产与使用两个阶段,指出"项目制推进"的实施方式是挂钩制度实施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具体体现在:一是挂钩指标在生产过程中整拆整建,导致挂钩运行成本大、安置补偿不合理、农民被动参与、权益严重侵害;二是挂钩指标的使用封闭运行,导致挂钩指标使用效益低、指标供需区域不匹配。因此,制度创新的关键路径:一是在挂钩指标生产阶段构建闲置宅基地退出机制,将目前挂钩指标的"整拆整用"转变为"零拆整用",鼓励农民主动参与,降低挂钩运行成本,促进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国斌 蔡为民 吴云青 赵元强
挂钩工作是一个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有效方法。在系统梳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理论对于挂钩工作的指导作用,并从决定挂钩政策实施必要性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影响因素,指出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人口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是开展挂钩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分析挂钩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关系到挂钩工作的健康、可持续推进,可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定、创新挂钩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元胜 崔长彬 唐浩
实践表明,大多数撤村并居是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紧缺,而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推行的土地治理运动。这种撤村并居不符合大多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没有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侵害了农村的土地发展权利益,是土地驱动型的扭曲的城市化。应当将经济发展视为推进撤村并居的内在驱动力,清晰的权利界定与完善的法律规定是规范撤村并居的主要保障。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撤村并居 城市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南聪强 杨明 韦佳君 王威伟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保护耕地资源、优化用地空间布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平台。本文系统梳理了四川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发展历程和实施成效,分析了其在新的政策背景和要求下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关改革思路,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增减挂钩政策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旺君 吕昌河
该文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城乡统筹和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剖析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探讨其实施的必要性。通过理论和文献分析,认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能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目前土地制度下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统筹城乡用地安排的一项机制创新,能够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的流转,使其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中。政策存在城乡之间、村集体之间利益分配不均和耕地质量、农民生计持续性等问题,但是在完备的保障措施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具有其必要性。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问题 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绍静 安菁蔚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自推出以来受到地方政府的盛情欢迎,在该政策的幌子下,许多地方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拆村运动,增减挂钩影响到农村的终结。针对增减挂钩政策异化的现象,文章对该政策的本体形态进行了反思。增减挂钩政策本身是发展主义范式下思维方式的体现,缺少对权利和自由的敬畏,忽视政策造成的社会影响。事实上,城乡建设用地需要慎重挂钩,是否施行该政策需要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尊重农民的意愿、合理分配土地收益、注重城乡统筹等。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公共政策分析 反思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邱继勤 邱道持 石永明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指标是建立统筹城乡的土地利用制度的新生事物。揭示了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指标的产生机理,阐明了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指标交易模式的主要特征,探讨了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指标落地实施的用途管制、空间管制的特殊性,提出了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规范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指标交易的建议。
关键词:
挂钩指标 建设用地 农村土地交易所 重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小平 黄蕾 谷晓坤 孙滋英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是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如何科学规划挂钩项目区布局是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引入级差区域指数,建立挂钩供需能力评价指标,并以山东省东明县挂钩规划为实证,探讨了挂钩规划的方法。结果表明:①挂钩供给区域和需求区域的级差区域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区位条件"、"经济状况"、"社会环境"3大因素,具体指标的选择因挂钩供、需区域的任务不同而存在差异;②东明县建设用地需求存在828 hm2的缺口,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达6 346.41 hm2,说明东明县实现数量上的挂钩是可行的;③东明县挂钩供、需求区域级差地租水平存在明显空间差异,需求区域的高级差地租区分布在东明县北部...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规划 级差区域指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鲍家伟 陈霄
当前,实现土地利用从增量供给向存量挖潜转变是必然趋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存量挖潜提供了可行路径。本文从土地、农民心理和资金的三个平衡来审视增减挂钩的利与弊,认为其还将在"严格规范"之中,朝着去弊得利的方向行进。要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就应当:强化增减挂钩的平衡控制;重视增减挂钩的土地权属保护;增减挂钩应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变。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平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名星 吴郁玲 周勇 袁佳宇 黄丹 冯忠垒
以湖北省通山县为例,基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限制性因素的分析,利用综合修正法测算了农村居民点的现实整理潜力,在此基础上,建立挂钩能力指数模型,根据各乡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能力将其划分为优先挂钩区、重点挂钩区和限制挂钩区,并对通山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进行布局,以期切实提高城乡建设用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顾汉龙 冯淑怡 张志林 曲福田
通过对比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与美国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分析两项政策的共性及差异,为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政策建议。结果表明:两项政策本质上都是土地发展权的交易,但在产生背景、运作流程和实施效果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为了解决规划分区制度的刚性,我国和美国分别出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但由于两国制度环境的差异,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美国选择了一种以市场和层级相结合的混合型治理结构,而我国则选择了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层级治理结构。虽然两项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规划分区制度的弹性,但现阶段,美国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在利益分配机制设计和耕地保护效果方面均优于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龙 董捷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手段,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实现集约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而挂钩规划的科学编制是挂钩工作开展的前提与保障。本文引入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构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其生态位适宜度,并据此划分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制定联动规划方案。同时,以武汉市新洲区为实证,通过测算研究区域挂钩供给和需求潜力,利用MapGIS中叠加分析功能,修正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的划分结果,最终确定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并制定联动规划方案。研究表明,规划期内应优先将挂钩供给高度适宜区(双柳)与挂钩需求高度适宜区(阳逻和旧街)联...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丽 季民 孙勇 张立国 李玉琳
为解决当前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挂钩项目的信息管理,采用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网上申报系统。通过对挂钩项目申报工作进行了业务流分析,论述了系统的框架体系和功能设计,研究了系统关键技术,最后利用Silverlight、ArcGIS Server等技术实现了该系统。通过该系统项目申报单位可以快捷有效的实现在线申报,上级土地部门也可随时进行在线审核审批,简化了申报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信息反馈速度和准确性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业务流 增减挂钩 网上申报 城乡建设用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