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9)
- 2023(10155)
- 2022(8556)
- 2021(8030)
- 2020(6782)
- 2019(15342)
- 2018(15172)
- 2017(29163)
- 2016(15278)
- 2015(16893)
- 2014(16413)
- 2013(15992)
- 2012(14581)
- 2011(12848)
- 2010(12195)
- 2009(10924)
- 2008(9947)
- 2007(8129)
- 2006(6716)
- 2005(5394)
- 学科
- 济(64656)
- 经济(64588)
- 管理(44519)
- 业(43633)
- 企(34052)
- 企业(34052)
- 方法(32735)
- 数学(29777)
- 数学方法(29412)
- 农(23351)
- 财(17311)
- 农业(16229)
- 业经(15595)
- 地方(15306)
- 中国(14537)
- 贸(10541)
- 贸易(10537)
- 务(10348)
- 财务(10316)
- 财务管理(10299)
- 易(10095)
- 企业财务(9874)
- 制(9873)
- 学(9794)
- 环境(9295)
- 技术(8755)
- 划(8380)
- 和(8178)
- 融(7959)
- 金融(7958)
- 机构
- 学院(205215)
- 大学(203063)
- 济(87778)
- 管理(87677)
- 经济(86274)
- 理学(77774)
- 理学院(77058)
- 管理学(75748)
- 管理学院(75370)
- 研究(61288)
- 中国(46034)
- 京(39474)
- 财(37570)
- 科学(36532)
- 农(34406)
- 业大(31539)
- 中心(31471)
- 财经(31384)
- 江(29734)
- 经(28855)
- 所(27885)
- 经济学(27005)
- 农业(26523)
- 范(25974)
- 师范(25722)
- 研究所(25600)
- 经济学院(24579)
- 经济管理(24421)
- 财经大学(23668)
- 商学(23356)
- 基金
- 项目(153301)
- 科学(123964)
- 基金(115335)
- 研究(111694)
- 家(99304)
- 国家(98463)
- 科学基金(87580)
- 社会(74842)
- 社会科(71003)
- 社会科学(70985)
- 基金项目(62281)
- 省(61619)
- 自然(57032)
- 自然科(55785)
- 自然科学(55772)
- 自然科学基金(54778)
- 教育(51441)
- 划(49517)
- 资助(45608)
- 编号(44425)
- 部(34634)
- 重点(33655)
- 成果(32877)
- 发(32718)
- 创(32203)
- 国家社会(31482)
- 人文(30483)
- 教育部(30407)
- 创新(30075)
- 科研(30063)
共检索到279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志刚 朱佳 于滨铜
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城乡食品安全治理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分析城乡消费者食品安全福利差距,探讨影响消费者投诉行为及其参与社会共治的关键因素,并进一步探析城乡差异影响消费者投诉行为的社会机制与群体效应。结果表明,城镇消费者投诉积极性显著高于农村,城乡维权意识和政府信任差距是造成消费者投诉行为差异的主要传导因素;城镇消费者基于更高的食品安全福利水平与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相对较高,因而在遭遇食品安全问题时更倾向于选择投诉,农村消费者则反之;农村消费者对政府治理能力的信任程度相对较低,导致食品安全治理在农村地区陷入"塔西佗陷阱",大大抑制了农村消费者投诉积极性;与中等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与高收入群体的食品安全投诉行为在城乡差异上表现更为显著。据此,文末提出统筹城乡食品安全共治、简化投诉办事程序、创造治理示范效应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培堽 周应恒 殷志扬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了消费者对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反应。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一个月后,消费者对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程度显著高于事件发生前的担心程度;国产奶粉消费水平相比于事件发生前下降了近一半。同时二元选择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不同特征的人群对事件的反应无显著差别;然而城镇消费者相对于农村消费者而言对事件的反应更强烈;对政府颁布的三聚氰胺临时限量标准和奶粉检测报告的信任程度、对偶而进食三聚氰胺奶粉所造成身体危害的担心程度是影响消费者事件发生后奶粉消费决策的重要变量。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消费行为 三鹿奶粉事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延雷 王志刚
探究食品营养信息认知与使用城乡差距是识别农村地区食品营养短板的关键,对填补农村地区弱势群体食品营养与安全洼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样本的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利用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食品营养信息认知和使用的城乡差距,并采用Oaxaca-Blinder法对其进行解构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城乡居民营养信息认知与使用水平均较低,并且城乡之间差距显著,表现为农村居民认知与使用明显弱于城镇居民。在考虑营养信息认知与使用相关性,以及潜在的样本自选择偏误后,营养信息认知与使用城乡差距仍然显著。城乡营养信息认知和使用差距在女性和高收入群体显著,但在男性和低收入群体不显著。营养信息认知和使用城乡差距构成均具有显著的“歧视效应”,占比分别为41.65%和51.05%,食品营养信息与农村居民的契合度较低,信息歧视明显。因此,应重视农村营养信息认知和使用短板,加强农村地区营养信息规范性审查、实施营养信息差异化设置、加强食品营养教育和培训,缩小城乡差距。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艳芝 刘爱军
基于784份消费者调查数据,引入信任模型,从消费者特征、认知水平、风险感知、经济环境、制度评价等方面选取18个变量,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认证标识食品信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养育小孩、价格敏感度、参与程度、标识食品购买频率、标识必要性判断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家庭月食品消费支出及经历食品安全事件的次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是否为家庭食品的主要购买者、老人、食品安全的严重性判断、标识认识的数量、标识的使用、家庭月收入水平及政府监管满意度评价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消费者 认证标识食品 信任 影响因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林海 徐玲玲
举国震惊的三聚氰胺污染婴幼儿奶粉的重大安全事故,再次警示中国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江苏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就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和信息需求与使用行为展开了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普遍意识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因而需要更完整准确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甚至是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信息,以满足购买安全食品的需求,并且在选择食品时通过关注质量认证标识、价格和品牌,来规避食品安全风险。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消费者 三聚氰胺 食品安全信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彬 伊静静
近年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我国食品安全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笔者在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形成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862份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受消费者对食品供应各有关主体的信任、消费者对相关机构监管作用感知的显著影响。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的结果也从消费者感知角度反映出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被动地位和食品质量信息披露中的角色缺位等问题。
关键词:
消费者 食品安全信任 机理 江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莫鸣 李亚婷
基于208个超市食品安全事件的分析表明,能够依法获得全部赔偿或部分赔偿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物理性污染事件、过期食品事件和生物性污染事件所占比例最高,而化学性污染事件投诉相对较少。超市食品消费者诉求赔偿的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消费者身份的认定、赔偿的前提与计价依据、超市行为过错性认定等方面。因此,食品消费者赔偿制度应该从制度法规释义、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计价依据、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和追溯制度等方面予以改进。
关键词:
消费者 食品安全 赔偿制度 超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志刚 周海文 苏毅清
本文以北京市消费者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认知水平、使用程度及获益感知情况。调查显示,北京市消费者有50%以上听说过营养标签,36.50%表示会在购买食品时查看营养标签,近70%消费者认为可以从强制性营养标签中获益。实证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与其使用营养标签的频率正相关,认知水平越高获益感越强。此外,个体特征、经济条件、时间压力、健康状况等因素对消费者的认知、使用和获益感知有不同程度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完善营养标签管理制度,提高消费者健康水平提供借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志刚 周海文 苏毅清
本文以北京市消费者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认知水平、使用程度及获益感知情况。调查显示,北京市消费者有50%以上听说过营养标签,36.50%表示会在购买食品时查看营养标签,近70%消费者认为可以从强制性营养标签中获益。实证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与其使用营养标签的频率正相关,认知水平越高获益感越强。此外,个体特征、经济条件、时间压力、健康状况等因素对消费者的认知、使用和获益感知有不同程度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完善营养标签管理制度,提高消费者健康水平提供借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全世文 曾寅初
本文在北京市消费者调研数据的基础上,从需求层面分析了我国消费者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现状以及在搜寻食品安全信息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一步讨论了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根据本文的统计,我国消费者对各类食品安全信息的了解水平都明显低于其需求水平,约有43%的消费者会主动搜寻食品安全信息;消费者在信息搜寻过程中面临信息真假难辨、信息过于专业化和信息数量不足等主要问题;风险厌恶程度越高和受教育水平越高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搜寻量也越高;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渠道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息搜寻 消费者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胜 崔文飞 王梓峰 王志刚
食品安全信息发布的效果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的有效性和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水平。本文基于激惹性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的心理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无论是合法添加还是非法添加,都会激发消费者的激惹性情绪;消费者对政府、非政府第三方机构以及网络媒体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持怀疑态度;非政府第三方机构的信任受消费者激惹性影响较大、亲朋好友的信任受消费者激惹性影响较小。因此,食品安全信息发布不仅要考虑信息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还要关注消费者的激惹性心理。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剂 激惹性 信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跃华 邬小撑
本文研究通过分层抽样,对1131户养猪户的病死猪处理与疫情报告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Probit模型和orderedProbit模型对影响养猪户出售病死猪以及疫情发生后养猪户是否向政府报告的微观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养猪户出售病死猪的情况仍然比较严重,养猪户及时向政府报告疫情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养猪经验对养猪户出售病死猪行为有正向影响,接受过政府培训与户主是村干部对养猪户积极向政府报告疫情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病死猪 疫情报告 养猪户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琳
对郑州市区205名消费者进行调查获得数据,并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评价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男性消费者、年龄大的消费者、家中没有12岁以下小孩的消费者、对政府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满意度高的消费者和对食品安全事件关注度低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评价较高。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政府信任 城市消费者 消费行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适 周海文 王志刚
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发生之前非常关注食品安全,但在购买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却忽视食品安全,主观认知和客观行为矛盾的现象突出,这主要源于对厂商调整安全食品供给概率的行为反应近乎迟钝,从而导致行为忽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消费者的价格重视程度、畅销重视程度、冲动性消费程度和食品安全水平与行为忽视程度正相关;而卖家信誉、老人与小孩数、安全食品的可获得性、固定的买卖关系则可以降低行为忽视的程度,缩小消费者行为集合的忽视区域。首先,政府应筹措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食品销售网点建设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安全食品的可获得性;其次,食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消费者 购买行为 行为忽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适 周海文 王志刚
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发生之前非常关注食品安全,但在购买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却忽视食品安全,主观认知和客观行为矛盾的现象突出,这主要源于对厂商调整安全食品供给概率的行为反应近乎迟钝,从而导致行为忽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消费者的价格重视程度、畅销重视程度、冲动性消费程度和食品安全水平与行为忽视程度正相关;而卖家信誉、老人与小孩数、安全食品的可获得性、固定的买卖关系则可以降低行为忽视的程度,缩小消费者行为集合的忽视区域。首先,政府应筹措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食品销售网点建设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安全食品的可获得性;其次,食品厂商应充分发掘食品的文化内涵,提高消费者购买食品的涉入程度;再次,消费者应合理规划个人消费,减少随机的冲动性消费。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消费者 购买行为 行为忽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