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47)
- 2023(6715)
- 2022(5751)
- 2021(5189)
- 2020(4477)
- 2019(10482)
- 2018(10184)
- 2017(19700)
- 2016(10796)
- 2015(12483)
- 2014(12926)
- 2013(13135)
- 2012(12498)
- 2011(11414)
- 2010(11456)
- 2009(10784)
- 2008(10769)
- 2007(9971)
- 2006(8449)
- 2005(7565)
- 学科
- 济(52223)
- 经济(52169)
- 业(29470)
- 管理(28478)
- 方法(26286)
- 数学(23969)
- 数学方法(23764)
- 企(20995)
- 企业(20995)
- 农(20414)
- 农业(13906)
- 财(13265)
- 中国(12292)
- 业经(11904)
- 地方(10661)
- 学(9922)
- 贸(9829)
- 贸易(9828)
- 易(9496)
- 制(8289)
- 收入(7228)
- 和(7030)
- 银(6958)
- 银行(6938)
- 发(6816)
- 融(6728)
- 金融(6726)
- 务(6643)
- 财务(6626)
- 财务管理(6604)
- 机构
- 学院(168168)
- 大学(167110)
- 济(71210)
- 经济(69745)
- 管理(64070)
- 研究(56393)
- 理学(55482)
- 理学院(54872)
- 管理学(53877)
- 管理学院(53569)
- 中国(42771)
- 科学(35659)
- 农(35235)
- 京(34818)
- 财(31641)
- 所(29587)
- 农业(27800)
- 业大(27772)
- 研究所(27012)
- 中心(26954)
- 江(25422)
- 财经(25280)
- 经(22833)
- 经济学(22136)
- 范(21878)
- 师范(21652)
- 北京(21629)
- 经济学院(20254)
- 州(19944)
- 院(19376)
- 基金
- 项目(110742)
- 科学(86143)
- 基金(79883)
- 研究(79301)
- 家(69729)
- 国家(69105)
- 科学基金(58236)
- 社会(50465)
- 社会科(47708)
- 社会科学(47692)
- 省(43825)
- 基金项目(42485)
- 自然(37404)
- 划(36532)
- 自然科(36495)
- 自然科学(36482)
- 教育(36061)
- 自然科学基金(35810)
- 编号(32949)
- 资助(32848)
- 成果(26066)
- 重点(24954)
- 部(24779)
- 发(24232)
- 课题(22198)
- 创(22187)
- 科研(21772)
- 教育部(20797)
- 创新(20747)
- 国家社会(20695)
共检索到241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启杰
本项研究从全国六大区中选择 7个省 (市 ) ,对 661户城乡居民家庭 2 0 0 3年粮食消费数量和结构进行样本调查 ,通过样本数据计算出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分别为 1 1 1 .3 1公斤 (成品粮 )和 1 90 .48公斤 (原粮 )。研究还表明 ,我国居民的人均生活用粮消费数量和结构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异明显 ,但是 ,在同一地区不同收入的居民之间、不同时期之间差异不明显。以本项调查推算的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基础 ,预测 2 0 0 5年、2 0 1 0年和 2 0 2 0年我国粮食 (原粮 )消费需求总量分别约为 4.4亿吨、4.8亿吨和 5.9亿吨。...
关键词:
口粮 粮食消费 预测 粮食安全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帆
粮食消费构成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部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居民的粮食消费出现了趋势性的变化。在对粮食消费趋势说明的基础上,采取年际平均法对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弹性进行估算,结果显示,收入和价格对我国的粮食消费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在城镇和农村是不同的,对直接粮食消费和间接粮食消费也是不同的。从总体上看,城镇居民对粮食价格极为关注,而农村居民对收入水平更为敏感。这些结论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而且可以在多个方面引申出粮食安全公共政策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粮食消费 价格弹性 收入弹性 估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邬雪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贺晓丽
在城镇居民主食消费急剧下降、动物性食品及酒类等奢侈品消费迅猛增加的同时 ,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变化缓慢。这说明解决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决不仅仅是快速发展经济所能解决的。本文对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现状及差异进行详细剖析 ,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从而为有目的地引导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优化食品消费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及促进食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蕾
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持续拉大,且城乡饮食消费习惯有所不同,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明显存在一些差异,这就对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业和相关联的市场建设等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的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情况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乡居民 食品消费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高林
受收入差距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居民在生活消费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距。文章以实物消费量为依据,对当前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差距加以分析,认为由于消费重点不同,城乡居民从生存性的粮食消费到低层次的副食消费再到高层次的副食消费,呈现出“中间缩小,两头拉大”的差距特征,城镇居民基本进入食品消费的第三阶段,农村居民仍处在食品消费的第一阶段。
关键词:
消费转向 第一阶段 第三阶段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锦华 许庆
采用AIDS模型量化研究了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特征,从城市化和中长期营养目标的角度出发,考查城乡居民消费习惯和年龄结构的差异,预测未来十年(2011-2020)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总量。综合居民口粮、饲料粮、工业用粮的结果预测未来十年我国整体粮食需求。根据预测,未来我国粮食将在2018年第一次出现供求缺口,到2020稍稍超过5%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
城市化 营养目标 粮食需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海峰 何秀荣 李鹏
城乡居民对粮食安全的态度、风险承受能力是中国政府制定和完善粮食安全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在 4个不同级别城市 (北京、郑州、顺德、榆林 )和 3个不同特点农村县 (榆树、中山、榆林 )专门进行的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数据 ,对中国城乡居民对粮食安全的态度、风险承受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态度 风险承受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晨 伍国勇
文章结合2000—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贵州省城乡居民食物虚拟水消费情况,并利用灰色关联和预测方法分析其消费结构及趋势。结果显示:贵州省城镇居民虚拟水消费总量呈稳步上升趋势,17年间增幅达到105.6%,农村居民虚拟水消费总量则呈波动下降趋势;城镇居民人均食物虚拟水消费高于农村,在2011年达到最大差值107.5立方米/人;城镇化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是影响贵州省城镇和农村居民食物虚拟水消费的重要因素。未来5年贵州省城镇居民食物虚拟水消费总量将会明显增加,消费结构将趋于稳定;而农村食物虚拟水消费总量则会缓慢减少,消费重点将会由粮食转移为肉类、蔬菜等产品,贵州省农村居民的饮食习惯和结构正在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关键词:
虚拟水消费 灰色关联 预测 贵州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哲敏
一国居民的食物消费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如何用最小食物资源获得最大食物安全保障,最终实现国家的食物安全这一重大目标。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计量经济模型——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平滑预测法和趋势外推法中的各种预测函数,对城乡居民主要食物的人均食物消费量进行趋势预测,并就预测结果与合理膳食进行比较,提出未来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需要改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食物消费 居民营养 趋势预测 城乡居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万江
浙江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发展比较分析杨万江近年来,浙江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有了很大变化,我们根据全省近年来的历史资料和全省城乡四个典型县市1992年300多户住户调查材料对全省城乡食物消费发展变化作了比较分析,其变化规律及特点对在市场条件下如何合理引导人们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赖月云
文章采取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2008~2011年的4年收入食品消费效应进行测算,力图找出在不同消费水平上收入所带来的消费效应,并且通过反事实分析的分位数分解方法,将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差异分解为城乡差异和特征差异,以为我国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智静 高吉喜
可持续的家庭消费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食品消费是家庭消费的重要内容,本研究1978-2006年国家统计数据,通过对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差异以及食品消费周期中能源、化学品等物质投入进行分析,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研究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对碳排放产生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改变,对碳排放的影响逐渐增强,因为消费相同重量的肉蛋奶等制品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高于粮食消费;②城镇居民在食品消费碳排放总量上高于农村居民,其中,直接碳排放量农村居民高于城镇居民;间接碳排放量城镇居民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饮食消费习惯不利于减少食品消费碳排放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将增加居民食品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③提高食品消费相关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可以有效地降低食品消费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研究结论为研究食品消费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引导可持续的家庭消费模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食品消费 城乡差异 碳排放 城市化 中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志宏 陈志超 郝晋珉
基于能值理论,对比动物性荤食和植物性素食重量形态、能量形态和能值形态的数量关系,定量分析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变化趋势及特征。研究表明: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热量、重量和能值形态的动物性荤食分别占食品消费总量的11.90%、9.11%和70.29%,一方面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中动物性荤食的重量形态和能量形态的数值远低于其植物性素食,说明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仍然以素食消费为主,另一方面其动物性荤食的能值形态数值已经远超其植物性素食,表明其居民食物消费方式已经向营养均衡多样化方向演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是保障居民食品消费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部分。2010年城镇和农村居民荤食消费能值分别为1.10E+...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晶 唐增 李重阳
为研究食物消费与碳排放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运用综合食物碳排放系数和生命周期过程理论,对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对比。研究发现,1)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对碳排放量起促进作用,且消费同重量的动物性食物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高于植物性食物;2)城镇居民食物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在总量上高于农村居民且差距由2000年的1.05∶1增大到2014年的1.3∶1;3)居民食物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高于食物消费数量的增长速度,其中城镇居民的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达到了食物消费量的4.8倍;4)人均GDP、可支配收入、食物消费支出、食物消费价格指数对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大于农村,但恩格尔系数则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