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1)
- 2023(14530)
- 2022(12565)
- 2021(11623)
- 2020(9846)
- 2019(22134)
- 2018(21828)
- 2017(41716)
- 2016(22732)
- 2015(25193)
- 2014(24844)
- 2013(24584)
- 2012(22458)
- 2011(20229)
- 2010(19832)
- 2009(18305)
- 2008(17664)
- 2007(15257)
- 2006(13133)
- 2005(11278)
- 学科
- 济(87643)
- 经济(87536)
- 管理(66377)
- 业(65242)
- 企(51842)
- 企业(51842)
- 方法(42882)
- 数学(37494)
- 数学方法(37144)
- 农(26951)
- 财(24151)
- 中国(23904)
- 业经(20971)
- 学(20222)
- 农业(18433)
- 地方(17674)
- 环境(17127)
- 贸(16458)
- 贸易(16451)
- 易(15983)
- 制(15865)
- 务(15246)
- 财务(15188)
- 财务管理(15161)
- 银(14712)
- 银行(14648)
- 企业财务(14409)
- 理论(13953)
- 技术(13854)
- 行(13836)
- 机构
- 大学(323745)
- 学院(321857)
- 管理(130515)
- 济(124517)
- 经济(121842)
- 理学(114298)
- 理学院(113040)
- 管理学(111058)
- 管理学院(110508)
- 研究(104827)
- 中国(79220)
- 科学(68802)
- 京(67966)
- 农(59441)
- 财(56609)
- 业大(53987)
- 所(52705)
- 研究所(48787)
- 中心(48069)
- 农业(46972)
- 财经(46384)
- 江(44956)
- 经(42333)
- 北京(42258)
- 范(40610)
- 师范(40107)
- 院(37923)
- 经济学(36989)
- 州(36683)
- 财经大学(34783)
- 基金
- 项目(231778)
- 科学(181161)
- 基金(169515)
- 研究(162250)
- 家(150113)
- 国家(148881)
- 科学基金(127453)
- 社会(103344)
- 社会科(97851)
- 社会科学(97825)
- 基金项目(91270)
- 省(90117)
- 自然(85654)
- 自然科(83628)
- 自然科学(83603)
- 自然科学基金(82102)
- 划(76284)
- 教育(73057)
- 资助(69119)
- 编号(64826)
- 重点(51417)
- 成果(50192)
- 部(50153)
- 发(48196)
- 创(47927)
- 科研(45317)
- 创新(44694)
- 计划(43514)
- 课题(43506)
- 国家社会(42640)
- 期刊
- 济(128367)
- 经济(128367)
- 研究(89586)
- 学报(58742)
- 中国(55292)
- 农(54137)
- 科学(51553)
- 管理(43537)
- 大学(43453)
- 学学(41553)
- 财(41210)
- 农业(37237)
- 教育(28049)
- 融(28006)
- 金融(28006)
- 技术(24091)
- 业经(22505)
- 财经(21698)
- 经济研究(20564)
- 经(18294)
- 业(18190)
- 版(16913)
- 科技(16881)
- 问题(16874)
- 业大(16052)
- 理论(15670)
- 图书(15555)
- 技术经济(14849)
- 资源(14848)
- 实践(14538)
共检索到447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永生 张琅 董战峰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探究城乡居民环境风险感知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差异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的环境风险感知对环境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女性、年长者、受教育水平较高者、政治面貌为党员者在城市和农村具有相似的显著性,这些群体采取的环境行为相对较多。对于城市居民,互联网使用和环境知识具有"放大"的中介效应,政府信任度具有"缩小"的中介效应。对于农村居民,环境知识具有"放大"的中介效应,政府信任度具有"缩小"的中介效应,"放大"或"缩小"的程度较城市居民更低,虽然环境风险感知对互联网使用有显著影响,但互联网使用对公众环境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导致互联网使用的中介效应不明显。要想进一步强化城乡居民的环境友好行为,可以考虑从提高互联网的普及率和传播力度、完善环境知识传播的技术手段和策略、鼓励公众自觉履行环保义务几方面针对城乡区别施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永生 张琅 董战峰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探究城乡居民环境风险感知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差异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的环境风险感知对环境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女性、年长者、受教育水平较高者、政治面貌为党员者在城市和农村具有相似的显著性,这些群体采取的环境行为相对较多。对于城市居民,互联网使用和环境知识具有"放大"的中介效应,政府信任度具有"缩小"的中介效应。对于农村居民,环境知识具有"放大"的中介效应,政府信任度具有"缩小"的中介效应,"放大"或"缩小"的程度较城市居民更低,虽然环境风险感知对互联网使用有显著影响,但互联网使用对公众环境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导致互联网使用的中介效应不明显。要想进一步强化城乡居民的环境友好行为,可以考虑从提高互联网的普及率和传播力度、完善环境知识传播的技术手段和策略、鼓励公众自觉履行环保义务几方面针对城乡区别施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莉莉
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对社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最新一次的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全国性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结构特征相比个体特征更能影响居民的环境意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有着不同的生成逻辑;作为个体经历的环境事件在环境意识的生成中发挥重要的建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城乡居民的环境意识同时表现出了社会结构规制和社会事件建构的面向。
关键词:
环境意识 结构特征 社会建构 环境事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军 李文婷 张立波 朱晓萌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出现"气候变暖、环境质量下降"等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解决环境问题不单纯是环保技术的创新与资金的投入,更主要的是如何有效提升民众环境意识,这将是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动力。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以环境意识的七个层面为核心、以城乡各个阶层民众为调研对象、以问卷调查法和行动观察法为手段,在城市、乡村展开调查。期望以此调研成果,进一步推动我国民众环境意识的增强,并引起相关学者的思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宁宁 孙玉环
与传统流行病学视角和宏观监测角度的研究不同,文章基于"安徽省城乡居民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微观调研数据,选取有代表性的环境因素指标,应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居民感知视角下安徽省环境污染问题中的各个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客观污染状况中,大气、土壤、噪声污染均会对居民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过淡水污染尚不会对居民健康产生显著影响;居民环保行为中,垃圾分类处理频率、公共交通出行会对健康产生显著影响,且垃圾分类处理的影响更大,而废旧电池处理和环保产品购买态度没有显著影响;居住环境特征中,城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伏平,王美今
城乡居民储蓄行为差异的实证研究周伏平王美今ABSTRACTThispapershowsupthediferenceoftotalsaving(onlyreferingtotheresidents'savingdeposits,notincluding...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华 温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内生增长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实现这一目标,最为重要的则是居民消费水平的有效提升,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破解。基于此,本文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NLS)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跨时期分析,结果发现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表现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并没有完全遵循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七五"时期和"八五"时期,城乡居民边际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增;"九五"时期及以后,城镇居民边际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则仍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增。从收入结构视角看,农民边际消费仅随工资生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加而递增,而城镇居民边...
关键词:
城乡居民消费行为 消费结构 收入结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孟好
本文使用1978—2014年我国居民消费数据,研究城乡居民的消费总量、收支结构、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和恩格尔系数等差异,并选取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城乡居民消费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可分为三个阶段,城乡差距经历两个轮回,现处在第二轮扩张期。2相对而言,农村居民收入低消费率高支出结构固化,对物价变动有滞后性和拖尾性,近期在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持续走低时平稳走高。3城镇居民自发消费与边际消费倾向大致呈反比,同一地区的城乡居民自发消费与边际消费倾向相关性不强。本文建议,降低城乡交通通信类支出,扩大城乡家庭设备及用品类市场和农村文教娱乐类市场,提高农村居民健康及医疗保障水平。
关键词:
消费行为差异 消费倾向 变系数模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海波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自201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风险,如筹资风险、控费风险、定价风险、恶性竞争风险以及全保风险等。这些风险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有必要从完善筹资机制、加强医保合作、科学合理定价、规范经营秩序、管控医疗风险等几个方面出发,防范各种风险的发生和蔓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障政策,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障,但养老金收入也会对家庭的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为探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否会影响子女提供的代际转移产生,本文基于2008年、2011年以及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社区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Tobit两部分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会显著降低老年人收到子女的代际转移的概率,但对老年人收到子女代际转移总额不会产生显著影响。第二,对于未缴费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老年人而言,如果已经获得代际转移,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会提高其获得代际转移的金额。第三,对于缴费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老年人而言,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还会降低其收到的净代际转移总额。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老年人风险保障水平,增加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在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时需要考虑养老金对转移支付的挤出效应,可以适当提高养老金水平以中和挤出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出现老年人获得养老金却反而导致经济状况恶化的情形;第二,加强财税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居民参加商业养老保险,可以采取抵扣所得税、给予财政补贴等方式,减少居民参与商业养老保险的成本,提高老年人获得的养老金收入,进而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甫勤
根据风险感知的"知识理论"、风险的社会扩大理论及社会制度结构对风险感知的束缚作用,分别建立相关的研究假设,试图寻找这些理论在中国经验中的证据。文章的数据来自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当前中国民众对中国社会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尤其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可能面临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有最强烈的风险意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祝月明 张行 张广科
基于湖北省和河南省1012份农户的调查数据,应用Probit估计方法,论证了农户收入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与行为的关系,探讨了农户收入对"城居保"参与和健康投资行为影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收入对农户住院治疗行为有负向影响,即收入增加,农户住院治疗概率会下降;农户住院治疗行为与"城居保"参与行为正相关,参与"城居保"对农户住院治疗行为有正向影响;由于农户受益水平、地方政府支付能力、政策落实等方面的不同,"城居保"缴费率对两省农户住院治疗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湖北数据显示正向效用,而河南数据显示负向效用;"城居保"的年金收益特征越明显,农户"城居保"参与越积极,住院治疗行为亦会增加;"城居保"的年金收益特征越不明显,农户进行健康投资的行为越积极,而住院治疗的概率会下降;省域特征下,户主年龄对"城居保"参与行为和住院治疗行为的影响相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倪瑶 成春林
基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数字化特征,将普惠金融发展进程分为普惠金融数字化前阶段(2005—2010年)和普惠金融数字化后阶段(2011年至今),建立两个阶段的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算,分别对城乡居民福利差异进行整体回归和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普惠金融数字化前显著地扩大城乡居民福利差异,而普惠金融数字化后则显著缩小城乡居民福利差异;普惠金融数字化后对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的城乡居民福利差异影响更大,对中部地区缩小作用减弱,对西部不显著缩小。研究提出加速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运营的数字化改造与升级,将普惠金融数字化与扶贫相结合,强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战略,丰富多层次的普惠金融产品等建议,同时警惕不发达地区因城镇化导致的城乡居民福利差异的拉大。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数字化 城乡居民福利差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秦晓娟
针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高位徘徊、消费结构二元并行格局的研究要突破收入数量视角,从收入性质视角予以深刻剖析。基于经典消费理论核心思想,引申出收入的暂时性、流动性、相对性、可预期性和跨期支配性等性质,并采用1991—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收入性质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收入量既定的条件下,收入性质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显著;农村居民持久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向上流动幅度大于城镇居民,才能使城乡消费差距缩小;农村居民对正向不确定收入的消费倾向于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华 雷鸣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