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18)
2023(11035)
2022(8448)
2021(7426)
2020(5750)
2019(12698)
2018(12170)
2017(22617)
2016(12238)
2015(13091)
2014(13060)
2013(12571)
2012(11139)
2011(9961)
2010(9805)
2009(8973)
2008(8625)
2007(7461)
2006(6641)
2005(5703)
作者
(36619)
(30646)
(30468)
(28886)
(19335)
(14625)
(13650)
(11920)
(11793)
(10525)
(10446)
(10129)
(9741)
(9574)
(9305)
(9289)
(9255)
(9080)
(8853)
(8623)
(7686)
(7422)
(7283)
(7031)
(6950)
(6729)
(6701)
(6650)
(6120)
(6049)
学科
(53321)
经济(53257)
管理(33390)
(33180)
(22901)
企业(22901)
(21457)
方法(19293)
中国(18863)
数学(17223)
数学方法(17118)
农业(15580)
业经(14991)
(13110)
地方(13015)
(9819)
(9517)
贸易(9513)
(9338)
(9178)
(8925)
环境(8505)
产业(8326)
城市(8215)
发展(7974)
(7962)
收入(7778)
(7531)
银行(7496)
(7117)
机构
学院(174872)
大学(173488)
(72366)
经济(70863)
管理(65612)
研究(61247)
理学(57568)
理学院(56877)
管理学(55893)
管理学院(55599)
中国(44564)
科学(38955)
(36699)
(35926)
(31904)
(30446)
业大(30193)
农业(28831)
研究所(28050)
中心(27535)
财经(25563)
(25250)
(23412)
(23175)
师范(22850)
经济学(22842)
(22499)
北京(21768)
经济学院(20816)
(19940)
基金
项目(126296)
科学(100081)
基金(93731)
研究(86679)
(84287)
国家(83568)
科学基金(71484)
社会(59599)
社会科(56541)
社会科学(56527)
基金项目(50493)
(48971)
自然(46324)
自然科(45323)
自然科学(45309)
自然科学基金(44494)
(41565)
教育(38157)
资助(35232)
编号(32731)
重点(28531)
(27871)
(26802)
(26109)
国家社会(26046)
创新(24482)
成果(24285)
科研(24196)
计划(23838)
课题(22765)
期刊
(79087)
经济(79087)
研究(48960)
(35403)
学报(32836)
中国(32590)
科学(29336)
大学(24526)
农业(23844)
学学(23726)
(22838)
管理(21420)
业经(15190)
(14231)
金融(14231)
经济研究(13559)
教育(13213)
问题(12119)
财经(11978)
(11707)
技术(11687)
(10377)
(10314)
商业(9437)
业大(9325)
科技(8504)
资源(8309)
现代(8293)
农业大学(8173)
城市(7973)
共检索到247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祝志勇  尹虹潘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的愿望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对城乡居民消费变化与城市化演进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以我国1990~2005年的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武,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可支配收入并引导农民增加对工业品的消费,以及消除相关制度障碍,是现阶段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国  
本文通过对我国同一收入层次的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比较 ,进一步论证了“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假说 ,并从城市化的角度分析了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本文从扩大内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 ,认为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必须进行观念和制度的创新 ;在城市化战略的选择上 ,应特别强调大中城市的发展。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亦文   阳超  
利用卫星监测的夜间灯光数据构造灯光指数表征城镇化水平,基于2002-2018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就城镇化对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分别检验了消费群体、消费水平和地区差异所产生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提升了居民的消费水平,通过降低生存型消费的比重,提高发展和享受型消费的比重推动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多种稳健性检验均验证了该结论的可靠性;异质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作用受到消费群体、消费水平和地区差异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城镇化的发展可以通过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间接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间接效应对总效应的占比达24.38%。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文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但总体上仍慢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出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的现象。本文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对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正效应,但它们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则有所不同,其中,城市化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工业化则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机制同我国特定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各种制度和政策性因素存在密切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凯  聂丽  
从1985-2012年全国城镇化和居民消费支出的互动关系来看,城镇化同消费支出变化及平均消费倾向变化并无直接关联;从31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来看,目前居民消费增长的主因仍在于收入的提高,经济增长对扩大消费也有显著正影响,但城镇化对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表明,近年来城镇化率的提高实际上并没有带动居民消费的增长。不确定的未来预期、分割性户籍制度、缺位的社会保障以及相对牢固的习惯习俗,阻断了城镇化同居民消费增长的联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云熙  
在当前的“双循环”背景下,我国一些地区仍采取单纯提高城镇化速度的发展模式,忽视了人口、绿色、经济、土地以及社会等五个因素之间的平衡,未能提升综合城镇化水平。基于此,为了引导各地区更好地发挥综合城镇化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本文将探究综合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受到综合城镇化的积极影响,而乡村居民消费则受到综合城镇化的消极影响;城镇居民消费和乡村居民消费均受到居民收入的积极影响;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消费受到滞后一期综合城镇化水平的正向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春元  方齐云  
基于2002-2008年间我国1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指标,采用动态面板模型探讨了城市化进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从全国总体样本来看,人口城市化进程和土地城市化进程均对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人口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是土地城市化进程的近2倍。在分区域研究后发现,人口城市化指标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在东中西部依然显著,且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土地城市化指标的作用则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显著为负,在东部地区并不显著,且从数值上也比人口城市化指标小得多。这说明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新型城市化的核心应是人口城市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家鹏  孙养学  
利用我国1998-2014年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30个省级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30个省级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东部存在低值省区集群,西部存在高值省区集群;城市化进程中,本省区内农村劳动力转移、交通条件提升和经济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负向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相邻省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本省区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本省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受到邻近省区城市化进程的显著抑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家鹏  孙养学  
利用我国1998-2014年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30个省级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30个省级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东部存在低值省区集群,西部存在高值省区集群;城市化进程中,本省区内农村劳动力转移、交通条件提升和经济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负向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相邻省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本省区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本省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受到邻近省区城市化进程的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小克  李小平  
基于1997—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收入、消费的基尼系数纳入研究框架,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和结构两个层面考察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地区城乡收入不平等状况恶化均显著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非线性检验结果表明,全国和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倒"U"型,并处于其下行区域,即城乡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差距的作用是递减的;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处于"U"型曲线的上行区,即城乡收入差距的上升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来越大;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角度看,现阶段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不同类别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娜  
在当前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通过数字化零售发展来引领我国新型消费的快速发展,对释放国内消费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2015-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引入联立方程模型来探讨数字化零售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规模、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零售发展将显著促进城乡居民消费规模扩大,且对乡村居民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同时,数字化零售的消费扩大效应不仅体现在对实物类消费的影响上,也体现在对服务类消费支出的促进上,由此还具有一定的消费升级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明远   宋姗姗  
利用2003—2019年的城市数据,通过构建城乡两部门模型和城市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城市舒适性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舒适性的提升对城乡消费差距有着显著的缩小作用,且这一结果在调整指标赋权方法、城市消费差距计算方法以及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在作用机制方面,城市舒适性主要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来实现城乡消费差距的缩小,且城市舒适性对房价、居民收入水平和集聚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不同类型的城市舒适性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方面,出行舒适性可能是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最主要推动力,且出行舒适性同样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上述结论为地方政府在进行公共支出中重视对城市舒适性的提升,进而推动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贺德红  周志宏  
本文采用我国1978—2006年的数据,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滞后变量模型,对城乡居民的消费进行了比较性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的基础消费支出较之城镇要低很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的系数有边际消费倾向;农村居民的收入绝大多数均用于消费,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收入增长,对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都较为明显,而城镇居民消费中存在一种膨胀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强  刘玉奇  
居民消费在畅通内循环,培育强大国内市场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但近年来城乡居民消费存在地域消费不平衡、农村消费环境欠佳、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诸多堵点与短板,导致整体消费率偏低,亟待破局。新型社区电商,是基于数字化技术,消费者通过团长微信群或数字平台App/小程序下单,平台组织以三级仓配体系完成履约,从而实现“线上预订+次日线下自提”的一种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零售新业态。自疫情爆发以来,该业态在中国快速发展,并实现了规模化商业应用。在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提升民生福祉和促进流通业降本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则  
“入世”过渡期中国消费政策的基本  要点是以人为本 ;扩大消费—购买力增量 ;化解消费—购买力存量 ;培育“绿色消费”;强化信贷消费 ;刺激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 ;维护消费者权益 ;大规模改造流通产业体系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支出预期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