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5)
2023(9829)
2022(8159)
2021(7378)
2020(5726)
2019(12947)
2018(12395)
2017(23568)
2016(12760)
2015(14085)
2014(14238)
2013(14188)
2012(13736)
2011(12689)
2010(13166)
2009(12082)
2008(11816)
2007(10914)
2006(10112)
2005(9498)
作者
(37267)
(31056)
(30811)
(29317)
(20008)
(14756)
(13870)
(11972)
(11969)
(11426)
(10707)
(10195)
(10041)
(10020)
(9906)
(9593)
(9195)
(9033)
(9023)
(8967)
(7955)
(7600)
(7501)
(7196)
(7170)
(7064)
(7014)
(6925)
(6329)
(6262)
学科
(60865)
经济(60798)
(35346)
管理(33073)
(24899)
(23773)
企业(23773)
中国(21892)
地方(20805)
农业(17502)
业经(16215)
方法(16175)
(15890)
数学(13749)
数学方法(13575)
(12355)
(12121)
银行(12111)
(11946)
(11861)
(11645)
金融(11645)
(11196)
贸易(11183)
(10999)
地方经济(10911)
(10775)
收入(10482)
发展(9660)
(9633)
机构
学院(185111)
大学(179894)
(83233)
经济(81359)
研究(71701)
管理(67566)
中国(56524)
理学(55878)
理学院(55211)
管理学(54428)
管理学院(54051)
科学(40139)
(39903)
(39751)
(36555)
中心(32723)
研究所(32337)
(31692)
(31044)
财经(29154)
(27004)
师范(26813)
(26314)
北京(26158)
(25794)
经济学(25113)
(24865)
农业(23819)
业大(23733)
(23132)
基金
项目(112501)
科学(89163)
研究(88429)
基金(79386)
(67618)
国家(66922)
科学基金(57081)
社会(56879)
社会科(53846)
社会科学(53840)
(44867)
基金项目(40301)
教育(39226)
(37068)
编号(36982)
自然(33030)
资助(32605)
自然科(32216)
自然科学(32210)
自然科学基金(31604)
成果(31598)
(31081)
课题(27172)
发展(25926)
(25466)
重点(25389)
(24513)
国家社会(23310)
(23149)
(22940)
期刊
(107530)
经济(107530)
研究(64727)
中国(45823)
(32942)
(28341)
管理(27075)
(25442)
金融(25442)
教育(24531)
科学(24120)
学报(22953)
农业(22526)
业经(19692)
大学(18446)
经济研究(17436)
学学(17172)
技术(16458)
财经(14127)
问题(13619)
(12338)
(11110)
(10680)
世界(10343)
国际(10335)
商业(9533)
技术经济(9240)
现代(9097)
(9086)
论坛(9086)
共检索到312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兴华  李爽  
一、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变化的主要特征(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先抑后扬"2008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呈现出不同的增长特点。2008年,城镇居民实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顾严  常兴华  
一、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今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总体上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受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价格指数走高等因素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一度回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也受到一定影响。政府及时出台了相关政策;同时,就业形势稳中趋好,进一步拓展了城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君英  
关于服务业与居民收入的关系,服务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人均收入水平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的消费需求会增加。基于中国1978—2007年数据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均不是服务业发展的原因,相反,服务业发展是人均收入变化的原因。服务业发展会带来人均收入的提高,而人均收入的提高并没有引起居民对服务消费的相应增加,其原因在于服务消费需求的复杂性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居民收入水平仍落后于服务业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应绘  李红  李智  
文章从促进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出发。在定量分析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运用模型预测了重庆"十一五"期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就如何缩小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燎隆  
1.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支出能显著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为教育支出能提高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增加新创造的价值,从而增加必要劳动价值,即增加劳动收入,而劳动收入增加要求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应是由社会主义制度安排保障的事业。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经济影响,城乡教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华迎放  
高龄津贴制度,对解决高龄老人基本生活需求和提供保障尤为必要。但目前这项制度在我国多数地区还未能全面开展,在已实施的地区也存在诸多问题。课题组研究认为,高龄标准定为70岁及以上较合理可行。现阶段,应侧重于对低养老金待遇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所覆盖的高龄老年人口,实行专属的高龄补贴政策,并建议,将相关部门管理的高龄津贴等待遇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高龄津贴政策,以及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养老服务体系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晶晶  
未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会如何发展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从可能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主要因素来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竞争日趋激烈、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困难、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差距和教育差距的累进扩大、城乡劳动力负担人口差别的拉大等都可能导致未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一系列城市偏向政策的逐步调整、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农民利益群体的逐步强大则可能导致未来城乡差距的缩小。其最终发展趋势将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农村和农业的支持力度。从基于1978~2011年统计数据建立的ARIMA模型分别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忠民  朱晓姝  
基于VAR模型,运用重庆市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1)总体上看,金融发展规模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扩大金融规模不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从长远来看,金融发展效率、财政支农和固定资本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起促进作用;但在短期内,提高金融发展效率会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促进金融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小兰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对传统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之间有着关联关系,长期均衡良好的关系可以显著提高乡村收入,减少城乡差距。乡村金融业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改善有着持久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条件下,怎样缩小城乡收入的相关政策及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龙少波  黄林  胡国良  
为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快速追赶,中国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中国城市工业与农村农业的技术引进存在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城市技术进步要快于农村的技术进步。而且,为了配合技术快速引进,国家将金融资源也向城市部门倾斜,使得城乡金融发展水平差距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基于LSTR2模型的研究表明,中国的技术引进不平衡和金融发展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具有非线性的特征:在总体上,技术进步差异和金融发展差异都扩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但金融发展差异的非线性部分对城乡收入差距有一定的缩小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李子珺  
首先从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用效用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4个维度设计了金融包容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和比较了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包容性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对综合指数的贡献最大;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同一区域内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处于中间水平的省份变动相对较大;金融包容性发展有助于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永强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二元分析框架对我国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结论:在经济和金融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条件下,农村部门外部融资度的提高将提高农村部门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样的,城市部门外部融资度的提高也将提高城市部门居民的收入水平,但是整体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将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其影响具有滞后性。金融城乡二元结构的缓解和城市化都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金融城乡二元结构的缓解将延缓城市化进程,而金融发展对城市化具有促进作用,并进而通过城市化这一中介变量间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并对结论背后的政策含义进行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李子珺  
首先从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用效用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4个维度设计了金融包容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和比较了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包容性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对综合指数的贡献最大;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同一区域内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处于中间水平的省份变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任燕燕  吕洪渠  阚兴旺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1999—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别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程度和趋势的差异性。结论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且存在时滞性,不同地区的影响幅度和变化趋势不同。政府应通过降低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在城乡间的差距以减少因此带来的城乡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