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23)
2023(20131)
2022(17150)
2021(15881)
2020(13402)
2019(30439)
2018(29760)
2017(56900)
2016(30618)
2015(34245)
2014(33765)
2013(33226)
2012(30260)
2011(27045)
2010(27112)
2009(25150)
2008(23770)
2007(20732)
2006(18103)
2005(15786)
作者
(88265)
(73655)
(73117)
(69328)
(46550)
(35360)
(33088)
(28721)
(28026)
(25943)
(24934)
(24849)
(23229)
(23104)
(22848)
(22690)
(22016)
(21806)
(21017)
(20992)
(18175)
(18023)
(17939)
(16794)
(16579)
(16345)
(16221)
(16205)
(14818)
(14469)
学科
(117109)
经济(116937)
管理(90603)
(87791)
(73080)
企业(73080)
方法(54579)
数学(47908)
数学方法(47293)
(37058)
中国(35166)
(34953)
(29448)
金融(29444)
(28260)
业经(28220)
银行(28192)
(27649)
(27041)
(25024)
地方(23871)
农业(23739)
(22635)
财务(22554)
财务管理(22507)
企业财务(21418)
(21278)
贸易(21263)
(20710)
理论(19301)
机构
大学(429648)
学院(427705)
(170701)
管理(167759)
经济(167074)
理学(146180)
理学院(144570)
研究(142274)
管理学(141779)
管理学院(141029)
中国(110004)
(89963)
科学(88690)
(81406)
(74361)
(70779)
业大(67177)
中心(66505)
财经(65083)
研究所(64780)
(61563)
(59266)
农业(58306)
北京(56052)
(54229)
师范(53562)
经济学(52520)
(51708)
(49572)
财经大学(48712)
基金
项目(300555)
科学(235839)
基金(219553)
研究(214628)
(193764)
国家(191981)
科学基金(164342)
社会(136688)
社会科(129593)
社会科学(129556)
(116828)
基金项目(116336)
自然(108268)
自然科(105752)
自然科学(105720)
自然科学基金(103807)
(98761)
教育(98514)
资助(90158)
编号(85834)
成果(68727)
重点(67423)
(65972)
(63049)
(62672)
课题(58939)
创新(58619)
科研(58204)
国家社会(56987)
教育部(56533)
期刊
(179962)
经济(179962)
研究(122284)
中国(80649)
学报(73713)
(68250)
科学(65150)
(63185)
管理(60162)
大学(56102)
学学(53375)
(46836)
金融(46836)
农业(45905)
教育(42106)
技术(34984)
财经(31857)
业经(29897)
经济研究(28961)
(27256)
问题(23317)
(22802)
(21961)
科技(21111)
理论(20034)
业大(19535)
技术经济(19193)
图书(18940)
统计(18775)
实践(18177)
共检索到618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泽园  杨有振  胡中立  
城乡家庭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已成为我国"不平衡发展"的现状之一,从家庭部门视角探索家庭金融行为对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机制对于调整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性、缓解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结合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构建了城乡家庭金融行为与收入差距的两部门模型及其面板混合效应的回归,对我国城乡家庭两部门模型的分析从数理上证明了城乡家庭金融行为差异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从资产负债率的差异推导了两部门中城乡家庭收入差距可能存在的动态路径。面板混合效应的估计结果显示两部门模型中城乡家庭金融行为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U"型关系,表明从长期来看城乡家庭金融行为差异的改善能够缓解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因此,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的同时避免农村家庭"盲目负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书华  杨有振  
城乡居民家庭的收入不平等已成为我国二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特征事实之一,探索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与收入差距的动态作用机制对调整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缩减居民家庭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1997-2010年28个省份城乡居民家庭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与金融资产配置的两部门模型及其状态空间系统的回归。在Lewis(1954)、Galbis(1977)的基础上,文章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两部门模型的分析,从数理上证明了两部门中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差异对其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机制,对状态空间系统的回归结果及状态变量的时间路径显示,两部门模型中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对居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郝龙华  张蓓  
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包容性发展视角实证检验金融知识对家庭纯收入和不同来源收入的影响,并从家庭创业决策的角度探究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第一,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影响城乡居民家庭收入,且对家庭不同来源的收入具有正向影响;第二,金融知识可以通过创业对农村家庭收入产生影响,创业在金融知识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第三,多元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知识不能提高农村低物质资本群体的创业概率,但可以对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群体发挥包容性经济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芳  周兴  
运用相对收入流动指标及绝对收入流动指标对1989—2004年间各时期城市与农村家庭的收入流动性进行分析,我们发现:1989—2004年间各时期内城市与农村家庭的平均收入增长速度从低收入组到高收入组逐层递减。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与城市相比较,农村贫穷阶层家庭的收入向上的流动性要大于城市的贫穷家庭。低收入阶层向上的收入流动以及高收入阶层向下的收入流动使得1989—2004年间各时期城市与农村家庭的长期收入差距得到了缓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帅   许煜赜  
数字金融为缩小城乡居民收支差距提供了新路径。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城乡收支差距的影响;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支差距;数字金融每提高1个单位,城乡收入之比和城乡消费支出之比分别缩小0.0012和0.0015;数字金融通过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农村居民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进而缩小城乡收支差距。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应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发展数字金融,引导鼓励农民使用数字金融,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注意城乡协调,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丰富农村消费市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耀国  
通货膨胀对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胡耀国通货膨胀对城乡居民家庭消费产生的影响,总的是:有的产生收入效应,有的产生替代效应,或二者兼而有之;影响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变化;影响居民家庭的资产组合变化。一、通货膨胀对居民家庭消费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影响(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敏  张小林  
本文利用金融包容指数和泰尔指数分别测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运用VAR模型、协整和格兰杰检验对中国1985~2012年普惠制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惠制金融发展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普惠制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作用效果不明显;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普惠制金融发展会影响居民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会对普惠制金融的发展产生影响。鉴于此,必须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明晰金融机构市场定位,健全与完善普惠制金融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应绘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推算相结合的方法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重新估计。结果表明,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收入的差距远大于经济收入的差距,城乡居民在住房公积金及补贴收入上的差距最大;如果考虑社会保障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将扩大11.6%,但如果考虑所有的社会收入则城乡收入差距将缩小3.4%;各种社会收入差距在西部省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社会保障收入还会对西部地区城乡经济收入差距产生间接影响,西部地区城乡社会保障收入差每增加1%,将引起城乡经济收入差平均增加0.168%。因此,增加农村居民社会收入是缩小西部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路径之一,可以从大力增加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收入、稳定政府部门的收入比重、制订促进农村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晶  邓大松  吴海涛  
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 2015),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准确估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确实产生了显著的家庭收入效应,给"参保家庭"带来的收入增加幅度为61. 39%,这为政府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的合理性提供了佐证;(2)经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处理后"参保家庭"的平均处理效应仅为0. 493,故而使用OLS模型高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作用,大致高估了12%左右。据此本文提出优化养老保险制度、推动收入分配改革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馨  牛叔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能源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城乡差异特征明显。本文基于城乡居民家庭的问卷调查,采用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家庭的生活能源消费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镇的生活能源基本消费总支出为366.52元,农村为269.11元,城镇居民的能源需求高于农村居民。城乡家庭的生活能源的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044和0.065,当收入增加时,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增加更多的能源消费支出。从基本消费支出占实际能源消费平均支出的比重来看,农村的生存型消费需求要比城镇高。通过此项研究,以期为能源政策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学锋  王鹤  
文章首次利用密度函数核估计法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来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得出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异是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分布呈现双峰分布的主要成因;并通过对1980~2006之间各主要年份收入分布的估计得出收入分布情况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得出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收入都在逐年增高,但高收入者收入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者收入增长速度,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的拉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郝梅瑞  
本文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当前居民家庭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严重状况,以及产生的根源,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泽一  
我国城乡居民即期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的差异对我国经济增长已产生了抑制作用,消费水平差距的拉大使得城镇居民的消费方式无法向农村转移,消费结构的差异使得影响需求的因素更加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同时,这种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上的差异也蕴涵着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契机。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怡  陶文清  王亚飞  
将数字普惠金融、农村人力资本、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同时纳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框架,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评估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农村人力资本的调节效应、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有助于抑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农村健康类人力资本、教育培训类人力资本、迁移类人力资本不仅本身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收敛作用,而且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