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04)
2023(15354)
2022(12811)
2021(11955)
2020(10097)
2019(22741)
2018(22001)
2017(42680)
2016(22664)
2015(24883)
2014(24797)
2013(24011)
2012(22121)
2011(19490)
2010(19453)
2009(17707)
2008(17164)
2007(14924)
2006(12765)
2005(11139)
作者
(63009)
(52738)
(52344)
(49733)
(33819)
(25274)
(23738)
(20471)
(20165)
(18822)
(17952)
(17843)
(16708)
(16592)
(16370)
(16329)
(15826)
(15602)
(15216)
(15099)
(12926)
(12797)
(12701)
(12246)
(11982)
(11785)
(11648)
(11450)
(10578)
(10460)
学科
(87382)
经济(87252)
(66967)
管理(63798)
(51854)
企业(51854)
方法(40985)
数学(36520)
数学方法(36023)
(29364)
(28308)
中国(25876)
业经(20417)
农业(19801)
(18375)
(17027)
(16484)
贸易(16475)
地方(16266)
(16198)
银行(16166)
(16090)
(15778)
财务(15735)
财务管理(15695)
(15372)
企业财务(14948)
(14922)
金融(14921)
(14462)
机构
学院(311109)
大学(310625)
(130028)
经济(127458)
管理(122148)
理学(105500)
理学院(104397)
研究(103960)
管理学(102523)
管理学院(101938)
中国(81343)
(64008)
(63634)
科学(62438)
(52717)
(50986)
财经(50233)
中心(49271)
研究所(46363)
(46146)
(46051)
业大(45813)
农业(41212)
经济学(40815)
北京(39258)
(38982)
师范(38508)
(38106)
财经大学(37798)
经济学院(36894)
基金
项目(216120)
科学(171739)
基金(160049)
研究(156588)
(141022)
国家(139547)
科学基金(120109)
社会(101719)
社会科(96365)
社会科学(96338)
基金项目(83504)
(83153)
自然(78243)
自然科(76496)
自然科学(76466)
自然科学基金(75107)
教育(71861)
(70668)
资助(65831)
编号(61557)
成果(49644)
重点(48724)
(48568)
(46210)
(45370)
国家社会(43016)
课题(42558)
创新(42410)
科研(42356)
教育部(41982)
期刊
(138419)
经济(138419)
研究(92499)
中国(58928)
学报(49203)
(49067)
(49030)
科学(45892)
管理(44534)
大学(38411)
学学(36649)
(34034)
金融(34034)
农业(33482)
教育(29703)
技术(25917)
财经(24463)
业经(23245)
经济研究(23022)
(21020)
问题(17694)
(16891)
(15521)
(14444)
统计(14420)
理论(14224)
技术经济(14206)
科技(13773)
现代(13368)
(13287)
共检索到456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王云霄  杜亦譞  
本文从养老保险的风险分担属性出发,在识别城居保和新农保再分配效应基础上,细致探讨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劳动供给决策、经营决策和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揭示出城居保和新农保再分配效应的作用途径。实证结果表明,城居保和新农保提高了城镇和农村家庭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家庭总收入,整体上扩大了城乡家庭总收入差距,但是对城乡不同类型家庭收入差异具有异质性影响。具体而言,(1)城居保和新农保能够提高农村家庭成员在劳动回报率更高的非农部门工作的概率,促进农村居民在职业流动中获得工资增长,缩小了城乡家庭工资性收入差距;(2)城居保和新农保能够促进生存型创业,并且对农村家庭创业概率和经营规模的影响大于城镇家庭,缩小了城乡家庭经营性收入差距;(3)城居保增加了城镇家庭持有风险资产、金融资产和房产的偏好,城镇家庭获得资产溢价,农村新农保参保家庭更偏好无风险资产,扩大了城乡家庭财产性收入差距。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华   利圣临   杜霞  
基本养老保险为老年人口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能够有效缓解家庭养老压力,释放家庭预防性储蓄,并调整家庭资产配置结构,提高家庭资产配置效率,有必要从基本养老保险参与角度研究家庭资产利用率的提高和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本文利用2013、2015、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城乡养老保险参与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降低了家庭配置金融性风险资产的可能性,提高了家庭配置金融性无风险资产的可能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与对城镇居民、收入较低、养老经济压力较大或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决策具有更大的影响。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通过提高居民的风险厌恶程度调整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结构。因此,应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发展,发挥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多渠道促进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缓解居民家庭养老压力,并着力提升居民金融认知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翠琴  田勇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便是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本文通过计算湖北省2004~2012年居民收入的泰尔指数来测量湖北省居民收入差距,并且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探讨城乡居保对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城乡居保制度缩小了湖北省居民城乡收入差距,但其对湖北省地区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目前并未显现。建议:短期内提高城乡居保待遇水平,缩小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差距;长期内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缩小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注重各地区协调发展,加强地区间以及地区内的协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随淑敏  彭小兵  肖云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否发挥了养老保险的"财富替代效应"和"风险分担效应",对居民家庭消费和储蓄产生影响,目前还缺乏相关研究。故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数据,从预防性储蓄视角,实证分析统筹之后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居保显著提高了居民储蓄率;在考虑遗漏变量、自选择等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表明,一方面受消费惯性的影响,居民往往倾向于将城乡居保(预期)增加的家庭收入结余下来而转化为储蓄,导致储蓄率增加;另一方面,受不确定性因素和城乡居保"低保障"水平的交互影响,居民在面对收入波动、医疗、教育和婚姻等不确定性事件时仍倾向于增加家庭储蓄。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居保对低收入家庭、45岁以上的参保居民以及农村家庭储蓄率提高的促进效应更大。本研究为政策制定者评估城乡居保制度对居民消费的拉动效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晶  邓大松  吴海涛  
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 2015),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准确估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确实产生了显著的家庭收入效应,给"参保家庭"带来的收入增加幅度为61. 39%,这为政府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的合理性提供了佐证;(2)经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处理后"参保家庭"的平均处理效应仅为0. 493,故而使用OLS模型高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作用,大致高估了12%左右。据此本文提出优化养老保险制度、推动收入分配改革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景鹏  陈明俊  胡秋明  
本文基于居民养老需求和基金收支平衡双重视角,建立模型测算城乡居保适度待遇区间,并评估财政负担规模及能力。研究发现:以满足居民生存需求为目标的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介于23%-37%之间,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目标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介于47%-53%之间;提高城乡居保待遇会显著增加财政负担规模,财政具备将基础养老金替代率提高至30.5%并按个人缴费基数的27.3%给予缴费补贴的能力;推迟待遇领取年龄、增加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和提高基金投资收益率都能降低财政负担规模,但后两者对改善财政负担能力的效果不明显;推迟待遇领取年龄可提高适度待遇水平,增加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则与之相反。本文结果为政府合理制定城乡居保待遇方案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军  丁钊颖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农业与非农业两部门的CES生产函数模型与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混合回归与GMM法,系统诠释普惠保险、三产融合对城乡收入差距和共同富裕的作用渠道与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三产融合是普惠保险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机制;非农生产资本要素的上升是普惠保险影响三产融合的重要渠道;因三产融合水平的提高,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从而提高其增收保障水平,缩小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进一步扩展分析发现,相比中、东部地区,普惠保险通过三产融合中介效应对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用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斌  
基于我国2013年统计数据,分别计算不同省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财政责任和财政负担的极差、极值比、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用以反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财政责任、中央政府财政责任、地方政府财政责任、人均政府财政责任以及政府财政负担的地区差异。研究表明,受社会经济条件、制度发展状况及政府财政支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财政责任和财政负担均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其中,地方政府财政责任的差异最大,中央政府财政责任的差异居中,政府财政责任的差异最小;与政府财政责任的地区差异相比,人均政府财政责任的地区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玲  屠堃泰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运营效率直接关系到老年群体所能接受到的福利待遇水平。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结合2008—2013年江苏省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养老保险基金效率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变动原因,以期为相关部门有效管理基金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伟  
作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地区,郑州市城乡一体化的做法对全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增设高档次缴费标准、处理好制度衔接问题、增强经办机构能力、加强监督管理、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是推进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玲  屠堃泰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运营效率直接关系到老年群体所能接受到的福利待遇水平。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结合2008—2013年江苏省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养老保险基金效率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变动原因,以期为相关部门有效管理基金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再贵  许燕  何琴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对个人缴费的补贴和超过计发月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笔者分别对这三部分建立符合文件规定的精算模型,测算城居保与新农保合并当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负担。敏感性分析发现:财政负担与基础养老金及其增长率、个人缴费、地方政府补贴及其增长率、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同向变化,与投资收益率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反向变化。为提高参保人缴费档次、在财政负担可控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养老金待遇,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地方政府对个人缴费补贴及其增长率,提高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和基金投资收益率,增加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运华  叶璐  
科学可持续的调待政策是城乡居民适度养老保险待遇的可靠保障。通过设计五种不同路径的调待方案,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构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精算模型,从目标替代率、基金平衡性、缴费积极性、受益最大化等多维度对以上方案作比较并详细阐述各方案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差异化的调待方案有利于实现多维度目标的最优化整合。基于实证分析得出的建议是在财政补助固定的情况下,应构建差异化的待遇调整机制;此外,为保证基金短期和长期平衡,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个人账户的补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怡  薛惠元  
1.参照有效缴费标准区间和居民缴费能力来设定缴费档次。缴费标准太低,未来领取的养老金也低,无法满足基本的养老需求;缴费标准太高,城乡居民又无法承受。只有按照有效缴费标准区间缴费,才能保证城乡居民未来领取的养老金既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又能够负担得起。因此,笔者建议按照有效缴费标准区间来设定若干缴费档次。同时,考虑到部分低收入群体不存在有效缴费标准区间的现实,建议再参照低收入居民的最大缴费能力,设定几档低缴费档次,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敏  
政府财政支持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自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在中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框架的指导下,全国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继颁布了本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它发挥了激励和引导作用,提高了城乡居民参保缴费的积极性。但囿于我国现有体制、机制以及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这一补贴政策面临着一些困境亟待解决。笔者以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政策为基础,梳理了中央及全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