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60)
2023(4609)
2022(3767)
2021(3699)
2020(2882)
2019(6456)
2018(6104)
2017(11652)
2016(6221)
2015(6626)
2014(6525)
2013(6707)
2012(6239)
2011(5817)
2010(5831)
2009(5539)
2008(5269)
2007(5043)
2006(4654)
2005(4038)
作者
(17508)
(15615)
(14842)
(14141)
(9070)
(7494)
(6505)
(5893)
(5752)
(5244)
(5213)
(4917)
(4707)
(4568)
(4564)
(4529)
(4465)
(4351)
(4130)
(4092)
(3787)
(3786)
(3760)
(3698)
(3534)
(3494)
(3479)
(3230)
(3164)
(3141)
学科
(50666)
农业(34520)
(31310)
经济(31269)
(27264)
业经(14272)
农业经济(12626)
收入(10811)
(9681)
农村(9663)
(9257)
地方(8500)
发展(8333)
(8331)
中国(8229)
分配(8065)
管理(7952)
方法(7288)
(7186)
土地(7135)
建设(7074)
数学(6847)
数学方法(6806)
(6595)
劳动(6595)
人口(6437)
农业劳动(6363)
及其(6227)
(5975)
(5969)
机构
学院(92364)
大学(84632)
(42575)
(41850)
经济(41090)
管理(35217)
农业(31714)
研究(31664)
理学(30992)
理学院(30730)
管理学(30249)
管理学院(30105)
中国(26090)
业大(22897)
农业大学(19357)
科学(18995)
(16599)
中心(16341)
(15865)
(15362)
(14728)
(14659)
研究所(14293)
经济管理(14060)
(13385)
(13147)
发展(12117)
(12099)
(11928)
师范(11864)
基金
项目(62778)
科学(49560)
研究(49219)
基金(45345)
(39109)
国家(38575)
社会(33272)
科学基金(32875)
社会科(30902)
社会科学(30896)
(27034)
(26637)
基金项目(24661)
编号(21975)
(19960)
教育(19573)
自然(18554)
自然科(18079)
自然科学(18076)
自然科学基金(17760)
成果(16604)
资助(16487)
(15775)
(14088)
国家社会(14080)
(13948)
(13632)
课题(13568)
(13418)
重点(13325)
期刊
(56995)
经济(56995)
(53157)
农业(36127)
研究(23631)
中国(22165)
业经(18436)
学报(15868)
科学(15500)
(14841)
农业经济(14815)
农村(14111)
(14111)
大学(13544)
学学(13407)
(11435)
金融(11435)
农村经济(9574)
问题(9139)
(8957)
(8703)
社会(7952)
经济问题(7799)
世界(7762)
社会科(7513)
社会科学(7513)
业大(6981)
农业大学(6747)
管理(6393)
技术(6267)
共检索到139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华  李志鹏  
利用CHARLS2011、2013、2015三年追踪数据,实证分析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改善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的政策效应和医保扶贫的瞄准效果。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这一旨在改善医保公平的重要举措显著降低了农村居民6.57%的因病致贫发生率;对健康较差、患慢性病、中低消费和高医疗费用支出弱势群体的医保扶贫瞄准效果更为显著(7.95%、7.14%、9.23%和7.51%);显著降低了参保人46.57%实际住院自付费用(过去一年最后一次住院),但对高消费群体、门诊和自我治疗的作用并不显著。研究证实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有利于促进医保公平目标实现,建议加强老龄化背景下高患病率的大病慢病患者门诊保障;预防众多亚健康、中等消费和医疗费用支出的准弱势家庭陷入因病致贫境地的风险,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医保质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健  李华  徐英奇  
在疾病经济风险问题突出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足的背景下,首次实证检验商业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对于已经拥有城乡居民医保的家庭而言,拥有商业医疗保险家庭的致贫性卫生支出发生率(IHE)和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CHE)分别显著降低5.22%和3.36%;而在发生大病冲击的情况下,IHE和CHE分别显著降低11.96%和10.49%。考虑不同贫困线标准和逆向选择问题的情况下,实证结果依然稳健。实证检验商业医疗保险的减贫机制,发现对于拥有商业医疗保险的个体而言,其过去两周就诊费用和过去一年住院费用的自付比例分别显著降低4.96%和5.46%。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平  洪灏琪  宁满秀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的数据,采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实施对农村中老年人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有效缓解了农村中老年人的贫困脆弱性,并且“城乡一档”整合模式的减贫效果优于“一制多档”模式,但在控制个体层面不可观测因素后,“一制多档”模式也显著降低了农村中老年人的贫困发生率。基于年龄分组的异质性表明,“一制多档”整合模式对45~54岁中年人的贫困脆弱性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城乡一档”模式则显著降低了55~64岁群体的贫困脆弱性,但两种整合模式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减贫作用效果甚微;健康状况的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健康状况较差的农村中老年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及“城乡一档”的整合模式对健康状况较好的群体有显著的减贫效果;居住模式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及“城乡一档”的整合模式能够显著降低与子女同住的农村中老年人贫困脆弱性,但难以缓解独居群体的贫困脆弱性。此外,本文还发现,整合政策在实施当年以及实施5年及以后年度均产生显著的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能有效发挥减贫功能,但并未缓解农村高龄、患病以及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贫困脆弱性,亟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重点监测农村弱势老年群体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妍   徐杰凯  
基本医疗保险对缓解相对贫困、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2015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对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可以显著降低相对贫困发生率,且相对于健康状况一般者,健康状况为好与差的群体的减贫效应更为显著。此外,中介机制研究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可通过扩大居民非医疗消费和金融资产规模两条路径缓解相对贫困。鉴于此,建议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减贫的精确性,关注健康状况一般群体陷入相对贫困的风险,同时合理引导居民投资以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减贫的事前效应。研究结论为基本医疗保险在缓解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相关顶层设计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思路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雅丽  李亚青  吴联灿  
本文将衡量金融风险的思想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实践中,将农民的因病致贫看作一种风险加以防范,提出一种直观、可靠、易于操作的单一评价指标——新农合缓解因病致贫效果指数,并利用广东省五个地区微观调研数据,对这一评价指标进行了实证检验。因为满足因果关联性、预测性和普遍适用性要求,这一指数有利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效果在不同地区的横向比较,并对决策者调整政策参数以实现预定的政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闫菊娥  高建民  周忠良  
目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目标进行评估,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入户询问的方法对样本人口进行调查,分析比较参保人群在医疗费用补偿前后贫困指标的变化;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降低参保人群贫困发生广度和深度的效果较好,但对住院人群缓贫效果更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资金对缓解住院人群"因病致贫"有较大的贡献。结论:应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力度、提高住院补偿比例、扩大补偿范围、规范医疗服务机构行为,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效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建民  周忠良  
目的:比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互助医疗2种医疗保障制度在缓解卫生服务利用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的效果。方法:资料来源于2005年11月对陕西省镇安县高峰镇和铁厂镇的入户调查数据和样本人群医疗服务利用报表数据,贫困测量指标选用贫困发生率、贫困距指数、收入差距比率、森的贫困指数、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供给率。结果:农村互助医疗制度缓解卫生服务利用人群"因病致贫"的效果好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消门诊个人账户,对住院和门诊服务利用均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迎春,徐锡武,王蓉,张宏涛,吴妮娜,王莉阳,罗五金,汪早立  
通过贫困缺口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效果进行研究,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缓解因病致贫发挥了重要作用;基金使用效率较高,但有效供给率较低。因此,必须加大力度,调整补偿方案,同时与特困医疗救助相结合,提高对贫困人群的补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洪灏琪  宁满秀  罗叶  
本文基于CHARLS全国调查数据,运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损耗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未整合地区而言,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有效缓解了农村中老年人的行动能力损耗,但并未对其认知能力损耗产生显著影响。基于年龄分组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一制多档"模式抑制了农村中年群体与低龄老人群体的行动能力损耗,而"城乡一档"模式则对农村高龄老人的行动能力损耗产生了抑制作用。无论是"一制多档"模式还是"城乡一档"模式,对不同年龄群体认知能力损耗的抑制效果甚微。基于贫困分组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一制多档"模式和"城乡一档"模式均对非贫困组行动能力损耗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但"城乡一档"模式在降低认知能力损耗风险方面呈现出更明显的"益贫"效果,这意味着不同整合模式在抑制不同群体健康损耗方面各具优势。此外,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人行动能力与认知能力损耗的抑制效应随实施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总而言之,若要通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来破解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需要因地制宜地实施有差别的城乡医保整合模式,重点关注农村弱势群体的健康资本损耗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鑫志  谭晓婷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分析2016年起渐次实施的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是否显著改善了农村中老年人健康,以及制度改革对健康影响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有促进作用,提高了农村中老年人基础性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其影响的作用路径在于通过提升农村中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增加了过去一个月中农村中老年人的门诊就医次数,减少了农村中老年人患病未就诊的行为;与此同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部分引发了事前道德风险,导致农村中老年人的体检频率相比于新农合时期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整合的健康效应。研究的政策含义是,现行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可从培养参保居民保健意识,重视预防的角度进一步完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谢明明   杨依哲   周明欣  
目的:评估我国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改善农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优化策略。方法: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8年5期追踪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检验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结果:我国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显著降低了农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健康水平、人力资本支出和家庭资产积累是发生率降低的重要作用渠道。结论:建议持续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因地制宜制定医保统筹政策、将灾难性卫生支出纳入农村居民返贫致贫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郑岩  康正  李远雷  王慧  孙明雷  田国梅  吴群红  高力军  
目的:从农村居民的角度了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城乡医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政策性建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及小组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对山东、山西及贵州地区的1 020位农村居民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法,让农村居民对各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1~5分打分并按照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序,在此基础上用因子分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城乡医保制度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报销覆盖的内容少;起付线高;封顶线低。通过因子分析,共提取出4个公因子,分别为保障制度因子、监督管理因子、医保制度反应性因子和保障效果因子。结论:从农民的角度看,报销覆盖的内容少是城乡医保制度最为严重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城乡医保制度的缺陷,让城乡医保制度在减低疾病经济负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重点应从保障制度因子入手,尤其要扩大城乡医保制度的报销目录。此外,要从加强对三方的监督管理机制、大力宣传医保政策和提高居民满意度等方面来完善城乡医保制度存在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辉平  王增涛  马鹏程  
本文基于西部9省市1214个因病致贫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村地区因病致贫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因病致贫是导致农村居民贫困的重要原因,其中,患慢性病比重最高,危重病次之,地方病和意外伤害比重较低。因病丧失劳动力和自付医疗费用过高、报销比例低是因病致贫的主要原因。患者自付费用的解决途径主要来自于家庭积蓄和亲朋好友的借款,还有少量的银行贷款以及上述多种途径的组合。新农合医疗保险主要存在报销比例低、报销范围小和报销程序复杂等问题,政府救助政策也存在救助申请困难和政策宣传不到位等现象。因此,建议以因病致贫家庭政策受益最大化为切入点,精准识别需要保障的贫困群众,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勇辉  刘南南  陈华帅  沈波澜  
农民工群体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非正规就业的主体。作为劳动权益保护的重要内容,推进社会保障受益公平是缓解农民工当前普遍存在的“过劳”现象,实现体面劳动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城乡医保统筹为切入点,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医保权益均等化对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城乡医保统筹有效降低了农民工过度劳动发生率,缩减了农民工超时劳动时间。机制分析表明,城乡医保统筹缓解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关键在于提高了农民工应对健康风险冲击的经济能力,增强了他们在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异质性分析表明,“多档制”统筹模式、省级统筹层次能更有效地缓解农民工过度劳动。进一步讨论发现,务工地城乡医保统筹对农民工过度劳动的缓解作用显著大于户籍地城乡医保统筹。本文研究结论为持续完善城乡医保统筹制度,推进社会保障受益公平提供了经验支撑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远立,饶克勤,胡善联  
2000年的世界卫生报告将卫生系统定义为所有为了促进、恢复或维持健康而采取的行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了由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家庭护理人员所提供的服务,而且,还包括了卫生系统外的能间接促进健康的行为,比如:以学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