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2)
- 2023(12562)
- 2022(10439)
- 2021(9659)
- 2020(8060)
- 2019(18242)
- 2018(17884)
- 2017(33583)
- 2016(18149)
- 2015(20456)
- 2014(20589)
- 2013(20069)
- 2012(18333)
- 2011(15989)
- 2010(15635)
- 2009(13928)
- 2008(13505)
- 2007(11612)
- 2006(9696)
- 2005(8319)
- 学科
- 济(71423)
- 经济(71325)
- 管理(54355)
- 业(51494)
- 企(41140)
- 企业(41140)
- 方法(34778)
- 财(34021)
- 数学(30913)
- 数学方法(30492)
- 农(24429)
- 中国(19911)
- 业经(17179)
- 农业(17000)
- 务(15910)
- 财务(15871)
- 财务管理(15810)
- 企业财务(15014)
- 地方(14856)
- 制(14549)
- 学(13834)
- 财政(13692)
- 贸(12154)
- 贸易(12148)
- 收入(12085)
- 理论(11848)
- 易(11779)
- 政(11091)
- 银(10781)
- 银行(10749)
- 机构
- 学院(247437)
- 大学(245687)
- 济(100320)
- 经济(98339)
- 管理(95009)
- 理学(82603)
- 理学院(81777)
- 管理学(80256)
- 管理学院(79818)
- 研究(78073)
- 中国(59367)
- 财(55125)
- 京(49968)
- 科学(47966)
- 农(40601)
- 财经(40425)
- 所(38264)
- 江(37466)
- 中心(37212)
- 经(36772)
- 业大(36578)
- 研究所(34316)
- 经济学(31955)
- 农业(31639)
- 范(31514)
- 师范(31098)
- 北京(30499)
- 财经大学(30022)
- 州(29093)
- 经济学院(29029)
- 基金
- 项目(170742)
- 科学(134528)
- 研究(124673)
- 基金(124480)
- 家(108642)
- 国家(107689)
- 科学基金(92984)
- 社会(80189)
- 社会科(75893)
- 社会科学(75876)
- 省(67102)
- 基金项目(65370)
- 自然(59912)
- 自然科(58550)
- 自然科学(58530)
- 教育(58287)
- 自然科学基金(57426)
- 划(55911)
- 资助(51167)
- 编号(50209)
- 成果(39739)
- 重点(38508)
- 部(37944)
- 发(36436)
- 创(35878)
- 课题(34528)
- 国家社会(33758)
- 科研(33668)
- 创新(33501)
- 教育部(32900)
- 期刊
- 济(108975)
- 经济(108975)
- 研究(72300)
- 中国(47886)
- 财(47734)
- 学报(39038)
- 农(37119)
- 科学(34732)
- 管理(34308)
- 大学(30709)
- 学学(29052)
- 教育(26179)
- 农业(25403)
- 技术(22414)
- 融(19803)
- 金融(19803)
- 财经(19729)
- 业经(18935)
- 经济研究(18306)
- 经(16928)
- 问题(13992)
- 财会(13166)
- 版(13143)
- 业(12590)
- 统计(12141)
- 会计(11935)
- 商业(11443)
- 技术经济(11420)
- 理论(11038)
- 图书(10601)
共检索到362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章贵军 方若婷 朱建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通过测度和比较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和财富”三个维度及其综合指数不平等程度,研究发现:收入、消费和财富单维度的不平等水平高于综合的福利不平等;城镇居民综合的福利不平等程度高于农村居民,并且城镇居民内部的不平等对全社会不平等贡献最大;城乡居民福利不平等主要体现为部分城市居民享有的福利水平相对较高,而部分农村居民的福利水平尚有待提高,这种差异在消费维度表现得更为明显。为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建议实施多元化的措施来调节消费、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加快提高低福利水平群体的收入增幅,强化资源共享机制,构建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莹
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背景,采用我国2019-2021年31个省区市的经验数据,从居民消费规模差距和消费质量(升级)差距两个层面,就城乡居民财富差距对居民消费不平衡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财富差距的扩大会加大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和消费质量(升级)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地,城乡居民财富差距对不同类型消费不平衡(消费规模差距和消费质量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相对而言,财富差距对消费不平衡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城乡居民财富差距的扩大对城乡居民消费规模差距的影响表现为东中西递减特征,而对城乡居民消费质量(消费升级)差距的影响在东部地区表现更为突出。最后,本文从努力扩大农村居民财富收入、完善收入分配机制、规范财富积累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军 丁钊颖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农业与非农业两部门的CES生产函数模型与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混合回归与GMM法,系统诠释普惠保险、三产融合对城乡收入差距和共同富裕的作用渠道与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三产融合是普惠保险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机制;非农生产资本要素的上升是普惠保险影响三产融合的重要渠道;因三产融合水平的提高,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从而提高其增收保障水平,缩小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进一步扩展分析发现,相比中、东部地区,普惠保险通过三产融合中介效应对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用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俊培 张昊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生性财政支出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促进社会公平有着重要的激励和保障作用,进而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基于2011—2020年我国90个域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教育和社保就业两大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教育和社保就业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边际效应显著为负,说明两类支出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起到了显著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边际效应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门槛值为56.010%,当城镇化水平超过56.010%后,两类财政支出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会显著削弱。可见,仅依靠财政支出政策无法持续有效地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应该在市场化改革和财政支出结构改善两方面共同发力。因此,建议加强市场化改革,逐步消除城乡间的流动性障碍,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保持低城镇化水平地区财政支出规模稳步扩张的同时,调整高城镇化水平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升地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落实财政对民生的基本保障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修娜 史新杰 李实
本文利用CHIP数据分析了2002—2018年间处于劳动年龄人群的收入机会不平等情况及其变化趋势。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的机会不平等程度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导致机会不平等的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而不是因为子人群的结构变化。其中,地区、出生时的户籍类型的影响有所下降;个体特征(性别、年龄)的影响逐渐加剧;父母特征(教育和职业)的影响一直保持高位甚至有上升势头,教育代际传递对不平等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分户籍看,出生时拥有农村户籍的人群内部存在的机会不平等相对更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出生组人群内部存在的机会不平等程度逐渐上升。本文认为,出生于不利环境的弱势群体越来越难突破不利环境的约束实现更高努力进而改变命运,因此需要对他们给予适当支持,为他们通过努力改变命运提供畅通渠道,促进机会均等推动共同富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茂修
由于平均主义在其实质上是一种对产品占有权的平均化观念和主张,因此,它不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相悖,而且还严重偏离了按劳分配的轨道。因为按劳分配的原则赋予劳动者的,只是按照其提供的劳动量(包括数量和质量)的多少获得相应劳动报酬的权利。除此以外别无附加。因此,按劳分配本身就表明了由于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的不等,必然去出现劳动报酬的差异。在商品货币关系下。劳动者个人用货币所能买到的社会产品也就不可能相等,甚至极不相等。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利平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长、助力共同富裕建设是当前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我国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就收入结构中不同收入来源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边际效应强于城镇居民。从纵向视角来看,工资性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而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是财产性收入。从横向视角来看,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边际消费效应要强于城镇居民,而财产性收入刚好相反,且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边际影响效应不存在。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收入来源 消费影响 城乡居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盛凯 陈池波
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2017),系统研究了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农村户籍劳动力"非制度性歧视"问题以及市场均衡机制。研究发现: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公有和私有制部门均普遍存在对农村户籍劳动者的"非制度性歧视",工资差异约有52.16%来自于"非制度性歧视"";非制度性歧视"在均衡处存在的重要前提是用工主体利用异质性雇佣关系实现对劳动力的筛选以及对劳动力市场的隐性分割,进而通过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效应"加速推动城镇户籍劳动者的相对劳动价格向更高水平收敛,导致"非制度性歧视"随时间变化逐渐内化为特征差异,成为城乡收入分配不平等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广肃 丁相元 张维昊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缩小收入差距、改善分配格局,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2012年及2014年3轮调查形成的面板数据和与之相匹配的区县层面最低工资标准数据,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每提高100元,衡量居民收入不平等水平的基尼系数显著下降0.024,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通过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或用各类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保持。进一步分析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主要通过收入效应使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水平获得提升,进而缩减了其与中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与此同时,本文并没有发现就业挤出作用存在的明显证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赖德胜
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社会性流动,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是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为此,要准确把握中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水平、制约因素和优化路径。方鸣教授所著《中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一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乐
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视角下,从理论上研究了农村电商发展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公平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采用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域面板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理论上而言,农村电商发展既会通过居民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等渠道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公平,同时也会通过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城乡物流一体化、农村信息化建设等间接渠道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公平。从具体影响效应来看,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将会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公平提升0.0551个百分点,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弱。最后从加大农村电商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好农村电商下沉机遇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和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电商 城乡居民 消费公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卢艺文 杜林丰
本文选取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不同地区和消费类型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流通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并且这种效应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和消费类型异质性。具体来说,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的作用在中部省份和基础性消费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显著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换句话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小克 李小平
基于1997—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收入、消费的基尼系数纳入研究框架,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和结构两个层面考察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地区城乡收入不平等状况恶化均显著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非线性检验结果表明,全国和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倒"U"型,并处于其下行区域,即城乡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差距的作用是递减的;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处于"U"型曲线的上行区,即城乡收入差距的上升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来越大;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角度看,现阶段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不同类别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储德银 黄文正 赵飞
本文首先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地区特征进行现实考察,然后从理论层面分析收入不平等对居民消费需求的作用机理,进而通过建立考虑地区差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采用GMM方法估计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在三大地区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需求正相关,但中部和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与居民消费需求负相关。另外,从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影响效应幅度的对比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中西部地区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抑制效应更加明显,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东部地区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挤入效应相对较大。
关键词:
地区差异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建军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经济增长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分配的角度来看,这种经济增长却不是均衡的。2003年至今,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处于国际社会公认的社会贫富差距"警戒线"以上水平,且居高不下。本文认为,收入和财富分配的恶化会危及社会的稳定,从而大大增加经济运行的成本,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无法实现包容性增长。因此,为实现包容性增长、共享发展成果,有必要对不平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城乡居民 消费不平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