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37)
2023(6786)
2022(5950)
2021(5352)
2020(4628)
2019(10879)
2018(10648)
2017(20429)
2016(11320)
2015(13026)
2014(13376)
2013(13344)
2012(12795)
2011(11716)
2010(11734)
2009(11130)
2008(11069)
2007(10288)
2006(8820)
2005(7884)
作者
(34980)
(29632)
(29584)
(28142)
(18604)
(14254)
(13543)
(11578)
(11096)
(10568)
(9906)
(9890)
(9487)
(9278)
(9265)
(9214)
(9099)
(8654)
(8550)
(8522)
(7368)
(7235)
(7137)
(6724)
(6696)
(6687)
(6657)
(6446)
(6165)
(5969)
学科
(52388)
经济(52334)
管理(31803)
(31160)
方法(25319)
(22958)
企业(22958)
数学(22634)
数学方法(22460)
(20292)
(14044)
农业(13865)
中国(12727)
业经(12059)
环境(11777)
地方(11730)
(11088)
(9296)
贸易(9295)
(8998)
(8737)
(8215)
(7967)
(7600)
(7590)
财务(7577)
财务管理(7555)
企业财务(7126)
(7097)
银行(7077)
机构
学院(172954)
大学(172711)
(71592)
经济(70009)
管理(65504)
研究(57837)
理学(56562)
理学院(55920)
管理学(54950)
管理学院(54634)
中国(43497)
科学(36680)
(36250)
(33944)
(32043)
(30071)
中心(28015)
业大(27689)
研究所(27426)
(26867)
农业(26553)
财经(25743)
(23542)
师范(23334)
(23205)
经济学(22587)
北京(22582)
(21125)
经济学院(20739)
(20161)
基金
项目(114836)
科学(89334)
研究(83790)
基金(82370)
(71545)
国家(70887)
科学基金(59821)
社会(53387)
社会科(50391)
社会科学(50373)
(45640)
基金项目(44181)
教育(38211)
(38162)
自然(37642)
自然科(36667)
自然科学(36652)
自然科学基金(35981)
编号(34843)
资助(33602)
成果(28353)
重点(25989)
(25783)
(25425)
课题(23697)
(23281)
科研(22622)
国家社会(21941)
创新(21768)
教育部(21742)
期刊
(79163)
经济(79163)
研究(47313)
(32504)
中国(31967)
学报(28875)
科学(26069)
(25318)
农业(21697)
大学(21434)
学学(20305)
管理(19545)
教育(15987)
业经(14507)
(14386)
金融(14386)
技术(14013)
财经(12594)
经济研究(12203)
问题(11174)
(10776)
(10643)
(9931)
统计(9278)
技术经济(9043)
资源(8886)
商业(8507)
图书(8504)
理论(8354)
(8099)
共检索到249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军  李文婷  张立波  朱晓萌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出现"气候变暖、环境质量下降"等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解决环境问题不单纯是环保技术的创新与资金的投入,更主要的是如何有效提升民众环境意识,这将是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动力。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以环境意识的七个层面为核心、以城乡各个阶层民众为调研对象、以问卷调查法和行动观察法为手段,在城市、乡村展开调查。期望以此调研成果,进一步推动我国民众环境意识的增强,并引起相关学者的思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莉莉  
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对社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最新一次的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全国性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结构特征相比个体特征更能影响居民的环境意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有着不同的生成逻辑;作为个体经历的环境事件在环境意识的生成中发挥重要的建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城乡居民的环境意识同时表现出了社会结构规制和社会事件建构的面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思  楼恩启  叶无华  王辉跃  毛仙青  
对浙江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调查与分析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课题组随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以及我国储蓄政策、现金管理政策的变化,储蓄存款已成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由此,储蓄存款的变动就成为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本课题试图对储蓄存款总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全省城乡居民储蓄抽样调查分析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调查统计处为掌握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情况,及时地为中央银行制定和调整货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最近,我们在全省范围对城乡居民进行了1994年第二次储蓄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共5000户,样本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莉  刘宁  戴明忠  陆根法  
论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定量研究哈尔滨市城乡居民食物、生活用品、生活用能、水资源、住区和生活污染等6类消费项的环境压力,为引导城市化发展和城乡居民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985~2003年哈尔滨市人均生活消费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并在此期间超过生态承载力,产生生态赤字。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及各分项足迹均大于农村居民,差距呈加大趋势。在消费构成上,城镇和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足迹最大,2003年两者分别为1.054hm~2/人和0.711hm~2/人,城镇人均动物性食物消费数量显著大于农村,是其食物足迹较大的主要原因;在生态空间占用上,耕地占用面积最大,城乡居民分别为0.947hm~...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孔蕊  
本文利用2007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住户调查数据,采用Lerman和Yitzhaki(1985)提出的收入分解方法,研究居民分项消费支出对总消费支出不平等的贡献及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总消费支出中,交通和通信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对总消费不平等的推动作用最大,食品、衣着、居住支出具有抑制总消费不平等的作用;农村居民的总消费支出中,居住支出对总消费不平等的推动作用最大,只有食品和衣着两项分项支出对总消费不平等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测算了包括非货币收入在内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并与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表明1985年以后收入差距程度扩大,并有继续扩大趋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根本原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基才  
利用1985年至1994年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收入的资料,用统计分析与模型分析的方法,分析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变动规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贺晓丽  
在城镇居民主食消费急剧下降、动物性食品及酒类等奢侈品消费迅猛增加的同时 ,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变化缓慢。这说明解决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决不仅仅是快速发展经济所能解决的。本文对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现状及差异进行详细剖析 ,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从而为有目的地引导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优化食品消费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及促进食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从辉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是从农村转移的资金太多,包括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转移、预算转移、诱发的资金外流、对农业投入的减少、扶贫资金的转移及农村居民其他资金的转移。因而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对策是缩小“剪刀差”,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率,以此遏制农户的储蓄和其他资金通过金融系统流向收益率更高的部门;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增加农业预算支出;彻底改革现有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完全开放劳动力市场;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子云  
根据来源构成和差距动因两个维度的关联指标,构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成因的双层分解模型,并利用中国1995~2011年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驱动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不断扩张的首要因素是产出分配率差异,城乡养老转移支付差异扩大、农村"三高"就业人口加速向城镇迁徙是两个"放大器",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影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过大的第三因素,但其所占贡献份额呈现快速缩减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仁龙  李辉来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消费需求的着重点已经由基本保障生存消费转换到享受和发展型消费为主,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向享受型和更高层次需求改变。我国农村居民的大多数正处在由保障生存型消费结构开始向享受、发展更高需求过渡阶段。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启杰  
本项研究从全国六大区中选择 7个省 (市 ) ,对 661户城乡居民家庭 2 0 0 3年粮食消费数量和结构进行样本调查 ,通过样本数据计算出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分别为 1 1 1 .3 1公斤 (成品粮 )和 1 90 .48公斤 (原粮 )。研究还表明 ,我国居民的人均生活用粮消费数量和结构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异明显 ,但是 ,在同一地区不同收入的居民之间、不同时期之间差异不明显。以本项调查推算的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基础 ,预测 2 0 0 5年、2 0 1 0年和 2 0 2 0年我国粮食 (原粮 )消费需求总量分别约为 4.4亿吨、4.8亿吨和 5.9亿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颖  
核密度分析首先将城乡居民收入动态演化过程部分地直观表达出来,分析表明,1995年以来区域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得到逆转,城乡收入差距的非均衡性发展更多的源于农村居民收入的乏力增长过程的持续。收敛方程的构建着重于对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β收敛和基于三大区域间的俱乐部收敛的检验,分析结果显示,1990—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收敛速度为16.9%,中部地区的收敛速度为12.6%,西部为21%;农村居民收入的收敛中,中部地区收敛速度为3.47%,西部地区为2.34%。在此过程中收入流动性的提升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梦冰  李实  
随着中国城镇住房分配体制的转型,居民的居住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的收入水平,因此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住房的不平等状况。基于2002年和2013年的城镇和农村的住户调查数据,本文从住房面积和房产价值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农村和城镇居民住房不平等的总体状况。研究发现,在住房市场化体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从财产所有权上的住房均等化有所提升,家庭居住面积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人均居住面积分布的不均等程度却进一步扩大。房产价值的不平等分析表明,虽然这一时期居民的住房财富高速增长,但城乡内部和城乡之间的房产差距都急剧扩大。基于回归分解的方法考察住房财富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后发现,区域差异、收入差异和人力资本是造成居民房产价值分布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