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3)
- 2023(9068)
- 2022(7659)
- 2021(6857)
- 2020(5831)
- 2019(13685)
- 2018(13480)
- 2017(25812)
- 2016(14586)
- 2015(16590)
- 2014(17261)
- 2013(17018)
- 2012(16101)
- 2011(14447)
- 2010(14749)
- 2009(13798)
- 2008(13616)
- 2007(12708)
- 2006(10933)
- 2005(9762)
- 学科
- 济(64741)
- 经济(64667)
- 管理(36644)
- 业(36273)
- 方法(29383)
- 数学(26441)
- 企(26262)
- 企业(26262)
- 数学方法(26243)
- 农(22994)
- 中国(18936)
- 财(16894)
- 农业(15839)
- 地方(14988)
- 业经(14198)
- 学(13738)
- 制(12657)
- 贸(11041)
- 贸易(11036)
- 易(10674)
- 银(9945)
- 银行(9913)
- 融(9682)
- 金融(9674)
- 行(9462)
- 体(9328)
- 理论(9224)
- 和(8733)
- 务(8715)
- 财务(8685)
- 机构
- 学院(213000)
- 大学(212195)
- 济(88632)
- 经济(86650)
- 管理(77360)
- 研究(74686)
- 理学(66019)
- 理学院(65254)
- 管理学(64010)
- 管理学院(63621)
- 中国(55985)
- 科学(46517)
- 京(45449)
- 农(42908)
- 财(41206)
- 所(39117)
- 研究所(35558)
- 中心(35004)
- 业大(34354)
- 江(33860)
- 农业(33764)
- 财经(32049)
- 经(28939)
- 范(28527)
- 北京(28391)
- 师范(28199)
- 经济学(28154)
- 院(26356)
- 州(26252)
- 经济学院(25737)
- 基金
- 项目(139398)
- 科学(107830)
- 研究(101805)
- 基金(98750)
- 家(86465)
- 国家(85728)
- 科学基金(71572)
- 社会(63627)
- 社会科(60072)
- 社会科学(60054)
- 省(55993)
- 基金项目(51958)
- 教育(47434)
- 划(46671)
- 自然(44715)
- 自然科(43652)
- 自然科学(43635)
- 自然科学基金(42850)
- 编号(42455)
- 资助(40762)
- 成果(35420)
- 重点(31890)
- 发(31052)
- 部(30850)
- 课题(30220)
- 创(28372)
- 科研(26798)
- 创新(26465)
- 国家社会(26198)
- 教育部(25955)
共检索到320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狄煌
目前,我国对就业者工资水平统计存在覆盖范围狭小、数据分散、方法不一等问题,至今缺少能够真实反映就业者整体工资水平的数据。本文对2012年城乡就业者平均工资,2007年—2012年城乡就业者工资水平增长情况进行了估算,覆盖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城乡个体工商户雇用人员、外出就业农民工中其他就业人员。建议今后有必要按照机关、事业(包括社团)、企业、个体工商组织四大类对就业人数及工资水平统计进行重新整合。在制定工资分配政策过程中,应当以城乡就业者整体工资水平为基准,统筹考虑各类用人单位工资水平及分配条件的具体情况,力争做到目标合理、措施得当。
关键词:
城乡职工 工资水平 增长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车伟 赵文
通过把名义工资变化与经济增长相联系,本文观察和分析了全部雇员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水平变化以及不同部门和行业雇员劳动者的工资变化状况;通过与企业利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比较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相联系,探讨了工资增长问题。本文发现,中国总体工资水平存在下降趋势,应该进一步增长;从群体来看,工资最应该增长的是低收入群体和公务员群体,从部门和行业来看则是非国有部门和竞争性行业。实现工资增长的关键是健全市场条件下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彭建霞
湖南省自1995年开始实行最低工资规定已有18年,除1996年、2001年、2009年,其余各年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标准。但是,湖南省最低工资增幅长期低于生产总值和职工工资增幅,其原因是经济增长依靠资本形成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分配向高收入者倾斜等。建议提高认识,坚决落实"最低工资增幅高于生产总值增幅"要求;同时,要缩小差距,最低工资标准要高于工资增长指导线。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湖南 增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丽 任保平
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资不但可以通过工资差异激励劳动力从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流动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且可以通过改变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演变,并为产业结构升级储备高级人才。笔者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工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工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并且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低工资阻碍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工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工资 产业结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涛 张梓榆 王定祥
本文通过构建非农就业机会约束下的农地流转模型,并基于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方法,对城乡工资水平差距对农地流转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乡工资水平差距是农户产生流转意愿的重要原因,土地流转市场缺失与地权不稳定造成的交易成本过高是影响农地流转行为的关键因素。据此,本文的政策启示如下,应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促进非农就业岗位稳定增长,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推进城乡户籍和社保等制度一体化,加快推进"三权分置"以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流转权益,制定差异化土地流转政策,促进土地高效有序流转,助推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协同发展。
关键词:
城乡工资水平差距 农地流转 城乡一体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涛 张梓榆 王定祥
本文通过构建非农就业机会约束下的农地流转模型,并基于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方法,对城乡工资水平差距对农地流转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乡工资水平差距是农户产生流转意愿的重要原因,土地流转市场缺失与地权不稳定造成的交易成本过高是影响农地流转行为的关键因素。据此,本文的政策启示如下,应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促进非农就业岗位稳定增长,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推进城乡户籍和社保等制度一体化,加快推进"三权分置"以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流转权益,制定差异化土地流转政策,促进土地高效有序流转,助推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城乡工资水平差距 农地流转 城乡一体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永强
利用中国2001~2003年经济普查数据,从企业层面就FDI流入对内资企业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表明:FDI流入对内资企业工资水平的正面效应是非常明显的,但有别于以前结论的是,企业层面FDI流入对就业水平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外资的进入可能会对内资企业产生挤出效应,从而抵消通过关联效应带来的就业增加。所有制、创新能力和出口倾向也是影响FDI流入对内资企业就业和工资水平产生效应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FDI 内资企业 就业 工资水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璐 徐雷
基中国于2004~2011年的实证分析面板数据,可以发现,整体来看,最低工资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劳动力就业;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最低工资与劳动力就业成正相关,而中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对劳动力就业具有负效应;分部门来看,城镇国有单位的劳动力就业与最低工资水平的滞后一期显著正相关,而私营企业的劳动力就业与当期最低工资水平成正相关。城镇化发展对提升西部地区劳动力就业的效应最显著,东部地区较高的投资水平对其劳动力就业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老龄化对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就业具有负效应。因此,政府需要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冲击,进一步理清最低工资的劳动力就业效应,通过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完善,实...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询
一、工资作用于劳动力吸收能力的机理我们将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定义为劳动力的边际收益高于或至少不低于工资的就业机会.从经济效率上看,只有边际收益高于工资的就业才是有效的.然而在现实中,一方面可能存在边际收益低于工资水平的就业者,另一方面可能有一些边际收益高于工资水平的就业机会无人去就.因此现实中的就业量与劳动力吸收能力常常是不一致的. 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吸收能力的作用机制可分为微观作用机制和宏观作用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冬平 郭震
利用2012年全国31个省的微观调查数据,在经济区域划分的基础上,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差距、歧视性工资结构进行了分析及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从与个人相关的户籍工资差距、性别工资差距、民族工资差距分析结果来看,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仍是工资不平等的主要根源。教育在缩小户籍工资差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技术水平在缩小性别工资差异方面不容忽视,工作经验可以缩小民族工资差异。从歧视性工资结构来看,经济越发达的区域,流动人口在教育上的歧视、女性在年龄上的歧视、少数民族在教育和工作经验方面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红 J.Paul Elhorst Arjen van Witteloostuijn
本文运用模块数据和空间计量学的方法考察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地区工资水平及地区工资非均衡的各种政策体制因素和经济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地区工资水平及其差异既受制度变迁的影响又受市场机制的作用,具有典型的转型特征。具体而言,工资体制、对外开放、所有制改革、地方保护、教育水平和资本投入等因素对地区工资水平及其差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地区工资 非均衡 政策制度 市场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延群
改革15年来,我国职工工资以年均16.4%的速度增长,在总额增长的同时,其结构也有所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随着国家分配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城镇居民工资外收入占实际收入的比重逐渐加大,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主体多元化、来源多样化的新态势。本文拟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描述我国工资改革的现状及工资的构成,并对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及来源加以分析和预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建设 侯芳 徐悠 张玉
以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水平为研究对象,基于现行劳动法规及职工工作制度,对农民工实际工资进行了月工作天数、日工作小时、"五险一金"等方面的修正,得出了农民工实际工资对应的法定工作制度下的标准工资,并将该标准工资与典型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及2013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企业就业岗位工资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现阶段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应该还有合理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建筑业 行业管理研究 农民工 工资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均琳 邹毓洁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福建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状况及其特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福建省工资水平的现状,并就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省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工资水平 实证分析 福建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