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8)
- 2023(12093)
- 2022(10191)
- 2021(9556)
- 2020(8284)
- 2019(19059)
- 2018(18787)
- 2017(35687)
- 2016(19493)
- 2015(22561)
- 2014(22882)
- 2013(21987)
- 2012(20095)
- 2011(18030)
- 2010(17714)
- 2009(16239)
- 2008(16069)
- 2007(14250)
- 2006(11754)
- 2005(10078)
- 学科
- 济(79552)
- 经济(79467)
- 管理(53653)
- 业(51651)
- 企(41768)
- 企业(41768)
- 方法(41030)
- 数学(36775)
- 数学方法(36262)
- 农(24384)
- 财(21324)
- 中国(20414)
- 业经(17774)
- 农业(16611)
- 学(15548)
- 地方(15315)
- 贸(14316)
- 贸易(14313)
- 易(13916)
- 务(13209)
- 财务(13166)
- 理论(13149)
- 财务管理(13134)
- 制(12452)
- 企业财务(12430)
- 和(11763)
- 技术(11255)
- 教育(11150)
- 环境(10920)
- 银(10516)
- 机构
- 大学(279687)
- 学院(275254)
- 济(109617)
- 管理(107856)
- 经济(107299)
- 理学(94625)
- 理学院(93540)
- 管理学(91649)
- 管理学院(91125)
- 研究(86280)
- 中国(62081)
- 京(57199)
- 科学(53832)
- 财(49121)
- 农(45562)
- 业大(42266)
- 所(42013)
- 中心(41623)
- 财经(40400)
- 江(40226)
- 研究所(38566)
- 范(38488)
- 师范(38091)
- 经(36674)
- 农业(35955)
- 北京(35166)
- 经济学(34167)
- 州(31862)
- 经济学院(31180)
- 院(31104)
- 基金
- 项目(191619)
- 科学(151367)
- 研究(140671)
- 基金(138638)
- 家(119962)
- 国家(118923)
- 科学基金(102862)
- 社会(89057)
- 社会科(84273)
- 社会科学(84250)
- 省(76203)
- 基金项目(73887)
- 教育(67839)
- 自然(66671)
- 自然科(65176)
- 自然科学(65157)
- 划(64228)
- 自然科学基金(63953)
- 编号(57871)
- 资助(56741)
- 成果(46956)
- 重点(43309)
- 部(43281)
- 发(40793)
- 创(40230)
- 课题(40004)
- 大学(38156)
- 科研(37683)
- 教育部(37479)
- 创新(37359)
- 期刊
- 济(110764)
- 经济(110764)
- 研究(76293)
- 中国(50136)
- 学报(43421)
- 农(41703)
- 财(38990)
- 科学(38849)
- 教育(37810)
- 管理(35614)
- 大学(34350)
- 学学(31150)
- 农业(28810)
- 技术(24754)
- 业经(19861)
- 融(19573)
- 金融(19573)
- 财经(19402)
- 经济研究(17921)
- 经(16673)
- 问题(15183)
- 统计(14904)
- 业(14727)
- 版(14065)
- 策(13748)
- 图书(13720)
- 技术经济(13345)
- 商业(12534)
- 科技(12292)
- 理论(12288)
共检索到385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军华 姚梅林
对国内以《幸福感指数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为调查工具,以大学生为被试,涉及主观幸福感城乡比较的29篇文献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1)在总体幸福感量表总分、幸福感指数量表总分和生活满意度等指标方面,城镇大学生要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该结论排除了发表偏倚,具有稳定性;(2)在总体情感指数与总体幸福感量表的六个子维度等指标方面,数据的失效安全数过小,现有研究不适合做进一步的元分析。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城乡差异 元分析 大学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伦
文章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城乡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城镇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高于农村流动人口,其原因在于城镇流动人口在收入、工作、闲暇活动、社区活动参与等方面均表现出优于农村流动人口的现象,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城乡分割。农村流动人口需要提高在流入地的融入能力,进而提升主观幸福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冬霞 林小荣 林春暖
作者在对粤东地区五院校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是粤东地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男女、本专科的差异上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在城乡、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则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舜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根据自拟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生活条件下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参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谐生存的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相应的,作为衡量个人生活质量重要心理指标的主观幸福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秀女 郭圣莉
基于中国社会科学综合调查(CGSS)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三期截面数据,运用OLS及PSM方法研究医疗保险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首次运用LSA估值法测算了隐性福利的货币价值。研究发现,医疗保险显著地促进了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总体上隐性福利价值约为年收入的24.58%,农村隐性福利提高的幅度高于城镇;但进一步按收入从低到高分组,则发现农村低收入人群的隐性福利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原因可能在于农村低收入人群就医时仍具有较高家庭负担。据此提出,提高农村低收入人群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或者降低其就医时的门槛,灵活设置低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险降低其就医负担,才能达到精准健康扶贫和提高其隐性福利的目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姚一玲 孔企平 蔡金法
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除认知能力以外的非认知水平指标—主观幸福感。本研究基于Opdenakker和damme~[1]等人对在校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选取上海部分小学和初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上海市初中和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差异状况。研究发现小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所有维度上的均值都显著高于初中生,初中教育在发展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小学教育 初中教育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敏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市居民在物质生活条件上远远超过农村居民。但一些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却强于城市居民。将这种悖论式的事实置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现实之中,运用多分类模型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一方面,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明显高于城市居民;另一方面,城乡幸福悖论主要源于城乡居民不同程度的收入水平、抑郁程度和健康水平。分析结果得出,虽然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城市居民,但是收入、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客观基础条件,仍然制约着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因此分析存在差异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对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是很有必要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敏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市居民在物质生活条件上远远超过农村居民。但一些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却强于城市居民。将这种悖论式的事实置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现实之中,运用多分类模型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一方面,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明显高于城市居民;另一方面,城乡幸福悖论主要源于城乡居民不同程度的收入水平、抑郁程度和健康水平。分析结果得出,虽然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城市居民,但是收入、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客观基础条件,仍然制约着农村居民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洪宝玲 刘丽红
近年来大学生生活质量备受人们关注,而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将影响其学习生活和未来预期。本文将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的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高校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进行探析,为高校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雅静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为了帮助他们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尽快摆脱贫困,并健康地成长,本文以增进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为立足点,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从经济资助艺术化、心理援助积极化、休闲途径多样化、社会环境人性化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培养策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树涛
采用大学生总体幸福感问卷对西南地区19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西南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略高于中等水平;主观幸福感性别和经济水平差异显著,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非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要显著高于贫困大学生。
关键词: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幸福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喜转
探索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85份。结果:民办高校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均分为79.61分;性别(t=0.890,p>0.05);城乡(t=2.596,表示p0.05);年级(F=0.833,p>0.05);学习成绩(F=5.417,p<0.01)。结论: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位于中等略高的水平,城乡、学习成绩变量上差异显著,性别、文理科、年级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民办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淑燕 申鲁军 江伟
采用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情感平衡量表,对289名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独立学院大学生自我表露的特点以及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女生在兴趣和爱好、学习、金钱、个性、身体上的表露程度均显著高于男生,女生比男生更愿意与父亲、母亲、同性朋友交流沟通;文科生对父亲的表露程度比理科生更高;不同年级学生在对母亲的表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表露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爱好和兴趣、金钱、身体的表露可解释生活满意度总变异的12.6%,个体学习的表露可解释积极情绪总变异的9.1%,爱好和兴趣、学习的表露可解释消极情绪总变异的6.8%。要使学生做到恰当的自我表露,需要...
关键词:
自我表露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独立学院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晓峰 许思安 郑雪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95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方差分析表明,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不同组别在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均存在显著差异。(2)相关分析表明,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显著负相关。(3)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对核心自我评价和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回归效应显著,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社会支持和核心自我评价均可作为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变量,核心自我评价是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一个中介变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曹大宇
根据卫生经济学的观点,健康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传统的研究通常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衡量健康的经济价值,这忽视了健康对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从主观幸福感的视角来衡量健康的经济价值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健康的影响。利用一个国际上权威的主观幸福感数据对我国居民健康的经济价值进行的分析表明,传统方法确实低估了健康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
健康 经济价值 主观幸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