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9)
- 2023(13533)
- 2022(11826)
- 2021(11024)
- 2020(9108)
- 2019(21066)
- 2018(20862)
- 2017(39818)
- 2016(21953)
- 2015(24723)
- 2014(24737)
- 2013(24419)
- 2012(22398)
- 2011(20140)
- 2010(19829)
- 2009(17932)
- 2008(17106)
- 2007(14758)
- 2006(13074)
- 2005(11216)
- 学科
- 济(88526)
- 经济(88425)
- 管理(58190)
- 业(53957)
- 企(43210)
- 企业(43210)
- 方法(38041)
- 数学(33124)
- 数学方法(32714)
- 农(26803)
- 中国(24647)
- 地方(24104)
- 学(20687)
- 业经(20182)
- 财(20163)
- 农业(18497)
- 环境(14123)
- 制(13994)
- 和(13823)
- 理论(13752)
- 贸(13399)
- 贸易(13391)
- 易(12856)
- 发(12567)
- 地方经济(12283)
- 技术(12260)
- 划(11689)
- 务(11572)
- 财务(11512)
- 财务管理(11492)
- 机构
- 大学(304632)
- 学院(302528)
- 管理(118468)
- 济(113698)
- 经济(110913)
- 研究(105976)
- 理学(103069)
- 理学院(101779)
- 管理学(99795)
- 管理学院(99269)
- 中国(76477)
- 科学(69649)
- 京(66886)
- 农(54225)
- 所(53934)
- 财(49809)
- 研究所(49552)
- 业大(49075)
- 中心(47956)
- 江(44554)
- 范(42740)
- 农业(42497)
- 师范(42284)
- 北京(42252)
- 财经(40197)
- 院(39367)
- 州(36650)
- 经(36541)
- 师范大学(34373)
- 经济学(33157)
- 基金
- 项目(216766)
- 科学(169046)
- 研究(155776)
- 基金(155645)
- 家(137286)
- 国家(136124)
- 科学基金(115788)
- 社会(96263)
- 社会科(90852)
- 社会科学(90826)
- 省(85495)
- 基金项目(83750)
- 自然(77056)
- 自然科(75176)
- 自然科学(75153)
- 自然科学基金(73771)
- 划(72918)
- 教育(70504)
- 编号(64072)
- 资助(63611)
- 成果(51112)
- 重点(48721)
- 发(47261)
- 部(46426)
- 创(44445)
- 课题(44326)
- 科研(41648)
- 创新(41397)
- 计划(40243)
- 大学(39447)
- 期刊
- 济(126029)
- 经济(126029)
- 研究(88597)
- 中国(59794)
- 学报(52735)
- 农(50353)
- 科学(49167)
- 管理(41407)
- 大学(39037)
- 学学(36651)
- 财(35818)
- 农业(35342)
- 教育(34882)
- 技术(25434)
- 融(22253)
- 金融(22253)
- 业经(21513)
- 经济研究(19084)
- 财经(18113)
- 图书(17661)
- 业(17371)
- 问题(16814)
- 资源(16128)
- 科技(15570)
- 版(15381)
- 经(15381)
- 理论(14541)
- 业大(14313)
- 技术经济(13658)
- 现代(13650)
共检索到440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惠彦 金志丰 陈雯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地域划分和城镇人口核定缺乏统一标准,不利于客观评价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该研究首先提出了城乡划分的标准和方法,即以居委会、村委会为统计单元,以建设用地占地块总面积之比作为主要判别标准,以相对人口密度作为次要判别标准,结合地块与地块之间的连接状况,判别城乡地域并核定城镇人口。并以常熟市为案例,对上述标准和方法进行检验,全市城镇区用地271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5.33%,城镇人口53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0.33%,符合常熟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城乡划分的标准合理,符合客观实际,同时操作简便,具有在大范围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
城乡划分 城镇人口 建成区 常熟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一星,史育龙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始终用市镇的行政地域概念代替城镇实体地域概念来区分城乡。由于市镇设置标准和行政范围的多变,我国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也频繁变化。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采用市镇行政辖区的总人口。大跃进时期城镇数量猛增,市镇郊区扩大,城镇人口增长过猛,随即在1964年的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改用市镇行政辖区内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一星 史育龙
一、前言城乡划分是从地域上对城镇和乡村作出的界定。城镇人口则应是在上述界定的基础上对常住在城镇地域的人口统计,居住在乡村地域的则属乡村人口,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是对应于城镇和乡村地域的两种人口地理学概念。对于城市地域(镇较简单,本文不作重点)可作三种概念的界定,即城市的行政地域、景观地域和功能地域。城市的行政地域就是根据行政区划规定的城市管辖范围,在我国称市区,在国外即City proper;城市的景观地域是集中了各种城市设施,由非农业用地和非农业活动为主体的城市型景观分布范围,大致相当于城市的建成区;城市的功能地域一般是以一日为周期的城市商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莉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我国基本建立了以城镇实体地域划定为主导的城乡划定制度,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城镇人口统计标准体系,城乡常住人口统计日益合理,为全国及各地城镇化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这套标准在解决中国复杂的城乡问题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当前,我国城市群建设发展、人口市民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对城乡划定提出了新要求。面向新时代,应进一步推动我国城乡划定与人口界定的调整和完善,构建多元化的城乡界定指标,建立城市群划定标准和办法;构建多样化的城镇地域界定体系,满足不同层面公共政策发展的需要;建立动态化的城镇统计更新机制;明确人口市民化的统计信息,形成健全的城镇人口统计信息库。
关键词:
城乡划定 城镇人口统计 公共政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焱 徐蔚奕 王波 马建伟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外延式扩张发展模式产生的城市蔓延等问题对区域土地的有效开发,空间的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有效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城镇空间扩张是苏州空间规划改革的重点任务,有利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以及弥补当前城镇开发边界的研究空白。本文以常熟市辛庄镇为例,在阐释城镇开发边界概念内涵及借鉴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多规融合"的规划理念新视角,按照"多规合一、划管结合"的思路探讨镇域层面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与流程,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提出管理制度建议。因此,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是多项规划统筹的过程,也是平衡城镇发展限制和发展潜力,平衡空间和土地的过程。
关键词:
城镇开发边界 多规合一 空间优化 辛庄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焱 徐蔚奕 王波 马建伟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外延式扩张发展模式产生的城市蔓延等问题对区域土地的有效开发,空间的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有效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城镇空间扩张是苏州空间规划改革的重点任务,有利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以及弥补当前城镇开发边界的研究空白。本文以常熟市辛庄镇为例,在阐释城镇开发边界概念内涵及借鉴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多规融合"的规划理念新视角,按照"多规合一、划管结合"的思路探讨镇域层面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与流程,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提出管理制度建议。因此,城镇
关键词:
城镇开发边界 多规合一 空间优化 辛庄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惠彦 金志丰 陈雯
利用RS和G IS技术,分析了常熟市建设用地扩展和人口分布变迁情况,揭示了常熟市人口城镇化的特征。指出1984-2005年间,常熟市的农村人口向城区和镇区梯次转移,城镇化率稳步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扩展速度处于合理范围内。同时,由于城镇化的不完全、不彻底,在农村居民数量减少的同时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少,城镇化率被高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锐 苏海龙 王新军 李月辉 胡远满 许博涵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得到江苏省常熟市辛庄镇4期土地利用历史数据,首先对CLUE-S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验证,然后利用CLUE-S模型和Markov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进行3种不同情景的模拟预测,并系统分析了各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CLUE-S模型在乡镇小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效果较好,精度较高。各情景下,建设用地的快速增长仍将在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均以消耗大量的水田为代价,河流密布、交通便捷和经济发达的区域将是未来耕地非农化的"热点"区域。生态保护情景和基本农田保护情景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调控效果较好,林地、水体、水田和旱地受到了更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琨 唐承财 钟林生
生态游憩空间配置是休闲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城市优质生活环境营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休闲城市综合标准试点市——常熟市为研究对象,以人口特征为切入点,对该市不同功能区内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可进行生态游憩的时间、生态游憩意愿、对不同生态游憩空间的偏好,以及全市不同功能区人口对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口特征影响城市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全市不同功能区的人口特征有显著差异,因此对各类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不同。在人口量、人口平均生态游憩可能性、人口生态游憩空间类型偏好等因素的影响下,商业活动区内人口对各类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指数均最高,其次为生活居住区、商务办公区、工业生产区;全市不同功能区内人口对草地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指数均最高,其次为水域和林地。可根据城市不同功能区人口数量、类型、分布特征,以及对各类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来指导城市规划建设中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实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涌涛
[目的]通过研究乡村旅游对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拉动作用,为提高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常熟市蒋巷村为例对其乡村旅游用地效率及经济效益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蒋巷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后,超过70%的农户将自家耕地出租给他人或以入股的形式加入集体或公司从事旅游开发,以租赁费和分红的形式获得报酬。在本村内先后建成了新村别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蒋巷工业园、生态种养园、村民新家园、农民蔬菜园、无公害优质粮油基地的分布格局,使绝大多数农民由原本单一的种植业转型为种植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涌涛
[目的]通过研究乡村旅游对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拉动作用,为提高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常熟市蒋巷村为例对其乡村旅游用地效率及经济效益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蒋巷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后,超过70%的农户将自家耕地出租给他人或以入股的形式加入集体或公司从事旅游开发,以租赁费和分红的形式获得报酬。在本村内先后建成了新村别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蒋巷工业园、生态种养园、村民新家园、农民蔬菜园、无公害优质粮油基地的分布格局,使绝大多数农民由原本单一的种植业转型为种植业、养殖业和林果业三者相结合的模式,这也使绝大多数农民的家庭收入和土地收入成倍增加。全村70%以上的家庭中旅游业收入占到家庭总收入的40%~60%。乡村旅游业为村民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进一步扩大,村民的幸福感和土地收益满意度大幅度提升。该村超过90%的农户加入了"社区+公司+农户"的旅游发展模式,通过联合各家农户进行公司的创立,并配套完善的生活与旅游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以此形成了健全的旅游市场运行机制。[结论]发展乡村旅游后,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得到彻底改善,旅游带动和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收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贺福新,郭所林,刘明扬,倪祥康,鲍谦
我国市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几经改变,造成概念混乱,数字失真,已引起各方面重视。现在很有必要从长计议,尽快制定出合理的城乡划分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一、人口年报和人口普查中市镇人口统计口径存在的问题目前由公安部门具体组织的人口统计年报的市镇人口统计口径,与1982年人口普查的口径相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规定了两种口径,第一种与人口统计年报的口径相同,人口普查公报中的市镇人口则是按第二种口径公布的,但两者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月
县域是农业人口与流动人口实现城镇化的重要单元,也是城镇复杂系统的基本空间。本文从复杂科学的视角,梳理县级城市常熟在经济、社会、文化三个层面的人口城镇化路径,并剖析案例在城镇化"形成-跨越-融合"过程中所显示出的"自组织"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新世纪以来,常熟秉持民营资本的传统优势,持续扩大劳动力"蓄水池",形成产业集群。同时,县域较低的生活成本降低了城镇化门槛,吸引大批流动人口入驻。但是,长期"工农互哺"下的乡镇产业结构,拉近了乡村与城镇的收入水平,降低了城镇户口对农业人口的吸引力。加之房产泡沫和居住隔离问题的存在,进一步阻碍了人口户籍身份的跨越。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县域 自组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永明 李鹏举
经营性用地闲置分两种情况,一是指土地使用权人超过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用地;二是已动工开发但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用地总面积不足1/3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25%,中止开发建设满1年的用地。截至2016年底,江苏省常熟市经营性用地涉及闲置土地面积1902亩,占总供地面积的12.5%;经营性用地闲置的主体是使用权人和地方政府,由于企业自身原因涉及闲置土地826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永明 李鹏举
经营性用地闲置分两种情况,一是指土地使用权人超过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用地;二是已动工开发但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用地总面积不足1/3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25%,中止开发建设满1年的用地。截至2016年底,江苏省常熟市经营性用地涉及闲置土地面积1902亩,占总供地面积的12.5%;经营性用地闲置的主体是使用权人和地方政府,由于企业自身原因涉及闲置土地82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