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5)
- 2023(14276)
- 2022(12081)
- 2021(11440)
- 2020(9267)
- 2019(21900)
- 2018(21719)
- 2017(41978)
- 2016(22424)
- 2015(25170)
- 2014(25333)
- 2013(24792)
- 2012(22392)
- 2011(20179)
- 2010(20230)
- 2009(18478)
- 2008(17768)
- 2007(15616)
- 2006(13513)
- 2005(11811)
- 学科
- 济(92962)
- 经济(92873)
- 管理(68262)
- 业(66246)
- 企(56573)
- 企业(56573)
- 方法(44338)
- 数学(38800)
- 数学方法(38130)
- 农(26359)
- 中国(23926)
- 业经(22127)
- 财(21553)
- 学(20036)
- 技术(19787)
- 地方(17778)
- 农业(17483)
- 理论(16588)
- 制(15861)
- 贸(14783)
- 贸易(14768)
- 易(14299)
- 和(14050)
- 银(13557)
- 银行(13524)
- 融(13318)
- 金融(13316)
- 技术管理(13302)
- 环境(13152)
- 务(13111)
- 机构
- 大学(318147)
- 学院(317446)
- 管理(132796)
- 济(124547)
- 经济(121734)
- 理学(115613)
- 理学院(114402)
- 管理学(112238)
- 管理学院(111665)
- 研究(100350)
- 中国(76135)
- 京(67701)
- 科学(62203)
- 财(55818)
- 所(48764)
- 农(47723)
- 业大(47072)
- 中心(46303)
- 江(45444)
- 财经(45285)
- 研究所(44405)
- 北京(42603)
- 范(41348)
- 经(41189)
- 师范(41015)
- 州(37231)
- 农业(37003)
- 院(36834)
- 经济学(36709)
- 商学(33898)
- 基金
- 项目(220542)
- 科学(174769)
- 研究(162193)
- 基金(160250)
- 家(138739)
- 国家(137577)
- 科学基金(119981)
- 社会(102076)
- 社会科(96758)
- 社会科学(96730)
- 省(86771)
- 基金项目(85051)
- 自然(78758)
- 自然科(77014)
- 自然科学(76999)
- 自然科学基金(75605)
- 教育(74910)
- 划(72573)
- 编号(66440)
- 资助(66091)
- 成果(52682)
- 创(49365)
- 重点(48623)
- 部(48142)
- 发(46208)
- 课题(45506)
- 创新(45337)
- 科研(41657)
- 教育部(41592)
- 大学(41413)
- 期刊
- 济(135157)
- 经济(135157)
- 研究(91579)
- 中国(62501)
- 管理(49873)
- 学报(46933)
- 科学(46022)
- 农(44392)
- 财(41120)
- 教育(37236)
- 大学(36351)
- 学学(34139)
- 农业(31028)
- 技术(29727)
- 融(26565)
- 金融(26565)
- 业经(23665)
- 财经(21773)
- 经济研究(21081)
- 经(18494)
- 科技(17225)
- 问题(17026)
- 技术经济(16805)
- 图书(16634)
- 理论(16020)
- 业(15665)
- 实践(14702)
- 践(14702)
- 统计(14589)
- 商业(14340)
共检索到457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勇 谭文兵
培育土地市场与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土地管理的两大中心任务。目前,不管是培育市场还是保护耕地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在正确处理二者关系上,存在着一些理论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针对我国目前城镇建设用地利用率普遍偏低浪费严重的现状,如何通过塑造完善的市场机制进行内涵挖潜,以缓解非农建设对农地的压力,应是耕地保护的一大重要内容。 一、城乡土地市场经营现状评述 长期以来,我国人为割断城乡地产市场,为保护耕地筑起了农村的围墙。我国《宪法》、《民法》和《土地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克强 罗庆 刘红梅
研究目的:综述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政策模拟在国内研究的进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论:研究中国城乡土地一体化市场对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乡土地市场 一体化 政策模拟 综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宏新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战略高度上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并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剑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土地市场理论,对深化当前我国城乡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城市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制定科学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研习该理论,文章认为,我国应完善中国特色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调整社会主义土地市场中的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完善城市土地市场的结构和运营机制,制定合理的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方针和政策。
关键词:
马克思 土地市场理论 土地制度 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远索
研究目的:在理论总结和政策解读的基础上,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土地市场统筹构建途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城市土地市场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相对完善,但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农村土地市场很不成熟,区域性交易需求强烈但受制度抑制;城乡两个土地市场之间连通不畅,城市用地现实需求与农村用地理论供给并存;新型城镇化为统筹城乡土地市场带来契机。研究结论:在完善城乡两个市场内部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应重点关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方案设计,更应该借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乡镇级城镇化,以此在城乡两个市场之间修建镇域带,推动城乡土地市场的统筹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合林 郝寿义
本文主要从土地使用权能对等和土地市场的本质统一性视角,研究我国土地市场制度问题,其主要目的是试图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制度构建理论支持、做出正确的路径与目标选择,提出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为此,首先对我国土地市场制度结构的典型二元特征进行了分析,深度剖析了我国城乡土地市场割裂的根源及其矛盾和危害;接着研究了现代市场统一性的本质要求和建立了土地市场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现代市场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和上述分析工具,分析论证了我国土地市场制度创新的路径与目标选择,构建了我国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结构理论模型;最后提出了基于这一理论模型的我国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统一土地市场制度 理论模型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苗利梅 钟太洋
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工作,当前相关基础性制度工作依然薄弱,城乡统一土地市场运行中的政府、集体、农户等之间的权益关系需要进一步规范,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中强制性流转农户的可持续生计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探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肖乃金 周仙涛
集体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应符合的原则肖乃金,周仙涛集体土地市场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城郊结合部已非常活跃。我们认为现在不是讨论集体土地市场存在不存在、集体土地进不进入市场的问题,而是要应当研究如何规范、培育集体土地市场,而研究集体土地市场的运行模式,则是首当...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马达
加快建立场外交易市场是构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我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分析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定位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设立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场外交易市场的运作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马达
加快建立场外交易市场是构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我国资本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分析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定位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设立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场外交易市场的运作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场外交易市场 运作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田光明 曲福田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城乡一体土地市场制度变迁的方式及路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制度分析法,博弈分析法等。研究结果:制度变迁的初始阶段中央政府为"第一行动集团"推动制度变迁,成为制度的供给者;第二阶段地方政府发现潜在收益并转换角色变为"第一行动集团",第三阶段农民等非政府利益集团成为行动集团推动变迁。研究结论:中国城乡一体的土地市场制度变迁在初始阶段须由中央政府推动,并在政策法规的修订完善、改革征地制度、创新公共财税体系、制定城乡一体土地市场管理办法和规则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以此全面启动和推动城乡一体土地市场制度变迁。
关键词:
土地市场 制度变迁 利益均衡 路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秋锋
对日益突出的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有必要从土地市场角度进行量化分析。将土地市场二元分割特征引入一般动态均衡模型来分析其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并运用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来检验城乡二元分割的土地市场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地市场二元分割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广东"南海模式"、"顺德创新实践"、四川"成都城市统筹"等案例佐证了破解土地市场分割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伴随着土地市场从二元向一元逐步过渡,城乡收入差距会逐渐缩小。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冷宏志 岳晓武 宫玉泉 王薇
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因其边际效应,成为土地交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城市建设快速扩张的重点地区。规范城市土地市场,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必须从治理城乡结合部开始。 本期刊登的这篇调查报告,向我们揭示了城乡结合部复杂的用地现状,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混乱的原因,对各地治理城乡结合部的办法进行比较,进而提出,规范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实现城乡结合部现有建设用地的易主、易位、易用,解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这对开启我们工作新思路很有帮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坤秋 龙花楼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举措,土地市场则是实现城乡要素流通的重要渠道,也是连接城乡发展的关键纽带。本文阐释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探究了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量化分析了中国273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土地市场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演进规律,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土地市场与城乡融合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以期从土地市场视角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一条可实现路径。结论如下:(1)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价值重塑的过程,旨在消除阻碍城乡发展的因素,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与平等交换,实现城乡发展要素回报趋同,本质是通过城乡互动互补实现城乡地域功能的整体优化。(2)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的作用是利弊双轨的权衡,作用方向取决于土地市场是否是良性市场。城乡二元分配体制与社会融入受阻背景下,扭曲土地市场掣肘城乡融合发展。(3)2005-2013年中国土地市场稳步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略低,土地市场规模、土地市场价格与土地市场化程度分别提升113.66%、274.09%与37.07%,59.34%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下滑,二者反差明显,且均具时空分异特征。(4)现阶段,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发展更多体现为滞碍作用,但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存在"低水平陷阱",突破88.64%的抑制拐点,即可发挥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的促进作用。重塑土地市场发展价值取向,加快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探索人口—土地挂钩机制是后续工作的重要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振源
研究目的:为建立开放、竞争、城乡统一而有序的土地市场构建政策框架。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1)转变政府职能,由市场取代政府成为土地资源的基本配置者;(2)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明晰和平等保护集体土地产权;(3)允许集体土地进入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开放、竞争、城乡统一而有序的土地市场;(4)改革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征地范围,给被征地者公平补偿,执行合意、公开的征地程序。研究结论:建立开放、竞争、城乡统一而有序的土地市场是推进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制度 土地市场 顶层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