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3)
- 2023(11573)
- 2022(9593)
- 2021(8798)
- 2020(7000)
- 2019(15514)
- 2018(15486)
- 2017(28284)
- 2016(15642)
- 2015(17490)
- 2014(17645)
- 2013(17343)
- 2012(16665)
- 2011(15400)
- 2010(15803)
- 2009(14629)
- 2008(14188)
- 2007(13149)
- 2006(12113)
- 2005(11151)
- 学科
- 济(70988)
- 经济(70818)
- 农(49708)
- 业(45509)
- 管理(33867)
- 农业(33387)
- 中国(25316)
- 企(23765)
- 企业(23765)
- 地方(23130)
- 业经(22833)
- 方法(18436)
- 制(15862)
- 发(15579)
- 学(14502)
- 数学(13798)
- 数学方法(13667)
- 财(13546)
- 银(12780)
- 银行(12756)
- 农业经济(12751)
- 发展(12563)
- 展(12532)
- 行(12523)
- 融(12380)
- 金融(12372)
- 体(11828)
- 理论(11560)
- 地方经济(10896)
- 和(10892)
- 机构
- 学院(227482)
- 大学(220989)
- 济(92796)
- 经济(90616)
- 研究(87262)
- 管理(81074)
- 理学(68209)
- 理学院(67339)
- 中国(66983)
- 管理学(66134)
- 管理学院(65726)
- 农(61393)
- 科学(53357)
- 京(48784)
- 农业(46719)
- 所(45378)
- 财(41166)
- 研究所(40747)
- 业大(40686)
- 中心(40363)
- 江(38131)
- 范(34024)
- 师范(33691)
- 省(31010)
- 财经(30784)
- 北京(30704)
- 院(30387)
- 州(30145)
- 农业大学(28759)
- 经(27772)
- 基金
- 项目(146123)
- 科学(114122)
- 研究(111796)
- 基金(101952)
- 家(89029)
- 国家(88056)
- 科学基金(73779)
- 社会(71515)
- 社会科(66233)
- 社会科学(66214)
- 省(60521)
- 基金项目(53653)
- 教育(49617)
- 划(49465)
- 编号(48333)
- 自然(44006)
- 自然科(42939)
- 自然科学(42932)
- 自然科学基金(42125)
- 成果(40017)
- 资助(39514)
- 发(38367)
- 课题(34339)
- 农(34084)
- 重点(32902)
- 部(31605)
- 发展(31242)
- 展(30736)
- 创(29914)
- 国家社会(28767)
- 期刊
- 济(123423)
- 经济(123423)
- 研究(71234)
- 农(67062)
- 中国(61053)
- 农业(45209)
- 学报(38790)
- 科学(36033)
- 教育(32038)
- 大学(30248)
- 财(29307)
- 学学(28524)
- 管理(27482)
- 业经(26981)
- 融(26417)
- 金融(26417)
- 业(20855)
- 技术(20178)
- 问题(16892)
- 经济研究(16623)
- 农业经济(15553)
- 农村(15498)
- 村(15498)
- 财经(14917)
- 版(14334)
- 世界(13332)
- 经(12911)
- 经济问题(12308)
- 业大(11911)
- 资源(11663)
共检索到372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付少平
中国社会城乡发展失调表现为生活实体农民与社会设置农民的分离,社会设置农民与生活实体农民相分离,阻断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自然演变的过程,造成了城乡发展的失调。其发展经过了4个阶段:60—70年代上山下乡运动与城市人口被强制转变为生活实体性农民、乡村工业的发展与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发展过程、民工潮的发展与农民"离土又离乡"的发展过程、城市化的发展与农民"失土又失乡"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农民 城乡 社会设置 生活实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廷柒
农民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力量。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必须正确认识农民素质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认真分析当前我国农民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科教事业,不断提高农民素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统筹城乡 农民素质 教育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厉云飞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素质问题,农民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农民作为现代中国社会的弱势阶层,同时也是教育弱势群体,靠其自身的力量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脱贫",着眼于"治本"的"教育补偿"对贫困乡村和边远地区人口以及失去土地依存而逐渐"市民化"的农民为主体的广大社会低收入阶层的"脱贫"更为重要。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农民 教育补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传强 张在金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一宏伟战略目标,与此同时,工业开始反哺农业被中央政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这个背景下,“三农”问题成为全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国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妍
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户籍藩篱日渐松动,加之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获得更好的收入和生活条件,大量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出现在城市和乡村流动居住的"城乡两栖农民",其思想动态呈现出与传统农民不同的特征,对农村的发展产生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需善加引导,促进农村和城市的互动共进。
关键词:
城乡两栖农民 思想动态 农村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占峰
2004年以来中央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是中央在"三农"问题指导思想上的不断具体化。四个一号文件包含了农民工、新型农民和发展现代农业三个范畴,达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必须准确理解农民工的基本规定性和特殊性,深刻把握新型农民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性,全面领会现代农业的现代性。必须正确处理农民工与新型农民的关系,新型农民与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农民工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梳理好他们之间内在或外在的联系,才能为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关键词:
农民 农民工 新型农民 现代农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天旭 郑恺
现代化意味着城市化,意味着人口向城市集中,逐步市民化。但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出现部分农民的被动市民化现象。按照农民户口和失去土地的方式差异,农民被动市民化在我国经历了三个变化阶段。
关键词:
被动市民化 城市化 演变阶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郭少华
中国农民现代化的历史演进过程主要包含三个历史时期,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民现代化的启蒙时期,改革开放前农民现代化的曲折发展时期和改革开放后农民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农民现代化是逐步觉醒和提升的过程。只有不断提升农民的现代化水平,才能进一步调动农民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其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作用。
关键词:
农民 现代化 历史演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信传
农民作为社会阶层的一部分,在传统农业社会就已基本形成。在现代社会,由于农业的特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民及其内涵亦需随之赋予新的涵义。本文通过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特征比较的方法,确立了现代农业背景下农民的内涵特质——现代农民是一个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以市场需求指导生产又以新产品供应市场,并以商业活动为舞台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统一体。同时,与传统农民相比,他们具有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等内涵特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树明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组织载体,其发展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深入剖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缺乏资金、技术与人才,地方政府支持乏力等问题,提出其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城乡统筹 专业合作社 农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建飞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社会公共事业都有了显著进步,但农村明显滞后于城市。农民收入增长不理想是导致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社会公共事业滞后于城市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增加农民收入也就成为统筹城乡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中朝
农民分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冯中朝分化是事物发展的标志。经济人的分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素和表现。农民分化是农村社会经济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分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对于研究和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和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