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07)
2023(17822)
2022(15175)
2021(14213)
2020(11596)
2019(26244)
2018(26241)
2017(49953)
2016(27140)
2015(30451)
2014(30191)
2013(29940)
2012(27741)
2011(25106)
2010(25240)
2009(23489)
2008(22474)
2007(20020)
2006(17938)
2005(15865)
作者
(77662)
(64821)
(64309)
(60797)
(40926)
(30976)
(28983)
(25501)
(24605)
(23096)
(21913)
(21880)
(20487)
(20379)
(19811)
(19715)
(19176)
(19017)
(18483)
(18435)
(16203)
(16088)
(15630)
(14964)
(14645)
(14487)
(14394)
(14356)
(13084)
(12796)
学科
(114119)
经济(113992)
(78374)
管理(73282)
(55118)
企业(55118)
(52152)
方法(43561)
数学(37296)
数学方法(36910)
农业(34725)
中国(34078)
业经(29481)
地方(28373)
(25821)
(22731)
(21643)
(20584)
贸易(20570)
(19925)
(18268)
银行(18223)
(18155)
(17830)
金融(17827)
技术(17696)
环境(17578)
(17572)
理论(17236)
(16723)
机构
学院(382947)
大学(379816)
(154280)
经济(150893)
管理(149737)
研究(130979)
理学(128906)
理学院(127499)
管理学(125393)
管理学院(124715)
中国(100208)
(80991)
科学(80371)
(76789)
(68714)
(65902)
业大(61193)
中心(60355)
研究所(59468)
农业(58657)
(57882)
财经(54203)
(52333)
师范(51891)
北京(51019)
(49362)
(47188)
(46807)
经济学(44845)
师范大学(41468)
基金
项目(258568)
科学(203052)
研究(193750)
基金(185581)
(160818)
国家(159348)
科学基金(136486)
社会(122174)
社会科(115319)
社会科学(115292)
(102201)
基金项目(98413)
教育(87570)
自然(86347)
(84806)
自然科(84234)
自然科学(84215)
自然科学基金(82673)
编号(81401)
资助(75026)
成果(66136)
(58822)
重点(57400)
(56644)
课题(55395)
(53433)
国家社会(49747)
创新(49718)
科研(48457)
教育部(48333)
期刊
(180774)
经济(180774)
研究(114169)
中国(82450)
(77458)
学报(60141)
科学(56261)
管理(52651)
农业(52538)
(49885)
大学(46356)
教育(45376)
学学(43703)
(37842)
金融(37842)
业经(35127)
技术(32987)
经济研究(26477)
财经(25660)
(25285)
问题(24507)
(21898)
图书(20295)
(19635)
科技(18785)
技术经济(18526)
理论(18070)
现代(17703)
世界(17648)
资源(17426)
共检索到579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屈志一  
我国城乡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农村生产结构转变带来了劳动关系的新问题。这与城乡协同发展背景下农村生产关系转变有关,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乡村产业振兴与城乡产业交流使得农村劳动关系具有复杂性,对此,如何保护好农民劳动权益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与保障。为了保障乡村振兴与城乡协同稳定发展,本文给出保护农民劳动权益的法律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芳宁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力和广泛开展,顶岗实习在实践中被各职业学校广泛采用。因而如何规范顶岗实习、如何保护顶岗实习学生的劳动权益,就成了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忠培  
为避免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处于"眠其权利之上不觉醒"的窘况,首当其冲的是必须唤醒其应有的法律意识,使其知晓《劳动合同法》已经为劳动者谋取了"五大福祉"。为编织一张更加周密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恢恢法网",国家应在规范"包工头"劳务关系、建立健全"劳动用工信用档案"、增设用人单位精神赔偿法律责任等方面予以完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卫民  
加强农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收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文章阐述了农地流转视角下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认为农地流转中一定要让利于民,遵循平等保护和确保收益的价值理念,健全法律法规是前提,规范政府职责是核心,构建市场机制是关键,完善社保体系是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勇  梁君思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农民工作为新的社会群体,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一支新兴的庞大的社会群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的解决是解决其他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相关权利的关键,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文涛  
对新就业形态灵活用工方式下平台、合作商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之判断,不仅是事实判断,还应当从劳动法律规范保护目的出发,展开法律价值判断,采取法律保护标准,对属于劳动法律保护范围之内的用工关系,可依法认定为劳动关系。从属性是劳动关系的事实特征之一,但不是判断劳动关系的唯一标准。用人单位的认定及其相应责任承担,可适用可归责性的判断,而非简单合同相对性的事实分析。借鉴个别劳动权益可以与劳动关系剥离的基础理论,基于劳动给付内容及其自身固有的风险,灵活就业者可以享受个别劳动权益的保护,尤其是职业伤害保险权益。针对不同类型的灵活用工,将劳动关系项下的各项个别劳动权益具体拆分,细致探讨劳动者在多大范围或多大程度能够享有个别劳动权益(如工资、工时、休息休假、职业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等)的保护,是积极回应灵活用工关系的迅猛发展及其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难题的切实可行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玉瑶  
为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改革政策,面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中成员权的保护问题,从农民相关权益受损现状、原因着手分析,为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完善权利保护救济机制,做出相关提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良  何晓玉  陈丹  
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民工及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含意。然后分析指出,目前存在农民工就业权得不到充分保障,不能享有完整的社会保障权和劳动福利权,缺少相应的权利监督保护机制和救助途径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城乡有别的户籍体制、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特点、劳动权益保障意识的欠缺及农民工自身因素等。最后提出了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健全劳动法制体系、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等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长健  辛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为利益关系。从哲学的主客体二元对立出发,利益是独立于主体世界而存在。利益是人的本能追求,是人们奋斗的动力之源。转型社会下各种利益群体逐渐显化、利益矛盾空前尖锐、利益需求的多元化不断显现,因此同样作为社会主体之一的农民工的利益理应也愈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以利益参与、利益发展、利益和谐为逻辑起点,我们透彻分析了农民工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中的障碍,以动力、基础、主导、发展为基点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利益生成和利益驱动机制、利益表达和利益代表机制、利益分配和利益保障机制、利益协调和利益共享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进才  程利敏  
如何更好的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农民工的权利,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社会学家研究和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中,笔者拟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的具体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银香  张兄武  
顶岗实习作为一种重要实习方式被广泛推广应用。由于对顶岗实习生身份、与实习单位关系的认识尚存争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救济制度的不健全、甚至缺失,导致顶岗实习生的劳动权益屡受侵害。文章在深入理解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内涵、科学分析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实习生劳动权益法律保障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虹  
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现有法律对上述问题的规定存在缺陷和空白。因此,需要完善法律、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郝轶  王寨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新的生活需求带来新的就业增长点,家政服务行业呈现春意盎然的景象。但由于立法相对滞后,导致家政服务关系中的很多法律关系不明确,家政工人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因此,我国必须先从立法角度维护家政工人的权益,确认家政工人的法律地位,并完善市场监管、保险、诉讼等救济路径保障其权利。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崔秀荣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队伍迅速壮大,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的出现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因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民工问题。尽管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但实际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导致了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产生。究其深层原因还在于我国农民工权益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保护。因此,积极探索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机制,调动农民工参加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既是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