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41)
- 2023(21868)
- 2022(18675)
- 2021(17389)
- 2020(14664)
- 2019(33749)
- 2018(33584)
- 2017(63826)
- 2016(34975)
- 2015(39738)
- 2014(39909)
- 2013(39322)
- 2012(36558)
- 2011(33046)
- 2010(33515)
- 2009(31168)
- 2008(30593)
- 2007(27556)
- 2006(24246)
- 2005(21372)
- 学科
- 济(144905)
- 经济(144750)
- 管理(95940)
- 业(94390)
- 企(75106)
- 企业(75106)
- 方法(63889)
- 数学(55124)
- 数学方法(54235)
- 农(45489)
- 中国(39956)
- 财(35193)
- 地方(34247)
- 业经(33129)
- 学(32543)
- 农业(30060)
- 制(26590)
- 贸(25941)
- 贸易(25924)
- 易(25075)
- 理论(24444)
- 银(22669)
- 银行(22599)
- 和(22296)
- 环境(21963)
- 融(21930)
- 金融(21926)
- 行(21637)
- 技术(21286)
- 务(21106)
- 机构
- 学院(501823)
- 大学(500070)
- 济(195179)
- 管理(191395)
- 经济(190610)
- 研究(171686)
- 理学(164696)
- 理学院(162719)
- 管理学(159356)
- 管理学院(158431)
- 中国(128904)
- 科学(109581)
- 京(107347)
- 财(89786)
- 农(89700)
- 所(88525)
- 研究所(80562)
- 中心(78575)
- 业大(77369)
- 江(76640)
- 财经(70768)
- 农业(69564)
- 范(69302)
- 师范(68544)
- 北京(68205)
- 经(64037)
- 州(63291)
- 院(62407)
- 经济学(58035)
- 技术(55585)
- 基金
- 项目(336583)
- 科学(262376)
- 研究(243396)
- 基金(240383)
- 家(210676)
- 国家(208879)
- 科学基金(177761)
- 社会(150392)
- 社会科(142220)
- 社会科学(142183)
- 省(133972)
- 基金项目(126645)
- 自然(116698)
- 自然科(113950)
- 自然科学(113918)
- 教育(113137)
- 划(112365)
- 自然科学基金(111809)
- 编号(100760)
- 资助(100545)
- 成果(82282)
- 重点(76086)
- 发(74162)
- 部(72801)
- 课题(70459)
- 创(68897)
- 科研(64633)
- 创新(64326)
- 大学(61934)
- 教育部(61582)
- 期刊
- 济(220329)
- 经济(220329)
- 研究(143763)
- 中国(101635)
- 农(83809)
- 学报(82986)
- 科学(75478)
- 管理(69366)
- 财(68639)
- 大学(62103)
- 教育(60201)
- 学学(58385)
- 农业(56916)
- 技术(45780)
- 融(44912)
- 金融(44912)
- 业经(38539)
- 经济研究(34156)
- 财经(33316)
- 业(29188)
- 问题(28654)
- 经(28483)
- 图书(26733)
- 版(25336)
- 统计(24539)
- 技术经济(24246)
- 科技(23688)
- 资源(22829)
- 商业(22719)
- 理论(22613)
共检索到74905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俏敏 陈辰 柯科
近年来,旅游产业发展正从传统的“大而全”向“微而精”形态转变。作为地域间流动的重要激发因素,微形态下的旅游模式对城乡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深入研究。本文着重探讨微旅游发展模式及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对日本川场村与杭州上塘古运河两个案例的比较分析,构建城乡协同发展视角下的杭州微旅游发展模式基本框架,提出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实现微旅游供给改革;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提高微旅游供给效能;以城乡互动为核心构建微旅游供给体系三个维度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协同发展 乡村振兴 微旅游 杭州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冉燕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改革深化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的诸多领域改革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对于城乡统筹以及旅游发展方面的改革也不断得到了优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的重要改革内容,在旅游业的综合发展下对城乡经济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等层面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这也成为城乡统筹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点。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城乡统筹的内涵及与旅游协同间机制进行阐述,然后就旅游在城乡统筹中的作用及动力机制进行详细分析,接着就城乡统筹和旅游协同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协同模式优化策略加强探究,希望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城乡统筹 旅游 发展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昊 贾铁飞
以京杭大运河长三角地区扬州至杭州段为研究区域,在归纳沿线7个城市运河旅游规划的空间布局、配套设施和线路策划等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其运河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古运河旅游开发的基本条件:(1)保护古运河遗产;(2)改善水质,控制货运船只;(3)整合城市文脉;(4)丰富古运河旅游内容。通过比较古运河遗产廊道保护模式与古运河旅游点轴开发模式发现:两种模式在实施流程和操作对象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由两种模式形成的古运河保护与开发的空间格局拟合很好,共同构成了古运河旅游开发的基本空间模式。构建了景区、城市和区域3个尺度的运河旅游节点与发展轴线,并指出影响古运河旅游空间范围的因素。
关键词:
古运河旅游开发 空间模式 长江三角洲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熊文钊 陈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其符合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同时为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的法制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自1982年《北京市建设总规划方案》首次提出"首都圈"的概念以来,京津冀三地逐步形成了由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唐山、廊坊和秦皇岛组成的内首都圈与包括承德、张家口、保定和沧州4个市的外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冷南羲 孔子南 桑耘
2014年中国大运河的成功申遗标志着我国运河开发进入“后申遗”阶段,统筹好保护、传承与利用的关系成为其建设的核心要务。2018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文旅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夜游经济与大运河建设是其关注重点。夜游产业作为夜间经济有机组成部分,在拉动市场内需、促进区域发展等层面发挥积极作用。大运河资源为夜游产业开发提供支撑,夜游产业为大运河资源转化提供路径,定制化策略是衔接二者的桥梁,文旅融合是推动二者的动力。杭州是大运河重要节点城市与实践先行者,对大运河杭州段夜游产业定制化开发路径进行分析,可为我国大运河夜游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运河 夜游 定制化 文旅融合 杭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莹 许晓晓
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子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不同阶段、不同角度的研究结论存在差异。文章站在社区视角,采用因子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对杭州市省、市二级乡村旅游特色示范村(点)进行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政府支持仍然是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导因子,但是要求政府支持的内容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必须加快职能转变,提高旅游行政公共服务能力;2社区经营管理日益重要,乡村旅游发展已进入社区整体经营与形象塑造阶段,政府可通过品牌培育来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3区位环境影响更加多样复杂,要充分认识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客观特征,提供差异化引导与针对性政策;4资源特色始终是发展基础,必须尊重和保护好独特的乡土文化,维护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5消费特征影响不可或缺,乡村旅游是一种更具生活特质的交流平台,经营者可以从消费者那里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在乡村旅游大众化的背景下找准适合自身企业的小众化目标人群,培育忠诚客户。
关键词:
社区 乡村旅游 统计分析 空间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静波 李纯
湘粤赣边界区域同属革命老区,俗称"红三角",区域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呈现互补性和整体性。在分析了湘粤赣边界区域红色旅游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基础条件后,结合协同理论内涵,认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参与主体分别是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及社区群众,应构建地方政府引导、旅游企业主导和社区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以此来带动该边界区域的红色旅游协同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小安
从研究者自我融入与审视的视角出发,以城市旅游发展为分析接入点,对杭州旅游业发展基本脉络与特征研判后认为,杭州城市旅游未来的发展来自系列化的旅游创新,核心是三全体系的建构,即全要素旅游资源、全环节旅游产品和全领域旅游产业,但杭州开拓性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部分障碍也需要给予重点关注。以杭州为案例地的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经验与问题对国内类同旅游地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城市旅游 发展模式 杭州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任俊英
常州作为大运河苏南段沿岸一个重要的城市,近现代工业相对发达,如今留下了很多工业遗产,对其保护与发展的常态化工作急需"变旧为新"。文章结合工业遗产资源属性,对常州运河带工业遗产的创建时间、地点、相关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常州运河带工业遗产的特点,指出了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变"旧常态"为"新常态",把工业遗产与文化教育、环境整治、居民就业、创意产业和遗产旅游等有机结合,提出常州运河带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适用遗产、发展路径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苏南运河带 工业遗产 旅游开发 常州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乌兰敖登
当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尚不成熟,在旅游产品的设计方面仍处于启闭阶段,缺少成熟的理论指导,深度加工与创新设计力度不够。在体验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大规模的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小批量的生产方式逐渐发展起来,旅游者更需要通过具有人性化、个性化的旅游消费来实现自我。要求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在旅游产品设计方面充分考虑旅游者的需求。自己动手做(Do it yourself,Diy)理念与旅游之间的切合度逐渐提升。日本的Diy旅游,其基于Diy的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已近成熟,值得中国借鉴,对全面提升中国乡村旅游品质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DIY模式 乡村旅游 项目开发 产品设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丽娟
本文基于全域化视角,从美丽乡村战略与乡村旅游建设出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做出深入分析,介绍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研究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机制,对二者的协同发展关系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全域化 美丽乡村 乡村旅游 协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正琴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协调城乡经济的发展,党与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采用文献查阅法、调查分析等方法,从乡村旅游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入手,根据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四川省新农村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然后进一步阐释四川省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措施,为四川省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帮助,这不仅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还有效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四川省 乡村旅游 旅游扶贫 新农村 建设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巧莎
乡村旅游在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助力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作为乡村旅游发展比较早的国家,经历了兴起、转型、多元化发展阶段,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观光型旅游、休闲型旅游、乡村文化旅游等不同的乡旅游发展模式。在介绍3种不同模式基础上,通过对饭田市、水上町、合掌村3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得出在注重绿色发展、发挥政府作用、体现乡村特色、打造乡村品牌等方面对中国旅游扶贫的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学基 程励
近年来,国家立足新发展阶段实施了系列区域重大战略,致力于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作为区域战略实施的重要路径,各地在积极推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位于我国西南的川滇藏地区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又因历史、地缘等而具有旅游协同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川滇藏三省区均将旅游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面对新时代发展要求,如何将川滇藏旅游发展的优势充分整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西南桥头堡的战略作用,是亟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当下的发展来看,道路交通始终在川滇藏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合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笔者提出基于“路学”视角思考道路与旅游的关系,探寻川滇藏这一西南特殊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可能性。“路学”是近年来周永明倡导的区域研究视角~②,强调从跨学科视角分析道路对区域社会的全方位复杂影响。
关键词:
协同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华杰
基于对不同类别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分析后发现,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类型乡村旅游模式及其策略,方能有效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