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7)
2023(6783)
2022(5431)
2021(4808)
2020(3806)
2019(8128)
2018(7602)
2017(13584)
2016(7359)
2015(7726)
2014(7293)
2013(7185)
2012(6448)
2011(5774)
2010(5525)
2009(4966)
2008(4663)
2007(3918)
2006(3313)
2005(2669)
作者
(23259)
(19618)
(19361)
(18031)
(12163)
(9544)
(8579)
(7733)
(7430)
(6718)
(6581)
(6408)
(6259)
(6129)
(5908)
(5876)
(5814)
(5766)
(5632)
(5410)
(4986)
(4613)
(4481)
(4459)
(4453)
(4222)
(4216)
(4176)
(4075)
(3894)
学科
(30559)
经济(30508)
(22019)
管理(20524)
(15536)
企业(15536)
(14335)
方法(13396)
数学(12366)
数学方法(12309)
农业(10474)
(9941)
业经(9393)
中国(8241)
(6875)
贸易(6872)
(6712)
地方(6025)
(5948)
收入(5708)
(5549)
(5163)
财务(5160)
财务管理(5156)
(5116)
企业财务(4932)
环境(4858)
农业经济(4785)
技术(4611)
产业(4541)
机构
学院(106726)
大学(105624)
(44130)
经济(43343)
管理(41226)
理学(37174)
理学院(36724)
管理学(36079)
研究(36042)
管理学院(35906)
(26803)
中国(25723)
科学(24279)
业大(21415)
农业(21221)
(20897)
(18423)
(18384)
研究所(17283)
中心(16514)
财经(15345)
农业大学(14696)
(14453)
(14181)
经济学(13889)
经济学院(12826)
(12776)
(12587)
北京(12339)
师范(12325)
基金
项目(81596)
科学(64145)
基金(61126)
(56214)
国家(55705)
研究(53229)
科学基金(47124)
社会(37033)
社会科(35157)
社会科学(35148)
基金项目(33296)
(31917)
自然(31591)
自然科(30911)
自然科学(30899)
自然科学基金(30386)
(27105)
资助(23117)
教育(23100)
编号(19189)
重点(18410)
(17497)
(17415)
(17302)
计划(16734)
国家社会(16319)
科研(16314)
创新(16246)
(15154)
(14711)
期刊
(44152)
经济(44152)
(25759)
研究(25090)
学报(24156)
科学(20365)
中国(18514)
大学(17636)
农业(17497)
学学(17324)
(13375)
管理(11929)
业经(9340)
(8295)
经济研究(7821)
业大(7510)
(7407)
(7398)
金融(7398)
财经(7176)
农业大学(6669)
(6122)
问题(6028)
科技(5846)
商业(5840)
技术(5789)
资源(5116)
教育(5013)
中国农业(4631)
技术经济(4606)
共检索到140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常雪  苏群  周春芳  
文章利用2012和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建立双重差分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实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对15~64岁城乡居民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回归结果表明,推行城乡医保统筹有利于居民健康,能够减轻健康对工作的负面影响,提高居民的自评健康水平。医保统筹对城乡居民的影响存在差异,对农村居民的影响大于城镇居民。通过对影响路径的分析发现,统筹制度减少了农村居民患病后不就诊的行为,进而降低了农村居民因病影响工作的程度,对城镇居民健康的积极作用则主要体现为可以提高其自评健康水平。虽然城乡医保统筹对改善健康具有积极作用,但并不能降低居民的患病率,因此,应当倡导保健和疾病预防,降低居民患病率,从改善健康的路径看,应当从改变就医行为入手,鼓励居民患病后采取积极的治疗方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超  王新军  孙强  
中国城乡医保统筹政策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和促进居民享有公平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2015—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系统考察了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对居民健康及其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具有显著的健康绩效,显著提升了居民的自评健康、心理健康和客观健康水平,同时显著降低了健康不平等程度。机制分析表明,居民医疗支出自付比例降低和居民健康风险意识增强是城乡医保统筹政策提高健康绩效的重要中介渠道。进一步研究显示,城乡医保统筹政策的健康绩效存在异质性,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年龄较高、受教育水平较低、农村居民的健康影响更加显著,这有利于促进新时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议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提升城乡医保统筹层次,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政策倾斜力度,推进新时代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均等化建设,逐步解决医疗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新鹏  
本文基于机会平等理论和东部、中部和西部典型试点地区的一手微观调研数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大病保险制度城乡统筹模式对城乡大病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统筹模式,大病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对农村患者的医疗服务利用和自评健康均存在显著的积极效应,对于城镇患者的医疗服务利用和自评健康则无明显改善作用。已统筹模式下,一元制相比二元补偿统一制模式,能够进一步改善城乡大病患者的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状况,且对城镇患者的效应略高于农村患者。在机会平等理论事前和事后补偿原则下,城乡统筹模式下农村大病患者所面临的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公正缺口显著更小,说明大病保险制度城乡统筹能显著缓解城乡大病患者在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方面的机会不平等。对于已统筹模式,在缩小城乡大病患者的机会不平等方面,暂无明显证据表明一元制模式相对二元补偿统一制更优。
[期刊] 改革  [作者] 段进军  
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西方发达国家大都经历了由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大量理论揭示出这样规律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非但没有缓和,反而出现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以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乐乐   王曦  
门诊统筹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能降低城乡居民的门诊就医负担,提高城乡居民门诊医疗服务可及性。本研究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5、2018年两期数据,建立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对慢性病患者健康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政策的实施能显著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水平,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政策存在“健康效应”;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政策的实施提高了门诊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了慢性病患者及时到门诊就医的概率,降低了住院就医的概率,避免“小病拖成大病”;但“分流效应”统计学意义上并不显著,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政策的实施并没有起到预期分流患者的作用。因此,建议适当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保障水平、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以推进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制度的改革进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彬  
资源的有效性与国民健康的医疗投入需求矛盾日益增长,决定了医疗资源投入对健康影响的绩效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评估健康的医疗投入评价概念框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中面向投入的BBC模型,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医疗投入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各省统筹城乡医疗资源投入的技术效率、规模收益和综合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对各省优化资源配置和统筹城乡政策提供建议和参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建淼  宋茹  
2016年1月《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整合原新农合制度与原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近几年来,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取得了一些成效,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推进压实居民医保基金市级统筹,仍需从分清市县间的责权利、增强全局意识、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发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潇萌  
运用含有非量化交互效应的面板SVAR系统,测度了以收入为主的各经济因素之于城乡居民健康不平等的累积效应及动态趋势。结果显示:收入差距、资本差距和产业差距等经济因素的扩大不利于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的平等,其中收入差距对健康不平等的累积效应最大,健康不平等对收入差距也有正的反馈作用;制度、政策等非量化的社会环境因素在2011年之后对城乡居民健康不平等状况的改善基本处于停滞,甚至产生阻碍作用。据此指出完善与居民健康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洪灏琪  宁满秀  罗叶  
本文基于CHARLS全国调查数据,运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损耗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未整合地区而言,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有效缓解了农村中老年人的行动能力损耗,但并未对其认知能力损耗产生显著影响。基于年龄分组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一制多档"模式抑制了农村中年群体与低龄老人群体的行动能力损耗,而"城乡一档"模式则对农村高龄老人的行动能力损耗产生了抑制作用。无论是"一制多档"模式还是"城乡一档"模式,对不同年龄群体认知能力损耗的抑制效果甚微。基于贫困分组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一制多档"模式和"城乡一档"模式均对非贫困组行动能力损耗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但"城乡一档"模式在降低认知能力损耗风险方面呈现出更明显的"益贫"效果,这意味着不同整合模式在抑制不同群体健康损耗方面各具优势。此外,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人行动能力与认知能力损耗的抑制效应随实施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总而言之,若要通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来破解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需要因地制宜地实施有差别的城乡医保整合模式,重点关注农村弱势群体的健康资本损耗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鑫志  谭晓婷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分析2016年起渐次实施的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是否显著改善了农村中老年人健康,以及制度改革对健康影响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有促进作用,提高了农村中老年人基础性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其影响的作用路径在于通过提升农村中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增加了过去一个月中农村中老年人的门诊就医次数,减少了农村中老年人患病未就诊的行为;与此同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部分引发了事前道德风险,导致农村中老年人的体检频率相比于新农合时期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整合的健康效应。研究的政策含义是,现行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可从培养参保居民保健意识,重视预防的角度进一步完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晓燕  刘易达  
城乡医保统筹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给医疗服务系统带来了深刻变革。本文通过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统筹与非统筹地区的医疗服务差异进行分解,实际验证了医保统筹给医疗服务方和医疗消费方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医保统筹会改变患者的就医习惯,有效缓解了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医院就医拥挤现象,同时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医疗行为,提升诊疗效率。因此,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加快城乡医保统筹步伐势在必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林晨蕾  罗佳丽  
引导农村中老年人理性就医,提高其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对实现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健康差异的分析视角,利用2013—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法、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和工具变量法,从门诊与住院两个方面分析患者就诊选择的现实状况与特征,探讨城乡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人基层就诊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中老年人门诊和住院基层就诊的比例分别为63.2%和44.3%,整合地区患者就近就医的比例均高于未整合地区,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健康状况患者的就医选择趋于理性。城乡医保整合有效引导了农村中老年门诊与住院患者就近就医,其中对门诊患者就近选择基层就诊产生更大程度的促进效果。城乡医保整合有助于提升优良健康状况门诊患者就近就医的概率,能够有效引导中等健康状况住院患者就近就医,但显著弱化不健康的住院患者选择基层就诊的倾向。随改革实施时间的推移,城乡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人就近就医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此外,一档制整合模式对农村中老年人基层就诊的引导效果优于多档制整合模式。据此,提出基于健康差异细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补偿政策,提升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逐步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进程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焕  贺俊  刘亮亮  
文章通过内生增长模型得到了财政分权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关系。并利用2002—2014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财政分权、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分权与居民健康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财政收入分权与居民健康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健康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此外,进一步研究财政分权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东部地区财政分权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中西部地区却抑制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焕  贺俊  刘亮亮  
文章通过内生增长模型得到了财政分权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关系。并利用2002—2014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财政分权、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分权与居民健康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财政收入分权与居民健康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健康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此外,进一步研究财政分权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东部地区财政分权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中西部地区却抑制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解垩  
文章利用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和阿特金森指数对城乡居民健康消费不平等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城乡间的差距构成居民总体健康消费差距的主体;东、中、西部居民健康消费差异特点各异;人口变动在减缓居民健康消费差距扩大方面起到的作用微小;最近几年农村内部居民健康消费不平等逐渐缩小,城镇内部居民健康消费不平等逐渐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