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5)
- 2023(5104)
- 2022(3952)
- 2021(3329)
- 2020(2474)
- 2019(5362)
- 2018(4828)
- 2017(8374)
- 2016(4766)
- 2015(5145)
- 2014(5117)
- 2013(5145)
- 2012(4672)
- 2011(4247)
- 2010(4249)
- 2009(3847)
- 2008(3417)
- 2007(3118)
- 2006(2776)
- 2005(2437)
- 学科
- 济(23126)
- 经济(23102)
- 业(15397)
- 管理(13174)
- 农(13069)
- 方法(10349)
- 农业(10126)
- 中国(10040)
- 数学(9433)
- 数学方法(9401)
- 企(9299)
- 企业(9299)
- 业经(7426)
- 财(6773)
- 劳(6281)
- 劳动(6264)
- 收入(4575)
- 地方(4471)
- 农业经济(4362)
- 发(4245)
- 人民(4184)
- 贸(3895)
- 贸易(3887)
- 发展(3786)
- 展(3782)
- 易(3759)
- 人口(3660)
- 消费(3607)
- 结构(3569)
- 动(3491)
- 机构
- 学院(71269)
- 大学(69574)
- 济(32466)
- 经济(31950)
- 管理(27885)
- 理学(24693)
- 理学院(24476)
- 管理学(24112)
- 管理学院(23984)
- 研究(21354)
- 中国(16002)
- 财(14597)
- 京(13449)
- 财经(12140)
- 经(11127)
- 科学(11093)
- 经济学(11027)
- 农(10512)
- 经济学院(10031)
- 中心(10002)
- 范(9744)
- 江(9684)
- 师范(9679)
- 所(9571)
- 业大(9049)
- 财经大学(8968)
- 研究所(8596)
- 商学(8392)
- 商学院(8327)
- 北京(8270)
- 基金
- 项目(48788)
- 科学(39719)
- 研究(37035)
- 基金(36659)
- 家(30913)
- 国家(30584)
- 科学基金(27242)
- 社会(26412)
- 社会科(25051)
- 社会科学(25047)
- 基金项目(18943)
- 省(18692)
- 教育(17492)
- 自然(15938)
- 自然科(15623)
- 自然科学(15622)
- 自然科学基金(15330)
- 编号(15134)
- 划(14985)
- 资助(14728)
- 成果(11431)
- 国家社会(11406)
- 部(11171)
- 重点(10379)
- 发(10269)
- 课题(10202)
- 教育部(10124)
- 人文(10101)
- 大学(9468)
- 制(9452)
共检索到102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徐巧玲
休闲消费规模扩张不仅关系到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实现;更关系到城乡居民能否平等获取发展的机会,真正实现共同富裕。鉴于以往研究对就业质量与城乡休闲消费差距的关注较少,文章着重考察就业质量对休闲消费及其差距的影响,主要基于CFPS2018数据,分别采用模型回归、Oaxaca-blinder分解以及分位数分解方法检验了就业质量与城乡休闲消费差距的关系。结果显示:(1)就业质量正向影响休闲消费,且对家庭旅游消费的边际影响远大于文化消费,对农村劳动者休闲消费的边际影响大于城市劳动者;(2)随着休闲消费水平的提升,就业质量对农村劳动力的休闲消费影响逐渐增大,而对城市劳动者的影响则逐渐降低;(3)就业质量通过降低收入不确定性、增加工作满意度、促进主观地位认同和增加消费信贷促进休闲消费;(4)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和分位数分解方法的回归结果表明就业质量是导致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因素,这说明缩小城乡劳动者休闲消费差距的关键是缩小城乡劳动力就业质量差距。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徐巧玲
休闲消费规模扩张不仅关系到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实现;更关系到城乡居民能否平等获取发展的机会,真正实现共同富裕。鉴于以往研究对就业质量与城乡休闲消费差距的关注较少,文章着重考察就业质量对休闲消费及其差距的影响,主要基于CFPS2018数据,分别采用模型回归、Oaxaca-blinder分解以及分位数分解方法检验了就业质量与城乡休闲消费差距的关系。结果显示:(1)就业质量正向影响休闲消费,且对家庭旅游消费的边际影响远大于文化消费,对农村劳动者休闲消费的边际影响大于城市劳动者;(2)随着休闲消费水平的提升,就业质量对农村劳动力的休闲消费影响逐渐增大,而对城市劳动者的影响则逐渐降低;(3)就业质量通过降低收入不确定性、增加工作满意度、促进主观地位认同和增加消费信贷促进休闲消费;(4)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和分位数分解方法的回归结果表明就业质量是导致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因素,这说明缩小城乡劳动者休闲消费差距的关键是缩小城乡劳动力就业质量差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国强
构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劳动者就业不平等问题,就必须从制度层面着手,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不平等就业制度,加快构建和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就业统计制度、就业政策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援助制度、劳动者权益保护以及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社会有序和谐发展。
关键词:
城乡劳动者 平等就业制度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阳
2006年以来,农民工跨区域、跨行业流动日渐活跃,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歧视性政策,平等的劳动权利受到侵害。因此,必须尽快纠正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为城乡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一、农民工就业歧视的主要表现(一)机会不平等1.就业的行业、工种受限制。一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卢晶亮
本文使用1995年、2002年和2013年的CHIP数据,利用基于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的分解方法,详细考察了城镇劳动者工资不平等上升的主要影响因素。1995—2002年工资不平等的上升主要源自技能工资差距的上升,所有制间及行业间工资差距的扩大;2002—2013年国有企业就业比重下降,非正规就业比重上升,技能工资差距和性别工资差距的扩大是工资不平等上升的主要推动因素。这段时期职业间工资差距的变动和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变动分别起到了扩大和缩小工资不平等的作用。
关键词:
工资不平等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 分解方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锋 张桃霖 黄苹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为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收入不平等指标,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不平等具有收敛效应,分指数中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收敛作用最大,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低。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缓解家庭工资性收入不平等、减少自雇型家庭经营性收入不平等。第三,非农就业转移进程中的劳动技能升级是数字普惠金融缓解收入不平等的重要作用渠道。第四,人力资本存在调节效应,数字素养增强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收入不平等的收敛效应。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要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强化普惠金融服务功能,与提高人力资本投入和家庭数字素养进一步结合起来,逐步缩小不同居民群体之间的收入不平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启臻 李敏 马珍珍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三级化,在城镇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中存在严重的城乡劳动力就业不平等问题。就业不平等具体表现为农民工限制进入、农民工劳动行为限制、同工不同酬等方面,也包括劳动就业形式及保险和受教育等方面的隐性不平等。造成不平等问题的原因,有体制规定的原因,也有农民工素质较低的原因。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要调整政府的角色和就业政策,建立无差别的城乡统筹劳动力市场,并通过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 就业不平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琪延 韦佳佳
休闲消费蕴含休闲时间消费和休闲消费支出。本文以北京市为例,探讨居民休闲消费不平等问题。研究发现,休闲时间消费和休闲消费支出不平等现象日趋显著。本文通过K-means均值聚类刻画了休闲时间消费差异。构建回归模型发现,休闲时间和收入是影响休闲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随着年份的推移,休闲时间逐渐成为影响"有钱无闲"群体休闲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收入的拉动作用逐渐弱化。对于"有闲无钱"群体,虽然增加该群体收入能有效提高其休闲消费水平,但收入与年份交叉项并不显著。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赖俊明 徐保红
农村劳动力迁移首先要看劳动者是否有迁移就业的意愿,就业意愿是研究培训需求和迁移就业决策的基础。地处大城市郊区的农村劳动力,既有一般农村劳动力所具有的个体特征,也具有郊区农民所特有的个体特征,其就业观念更为复杂。因此,选取杭州市临安区农村劳动力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影响其就业意愿的个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改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观念是进行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第一步;(2)无业和务农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强烈;(3)通过有效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加强就业培训,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流动 就业意愿 农业经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宁 谢勇
留守经历不仅对农村儿童的即期福利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其成年后的个人发展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河南、四川、江苏3省的农村问卷调查数据,使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了劳动者就业质量,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了幼年留守经历对劳动者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幼年的留守经历总体上显著降低了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其中父母同时外出务工的"完全留守"经历对劳动者就业质量的负向影响强度更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幼年的留守时间越长,成年后的就业质量越低;3年及以上的长期留守经历会显著降低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初次留守发生在0~6岁年龄阶段对劳动者就业质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明娟 鲍翔宇 张艺
劳动智能化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生产质量,而且对劳动者的就业状态产生了深远影响。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8年个体问卷数据的分析发现:相比劳动还未智能化的劳动者,劳动智能化的劳动者具有较高的就业质量,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劳动智能化有利于劳动者的工资增长,但对劳动者工作条件的影响不显著,表明劳动智能化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报酬来提升样本个体的就业质量;劳动智能化对不同类型劳动者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对男性劳动者、35岁及以下劳动者、高技能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改善作用较强;劳动智能化对就业质量的改善受到劳动者非认知能力的调节,即劳动者非认知能力的提高会强化劳动智能化的就业质量改善效应。因此,在积极推进劳动智能化的同时,要不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和非认知能力以增强劳动者的智能化适应能力,还应特别重视劳动者工作条件的改善以充分发挥劳动智能化改善工作条件的潜在功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云娇 何雅怡 罗秋菊
无论在艺术休闲制约还是在艺术活动参与者研究领域,都较缺乏对底层劳动者的足够关注。在惯常社会经验中,艺术活动空间和底层劳动者的生活空间犹如“两个世界”,很少发生交集。学界对活动制约协商研究也较少考虑外部介入的作用,对休闲制约和活动收益的综合研究仍有发展空间。文章将菜市场摊主在扉美术馆的介入下参与艺术活动中的完整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摊主如何在外部力量介入下成功转化为艺术活动参与者的制约协商过程及其对摊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通过研究发现:(1)个人兴趣制约是阻碍摊主参与活动的核心制约因素;(2)消融艺术活动与底层劳动者群体心理边界的关键在于双方情感关系的建立与艺术生活化的介入方式;(3)活动收益包括自我尊严的建构、人际关系的提升、艺术参与的愉悦、生活幸福感的丰富。研究既拓展了以底层劳动者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艺术休闲制约和艺术活动参与者领域的研究,也阐释了艺术休闲制约的内部与外部力量双向交互的协商过程和艺术活动参与收益,更对如何通过活动调节底层劳动者的身心状态与改善其生活境遇具有强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煦扬 严耕
遵从西方传统休闲哲学的劳动-休闲二分模式,鲍德里亚将休闲界定为劳动以外的自由时间。在此基础上,他从消费社会的时间稀缺性出发,澄清了商品逻辑对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的同等支配,从而得出了休闲时间在事实上并不自由的结论,并由此陷入了对现代休闲的绝望之中。隐藏在这种悲观态度背后的是鲍德里亚对休闲和与之相对的劳动概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曲解。若要避免鲍德里亚式的休闲悲剧,则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劳动、休闲及其统一关系,更需要在实践中促成劳动与休闲的相互作用,实现二者的融合统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煦扬 严耕
遵从西方传统休闲哲学的劳动-休闲二分模式,鲍德里亚将休闲界定为劳动以外的自由时间。在此基础上,他从消费社会的时间稀缺性出发,澄清了商品逻辑对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的同等支配,从而得出了休闲时间在事实上并不自由的结论,并由此陷入了对现代休闲的绝望之中。隐藏在这种悲观态度背后的是鲍德里亚对休闲和与之相对的劳动概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曲解。若要避免鲍德里亚式的休闲悲剧,则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劳动、休闲及其统一关系,更需要在实践中促成劳动与休闲的相互作用,实现二者的融合统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