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50)
2023(15982)
2022(13550)
2021(12891)
2020(10596)
2019(24270)
2018(24095)
2017(44669)
2016(25105)
2015(27877)
2014(27732)
2013(26758)
2012(24506)
2011(22198)
2010(22140)
2009(19772)
2008(19171)
2007(16811)
2006(14839)
2005(12626)
作者
(71923)
(59716)
(59413)
(56507)
(37856)
(28869)
(26952)
(23405)
(22912)
(21151)
(20449)
(20163)
(18885)
(18681)
(18411)
(18401)
(18328)
(17797)
(17026)
(17002)
(15124)
(14693)
(14431)
(13690)
(13409)
(13359)
(13284)
(13096)
(11914)
(11854)
学科
(91828)
经济(91632)
管理(63966)
(62446)
(51537)
企业(51537)
方法(42748)
数学(36231)
数学方法(35831)
中国(30058)
(28965)
(23707)
(23522)
教育(23139)
业经(22736)
农业(19207)
地方(18955)
理论(18712)
(16352)
贸易(16345)
(16121)
(15870)
(15437)
技术(15357)
(13912)
环境(13871)
财务(13849)
财务管理(13827)
(13479)
企业财务(13139)
机构
大学(350904)
学院(345162)
管理(131756)
(128577)
经济(125650)
研究(120260)
理学(115533)
理学院(114074)
管理学(111909)
管理学院(111271)
中国(81081)
科学(77832)
(75668)
(62115)
(60949)
(57279)
研究所(56352)
业大(56144)
(54289)
师范(53741)
中心(52858)
(50047)
农业(48823)
北京(47885)
财经(46690)
师范大学(44091)
(43204)
(42582)
教育(41015)
(39911)
基金
项目(244503)
科学(192142)
研究(177926)
基金(175344)
(155543)
国家(153912)
科学基金(130061)
社会(111791)
社会科(104973)
社会科学(104941)
(96438)
基金项目(93644)
教育(86834)
自然(85167)
(83318)
自然科(83161)
自然科学(83136)
自然科学基金(81662)
编号(73053)
资助(70709)
成果(60288)
重点(56111)
(54488)
(52586)
课题(52359)
(50955)
创新(47266)
科研(46977)
教育部(46647)
大学(45486)
期刊
(136176)
经济(136176)
研究(104967)
中国(69512)
学报(63021)
教育(62445)
(57353)
科学(55102)
大学(47558)
管理(45017)
学学(43900)
(41451)
农业(39694)
技术(29855)
业经(23130)
(22962)
金融(22962)
财经(22303)
经济研究(21741)
(19648)
(19086)
(18059)
科技(17898)
问题(17763)
图书(17706)
业大(17069)
理论(14986)
技术经济(14964)
职业(14635)
资源(14249)
共检索到495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候玉娜  李馥丽  
本研究考查了我国初中生教育期望的城乡差异现状,并从个人家庭与学校社会两个视角探究了差异产生的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初中生对于获得普通高等教育的期望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城市户籍学生的教育期望高于农村及流动学生。这种差异受学生认知能力、家庭背景及学校环境共同影响,其中家庭背景的影响大于认知能力,学校户籍结构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研究认为,营造良好学校教育氛围、缓解学校户籍分割、增强学校融合是促进我国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方光宝  侯艺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关系是研究者长期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链式中介影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本研究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日常关怀、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初中生认知能力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日常关怀、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初中生认知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链式中介效应。因此,为了促进初中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家长关怀子女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影响和塑造子女积极的自我教育期望之上。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余欣欣  郑雪  
目的:构建离异家庭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方法:对131名离异家庭初中生分别采用应激生活事件问卷、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量,进而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了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离异家庭学生的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有直接影响(权重分别是0.45、-0.21、-0.48、0.78);结构方程分析表明,离异家庭学生的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的影响比正常家庭学生的更大(离异家庭学生的权重为-0.48和0.78,正常家庭学生的权重为-0.14和0.35);离异家庭学生的应激生活事件对社会支持的影响比正常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小明  文剑冰  董辉  柯政  
对中部某省Z市七年级和八年级初中生的语文与数学两科的家庭作业情况的调查发现,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家庭作业在类型上体现了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些理念,但在某些类型上还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作业时间有超过教育部门为落实"减负"而规定的作业时限的倾向,但大部分学生对家庭作业的感受较为积极。有关教育部门在处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提高教学和作业效率上需作进一步探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国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群  邢义青  
基于家庭环境和同伴效应的维度,并采用城镇初中生作为参照组,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学年数据,探讨了农村流动初中生不良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结果表明:家庭环境是抵御不良行为的重要保护因素,优质同伴的榜样示范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不良行为,而结交不良同伴则会对个人不良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相对城镇初中生而言,农村流动初中生的上述影响效应更加显著;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家庭和同伴因素对农村流动初中生不良行为的影响均大于城镇初中生,在中西部地区这两类群体之间的影响差异更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骆婧雅   朱新卓  
家长教育焦虑已经成为当前的普遍现象,中产阶层家长尤为甚。本文基于2022年在全国8省市开展的初中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了中产阶层家长教育焦虑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中产阶层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焦虑,整体呈现“高焦虑情绪,低教育参与”的特点。学业和身心健康是家长最为焦虑的内容,学业监管是家长最主要的教育参与行为;(2)家长的教育成层认知正向影响其教育焦虑;(3)教育期望在家长的教育成层认知与教育焦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且直接效应远高于间接效应;(4)家长对教育竞争的感知在教育期望与教育焦虑之间起调节作用。可见,在中产阶层家长教育焦虑的形成机制中,家长的教育成层认知是逻辑起点,教育期望是直接原因,教育竞争感知是关键环节。要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应从降低社会分化、完善社会建设;建构低筛选、弱竞争的基础教育结构;弱化文凭的等级性和教育竞争性;引导家长建立合理的教育期望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钟志勇  王凯  
本文采用TIMSS 2007年的测试题和问卷对内蒙古地区13所汉语授课和蒙语授课学校的1 262名初二学生进行了数学课程学业成绩的测评与家庭情况调查。研究发现:家庭环境是影响民族地区学生数学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教育资源、家庭学习环境均对数学成绩产生影响.应从调整父母观念和态度、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林园  李蓓蕾  武永新  许睿  靳佩佩  
为探讨家庭环境、自我效能感和共情对青少年助人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取样的方法从山东和重庆抽取768名初一至初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助人行为、自我效能感以及共情各维度(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和家庭环境各维度(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的得分均处于中上水平;(2)家庭环境、共情和自我效能感均与初中生的助人行为呈显著正相关;(3)自我效能感、家庭适应性和认知共情依次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助人行为,累计解释率达26%;(4)初中生家庭环境不仅能直接影响其助人行为,还能通过共情和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其助人行为,间接效应共有三条路径,分别为家庭环境→共情→助人行为,家庭环境→自我效能感→助人行为,家庭环境→共情→自我效能感→助人行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意忠  
家庭资本状况对子女的高等教育需求有重要影响。城乡家庭资本差异主要指城乡家庭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差异,它们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乡家庭经济资本差异影响子女对高校类型、层次与区域等方面的需求;城乡家庭社会资本在社会关系及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差异,影响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提供帮助和服务的能力;城乡家庭文化资本具有代际传递效应,体现为父母受教育程度和教育理念的差异,进而影响了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与可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候玉娜  张鼎权  范栖银  
本研究基于代际传递及社会融入的视角,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年基线数据,借助最小二乘回归、有序罗杰斯特回归及分位数回归方法,探究了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期望问题。研究发现,在城市出生并长大的随迁子女二代的教育期望及教育代际关系与城市子代已基本无异;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随迁子女一代对较低学历的教育期望高于城市初中生,对较高学历的教育期望低于城市初中生;随迁子女一代的教育期望与父母教育水平的代际相关性(继承性)低于城市子代,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父辈的教育获得对于随迁子女低学历期望的抑制作用和高学历期望的激励作用均低于城市样本;不同于城市父母主要将自身教育背景的"优势"传递给子女,农民工父母更多地将家庭背景的"劣势"传递给了随迁子女。本研究揭示了农民工家庭面临"贫困陷阱"的新的表现形式,为未来我国教育扶贫工作重点转移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方颖  蓝嘉俊  杨阳  
在中国劳动供给不足日益显现的背景下,本文考察性别身份认同对女性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结构的影响。首先,婚姻市场层面分析证实了中国存在性别身份认同规范;其次,妻子潜在收入超过丈夫的概率越高使妻子劳动参与的概率越低,或使妻子实际收入越有可能低于其潜在收入、相对收入越低、越有可能是家庭帮工;再次,低教育和农业户口组受性别身份认同影响更大;最后,当妻子收入超过丈夫时,随后一年妻子不工作的概率显著上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方匡南  章紫艺  
本文基于CGSS《中国城乡居民生活综合调查》2006年的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的分布特征,按有无社会保障把城乡家庭分别分为两组,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不同消费层次上,社会保障对城乡家庭消费的影响,并利用反事实分析与分位数分解方法对这两组家庭消费差异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有社会保障家庭人均消费要高于无社会保障家庭人均消费,消费收入弹性呈"几"字型,有社会保障和无社会保障家庭的消费差异主要是由收入、地产财富等差异造成的。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远伟  
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共同面临着个人家庭教育投入数量不断增长及其社会影响日益增强等问题,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本文首先对世界主要国家私人教育支出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概括出主要特征;其次,比较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个人家庭学费支出的状况和特点;再次,对世界各国私人教育支出与社会公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讨论了本研究获得的启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龚欣  李贞义  
学前教育被认为是影响个体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国内很少有实证研究考察学前教育对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我们认为,人力资本模型中的"能力"除认知能力外还应包括非认知能力。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分析了学前教育经历对我国初中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学前教育机会的获得存在不平等性,受小学前的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年限等因素的影响;学前教育经历对初一和初三学生的思维开通性、自律性和朋友质量具有统计上显著的正影响,对消极情绪性具有降低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