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06)
- 2023(17647)
- 2022(14701)
- 2021(13349)
- 2020(11350)
- 2019(26074)
- 2018(25172)
- 2017(47534)
- 2016(25202)
- 2015(28615)
- 2014(28635)
- 2013(28318)
- 2012(26459)
- 2011(24188)
- 2010(24229)
- 2009(23121)
- 2008(21991)
- 2007(19463)
- 2006(17178)
- 2005(15586)
- 学科
- 济(126182)
- 经济(126059)
- 管理(72267)
- 业(70118)
- 企(58301)
- 企业(58301)
- 方法(54473)
- 数学(48089)
- 数学方法(47556)
- 中国(33958)
- 财(30772)
- 农(30483)
- 融(29077)
- 金融(29074)
- 地方(28142)
- 银(26841)
- 银行(26791)
- 学(26732)
- 业经(26403)
- 行(25763)
- 制(23208)
- 农业(21090)
- 务(19575)
- 财务(19524)
- 贸(19494)
- 贸易(19479)
- 财务管理(19476)
- 易(18792)
- 企业财务(18632)
- 理论(18503)
- 机构
- 大学(375854)
- 学院(373466)
- 济(162411)
- 经济(159126)
- 管理(141607)
- 研究(127968)
- 理学(122002)
- 理学院(120655)
- 管理学(118494)
- 管理学院(117819)
- 中国(101272)
- 京(77985)
- 科学(77152)
- 财(74688)
- 所(64498)
- 农(62897)
- 中心(60431)
- 财经(59821)
- 研究所(58495)
- 江(55937)
- 业大(54470)
- 经(54325)
- 经济学(52163)
- 农业(49401)
- 北京(48704)
- 范(47815)
- 师范(47238)
- 经济学院(46919)
- 院(45801)
- 财经大学(44570)
- 基金
- 项目(248240)
- 科学(196000)
- 基金(182686)
- 研究(177271)
- 家(159722)
- 国家(158440)
- 科学基金(136301)
- 社会(115138)
- 社会科(109344)
- 社会科学(109315)
- 省(96620)
- 基金项目(95895)
- 自然(88420)
- 自然科(86429)
- 自然科学(86401)
- 自然科学基金(84879)
- 教育(81941)
- 划(81177)
- 资助(75889)
- 编号(69692)
- 重点(56611)
- 成果(56440)
- 部(55341)
- 发(53965)
- 创(51351)
- 课题(48601)
- 国家社会(48545)
- 科研(48168)
- 创新(48115)
- 教育部(47790)
- 期刊
- 济(178668)
- 经济(178668)
- 研究(111583)
- 中国(70490)
- 学报(60285)
- 财(59240)
- 农(57038)
- 科学(54476)
- 管理(51665)
- 大学(45867)
- 融(45367)
- 金融(45367)
- 学学(43468)
- 农业(37898)
- 教育(33778)
- 技术(32535)
- 财经(31044)
- 经济研究(29636)
- 业经(26788)
- 经(26716)
- 问题(23103)
- 统计(20267)
- 技术经济(19539)
- 业(19363)
- 贸(18263)
- 版(17851)
- 策(17809)
- 理论(17484)
- 世界(16589)
- 商业(16512)
共检索到560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文宇
在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通过设定CP模型对城乡关系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推动城乡关系发展的主要动力包括本地市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生活成本效应、拥挤成本效应和市场一体化效应等五大因素。其中,前三个效应对城乡关系产生负向作用,后两个效应产生的正向作用。五大效应交互影响,促进了城乡关系从分割逐步走向协调,进而走向城乡融合。使用四川省县域经济的统计数据进行了检验,发现与理论模型的结果相吻合,同时认为四川县域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发展前期,即城乡关系曲线的左侧,也就是城镇化加速期。根据这一结果,提出积极有序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构建完备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城乡分割 城乡融合 县域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钊 陆铭
尽管中国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流动的规模持续增长,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依然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并且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流动也没有带来城乡工资差距的均等化,相反中国的城乡差距、城市内部本地职工与外来职工的工资差距都是持续扩大的。对于这些与传统理论相悖的"谜",本文借助于城乡分割的经济政策的内生决定机制来解释。本文认为,从绝对禁止到逐渐松动,城乡分割的经济政策的演变是倾向城市居民利益的决策结果。改变这种从城市利益出发、由城市单方面制定人口流动政策的局面,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的转变才能够实现。而这种转变既有利于促进整体经济的增长,又有利于实现城乡平等与社会和谐。
关键词:
城市化 劳动力流动 城乡差距 城乡分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俊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深刻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服务于工业化发展战略,我国城乡关系逐渐形成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逐渐被打破,城乡关系不断走向融合。城乡关系演变贯穿其中的发展规律如下:发展方式是影响城乡关系的根本因素;制度安排是影响城乡关系变化的直接因素;市场化改革取向是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化改革向农民赋权是提升城乡发展协调性的重要途径;城乡融合是一个长期、渐进、互动的发展过程。由此提出,新时代下,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在进一步改革创新、城乡统筹和农民权益保护上着力,同时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皮建才 周愚
如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直是党和政府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处理这个问题既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我们打算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对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分割和融合进行分析,把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作为外生变量,考察这一外生变量的变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鹏
建国初期,服务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国逐渐建立起城乡分割的体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城乡分割的体制不断被打破,城乡关系不断走向融合。总结和回顾中国城乡关系70年演变历程,可以提炼出一系列宝贵的经验:不断向农民赋权,坚持改革的渐进性,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坚持尊重基层创新和转换思想观念相结合,以及给改革和改革者留出足够的空间。虽然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已见雏形,但是,城乡关系当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户籍制度改革亟待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当尖锐,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机制尚未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依然较大,以及乡村衰退日益加剧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城镇化率,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优先推进城乡发展中需要一样化的内容,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重点突破;加快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进程,攻克城乡融合发展的薄弱环节;推动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
关键词:
城乡关系 二元结构 城乡融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皮建才 周愚
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对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分割和融合的影响。具体来说,在基本模型部分我们主要分析了城乡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就业、工资水平、收入差距以及社会和谐程度的影响。我们的分析发现,随着城乡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的扩大,一方面,农村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的数量会增加,城市最终产品部门就业量也随之增大,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工资会上升,城市劳动力的单位有效工资水平会下降但实际工资水平会上升;另一方面,经济中的人均收入虽然会提高,但是城乡劳动力收入差距会扩大,同时社会内部不和谐程度也会提高。在扩展模型部分,我们引入了垄断竞争的中间产品部门,分析发现,中间...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城乡分割 城乡融合 产业集聚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治国 孔维嘉 李兆哲
中国经济步入新时代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区别于以往在传统经济发展情境下对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研究,本文将数字经济发展与中国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以探究数字经济冲击对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影响。在理论上,构建数字经济冲击背景下城乡边际劳动生产力分割和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模型;实证上,基于201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影响与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数字金融的效能。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分割,这一结论在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数字经济对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差异,所有制分割是数字经济推动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条件;第三,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分割的有效机制;第四,数字金融作为产业数字化融合的典范,显著抑制了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分割。此结论可为探讨数字经济为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带来何种改变,以及带来这种改变的机制为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红涛
城乡商品市场的发展是影响我国二元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文章通过相对价格法以1985~2006年为样本计算分析了城乡商品市场的分割程度,并分析了城乡消费差异、交通设施等因素对城乡商品市场分割程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商品市场 市场分割 相对价格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雷
城乡一体化是指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城乡人民共同富裕的动态过程。也是中国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的一项伟大事业。因此,科学地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从理论上分析研究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运作机制和制约因素,并且提出在目前形势下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建议,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关键词:
F320中国 城乡融合 城乡一体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戴红梅 贾后明
市场是城乡联系和沟通的桥梁,城乡市场关系应是内在的统一整体。分析了我国城乡市场长期处于分割状态的历史原因和体制原因。从城乡之间存在的客观矛盾,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城乡市场在城乡经济发展中必须得到融合。
关键词:
城乡市场 统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清香 李仙娥
文章从空间、经济、社会、生态4个维度诠释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要义并构建了多维度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传导机制,探索数字经济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且对数字经济发达地区的正向驱动效应更强烈;从区域异质性看,东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正向促进效应不显著;在作用机制上,数字经济通过助推城乡空间融合、经济融合、社会融合和生态融合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玲 陶士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结合空间经济学非对称FC模型的理论,构建区域金融差异影响的实证模型,并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区域金融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论表明,东部和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部区域金融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交易成本的降低将促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却会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出现衰退现象。另外,劳动力要素、政府政策支持和科研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立群 王向
文章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构建了中国城乡分割条件下服务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随着城乡分割制度的消除,服务业的增长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假设,然后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证明了服务业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此外,分位数回归中服务业的系数与动态面板回归具有相似性,不过在被解释变量的不同分位点上系数有所差异,在低分位点上服务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负向作用更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增阳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民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农业流向二、三产业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但是由于独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我国农民进城基本是“移而不迁”,从而形成了“民工”(又称“农民工”)这一充满矛盾和过渡色彩的社会群体。当下这一社会群体的人数已经逾亿, 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是难以估量的。但是他们自身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正清 王燕 王千六
经济与金融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这不仅体现在发展水平的相互关联,而且也体现在发展结构上相互影响。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与金融二元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产融关系、投资结构、金融"投入"等体现出来。实证结果表明,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与城乡金融二元结构之间存在互为Granger因果的关系,城乡金融二元结构对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解释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对城乡金融二元结构有固化的影响。
关键词:
城乡 经济二元结构 金融二元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