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6)
2023(7713)
2022(6365)
2021(5648)
2020(4470)
2019(10045)
2018(9546)
2017(18960)
2016(10132)
2015(11225)
2014(11150)
2013(11292)
2012(10745)
2011(10051)
2010(9869)
2009(9018)
2008(8733)
2007(7856)
2006(7165)
2005(5894)
作者
(28105)
(23533)
(23512)
(22259)
(15350)
(11478)
(10752)
(9213)
(9029)
(8436)
(8192)
(8161)
(7611)
(7396)
(7191)
(7085)
(6874)
(6822)
(6805)
(6802)
(5745)
(5643)
(5599)
(5590)
(5287)
(5285)
(5090)
(4910)
(4706)
(4660)
学科
(60468)
经济(60298)
方法(27468)
管理(27100)
(24930)
数学(23993)
数学方法(23900)
中国(19149)
(18950)
企业(18950)
地方(18754)
(16856)
业经(12772)
(11942)
农业(11828)
地方经济(9823)
(8246)
环境(7988)
(7975)
(7908)
(7521)
理论(7375)
城市(7354)
(7041)
金融(7039)
(6841)
贸易(6839)
(6463)
人口(6409)
发展(6265)
机构
大学(152585)
学院(150795)
(67825)
经济(66313)
管理(59523)
理学(52370)
理学院(51658)
研究(51642)
管理学(50931)
管理学院(50608)
中国(36346)
(30939)
(30509)
科学(28750)
财经(25114)
(24080)
中心(23561)
(22969)
经济学(22744)
(22465)
师范(22347)
研究所(21530)
(21507)
经济学院(20702)
(19403)
财经大学(18883)
北京(18871)
(18690)
师范大学(18675)
业大(18432)
基金
项目(106215)
科学(87103)
基金(80843)
研究(79030)
(68560)
国家(68001)
科学基金(60489)
社会(57374)
社会科(53374)
社会科学(53358)
基金项目(43307)
(39488)
自然(36383)
教育(35853)
自然科(35590)
自然科学(35584)
自然科学基金(34961)
(33759)
资助(31802)
编号(30511)
(24607)
成果(24493)
国家社会(24404)
(23856)
重点(23853)
教育部(21925)
人文(21664)
课题(21360)
(21245)
发展(20133)
期刊
(73092)
经济(73092)
研究(48200)
中国(27806)
(21702)
科学(20814)
管理(19303)
学报(19234)
(18997)
大学(15802)
学学(15026)
教育(13720)
(13223)
金融(13223)
财经(13183)
农业(12896)
经济研究(12059)
问题(11685)
业经(11674)
(11349)
技术(10695)
(8432)
统计(8375)
资源(7956)
城市(7927)
(7627)
商业(7089)
技术经济(7038)
现代(6892)
决策(6881)
共检索到217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展新  高文书  侯慧丽  
近来,在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缺失问题研究中,城乡分割已不再是唯一的主要基点,区域分割开始受到重视。文章从解释城市外来人口经济社会地位的城乡、区域二重分割分析框架出发,推导关于城市外来人口参与社会保险的研究假设,并利用2005年上海等五城市"中国城市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调查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实证发现,城乡分割因素和区域分割体制都对城市外来人口参保构成负面影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展新  
过去对城市社会保障缺失的学术关注集中在农民工并从城乡分割来解释。本文认为,在现行的社会保障地方分权体制下,存在着城;市社会保障城的“本地——外来”分割,表现为外来人口,包括外来非农人口的社会保障缺失;社会保障地方分权的背景是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北京市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了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的“本地—外来”差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展新  
城市外来人口经济社会地位研究的城乡分割模式近年来受到挑战,这一挑战的背后是城乡分割体制的弱化和区域分割体制的强化。本文回顾、概括城市外来人口研究的近期文献,揭示改革开放时期城乡分割体制与区域分割体制的此消彼长,提出"双重分割解释、三群体检验"的城市外来人口研究整合框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秦立建  王震  葛玉好  
基于大规模的流动人口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城乡分割和区域分割对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影响。利用变量法的IVProbit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尝试解决劳动者的工资与参加社会保险之间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外来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存在严重的城乡分割和区域分割效应;第二,区域分割效应大于城乡分割效应;第三,若不解决工资与社会保险参保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则将低估外来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城乡分割效应和区域分割效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原新  韩靓  
文章以2008年四大城市劳动力调查问卷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农民工、外来市民和本地市民三个群体就业岗位获得和工资差异,并对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引起的歧视程度进行了判断。得出结论:与本地市民和外来市民相比,农民工在就业岗位获得和工资决定上均受到歧视;与本地市民相比,外来市民就业岗位获得受到歧视,工资决定并没有受到歧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胡健  
文章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了城乡、区域双重分割下城市流动人口与迁入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群体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不同流动人口群体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存在显著差异,省际乡城迁移流动人口与迁入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会距离最大;(2)城市流动人口与本市居民间社会距离的区域分割效应显著大于城乡分割;(3)城乡—区域双重分割对拉大城市流动人口与本市居民两大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具有明显的强化叠加效应;(4)城市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与社会参与度越高,迁入城市时间越长,与本市居民之间的社会距离越小。文章认为,要缩小流动人口与迁入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会距离,促进流动人口在迁入城市的社会融合,必须加大力度推进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的改革,增强域乡间与区域间的包容性,提高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水平,并逐步将流动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金宏,孙小铭,谭友林,余佳,王碧玮,张永惠  
外来人口对流入城市的影响与贡献如影随形,重要影响之一是社区的社会分化和空间隔离。本文调查了土海市民对外来人口的社区影响评价和心理接受力,揭示了导致社区不整合的心态背景,提出了改善外居关系、促进社区整合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智团  廖邦固  
过去十多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变化和城市扩张最为快速的时期,城市中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问题成为城市研究的重要命题。文章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以上海为实证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空间计量模型,揭示外来人口分布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演变,对上海外来人口社会空间分异中的空间粘性和空间剥夺效应进行量化研究。实证分析表明,转型期上海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从2000年集中于中心城区已逐步扩散到整个城区,从2000年到2010年,外来人口仍然是上海最基本的社会空间分异因子。在其社会空间变化过程中,存在空间粘性和空间剥夺两种相互作用的推动力,前者是外来人口空间集聚存在的自我强化效应,后者则是推动外来人口的空间调整的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爽  王进  
太湖流域属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200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6.17%,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自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工业化发展迅速,由以乡镇企业为主过渡到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大力发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就业迁移人口,成为全国流动人口的主要集中区。同时使得外来人口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以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太湖流域外来人口来源的地域和城乡构成,计算了外来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指出外来人口的城乡非均衡分布促成地区城镇化率的小幅上升,太湖流域各地区的上升幅度在2%左右,部分解释了隐性城镇化率的产生。在城市市区,外来人口平均占到总城市人口的18%。对于50万人口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小刚  李丽清  
根据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区域分割、职业背景、户籍特征等变量与城市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协方差模型,从而对区域性特征、不同职业背景、流动人口户籍特征的先致性因素与农民工群体收入的层级差异展开研究,从总体上对农民工流向、趋势作出基本判断,并提出努力实现区域间基本公共福利保障一致化、探索农民工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机制等切实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远太  
本文利用中部省会城市郑州市的调查数据,从社会包容、社会融合、社会歧视和社会距离4个维度分析了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态度,从个体特征、社会特征和心理特征3个层面探讨了社会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态度呈现出能包容而不融合、有距离而不歧视的特征;社会特征和心理特征对城市居民的社会态度有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魏万青  陆淑珍  
本文利用2010年珠三角地区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状况调查数据,研究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代际差异。本文通过对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代际差异的Oaxaca分解发现,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代际差异,不仅因为代际个体特征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新生代与上一代城市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机会结构不同,与上一代城市外来人口比较,新生代融入城市社会面临着更高的融入门槛,这使新生代在社会融合上处于不利地位。尽管新生代比上一代更愿意融入城市,然而,由于新生代面临着更高的融入门槛,他们依然难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漂"在城市中的一代。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建明  朱春奎  
基于2013年上海市中心城区外来人员的综合问卷调查数据,构建外来人口长期居住意愿的Ordered Probit模型,发现:上海外来人口的长期居住意愿受到居住证效应、时间效应、生活水平效应、社会保障效应等多因素影响,而年龄、性别、民族、户口等因素对上海市外来人口长期居住意愿并不显著。本实证研究的结论对于上海市改革居住证积分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我国制定外来人口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最近梁秋生和郭志刚二位教授围绕京津沪大城市超低生育率中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展开了讨论。他们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千分之一抽样原始数据,对城市超低生育率中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作了进一步的检验和分析,认为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的大小,既与外来人口的规模,也与外来人口的生育水平有关。京津沪地区超低生育率中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并不存在,其原因是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生育水平没有差别。对于全国城市地区,尽管外来人口的生育率显著地低于本地人口,但是由于外来人口规模不够巨大,它的分母效应也不太大。作为对比,广东省是最强烈体现外来人口分母效应的例证。不仅外来人口的生育率只及本地人口的一半,而且育龄妇女中外来人口占近30%,所以其分母效应非常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