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6)
2023(6411)
2022(4432)
2021(3722)
2020(2604)
2019(5800)
2018(5716)
2017(10343)
2016(5703)
2015(6269)
2014(6477)
2013(6052)
2012(5203)
2011(4715)
2010(4783)
2009(4393)
2008(4215)
2007(3703)
2006(3541)
2005(3213)
作者
(16510)
(13851)
(13601)
(13086)
(8856)
(6403)
(6135)
(5390)
(5247)
(4744)
(4725)
(4630)
(4388)
(4362)
(4223)
(4135)
(4016)
(3976)
(3944)
(3863)
(3339)
(3326)
(3269)
(3163)
(3110)
(3054)
(2976)
(2928)
(2754)
(2748)
学科
(29982)
经济(29954)
中国(13601)
管理(13413)
(13376)
(12955)
业经(10277)
地方(10200)
农业(9646)
(8106)
(8037)
企业(8037)
城市(7216)
发展(6788)
(6777)
方法(6240)
城市经济(5473)
(5297)
数学(5261)
农业经济(5232)
数学方法(5232)
产业(5084)
(4854)
信息(4404)
(4263)
环境(4227)
总论(4172)
信息产业(4131)
(3948)
建设(3911)
机构
学院(82278)
大学(80842)
(33616)
经济(32666)
研究(30786)
管理(28772)
理学(24396)
理学院(24053)
管理学(23567)
管理学院(23422)
中国(21956)
科学(18622)
(17857)
(14860)
(14489)
(14271)
中心(13619)
研究所(13132)
(13055)
(12917)
师范(12823)
(11739)
业大(11615)
财经(11314)
经济学(11072)
北京(10872)
农业(10710)
(10474)
师范大学(10422)
(10316)
基金
项目(56926)
科学(45867)
研究(42474)
基金(41545)
(36097)
国家(35780)
科学基金(31212)
社会(29449)
社会科(27841)
社会科学(27834)
(22286)
基金项目(22205)
(18566)
自然(18285)
教育(18181)
自然科(17902)
自然科学(17900)
自然科学基金(17551)
编号(16819)
资助(14565)
(13942)
成果(13265)
国家社会(12930)
重点(12914)
课题(12236)
发展(11648)
(11567)
(11489)
(11289)
创新(10559)
期刊
(42405)
经济(42405)
研究(26857)
中国(18531)
(16530)
科学(12511)
学报(12049)
农业(11310)
(10355)
管理(10141)
大学(9697)
学学(9197)
教育(8956)
业经(8496)
问题(7523)
城市(7396)
(7121)
金融(7121)
技术(6424)
经济研究(6423)
(5933)
财经(5359)
现代(5126)
(4784)
(4739)
(4681)
农业经济(4470)
资源(4399)
发展(3906)
(3906)
共检索到125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祝志勇  尹虹潘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的愿望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对城乡居民消费变化与城市化演进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以我国1990~2005年的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武,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可支配收入并引导农民增加对工业品的消费,以及消除相关制度障碍,是现阶段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天华  付才辉  
本文采取了"刘易斯+马克思+斯密"的视角,基于中国城乡分割制度变迁以及城乡移民与城市居民之间劳动分工关系的特征事实,提出理论假说:城乡移民对城乡收入的影响受到城乡制度分割程度的调节。来自1995—2008年中国21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量化了该理论假说:城市收入对城乡移民的弹性受到城乡分割显著的负向调节,农村收入对城乡移民的弹性受到城乡分割显著的正向调节。在低程度的城乡分割区间,城乡移民有利于城市收入而不利于农村收入;在高程度的城乡分割区间,城乡移民有利于农村收入而不利于城市收入;在城乡分割程度居中的区间,城乡移民既有利于城市收入又有利于农村收入。因此,户籍等城乡分割制度无法激励相容地自...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展新  
城市外来人口经济社会地位研究的城乡分割模式近年来受到挑战,这一挑战的背后是城乡分割体制的弱化和区域分割体制的强化。本文回顾、概括城市外来人口研究的近期文献,揭示改革开放时期城乡分割体制与区域分割体制的此消彼长,提出"双重分割解释、三群体检验"的城市外来人口研究整合框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叶剑峰  
最近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当前城镇人口已达6.66亿,占人口总数的49.68%,同上次(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高于"十一五"规划的预期。这一期间年均超过一个百分点的增长,说明了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正在高速推进。这对于刺激投资需求、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路春城  
城市化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城市在空间数量上增多、区域规模扩大的过程,而且是城市职能和设施的完善以及城市经济关系、居民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社会文明向农村渗透的过程。 理由之一:农村的内推力和城市的外拉力 从农业内部的推力看,一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及其快速增长,超出了有限耕地的有效承受能力;二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严重限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非农业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晓兰  王晓芳  
公共经济学认为,城市属于公共物品,其特点是使用的人越多,其效率就越高,投资回收就越快。城市化的动力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关键是人员和要素的流动。政府是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者,也是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同时还是公共政策的制定着。所以在城市化的整个过程中,应该以农民为主体,以工业化为动力,政府主要是起引导和调节作用,为城市化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目前,我们选择走小城镇式的城市化道路比较适合国情,但是旧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给小城镇道路留下很多制约因素,如果仅仅靠农民的主动性和自发性,小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杰  赵登发  隋丽  
山东省诸城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历史悠久,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市和乡村城市化试点市。近年来,诸城市采取多种措施和办法统筹城乡发展,着力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障碍,以发展县(镇)域经济为支撑推进城乡一体化,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初步经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游  厉伟  
从当前普遍存在的“发达城市 ,落后农村”现象的分析入手 ,指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是造成目前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溢出效益”原理出发 ,对城市溢出效益的概念特征 ,发挥条件及其重要作用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 ;并以江苏省为例 ,对如何发挥中心城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展新  高文书  侯慧丽  
近来,在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缺失问题研究中,城乡分割已不再是唯一的主要基点,区域分割开始受到重视。文章从解释城市外来人口经济社会地位的城乡、区域二重分割分析框架出发,推导关于城市外来人口参与社会保险的研究假设,并利用2005年上海等五城市"中国城市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调查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实证发现,城乡分割因素和区域分割体制都对城市外来人口参保构成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益康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在新世纪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这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思想,是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有贵  
本文对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相关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结构转换理论、地理二元结构理论等理论模式和政策主张进行述评,从产业体系、要素配置、国民收入分配等方面对中国城乡经济的分割和一体化改革进程进行了考察,并从农民的非农化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两个方面分析了城乡一体化改革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滋英  
城市化水平高低能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本文从城市化发展战略构思、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应注意的问题两方面来阐明实施城市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加快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高春亮  
建设新农村需要内生的持久的机制。城乡市场分割是我国新农村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性障碍,农民无法平等参与市场活动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因此,新农村建设的内生机制最为根本的是市场制度创新。创新的市场制度的基本功能能够有效地克服要素流动的障碍,并能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保障农民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