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5)
2023(15404)
2022(12267)
2021(11178)
2020(9273)
2019(20568)
2018(20317)
2017(37854)
2016(20547)
2015(22526)
2014(22087)
2013(21451)
2012(19575)
2011(17465)
2010(17805)
2009(16614)
2008(16558)
2007(14945)
2006(13467)
2005(12133)
作者
(60391)
(50993)
(50203)
(47611)
(31830)
(24399)
(22635)
(19748)
(19456)
(17757)
(17390)
(16814)
(16166)
(15847)
(15817)
(15395)
(15080)
(14818)
(14421)
(14370)
(12714)
(12453)
(12381)
(11731)
(11613)
(11293)
(11278)
(11042)
(10152)
(10048)
学科
(81246)
经济(81123)
(63446)
管理(51488)
(50771)
(39317)
企业(39317)
农业(33690)
方法(28442)
中国(27649)
数学(24888)
数学方法(24649)
业经(24647)
(21738)
(20443)
(17092)
银行(17041)
(16669)
地方(16481)
(16192)
(15262)
金融(15255)
(14979)
(14823)
贸易(14816)
(14537)
(14473)
(13034)
农业经济(12789)
发展(12246)
机构
学院(285641)
大学(283001)
(117306)
经济(114890)
管理(106229)
研究(101267)
理学(90666)
理学院(89695)
管理学(87948)
管理学院(87465)
中国(82200)
(73694)
科学(62540)
(59696)
农业(56865)
(55715)
(51981)
业大(51716)
中心(47636)
研究所(47145)
(44716)
财经(43034)
(39305)
北京(37223)
(36407)
师范(35912)
农业大学(35662)
(35536)
经济学(35303)
(34858)
基金
项目(193115)
科学(150806)
基金(140164)
研究(138765)
(125600)
国家(124112)
科学基金(104353)
社会(89913)
社会科(84664)
社会科学(84639)
(76560)
基金项目(73942)
自然(66748)
自然科(65164)
自然科学(65139)
自然科学基金(63995)
(63732)
教育(61578)
编号(55625)
资助(55255)
成果(44771)
重点(43499)
(42214)
(42020)
(39943)
(39819)
课题(38674)
国家社会(38034)
创新(37336)
科研(37039)
期刊
(137540)
经济(137540)
研究(85799)
(77278)
中国(65607)
学报(53767)
农业(51571)
科学(46612)
(42374)
大学(41096)
学学(39157)
(35872)
金融(35872)
管理(35663)
业经(28466)
教育(28455)
(25200)
技术(21866)
财经(20734)
经济研究(20430)
问题(18911)
(18308)
(17665)
农村(16110)
(16110)
业大(15947)
世界(15500)
农业经济(15396)
农业大学(14064)
科技(13713)
共检索到443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琛璨  刘奥龙  周子贇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2017年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对农村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后,农村家庭配置风险资产、金融资产、生产资产等的概率显著增大,配置规模明显上升。在进行PSM-DID、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显著。异质性检验显示,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存在差异。相较于老年家庭,成年家庭更倾向于投资风险较高的资产;相较于低学历家庭,高学历的农村家庭更偏好持有较高风险的资产。机制分析发现,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通过缓解预算约束和释放预防性储蓄两个渠道,改变了农村家庭的资产配置选择。上述发现有助于政府部门准确把握养老保险改革的方向和力度,也为优化农村家庭资产配置,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新的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兰英  
文章基于离散选择LOGIT和TOBIT模型,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对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新农保的农村户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和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比率均有所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农保能够显著改变农村家庭在三大主要资产配置方面的配置行为;改变解释变量和使用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和内生性处理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华   利圣临   杜霞  
基本养老保险为老年人口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能够有效缓解家庭养老压力,释放家庭预防性储蓄,并调整家庭资产配置结构,提高家庭资产配置效率,有必要从基本养老保险参与角度研究家庭资产利用率的提高和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本文利用2013、2015、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城乡养老保险参与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降低了家庭配置金融性风险资产的可能性,提高了家庭配置金融性无风险资产的可能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与对城镇居民、收入较低、养老经济压力较大或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决策具有更大的影响。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通过提高居民的风险厌恶程度调整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结构。因此,应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发展,发挥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多渠道促进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缓解居民家庭养老压力,并着力提升居民金融认知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艳玲  
一、广西现有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一)城市的社会养老保险。目前,广西城市的社会养老保险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在1997年年底,广西开始着手建立统一的覆盖各种性质企业职工的统账结合模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2011年已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先华  
农村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障的一部分,关系到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农村社会稳定和城乡社会公平的问题。目前,城市养老保障制度基本走上正轨,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使政府和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尚未承担起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任务。在全面实现小康生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卢亚娟  张雯涵  孟丹丹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家庭在社会保障上的投资逐渐增加。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也是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研究中心(CHFS)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的方法,从区域和城乡两个角度分别研究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养老保险可以降低家庭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能够提高家庭对金融资产的持有量。对各类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情况具体分析发现,除股票资产外东部地区家庭对其他各类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明显增高,中部地区家庭对基金的持有量降低,西部地区家庭对金融理财产品的投资变化不大。同时,对于不同类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城乡家庭也存在明显差别。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全胜  张帆  
根据农业转移人口是否市民化以及养老保险制度是否实现城乡一体化间的匹配对接关系,本文建立了基于OLG框架的最优递归模型以研究养老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模型校正结果表明,如果农业转移人口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城乡养老保险水平的差异将为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一定空间。实证分析表明,养老保险体系各组成部分中,养老保险支出和收入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支撑效应有所不同,养老保险收入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支撑作用是肯定的,在考虑非线性因素的情况下,养老保险支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也具有显著的支撑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玲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群体将长期存在。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需要。当前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显现出诸多弊端:农民工承担养老保险费用过重;参保率低、退保率高;养老保险跨地区转接手续不完善;未与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形成统一的体系等。造成上述弊端的原因主要有:二元户籍制度;农民工维权意识差、维权程序繁琐、成本高;养老保险资金有限、跨地区转移困难;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本文拟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现状、制约因素和完善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建立健全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言献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岳爱  杨矗  常芳  田新  史耀疆  罗仁福  易红梅  
本文以消费和储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新农保政策实践,构建了新农保政策实施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框架并提出待检验假说。在此基础上基于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农户层面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新农保参保对农村居民家庭日常费用支出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利用新农保采用先试点,逐步推广的特点构建工具变量,很好地解决了估计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上述分析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影响的条件下,新农保政策实施后参保农户的家庭日常费用支出显著高于未参保农户。这一研究结果为通过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降低农村家庭养老等的预防性储蓄,提振消费,并进而扩大内需提供了佐证。今后国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蹇滨徽  徐婷婷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家庭成员参加养老保险情况和家庭资产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数据,分析家庭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程度对家庭成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情况的影响,以及二者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家庭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程度越高,家庭成员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越高,该效应城市高于农村;家庭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程度越高,家庭持有金融资产的概率和比重越低;养老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家庭收入较低时,替代效应较大。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宋斌文  
本文通过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比较,特别是对城镇现行"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运行状况,从五个方面指出其不具有可持续性。提出未来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应是个人积累的完全基金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美桃  
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决定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城居保")合并实施,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是消除"碎片化"并建立"大一统"的养老保障制度的必然趋势,但两项制度合并只是制度改革向前迈进的一小步,未来制度保障效果、制度衔接、财务稳定、制度持续性以及配套措施的出台等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田盛丹   黄燕芬  
基本养老保险是贯穿家庭生命周期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与家庭每期的收入和支出相挂钩,对于家庭的经济决策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探究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住房及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保基本养老保险能显著提高家庭持有自有住房、投资性住房、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概率,也能提升家庭住房在家庭总资产中的占比以及风险性金融资产在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上述影响存在生命周期以及家庭收入水平的差异;收入的不确定性以及预防性储蓄机制是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家庭住房及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机制。上述研究结论带来的启示:要着力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群的全覆盖,逐步缩小养老保险待遇群体间差距;创新更多满足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大力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加强基本养老保险与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改革措施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评估,注重发挥各领域改革的联动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郝春虹  赵旭东  张慧敏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深,同时“防返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诸多党中央战略所表达的社会福利函数的意义不断被强化,农村养老更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问题。本文基于2018年CHARLS数据,利用OLS估计、IV估计和3SLS等识别策略重新评估“新农保”对养老行为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农保”对“家庭代际养老”不再具有显著挤出效应,这与现有文献的结论有较大差异,说明在禀赋收入效应下“新农保”制度政策效应有减弱趋势,而“新农保”对“个人自我养老”则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与现有文献不同,本文还将“家庭代际养老”和“个人自我养老”同时作为重要解释变量进行了二者变量关系的识别,发现“家庭代际养老”显著挤出了“个人自我养老”,而后者对前者无显著影响。本文采用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方法和最新数据对“新农保”政策效果进行了重新验证,得出了有差异的结论并增强了结论的稳健性,使用行为经济学解释了家庭和个人养老行为选择,揭示了研究结论蕴含的跨期选择和代际关系的经济学意义,开启了“新农保”制度效果的黑箱。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焦娜  
新农保和家庭养老是当前我国农村的两种主要养老模式。文章使用中国健康和养老追踪基线调查(CHARLS)2011/2013年的纵列数据,借鉴断点差分方法的思想,验证评估了新农保对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的影响。结果发现,新农保挤出了农村子女对父母提供的时间和服务支持,同时挤入了参保老人对孙子(女)的隔代抚育,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的研究显示新农保扩大了父母和子女的居住距离,但统计上并不显著。随着社会养老保障向纵深推广,老年人对社会正式照料的需求日益增加,长期护理服务和保险产业在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农保不仅提高了农村老年群体的生活独立性,且通过隔代抚育的挤入作用维持了家庭养老的存续性,在当前的养老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