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46)
- 2023(3798)
- 2022(3060)
- 2021(2822)
- 2020(2251)
- 2019(5068)
- 2018(4858)
- 2017(8548)
- 2016(4870)
- 2015(5393)
- 2014(5429)
- 2013(5554)
- 2012(5291)
- 2011(5092)
- 2010(5263)
- 2009(4941)
- 2008(5021)
- 2007(4373)
- 2006(4094)
- 2005(3452)
- 学科
- 济(25186)
- 经济(25150)
- 业(13718)
- 管理(13623)
- 方法(10802)
- 企(10760)
- 企业(10760)
- 农(10615)
- 数学(9227)
- 数学方法(9096)
- 农业(7679)
- 业经(7530)
- 学(7002)
- 中国(6316)
- 财(6284)
- 地方(5651)
- 发(4776)
- 农业经济(4519)
- 发展(4073)
- 展(4061)
- 制(3768)
- 理论(3646)
- 贸(3544)
- 贸易(3542)
- 环境(3494)
- 和(3489)
- 易(3373)
- 融(3346)
- 金融(3345)
- 策(3289)
- 机构
- 大学(82425)
- 学院(80832)
- 济(30010)
- 研究(29848)
- 经济(29335)
- 管理(28428)
- 理学(25085)
- 理学院(24680)
- 管理学(23963)
- 管理学院(23835)
- 中国(20857)
- 科学(20451)
- 京(17344)
- 农(17257)
- 所(16127)
- 研究所(14984)
- 财(14256)
- 业大(13582)
- 农业(13361)
- 范(12742)
- 师范(12617)
- 江(12444)
- 中心(12348)
- 财经(11625)
- 北京(10670)
- 院(10628)
- 经(10575)
- 师范大学(10394)
- 州(9765)
- 经济学(9483)
- 基金
- 项目(55770)
- 科学(44166)
- 基金(41611)
- 研究(38165)
- 家(37432)
- 国家(37103)
- 科学基金(30995)
- 社会(25037)
- 社会科(23527)
- 社会科学(23517)
- 基金项目(22058)
- 省(21313)
- 自然(20895)
- 自然科(20214)
- 自然科学(20199)
- 自然科学基金(19872)
- 划(18327)
- 教育(17476)
- 资助(16763)
- 编号(14131)
- 重点(12854)
- 部(12271)
- 成果(12140)
- 发(11847)
- 创(11192)
- 科研(10900)
- 计划(10590)
- 课题(10451)
- 国家社会(10425)
- 创新(10393)
共检索到116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超
亚当·斯密的"自然顺序"强调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发展顺序及城乡发展成比例的原理,雅各布斯却对此进行质疑,并试图推翻它。通过理论分析和历史论证,亚当·斯密的自然顺序对乡村到城市发展顺序的判断是正确的。
关键词:
自然顺序 乡村 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超 曹志冬
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之一亚当.斯密关于城乡关系的系统理论阐释及其意义,却被经济地理学者忽视了。自然顺序揭示了城乡关系的本质和初始状态,认为城乡之间是一种基于产业分工而形成的互为市场的互利关系,并强调城镇的增设应该与农村和农业发展成比例。发展经济学家忽视了这种初始状态的意义,经济地理学家侧重于空间分布的解释。城乡关系主要受政策—文化和地理—贸易两组变量的制约与影响。特定的产业保护政策形成的风俗习惯以及地理条件(主要是临海的区位)的先天差异改变了自然顺序,导致反自然的演变结果和趋势。亚当.斯密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贯穿于他对影响城乡关系的地理、经济、文化等诸要素的综合集成研究中,非常值得当代经济地理学家借鉴。
关键词:
亚当.斯密 斯密定理 自然顺序 城乡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柴浩放
北京的城市病日益严重,有着城乡关系方面的深刻原因。城市化进程中人的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之间的脱节是城市病的重要诱因;这种脱节所产生的城乡结合部是城市病的典型标本。城市病的治理除了常规经济技术手段,还需向农村和郊区借力。不良的城乡关系会加剧城市病的程度,因此城市病的治理需要城乡统筹思维,加快城乡结合部改造,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关键词:
城市病 城乡关系 城乡结合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元态 周陈曦
我国城乡关系的"和谐"对我国战略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一方面,"二元结构"的不断深化使农村金融陷入低水平均衡,而缺乏资金的农村金融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健康发展的;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业的商业性经营宗旨强力否定了服务"三农"的宗旨,这是城乡差距扩大、"三农"问题恶化的金融根源。农村金融的现状引发了我们对农村金融机构定位的再思考。改革现有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深化为我们解决"城乡分治"指明了一条合理的途径。
关键词:
城乡关系 二元结构 农村金融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石峰
城乡关系乃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永恒主题。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中国爆发经济危机,城乡关系问题更加凸显。各派学者围绕农村复兴路径与城乡本末问题,展开广泛的思想论争。保守主义者主张以农村为本,自由主义者强调以城市为重,而马克思主义者则认定革命是解放农村和终结城乡剥削关系的先决条件。近代知识精英城乡关系上的歧异主张,本质上关涉中国现代化路径的具体选择,而究竟如何最终消解城乡二元对立,依然是挑战人类智慧的世界性难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旺君 吕昌河
该文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城乡统筹和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剖析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探讨其实施的必要性。通过理论和文献分析,认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能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目前土地制度下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统筹城乡用地安排的一项机制创新,能够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的流转,使其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中。政策存在城乡之间、村集体之间利益分配不均和耕地质量、农民生计持续性等问题,但是在完备的保障措施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具有其必要性。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问题 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颜媛媛 李强 于乐荣
本文主要从营养消费、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医疗保障供给和医疗保健知识普及4个方面透视了我国城乡人口健康差异的原因,最后指出,通过实施营养干预计划,增加农村医疗卫生投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城乡人口身体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健康 营养 医疗卫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远军 张小林 梁丹 梅思思
本文通过大量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国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研究的移民、社会、城市偏见、居民健康等方面问题;总结了城乡关系研究在经济理论、要素流与空间模式等方面的进展。进行国内外研究的比较后,提出了中国城乡关系发展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城市偏见 研究动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雯,吴楚材
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在协调城乡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使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和土地上,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城乡差别扩大,城乡对立加剧。城市化是解决城市矛盾的根本途径。加速城市化,首先必须转变几个认识误区,树立正确的城市化发展现,不能因为就城市人口会增加财政负担、农民进城会带来社会冲突等问题,就不搞城市化。其次,不论大、中、小城市都应在吸收农村劳动力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途径应是不同的,中国城市化道路应因地制宜,多种模式。
关键词:
城市化,城乡关系,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宋洪远
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用适用技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根本的改造,将农村经济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化和现代化轨道。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在此时期,应该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否则工业化将会受到农业发展的严重制约;调整城乡关系要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城乡关系 二元经济 城市化 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超 陈明星
城乡关系理论演变经历了一个合—分—合的过程:经典理论强调城乡之间的紧密联系,二元结构等理论存在城乡分割和城乡有所偏重的倾向,近年来的研究在思想上逐渐回归传统,城乡关联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在实践中,由于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以,对国外学者提出的"流"和网络结构等理论,我们应该结合不同国家和区域发展阶段予以借鉴。中国城乡关系的研究还应该注重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全球化和现代化快速演进的双重背景这一特征。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城乡关联发展 城市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邢祖礼 陈杨林 邓朝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乡关系历经曲折,探讨城乡关系演变逻辑可为把握未来城乡关系取向提供线索和启示。1949~1952年,我国城乡关系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1953~1978年形成了城乡"二元分割"格局,农业农村为城市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79~1985年城乡关系趋于缓和,农业农村得到快速发展;1986~2005年随着"发展型政府"的兴起,城乡关系产生了分离;2006~2011年国家决心遏制和改变分离状态,将城乡一体化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推进;2012年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城乡关系调适,城乡关系进入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城乡关系的实质是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国家战略和政策取向对城乡关系演化有重要影响,市场化在城乡关系中扮演着"双刃剑"角色,应在重构国家与农民政治经济关系的前提下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而实现新时代城乡关系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
城乡关系演变 城乡一体化 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耀辉 蓝盛芳
本文从现行价格体系、社会再生产、能量分析等不同的角度讨论自然资源的评价问题,进而提出应用能值分析理论进行自然资源评价的新思路。
关键词:
自然资源,价格体系,能值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志华
改革开放以来,进城打工构成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农业剩余劳力出现并增加,城乡发展水平差距,以及改革开放后农民自由度提升,是农村劳力进城打工的主因。城乡关系涉及现代化诸多层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现代化内在要求与重要标志。当前城市化水平很低,乡村“三留守”问题严重,城乡关系存在严重弊端。城镇化应以人为本,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一是让农民自由转移至非农产业;二是让农民自由迁移至城市定居;三是为那些不愿或不能定居城市的农民在农村提供较好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使其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总之应通过制度保障,实现城乡相得益彰。
关键词:
城乡差距 城镇化 城乡关系 以人为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金丽馥 周德军 黄雪丽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 ,我国乡 (镇 )和行政村普遍存在债务问题 ,其特点表现为负债数额大、负债面广、负债差距明显以及增长速度快。乡 (镇 )村高负债现象的制度性根源在于我国农村行政体制改革严重滞后 ,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 ,干部监督制度不完善。解决乡 (镇 )村债务问题的对策是 :( 1)精简机构 ,改革对干部的任用、考核和监督机制 ;( 2 )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界定 ,规范乡镇政府行为 ;( 3)改革乡村社区公共产品筹集制度 ;( 4 )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 5 )将乡 (镇 )村债务问题解决纳入法制化轨道 ;( 6 )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关键词:
乡(镇)村 债务 问题与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