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7)
2023(8131)
2022(6957)
2021(6689)
2020(5506)
2019(12527)
2018(12436)
2017(24878)
2016(13832)
2015(15289)
2014(15573)
2013(15841)
2012(15272)
2011(14293)
2010(14872)
2009(14160)
2008(14149)
2007(12859)
2006(11685)
2005(10247)
作者
(42639)
(35523)
(35312)
(33717)
(22503)
(16965)
(16133)
(13679)
(13311)
(12843)
(12167)
(11923)
(11570)
(11289)
(11073)
(10618)
(10446)
(10300)
(10206)
(10163)
(9101)
(8817)
(8620)
(8195)
(8160)
(8029)
(7986)
(7853)
(7370)
(7289)
学科
(59040)
经济(58950)
(40116)
管理(36038)
(28981)
(27995)
企业(27995)
方法(25262)
数学(21851)
数学方法(21615)
农业(19050)
中国(18537)
业经(15708)
(15698)
(15145)
(13698)
(11987)
银行(11953)
(11541)
地方(11121)
(10784)
金融(10783)
(10767)
贸易(10758)
(10477)
(9741)
(9618)
(9599)
(8185)
理论(8023)
机构
大学(213750)
学院(211981)
(85773)
经济(83754)
管理(77432)
研究(75275)
理学(66579)
理学院(65696)
管理学(64515)
管理学院(64110)
中国(57825)
科学(45803)
(45315)
(43316)
(42603)
(39262)
研究所(35475)
财经(34111)
中心(33290)
农业(32572)
业大(32272)
(32138)
(30903)
(29905)
师范(29622)
北京(28704)
经济学(26723)
(26571)
(25892)
财经大学(25221)
基金
项目(133787)
科学(105206)
基金(98245)
研究(97185)
(86244)
国家(85451)
科学基金(71407)
社会(62992)
社会科(59262)
社会科学(59248)
基金项目(51950)
(50930)
自然(45286)
教育(44507)
自然科(44201)
自然科学(44182)
(44117)
自然科学基金(43393)
资助(40166)
编号(38953)
成果(34089)
(30953)
重点(30034)
(29004)
课题(27369)
(27107)
(26741)
教育部(26160)
国家社会(26000)
科研(25400)
期刊
(102054)
经济(102054)
研究(65076)
(45133)
中国(42392)
学报(35978)
科学(33906)
(30826)
农业(29731)
管理(27554)
大学(27345)
学学(25886)
(23940)
金融(23940)
教育(21231)
业经(19523)
财经(16904)
经济研究(15275)
问题(14708)
技术(14479)
(14459)
(12613)
(12045)
(11070)
商业(10261)
理论(10120)
现代(10106)
农村(9886)
(9886)
农业经济(9870)
共检索到321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党纤纤  张定青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背景之下,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时代之需。乡村的建设发展,不再关乎自身兴衰,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化的进程与质量。而城乡均是典型的复杂开放巨系统,具有自组织演化特性,城乡交互发展现象显著,乡村规划的编制与实施,需要对城乡关系的发展阶段和系统演化特征进行辨析,以实现与系统自组织的同向复合,促进城乡空间向有序发展。本文利用自组织理论,首先分析了城乡关系演进的自组织特性,对城乡自组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系统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梳理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城乡融合阶段乡村规划的趋势与特征。最后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了我国目前城乡关系的演化阶段,以自组织理论视角对乡村建设发展方向和规划重点进行了总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娟  朱喜钢  
在详细剖析英国西南英格兰乡村规划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乡统筹规划存在的问题,认为“空间全覆盖”的理念是城乡统筹规划的前提,功能分析是规划的基础,县域是城乡统筹的最佳空间单元,集镇是城乡统筹规划的焦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武廷海  
空间规划是各类空间开发与保护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进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与空间价值创造的基础。在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认识并规划乡村空间?如何将乡村规划纳入空间规划体系?笔者认为乡村规划应跳出城乡二元对立的误区,更加注重城乡共生、社会效率和空间共享,将乡村保护与乡村开发相结合,乡村规划与设计相结合,促进乡村振兴。城乡区域规划追求的目标城市化是伴随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而席卷人类社会的历史趋势。通常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大量人口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燕  赵文宁  顾朝林  
文章梳理了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发展历程,认为现行"乡政村治"模式面临着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弱化、其他新型农村治理主体涌现的新形势,并从推进实用型乡村规划出发,开展乡村治理体系与公共物品供给和乡村规划改革研究。文章将乡村治理领域划分为公、共、私三大范畴,重点讨论如何借助新兴"乡村组织"实现基于"共"的公共物品供给,以及据此改变乡村规划中公共服务中心配置的具体策略和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振之  
原乡规划借鉴老庄哲学顺应自然的"无为自化"思想,强调在规划过程中以"无为"作为最高境界,尊重自然,以实现自然境域下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原真性,规划理念和方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以自然为本,以居民为本,主张保持好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主张为人们提供本色的自然体验和生活体验。原乡规划运用于乡村规划的思想,是拒绝乡村的城市化,使乡村保持好乡村景观和乡村意象,是拒绝让"城市病"蔓延到乡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钊启  刘科伟  
"农村再生"是在台湾地区农村发展面临村庄空心化、老龄化、居住环境质量衰退以及内卷化的现实情境下提出的,通过"社区赋权"与居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将制定社区发展规划的权利交还给农民,实现村庄"自下而上"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社区文化与产业发展进行扶持,使得农村获得内生的再生动力。文章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农村再生"的政策理念与实践方式进行解读与介绍,并基于解决三农问题的视角,总结出"农村再生"经验在居民管理、村庄营建与农业发展方式层面上对大陆地区农村发展的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奔伟  王镜均  王勇  
基于新型城乡关系社会、经济和空间层面的内涵,分析了新型城乡关系导向下的乡村空间转型的趋向。结合苏南乡村空间转型,探讨了新型城乡关系下乡村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空间转型的隐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应对策略。认为,新型城乡关系导向下的乡村规划应注重"三生"空间转型的引导:生活空间注重功能更新与公共空间重组;生产空间注重农地集聚与内生增长;生态空间注重生态确权与生态管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远军  张小林  梁丹  梅思思  
本文通过大量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国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研究的移民、社会、城市偏见、居民健康等方面问题;总结了城乡关系研究在经济理论、要素流与空间模式等方面的进展。进行国内外研究的比较后,提出了中国城乡关系发展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宋洪远  
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用适用技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根本的改造,将农村经济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化和现代化轨道。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在此时期,应该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否则工业化将会受到农业发展的严重制约;调整城乡关系要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超  陈明星  
城乡关系理论演变经历了一个合—分—合的过程:经典理论强调城乡之间的紧密联系,二元结构等理论存在城乡分割和城乡有所偏重的倾向,近年来的研究在思想上逐渐回归传统,城乡关联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在实践中,由于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以,对国外学者提出的"流"和网络结构等理论,我们应该结合不同国家和区域发展阶段予以借鉴。中国城乡关系的研究还应该注重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全球化和现代化快速演进的双重背景这一特征。
[期刊] 改革  [作者] 邢祖礼  陈杨林  邓朝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乡关系历经曲折,探讨城乡关系演变逻辑可为把握未来城乡关系取向提供线索和启示。1949~1952年,我国城乡关系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1953~1978年形成了城乡"二元分割"格局,农业农村为城市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79~1985年城乡关系趋于缓和,农业农村得到快速发展;1986~2005年随着"发展型政府"的兴起,城乡关系产生了分离;2006~2011年国家决心遏制和改变分离状态,将城乡一体化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推进;2012年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城乡关系调适,城乡关系进入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城乡关系的实质是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国家战略和政策取向对城乡关系演化有重要影响,市场化在城乡关系中扮演着"双刃剑"角色,应在重构国家与农民政治经济关系的前提下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而实现新时代城乡关系的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三林  曹丹丘  林晓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关系不断调整和演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并强化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体制开始破除,党的十六大后统筹城乡发展,十七大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十九大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方略,城乡关系一直在适时调整完善。改革的主线是不断明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持续强化政府的公共资源配置职能,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城乡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要素市场一体化。当前,我国正在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加速期。新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继续坚持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主线,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城镇化的大格局下重塑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共同推进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易鑫  
在全球化过程中,德国乃至欧洲的乡村发展呈现出高度差异化的特征。从后工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于乡村发展认识的转变出发,本文对德国乡村治理的任务要求和工作方法进行了归纳,并从乡村地区发展的任务重点、制度框架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总结了相关经验对于中国乡村治理和规划工作的启示。基于内生性区域发展策略的要求,德国乡村治理工作从区域整体出发推动乡村地区发展,强调乡村治理的核心是促进广泛的社会决策,致力于在公共和私人相关者之间构建相对稳定的合作平台和互动网络,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社会认同,巩固乡村地区相对的独立性地位,实现外部调控与自我调控相互结合。根据空间发展的综合性特点,基于乡村治理的战略性空间发...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陈晓箭  
论述了经济的自组织性。提出了研究自组织经济理论的若干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昭  王红扬  
现有城市化理论中,城市空间的重要性以及城市化本身的合理性已经被充分认识和接受。然而,由于传统"城乡二元"理论的影响,乡村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被忽视的空间,不仅乡村规划未能得到足够关注,其基础性问题如乡村的发展路径和未来图景等也尚待阐明。随着"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出台以及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型的深化,乡村空间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重新审视乡村空间和乡村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城乡二元"理论基础上,试图以"城乡一元"猜想阐释当下城乡关系发展和未来乡村的可能图景,用"城乡一元"的观点重新理解"城乡二元"。进一步提出从城乡关系的本质出发,应该将乡村空间纳入到城乡发展的大系统中,构建"一体化"的城乡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