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1)
- 2023(13639)
- 2022(11769)
- 2021(10771)
- 2020(9006)
- 2019(20382)
- 2018(20018)
- 2017(37996)
- 2016(20898)
- 2015(23231)
- 2014(22943)
- 2013(22813)
- 2012(20710)
- 2011(18687)
- 2010(18336)
- 2009(16576)
- 2008(15847)
- 2007(13560)
- 2006(11710)
- 2005(9761)
- 学科
- 济(81493)
- 经济(81388)
- 管理(58219)
- 业(55532)
- 企(44953)
- 企业(44953)
- 方法(39132)
- 数学(34336)
- 数学方法(33993)
- 农(25659)
- 财(21290)
- 中国(20765)
- 业经(19894)
- 学(19407)
- 农业(17548)
- 地方(16836)
- 贸(15020)
- 贸易(15015)
- 易(14571)
- 技术(13083)
- 环境(13040)
- 理论(12906)
- 制(12821)
- 和(12332)
- 务(12063)
- 财务(12005)
- 财务管理(11986)
- 企业财务(11352)
- 划(11227)
- 教育(10659)
- 机构
- 大学(297647)
- 学院(295763)
- 管理(119094)
- 济(112927)
- 经济(110490)
- 理学(105144)
- 理学院(103946)
- 管理学(102082)
- 管理学院(101556)
- 研究(98365)
- 中国(68952)
- 科学(65693)
- 京(62627)
- 农(57030)
- 业大(51611)
- 所(49894)
- 财(48798)
- 研究所(46392)
- 农业(45098)
- 中心(43891)
- 江(40908)
- 财经(40198)
- 范(38684)
- 北京(38677)
- 师范(38193)
- 经(36736)
- 院(35582)
- 经济学(33391)
- 州(33333)
- 技术(31111)
- 基金
- 项目(216691)
- 科学(168709)
- 基金(157055)
- 研究(151980)
- 家(139937)
- 国家(138778)
- 科学基金(117891)
- 社会(95654)
- 社会科(90557)
- 社会科学(90532)
- 省(85123)
- 基金项目(84647)
- 自然(78958)
- 自然科(77114)
- 自然科学(77091)
- 自然科学基金(75714)
- 划(72162)
- 教育(68727)
- 资助(63373)
- 编号(61131)
- 重点(48433)
- 成果(47884)
- 部(46456)
- 发(45693)
- 创(45134)
- 科研(42098)
- 创新(42045)
- 课题(41340)
- 计划(41306)
- 国家社会(39358)
- 期刊
- 济(115872)
- 经济(115872)
- 研究(79958)
- 学报(56848)
- 农(52633)
- 中国(50269)
- 科学(48892)
- 大学(41730)
- 学学(39733)
- 管理(39528)
- 农业(36657)
- 财(34816)
- 教育(29264)
- 技术(22851)
- 业经(20722)
- 融(19229)
- 金融(19229)
- 经济研究(18712)
- 财经(18699)
- 业(17720)
- 图书(17480)
- 科技(16329)
- 业大(16101)
- 版(15914)
- 经(15874)
- 问题(15546)
- 理论(13832)
- 技术经济(13626)
- 资源(13170)
- 农业大学(13110)
共检索到405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贵 张静伟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投入明显偏向城市的政策使城乡基本公共福利存在着巨大差距。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村公共福利供给有所改善,但城乡在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基础公共设施和就业服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在我国公共福利分配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的前提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财力大小的不同等因素是导致我国城乡公共福利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公共福利差距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教育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贵 张静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公共福利分配得到了有效改善,然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日益突出,不仅存在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的区域差异,也出现了公共福利发展的不均衡现象。针对公共福利领域的不平等现象,特别对公共福利领域差异程度的量化测算研究还显不足。本文通过建立综合反映公共福利分配的量化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泰尔指数等公平性量化指标,来测定我国公共福利地区之间等方面的差距程度。
关键词:
公共福利 分配差距 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素芳 李彦超
文章通过构造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计算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指数与城乡居民经济福利指数,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分析普惠金融数字化对城乡居民经济福利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背景下,普惠金融数字化不仅可以提升本地城乡居民的经济福利水平,有效缩减二者之间的差距,而且可通过空间溢出效应缩小其邻近地区居民经济福利差距。但是该经济福利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可有效缩小东部地区城乡居民的经济福利差距,但在助力中部和西部地区降低城乡经济福利差距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弱。未来应持续推进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有效融合,因地制宜地制定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并加强乡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丹 裴育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仅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甚至会抵消以往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出台的诸多政策。文章详细剖析了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作用机制,并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多维度考察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城乡教育差距、医疗卫生差距和社会保障服务差距的扩大将显著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基于跨时期的研究显示,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基于区域异质性的研究中,西部地区城乡教育差距和社会保障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为显著,而西部交通设施建设则对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为显著。据此,文章认为各级政府必须转变发展理念,由偏向城市发展转变为城市与农村协同发展,利用"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同时加大对农村人才和资本的投入,弥补农村发展短板,鼓励农村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等,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素 宋云河
本文基于1997—2008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数据的研究表明,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沿东、中、西部递增。养老、医疗等转移支付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表明,转移支付收入并未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其对城乡收入的贡献沿东、中、西部递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分析结果表明,除西藏外,其他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借鉴市场化指数的方法,构建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地区公平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区域性特点。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财政偏向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影响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转移支付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超 商玉萍
将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分解为对外开放程度、教育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采用2005—2015年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进行夏普利值分解,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市场化和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较大,而对外开放、教育发展和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较小。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快经济和金融发展以及推进城镇化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采用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模型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呈现倒U形曲线,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教育发展、金融发展、经济发展、市场化和城镇化等因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越大。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金融发展以及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超 商玉萍
将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分解为对外开放程度、教育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采用2005—2015年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进行夏普利值分解,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市场化和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较大,而对外开放、教育发展和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较小。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快经济和金融发展以及推进城镇化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采用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模型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呈现倒U形曲线,而且经济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峰 徐翔
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考察可能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基于1997-2003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城乡间人均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差距是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而用来反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指标中,用人口户籍变换来表示的城市化水平的发展也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对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城乡有别的财政支出结构也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新经济增长理论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春霞
本研究考察了1993-2005年中国义务教育经费城乡差距的演变状况,发现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城乡差距比经历了先增加后下降,再上升又持续下降的演变过程。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中的公用经费城乡差距十分显著。并分析了财政分权程度、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以及中国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的影响,最后对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义务教育 生均教育经费 城乡差距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方毅 卫剑 陈煜之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是在我国摆脱绝对贫困后的新时期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的状况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显著。笔者基于CFPS家庭追踪数据并结合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运用了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我国的农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不同分位数条件下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存在差异,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村居民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2014年后对于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逐步凸显。转移性收入在2016年后益贫性有所改善。基于此,笔者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江春 司登奎 苏志伟
在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框架下度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按照产业的耦合程度将我国30个省划分为4个综合经济区,并采用灵活性傅立叶函数对我国省际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大西南综合经济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稳定收敛的特点,二元结构发展模式弱化,符合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特点。而大西北、中南(未含广东和海南)和中北综合经济区(未含陕西)的城乡收入差距均表现为发散的趋势,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连霞
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福利体系在城乡间分配比例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社会福利分配严重倾向于城镇,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农村消费能力提升的约束条件,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实现,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
城市福利 农村福利 分配不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春雷 黄素心
本文从公共品溢出的视角讨论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福利的影响。理论模型表明,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一定导致居民福利差距的扩大。原因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城乡公共品供给数量的差距会被进一步拉大。由于城市公共品具有比农村公共品更大的溢出效应,当这种溢出提高到某一程度后,城乡居民间的福利差距反而会缩小。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福利 公共品 溢出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田 刘厚俊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阶段性逐步扩大的趋势,但相关文献大多倾向于把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放在相同的框架下进行分析,从而忽视了开放条件下"外部因素"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成因的因素分解发现,"外部因素"是影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途径不在于传统的收入政策,而在于开放条件下"外部因素"作用的途径和方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立平 王翠萍
本文依据发展经济学理论,采用中国2006—2015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引入极值边界分析(EBA)模型实证检验东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以期得出影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规律性的结论。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和乡村人口数量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而劳动力素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中部地区政府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而城镇化率和劳动力素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因素,而政府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因素;就全国范围而言,政策性因素是影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因素。基于以上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了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