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20)
2023(15502)
2022(12636)
2021(11535)
2020(9167)
2019(20771)
2018(20819)
2017(38838)
2016(21365)
2015(24382)
2014(24728)
2013(23922)
2012(22239)
2011(20367)
2010(21100)
2009(19681)
2008(19679)
2007(18192)
2006(16438)
2005(15091)
作者
(63341)
(52358)
(52121)
(49624)
(33507)
(24928)
(23699)
(20316)
(20141)
(19126)
(17867)
(17803)
(16971)
(16636)
(16065)
(16022)
(15515)
(15510)
(15155)
(15018)
(13342)
(12932)
(12814)
(12161)
(12049)
(11769)
(11737)
(11560)
(10825)
(10472)
学科
(94789)
经济(94684)
(57414)
管理(57009)
(42507)
企业(42507)
(35934)
方法(32610)
中国(32193)
数学(27451)
数学方法(26806)
地方(26583)
业经(25062)
农业(23939)
(19861)
(18708)
(18697)
(17002)
理论(16903)
(16371)
银行(16350)
(15720)
(15473)
金融(15471)
(14845)
贸易(14828)
(14228)
环境(13742)
(13359)
发展(13089)
机构
学院(309961)
大学(303740)
(119438)
经济(116326)
管理(111607)
研究(106630)
理学(93760)
理学院(92595)
管理学(90420)
管理学院(89850)
中国(82899)
(67188)
科学(65920)
(56320)
(54305)
(54157)
(51107)
中心(49904)
研究所(48434)
(45590)
师范(45165)
业大(44487)
北京(42863)
财经(42821)
(41786)
农业(40913)
(38516)
(38414)
技术(36168)
经济学(35832)
基金
项目(194565)
科学(152075)
研究(146835)
基金(135948)
(117433)
国家(116294)
科学基金(99522)
社会(91851)
社会科(86592)
社会科学(86567)
(79519)
基金项目(70654)
教育(68338)
(65318)
编号(62720)
自然(61408)
自然科(59980)
自然科学(59971)
自然科学基金(58799)
资助(55440)
成果(52412)
(46682)
课题(45100)
重点(44066)
(40732)
(39785)
发展(37668)
国家社会(37230)
(37073)
(37049)
期刊
(151110)
经济(151110)
研究(95876)
中国(74503)
(55573)
学报(46631)
教育(45777)
(44178)
科学(44164)
管理(43504)
农业(36717)
大学(36493)
学学(33881)
(32700)
金融(32700)
技术(30700)
业经(28409)
经济研究(22456)
财经(20926)
问题(20471)
(18171)
(17987)
图书(17752)
(16490)
统计(15815)
技术经济(15094)
(14790)
商业(14670)
现代(14544)
(14431)
共检索到493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敏  马融  马超越  
城乡二元结构从对立走向融合。30年来,中国城市的二次现代化进程:从核心城区建设到郊区化扩展,从郊区城市化到新城区发展,再从新城区崛起到城市带连接。城市化不仅仅是传统城市的命题,也是郊区乃至城市带之间传统乡村城市化的课题。城市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空间尺度、公共属性“包围”和改造传统乡村。乡村的根文化、生态文明、田园生活方式等在进入城市视野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融合方式。城乡相向而行,在相互的资源与资本的共性化过程中,实现了价值交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爱请  郭爱显  
“城中村”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城市化进程,制约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其实行改造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以石家庄为例,其现行改造模式为“政府引导+村集体入股+开发商投资”的改造模式,该模式能促进“政府、村集体、开发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保证各个改造主体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更好地推动"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聚任  
[主持人语]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既体现了国家对乡村发展前所未有的重视,也意味着中国乡村发展正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为此,我们不但要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去关注乡村的未来发展,同时也要具有国际视野和比较分析的思维,了解和借鉴国外乡村发展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先行一步发展的日本、韩国的经验,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雄华  
以传统生活方式聚居的村落,自然生态系统与人文社会系统交融共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环境文化。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村落建设传统破碎,乡村环境文化断裂。建设美好乡村,必须统筹推进城乡现代化,大力弘扬优秀乡村环境文化,合理规划村落建设与保护,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春淦  范大路  
重庆市的发展应按照“点轴”式开发模式进行,即以重庆市主城区和万县区为基本的两点组成重庆城区经济圈和三峡库区经济圈;以长江为一轴,通过梯度的逐层逐级传递,走城市辐射农村、农村包围城市的双向渗透发展道路,实现城乡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凌  
以广州黄埔村为代表性案例,文章分析指出城市化背景下的历史村落保护与科学发展应避免过往整治性规划的片面性,应建立在逐步获得自我更新的社会与经济原动力的基础之上;并结合黄埔村的特点,提出了以城市经营为核心的规划策略层次体系,探讨了城市经营的三种可能模式和相应的规划设计内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立  Terry Marsden  那鲲鹏  
本文探讨了在中国浙江省安吉县通过创新和政策的调整实现生态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方式。通过规划导向的发展模式,在生产与消费之间能够互补的产业链的基础上,一个新的、具有地方特征的生态经济模式终于形成。这个模式的构成包括了这些内容:住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竹产业的发展,农业食品供给链,以及生态旅游(农家乐)。这种模式代表了中国一种新的、内生型的城乡协调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本文的分析和研究说明,如果能够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具有创新理念的方式,在规划的引导下进行推广,安吉模式的生态经济和相关动态的城乡"网络",在中国具有发展的潜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段超良  陶有珠  单克强  
一、城市化进程与房地产发展一般认为,伴随着工业化,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国家,城市化率是55%左右。而我国目前按非农人口计算,城市化率只有29%,再加上长期稳定生活在城市的1亿多人口,实际城市化率也才刚过40%。改革开放30年来的城市化已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1.城市化成为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要素经济能够保持高速稳定发展,需要具备带动生产力发展的要素。改革开放初期,通过承认商品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范海燕  李洪山  
文章界定了城乡互动、城乡协调、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城市化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了城乡互动发展的以城带乡模式、以乡促城模式、融合模式和网络化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提出了城乡互动发展要营造城乡平等发展的外部环境,其目标是消除"城市偏向"的政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史玉丁  
作为传统村落的重要标志,传统村落文化在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中,政策文本和产业支撑等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法理困境与政策缺失、物质保护与文化缺失、外来关注与内生缺失的问题。从发展人类学的视角审视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改善、参与、赋权和可持续,这4个核心理念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可通过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生存载体、构建传统村落文化的参与机制、厘清传统村落文化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促进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活化的持续性,实现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化,最终达到传统村落文化与乡村系统发展之间的协同与共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武兆瑞  
关于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问题的探讨武兆瑞由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辽宁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问题学术研讨会,于8月9—12日在大连市碧海山在召开。来自全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农业科研单位、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军涛  梁志勇  
本文基于数据分析和理性分析从经济性和社会文化性两个维度,剖析了辽宁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表现,认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改变辽宁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互动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作为辽宁经济振兴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借助城市拉动和农村推动两种力的合力和合力的“作用点”———中心城镇的优先发展,走出一条城市化发展新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春  
本文概述了我国乡村旅游涵义及发展情况,归纳了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惑与探索的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通过对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和产业链分析,提出构建我国乡村旅游多产联动的发展模式。在分析现有的旅游资源和市场基础下,通过有效联动、整合优化区域间及区域内产业要素,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君  陈长瑶  
生态学重要基础理论——生态位理论在乡村聚落发展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根据乡村聚落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的关系,初步探讨了生态位理论在乡村发展中的应用。具体表现为:生态位态势变化及生态位大小能够解释乡村聚落间发展差距;生态位适宜度可以为乡村聚落发展可持续性提供评价依据;生态位扩充则能够较好体现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发展及演化机制,而生态位重叠和分离理论对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参考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艺婷  王浩翔  令晓峰  单彦名  
传统村落作为特定的乡村单元,保存着大量的传统建筑,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随着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对传统村落的关注度日趋增长,但是更多的关注点集中于物质空间的保护利用,对于产业的发展往往关注不足,为了传承和发展传统村落的美好形态,提升人民的幸福生活水平,在分析现阶段传统村落发展状态的基础上,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思维,结合桂林市全州县下宅村传统村落规划案例,探索传统村落振兴的具体实施路径,详细阐述了农产品产业、乡村文旅产业、乡村民宿产业以及乡村文创产业整合发展的优势所在,归纳具有可行性的发展模式,为传统村落的发展实践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实际案例,推动整体保护和发展的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