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08)
2023(2761)
2022(2272)
2021(2120)
2019(3577)
2018(3476)
2017(6384)
2016(3657)
2015(4068)
2014(4239)
2013(4297)
2012(4182)
2011(3733)
2010(3937)
2009(3721)
2008(3843)
2007(3558)
2006(3512)
2005(3432)
2004(3107)
作者
(11079)
(9183)
(9131)
(8844)
(5805)
(4431)
(4064)
(3526)
(3505)
(3467)
(3193)
(3138)
(2920)
(2908)
(2896)
(2841)
(2654)
(2620)
(2618)
(2617)
(2356)
(2255)
(2207)
(2136)
(2038)
(2026)
(2022)
(1990)
(1932)
(1932)
学科
(16728)
经济(16694)
(11335)
(10049)
管理(9255)
中国(8679)
农业(8073)
业经(6474)
(6415)
企业(6415)
(6083)
人口(5226)
地方(5115)
(4972)
农业经济(4589)
(4399)
发展(3944)
(3937)
方法(3622)
(3572)
银行(3572)
(3398)
收入(3181)
(3154)
(3126)
建设(3098)
制度(3079)
(3079)
(2922)
税收(2863)
机构
学院(54030)
大学(53064)
(22410)
经济(21734)
研究(21493)
管理(18279)
中国(18093)
理学(14373)
理学院(14172)
管理学(13792)
管理学院(13690)
(13084)
(11981)
科学(11781)
(11726)
中心(10331)
(9969)
研究所(9809)
(9601)
财经(9162)
(8752)
(8451)
师范(8429)
北京(8314)
(8144)
(8009)
(7238)
人民(7108)
经济学(6663)
农业(6659)
基金
项目(28594)
研究(23541)
科学(22154)
基金(19569)
(16305)
国家(16099)
社会(15090)
社会科(14049)
社会科学(14045)
科学基金(13352)
(11424)
编号(10303)
教育(10060)
基金项目(9778)
成果(9711)
(9203)
资助(8068)
课题(7737)
(6888)
自然(6861)
自然科(6676)
自然科学(6676)
(6543)
自然科学基金(6537)
(6507)
重点(6437)
国家社会(6055)
(5947)
发展(5902)
(5823)
期刊
(33154)
经济(33154)
研究(22522)
中国(14196)
(12471)
(9956)
农业(8315)
(8230)
金融(8230)
科学(7536)
业经(6922)
管理(6860)
教育(6605)
学报(6545)
统计(6369)
大学(5440)
学学(4997)
问题(4551)
农业经济(4514)
(4493)
经济研究(4471)
决策(4442)
财经(4230)
技术(3896)
(3690)
农村(3586)
(3586)
人口(3579)
(3400)
(3352)
共检索到101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青维  
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我国城乡人口划分和城乡人口统计方面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变动频繁;城乡人口统计对象(分类)缺乏统一的科学标准;城镇中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度下降,削弱了城镇特性;反映国情失真。因此,制订科学的适合当前形势和国情的城乡划分标准,科学确定城乡人口概念和统计口径,以保证不同时期数字的统计可比往,是解决问题、提供准确的统计信息的主要方法。下面就几个基本概念提出理解和看法。 1.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是相对应的人口地理概念,是按地域划分人口群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贺福新,郭所林,刘明扬,倪祥康,鲍谦  
我国市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几经改变,造成概念混乱,数字失真,已引起各方面重视。现在很有必要从长计议,尽快制定出合理的城乡划分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一、人口年报和人口普查中市镇人口统计口径存在的问题目前由公安部门具体组织的人口统计年报的市镇人口统计口径,与1982年人口普查的口径相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规定了两种口径,第一种与人口统计年报的口径相同,人口普查公报中的市镇人口则是按第二种口径公布的,但两者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一星,史育龙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始终用市镇的行政地域概念代替城镇实体地域概念来区分城乡。由于市镇设置标准和行政范围的多变,我国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也频繁变化。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采用市镇行政辖区的总人口。大跃进时期城镇数量猛增,市镇郊区扩大,城镇人口增长过猛,随即在1964年的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改用市镇行政辖区内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一星  史育龙  
一、前言城乡划分是从地域上对城镇和乡村作出的界定。城镇人口则应是在上述界定的基础上对常住在城镇地域的人口统计,居住在乡村地域的则属乡村人口,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是对应于城镇和乡村地域的两种人口地理学概念。对于城市地域(镇较简单,本文不作重点)可作三种概念的界定,即城市的行政地域、景观地域和功能地域。城市的行政地域就是根据行政区划规定的城市管辖范围,在我国称市区,在国外即City proper;城市的景观地域是集中了各种城市设施,由非农业用地和非农业活动为主体的城市型景观分布范围,大致相当于城市的建成区;城市的功能地域一般是以一日为周期的城市商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颜媛媛  李强  于乐荣  
本文主要从营养消费、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医疗保障供给和医疗保健知识普及4个方面透视了我国城乡人口健康差异的原因,最后指出,通过实施营养干预计划,增加农村医疗卫生投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城乡人口身体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莉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我国基本建立了以城镇实体地域划定为主导的城乡划定制度,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城镇人口统计标准体系,城乡常住人口统计日益合理,为全国及各地城镇化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这套标准在解决中国复杂的城乡问题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当前,我国城市群建设发展、人口市民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对城乡划定提出了新要求。面向新时代,应进一步推动我国城乡划定与人口界定的调整和完善,构建多元化的城乡界定指标,建立城市群划定标准和办法;构建多样化的城镇地域界定体系,满足不同层面公共政策发展的需要;建立动态化的城镇统计更新机制;明确人口市民化的统计信息,形成健全的城镇人口统计信息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先鹏  曹荣林  
文章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市、镇、乡人口三者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市和镇的差异还没有小到可以不加区分的程度,因此建议在平常年份的调查和统计资料中也应分市、镇、乡进行统计和数据公布。同时发现从第四次到第五次人口普查,镇的特征与市的差距在扩大,说明现行的设镇标准偏低,降低了镇的整体质量,当前不少学者调整设镇标准的建议应当得到支持,但由于两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统计口径不一,这一结论还只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白建华  
城乡人口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城镇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由1953年的13.26%,上升为20.6%。说明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相比之下,我国工业化的程度还是很低的,工业还是比较落后的。我国市、镇建制规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晓华  张克克  
流动人口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家庭劳动力异质因素引入经典刘易斯模型,沿着家庭生命周期对中国人口流动现象的阶段性与梯次性特点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农村人口劳动力已实现了比较全面的城市化,刘易斯拐点首次出现。经济转型、技术进步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演变,催生了就业门槛低、雇佣形式自由灵活的新职业新岗位,引发了新批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劳动力转移步入家庭化流动新阶段,昭示着新城乡关系的出现,新刘易斯拐点尚未到来。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家庭化流动的家庭流动诉求以及制度需求,认为制度约束下的家庭化人口流动凸显了社会生产损失、公共服务不均衡、"末代农民"现象等新的社会问题。最后,本文提出城乡、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邬沧萍,查瑞传  
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密切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人口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范畴、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人口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方法,还专章论述了人口预测的理论和方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广森  
人口的城乡分布是观察国民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城市化趋势明显加快,为国内外人士所注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后,国家统计局根据普查材料对我国1982年以后的城乡人口数字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这就更加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希望弄清楚80年代人口城乡分布统计究竟有些什么问题,经过调整之后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本文拟就这些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金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城乡之间人口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这种人口交流对中国的人口控制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利大还是弊大呢?目前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城乡人口交流总的看来对人口控制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目前普遍认为的流动人口对人口控制不利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因此,对人口控制来说,应该鼓励城乡人口交流,同时,可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德鑫,时涛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 ,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到高质量的统计信息 ,为国家宏观调控、企事业单位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作为一门科学 ,统计学具有极强的严谨性。对于谁是统计学鼻祖的讨论 ,对于统计指标定义的讨论 ,以及对于统计信息质量提高的讨论成为当今统计界讨论的焦点。作为一名人口统计学教学工作者 ,笔者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来与统计研究工作者们共同探讨这些相关问题 ,并提出加强统计教学的若干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曾毅  
一、引言 近年来不少研究证明,尽管我国目前的老龄人口比例只占总人口的5.5%(1987年数字),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快。日本被认为是世界上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而中国人口老化的速度将比日本快25%。除此之外,老年人口数量大是我国人口老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连明 ,宗国英 ,胡国善  
人口死因调查是研究人口健康水平领域的重要基础。对不同时期人口死亡、死因、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情况开展连续性调查分析,为研究制定卫生事业发展战略和卫生互作计划,确定防治疾病及医学科研主攻目标都具有实际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