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70)
2023(12811)
2022(11145)
2021(10501)
2020(8551)
2019(19706)
2018(19757)
2017(37755)
2016(20522)
2015(23290)
2014(23188)
2013(23065)
2012(21085)
2011(19109)
2010(19063)
2009(17396)
2008(16664)
2007(14578)
2006(13014)
2005(11102)
作者
(60360)
(50881)
(49972)
(47586)
(31765)
(24384)
(22442)
(20049)
(19160)
(17674)
(17313)
(16991)
(15892)
(15858)
(15311)
(15265)
(15180)
(14652)
(14459)
(14104)
(12683)
(12361)
(12218)
(11702)
(11392)
(11211)
(11178)
(11151)
(10154)
(10036)
学科
(85020)
经济(84912)
(61213)
管理(51743)
(50788)
(39376)
企业(39376)
方法(35078)
农业(33983)
数学(30577)
数学方法(30255)
业经(23566)
中国(21228)
地方(20125)
(19406)
(18333)
(15448)
(14200)
贸易(14191)
(13905)
(13776)
环境(12888)
农业经济(12740)
技术(12510)
(12022)
理论(12012)
(11667)
(11476)
银行(11438)
(10986)
机构
学院(292708)
大学(290241)
管理(118708)
(114334)
经济(111784)
理学(103730)
理学院(102609)
管理学(100857)
管理学院(100357)
研究(99561)
中国(74077)
(68904)
科学(64908)
(61592)
业大(52734)
农业(52663)
(50319)
(47945)
研究所(46308)
中心(46233)
(42594)
(39744)
师范(39439)
财经(38866)
北京(38229)
(35625)
(35531)
(34431)
经济管理(33236)
农业大学(33157)
基金
项目(208878)
科学(163795)
研究(152919)
基金(151255)
(132685)
国家(131509)
科学基金(112193)
社会(95213)
社会科(89651)
社会科学(89628)
基金项目(82092)
(81981)
自然(73588)
自然科(71742)
自然科学(71727)
自然科学基金(70410)
(68662)
教育(67259)
编号(64360)
资助(60255)
成果(50844)
重点(46458)
(45696)
(45463)
(42784)
课题(42384)
创新(39846)
科研(39827)
国家社会(38669)
大学(37945)
期刊
(129107)
经济(129107)
研究(81898)
(71364)
中国(54977)
学报(50082)
农业(48599)
科学(47327)
大学(38122)
管理(36953)
学学(36296)
(32251)
教育(28765)
业经(27372)
(24538)
金融(24538)
技术(23161)
(22492)
问题(18247)
经济研究(17247)
财经(17144)
(16552)
资源(16093)
农业经济(15282)
科技(15185)
图书(15033)
农村(14909)
(14909)
业大(14828)
(14417)
共检索到419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义  张莹  任宏  
基于森(A.Sen)的可行能力福利思想和塞斯(S.Seth)的广义均值双参数构造理论,在以农户家庭经济状况、社会保障、居住状况和社会心理四个子维度作为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测度农户福利的新模型,该模型既具有全维度的分布敏感性,同时还具有维度交联敏感性。根据对武汉三里镇的实地调查,运用新模型对城乡交错区域农户失地前后的福利水平和分布进行了实测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①构造具有交联敏感性的多维福利测度模型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按照先进行维间集合后进行维内集合的次序构造,任何满足路径独立的多维福利测度模型均不具有交联敏感性;②失地冲击对农户福利的影响具有多重性,福利分布的不均衡对农户福利测度影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云  张安录  闵捷  高魏  
本文以武汉市城乡交错区被征地农户的样本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据,反映了大城市边缘区农户对农地城市流转的认识和态度,运用期望净现值和临界值的计算方法,在分析农户决策变量的基础上,从农户角度进行决策计算。结果发现:城乡交错区的大多数农户在面临土地流转时都会表示出保有农地的意愿;有流转意愿的农户和实际发生流转的农户在区域上不一致;当未来农地收益和农地流转收益不能确定,可能出现较大波动时,农户会更趋向于保守的选择而保有农地,对流转持观望态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济益  马晨  许诺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作为城市和农村过渡地带的城乡结合部成为征地的前沿,藉此催生出的被征地农民福利变化备受瞩目。本文以安徽省六个地市的城乡结合部被征地农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采集数据,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融入功能性与能力性指标的多维福利评价体系,分别从政策传导、社会保障、生活环境、家庭收支、心理体验、职业发展等维度对福利变化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功能性指标和能力性指标均有所下降,且功能性指标下降幅度高于能力性指标。因此,应从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强基础型福利以及优化发展型福利供给等方面来维护和保障城乡结合部被征地农民福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晓云  蔡银莺  张安录  
文章先从农地农用价值、农地转用价格和农地社会保障功能3个方面分析了农地所有者在面对政府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时的主观判断,选取了武汉市周边的农户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区域内大部分农户在面对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时大多倾向于保有农地。文章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培育农地所有者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其参与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是保障农地所有者利益及今后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应当努力的方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晓云  张安录  高进云  乔荣峰  陈莹  
研究农户农地城市流转意愿对实现合理的农地城市流转、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依据武汉市远城区和近城区33村143户农户实地随机抽样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农地城市流转意愿的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与服务的改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影响远、近城区农户农地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近城区农户的意愿还受农地补偿收益的影响。针对影响力最大的因子采取措施,可以最大程度符合农户意愿,保障农户利益,在满足建设用地需求与农户保有农地之间寻找均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生华  田传浩  陈宏辉  
利用山东牟平宁海镇、江苏海州洪门乡和浙江绍兴柯桥镇等三个乡镇的调查资料,剖析了城乡交错区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城乡交错区的农地使用权市场十分活跃,集体出让农地是农地使用权市场的主要供给方式,而农户之间的农地自发交易则存在着短期限、无正式契约等不规范的特征。农户对土地产权的不稳定预期和缺乏运行良好的市场中介机构阻碍了城乡交错区农地使用权市场的进一步发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烈佳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农地被占用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我国,农地城市流转是通过土地征用而实现的,即我国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属于政府行为,因此,从决策主体行为出发,研究农地城市流转,对于我国城市化的正常推进以及农地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得出,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区域农地流转的经济发展,村干部往往是政策的执行者,而农民在决策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对于农地流转决策影响不大。可见,要控制农地过量向城市流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完善决策机制,规范征地行为,提高农民参与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海燕  蔡银莺  
论文在感知价值的框架下讨论了土地征收前后农民感知维度的变化,构建土地征收前后农民感知维度变化的测度因子与评估指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土地征收前后农民感知变化与征地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衡量。结果显示:①土地征收前后农民感知变化包括农民经济状况变化、农田资金投入变化、农村公共基础服务变化、农村公共社会服务变化与农田景观环境变化5个测量维度;②土地征收后农民的经济收入状况、农田资金投入、农村公共基础服务、农田景观环境等变化感知对被征地农民的征地意愿具有正向的影响,而农村公共社会服务变化感知对于农民的征地意愿影响不显著;③感知变化维度上,土地征收前后农田资金投入变化是影响农民征地意愿的主导因素,其次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焦士兴  刘少峰  乔红磊  
城乡交错区近邻城市,拥有发展生态农业的多种优势。在分析发展城乡交错区生态农业的可行性与优势的基础上,对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农地城市流转加剧及资金流转困难等限制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物质循环利用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原则、特色原则及产业化原则;建立了城乡交错区的4种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并对城乡交错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景进行了风险和效益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清华  伍国勇  宋珂  欧雪辉  李中  
运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办法评测农村土地征收前后湖南省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区域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变动,并实证分析影响被征地农户福利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土地征收完成后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有所改善,但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土地征收完成后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异系数增大,农户个体福利分化明显;土地征收补偿形式、区域发达程度、教育状况因素等对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动存在正向影响,征地面积比重、劳动力年龄等因素对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负向影响,二者的作用程度呈递减态势。显著提升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减少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动的差异性,需要从完善被征地农户的社会保障程度、完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模式和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菊新  
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居民生产劳动、生活居住、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包括乡村居民居住、生活和活动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人工环境,涉及乡居民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近3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乡村人居环境已经有了较大范围和一定程度的改善。从总体上看,尤其是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政策后,乡村人居环境变化较大,东部发达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乡村人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玫任  林卿  
我国在当前土地征收过程中集中爆发出社会矛盾冲突事件,根本原因是征收制度不合理,改革旧的征地制度是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这项伟大的改革是离不开理论指导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综合借鉴土地改革比较成功的主要国家的经验,通过深入分析,把握征地制度的一般发展规律,能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作用。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的土地征收制度,基于此论证了征地制度发展规律符合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比较全面地归纳分析了征地制度变迁的五种路径依赖机制;本文还阐述了征地公平与效率的定义,指出征地公平与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齐睿  李珍贵  王斯亮  谢锦  
研究目的:对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变迁进行分析评价。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法,演绎法。研究结果: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从1950年诞生起至今,制度原则经历了从公平优先到效率优先再到公平与效率均衡三个阶段,安置模式也经历了从计划导向到完全市场导向再到部分市场导向的三个阶段。研究结论:制定土地征收法,明晰补偿与安置的制度差异;明晰权责利关系,重新调整征地安置的实施主体;多元并举,提高征地安置的可持续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忠  许亮  郑建明  
城市化和工业化不可避免会涉及到大量农业用地的征用,而不同的土地制度对应着不同的土地征收和补偿方式。本文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角度对征地补偿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证明对农户资本投入进行补偿是合理且必要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户资本投入对征地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前期固定资本投入越多,越不愿意土地被征收,对农户资本投入进行补偿是非常必要的。实证结果还证明了,已被征收部分土地的农户存在"后悔效应",农户的年龄、人口非农比、经济作物收入占比、农业补贴等因素也会对征收意愿产生显著影响。最后给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裕  吴次芳  朱一中  
基于奥斯特罗姆IAD模型的延伸框架,通过广东省21个市(县)2013年的调查数据,首先运用二元logistic整体回归模型对征地制度改革中农户的征地意愿进行研究,进而发现细分已征地农户与未征地农户的意愿差异并差别分析的必要。研究结果显示:除了一般的户主特征变量、征地补偿标准变量外,程序变量和认知改革变量对已征地和未征地农户的征地意愿影响尤其显著,但二者在近乎均质的行动舞台中,基于对事前最终行动结果信息的感知和预测,在征地意愿上表现出了不同的变量特征,数据分析表明未征地农户是以征地农户的最终行动结果(决策前)作为决策参照,以制定激励和预期收益调整征地意愿决策。另外,回归模型显示在征地意愿的影响因素中,程序公正(协议征地)要优于货币补偿,农户对土地财产性权利分配的关切不是征地制度改革自身所能解决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