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82)
- 2023(15195)
- 2022(12833)
- 2021(11854)
- 2020(9911)
- 2019(22398)
- 2018(22276)
- 2017(42859)
- 2016(23073)
- 2015(25902)
- 2014(25759)
- 2013(25746)
- 2012(23378)
- 2011(20987)
- 2010(21036)
- 2009(19737)
- 2008(19492)
- 2007(17366)
- 2006(15579)
- 2005(13605)
- 学科
- 济(100147)
- 经济(100028)
- 业(96855)
- 企(78688)
- 企业(78688)
- 管理(77731)
- 农(50700)
- 方法(42966)
- 业经(34185)
- 农业(33987)
- 数学(33784)
- 数学方法(33470)
- 财(29219)
- 中国(23893)
- 地方(20927)
- 务(20719)
- 财务(20661)
- 财务管理(20640)
- 企业财务(19532)
- 技术(19358)
- 制(19037)
- 学(18498)
- 和(18245)
- 划(17283)
- 环境(17274)
- 理论(17145)
- 贸(16976)
- 贸易(16966)
- 策(16867)
- 易(16477)
- 机构
- 学院(337963)
- 大学(330838)
- 管理(141477)
- 济(137030)
- 经济(134229)
- 理学(122642)
- 理学院(121431)
- 管理学(119686)
- 管理学院(119088)
- 研究(107353)
- 中国(82536)
- 京(69834)
- 农(68514)
- 科学(66854)
- 财(60092)
- 业大(55345)
- 所(53003)
- 农业(52128)
- 江(50374)
- 中心(49680)
- 财经(48364)
- 研究所(48208)
- 经(43950)
- 北京(43319)
- 范(42061)
- 师范(41762)
- 州(40572)
- 经济管理(39012)
- 经济学(38936)
- 院(38632)
- 基金
- 项目(231449)
- 科学(183205)
- 研究(172009)
- 基金(168382)
- 家(145411)
- 国家(144026)
- 科学基金(125402)
- 社会(109892)
- 社会科(103756)
- 社会科学(103726)
- 省(92054)
- 基金项目(90814)
- 自然(80760)
- 自然科(78773)
- 自然科学(78754)
- 自然科学基金(77352)
- 教育(75509)
- 划(75200)
- 编号(71511)
- 资助(67064)
- 成果(55634)
- 重点(50637)
- 发(50549)
- 部(50339)
- 创(49830)
- 课题(46967)
- 创新(45862)
- 业(45083)
- 国家社会(44789)
- 科研(43504)
- 期刊
- 济(160127)
- 经济(160127)
- 研究(94278)
- 农(69946)
- 中国(61169)
- 管理(51403)
- 学报(51153)
- 科学(49686)
- 农业(47575)
- 财(46254)
- 大学(39662)
- 学学(38023)
- 业经(33517)
- 教育(29659)
- 技术(28923)
- 融(28753)
- 金融(28753)
- 业(23872)
- 财经(22784)
- 经济研究(22094)
- 问题(21552)
- 经(19435)
- 技术经济(18315)
- 版(17542)
- 科技(17056)
- 现代(16947)
- 资源(16519)
- 商业(15802)
- 理论(15551)
- 农业经济(15341)
共检索到489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焦士兴 刘少峰 乔红磊
城乡交错区近邻城市,拥有发展生态农业的多种优势。在分析发展城乡交错区生态农业的可行性与优势的基础上,对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农地城市流转加剧及资金流转困难等限制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物质循环利用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原则、特色原则及产业化原则;建立了城乡交错区的4种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并对城乡交错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景进行了风险和效益评价。
关键词:
城乡交错区 生态农业 原则 生产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安录
阐明了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了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关键词: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 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烈佳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农地被占用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我国,农地城市流转是通过土地征用而实现的,即我国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属于政府行为,因此,从决策主体行为出发,研究农地城市流转,对于我国城市化的正常推进以及农地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得出,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区域农地流转的经济发展,村干部往往是政策的执行者,而农民在决策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对于农地流转决策影响不大。可见,要控制农地过量向城市流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完善决策机制,规范征地行为,提高农民参与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代银 范大路
文章从我国山区地貌特点和山区农业发展问题入手,分析了山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作为山地农业最佳选择的山地生态农业的构建原则和实施途径
关键词:
山地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建增 杨艳鲜 潘志贤 沙毓沧 方海东 彭辉 纪中华
针对云南干热区具有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旱燥热、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等特点,建议在该地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本文在总结生态农业建设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集成了干热区生态农业建设的五大技术体系:农业综合技术体系、生态林建设技术体系、特色经济林建设技术体系、土壤改良技术体系和节水利用技术体系。为云南干热区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技术集成 干热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永康 方辉 吴孟珠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地理分布特点 ,决定了它在我国农业生态上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加大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对改善该区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农牧交错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提出了该区生态环境建设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生态环境建设 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生华 田传浩 陈宏辉
利用山东牟平宁海镇、江苏海州洪门乡和浙江绍兴柯桥镇等三个乡镇的调查资料,剖析了城乡交错区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城乡交错区的农地使用权市场十分活跃,集体出让农地是农地使用权市场的主要供给方式,而农户之间的农地自发交易则存在着短期限、无正式契约等不规范的特征。农户对土地产权的不稳定预期和缺乏运行良好的市场中介机构阻碍了城乡交错区农地使用权市场的进一步发育。
关键词:
城乡交错区 农地使用权 农地市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义 张莹 任宏
基于森(A.Sen)的可行能力福利思想和塞斯(S.Seth)的广义均值双参数构造理论,在以农户家庭经济状况、社会保障、居住状况和社会心理四个子维度作为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测度农户福利的新模型,该模型既具有全维度的分布敏感性,同时还具有维度交联敏感性。根据对武汉三里镇的实地调查,运用新模型对城乡交错区域农户失地前后的福利水平和分布进行了实测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①构造具有交联敏感性的多维福利测度模型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按照先进行维间集合后进行维内集合的次序构造,任何满足路径独立的多维福利测度模型均不具有交联敏感性;②失地冲击对农户福利的影响具有多重性,福利分布的不均衡对农户福利测度影响显著;...
关键词:
土地征收 福利 农户 变迁分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道友 唐昆 盛良学 王克林 陈桂秋
开展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业由资源数量型向技术效益型转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湖南省近10年生态农业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针对全省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区的自然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系统研究阐明了山地“林—药—果”、丘陵“草—粮—牧”、岗地“果—粮—猪”、平湖“粮—经—牧—渔”、水域“水生经济作物—水禽—水产”共生、蓄洪垸“林—草—牧—渔”、庭园“猪—沼—果”、城郊(或旅游区)“农业观光园”等区域生态农业实用模式的建设重点与技术要点,并实例分析了推广应用上述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所产生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
生态经济类型区 生态农业 模式 湖南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雨萍 邓祝仁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乡村的影响广泛深刻,对乡村生态伦理的构建所起的作用尤其引人关注。本文在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视野下,着重探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构建乡村生态伦理的影响这一特殊而重大的课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问卷分析和文献检索,以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月柿生态农业旅游区为例,研究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下乡村生态意识的变迁,经过一系列分析和细心的验证、研究得出,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能给乡村生态伦理建设带来积极、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潜藏着一些值得警惕而应未雨绸缪的问题。
关键词:
生态农业 乡村旅游 生态伦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翟勇 杨世琦 韩清芳 贾志宽
在综述国内外生态农业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数学模型和评价原则等方面构建了生态农业评价理论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评价指标矩阵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以安徽芜湖市为例,对芜湖市郊区、南陵县、芜湖县和繁昌县进行了区域生态系统比较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南陵县和芜湖县的生态环境较好,是发展生态农业较好的区域,繁昌县和芜湖市郊区生态环境较差,污染严重,发展生态农业受到较大限制。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说明该评价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生态农业 评价理论 芜湖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春雷 闫海旺
一、山西生态农业发展建设的成就 (一)生态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绿色农产品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近年来,山西生态农业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生态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绿色农产品已成为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据省农业厅绿色办资料显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敬水
生态农业是替代传统农业的全新农业模式 ,是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科技的精华有机结合 ,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论述了生态农业的内涵、实质与特点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成效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支撑体系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入世后的工作重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鹿永华
本文分析了青岛市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况,指出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农民务农积极性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农业生态旅游管理混乱等为制约青岛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确定"四位一体"模式、观光农业模式、绿色渔业模式、农业生态园区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等为青岛市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模式及重点领域,并对今后青岛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青岛市 生态农业 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方时姣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加大生态农业建设与可持续经营管理力度 ,则是推进新世纪我国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健康、快速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任务 ,是整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深化生态农业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并就 2 1世纪生态农业研究的新方向及我国加强生态农业研究的基本任务和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问题 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