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5)
- 2023(12915)
- 2022(10758)
- 2021(9968)
- 2020(8229)
- 2019(18179)
- 2018(18477)
- 2017(34014)
- 2016(18938)
- 2015(20864)
- 2014(20509)
- 2013(19716)
- 2012(17803)
- 2011(16137)
- 2010(16589)
- 2009(15767)
- 2008(15199)
- 2007(13792)
- 2006(12494)
- 2005(11256)
- 学科
- 济(71727)
- 经济(71620)
- 业(57652)
- 管理(50619)
- 农(50271)
- 企(37227)
- 企业(37227)
- 农业(33485)
- 业经(24179)
- 制(22815)
- 方法(22220)
- 中国(21645)
- 财(21596)
- 数学(18949)
- 数学方法(18717)
- 体(17663)
- 地方(15663)
- 学(14206)
- 银(13849)
- 银行(13822)
- 行(13312)
- 体制(13024)
- 发(13010)
- 融(12781)
- 金融(12773)
- 农业经济(12762)
- 贸(11831)
- 贸易(11825)
- 策(11792)
- 易(11538)
- 机构
- 学院(259276)
- 大学(252701)
- 济(106409)
- 经济(104072)
- 管理(95021)
- 研究(89677)
- 理学(81122)
- 理学院(80266)
- 管理学(78819)
- 管理学院(78341)
- 中国(70166)
- 农(62215)
- 科学(53046)
- 京(52864)
- 财(51793)
- 农业(47447)
- 所(45003)
- 业大(43587)
- 江(42142)
- 中心(41946)
- 研究所(40200)
- 财经(38959)
- 经(35210)
- 范(34492)
- 师范(34093)
- 北京(32422)
- 州(32361)
- 院(31861)
- 经济学(31698)
- 省(31112)
- 基金
- 项目(170010)
- 科学(133712)
- 研究(130344)
- 基金(121112)
- 家(105008)
- 国家(103969)
- 科学基金(88767)
- 社会(83057)
- 社会科(78207)
- 社会科学(78192)
- 省(69402)
- 基金项目(63640)
- 教育(59853)
- 划(56425)
- 编号(55446)
- 自然(54014)
- 自然科(52715)
- 自然科学(52700)
- 自然科学基金(51772)
- 资助(47744)
- 成果(45832)
- 课题(38866)
- 重点(38591)
- 发(38251)
- 部(37949)
- 制(37550)
- 创(35626)
- 农(34769)
- 国家社会(34322)
- 性(34130)
- 期刊
- 济(131219)
- 经济(131219)
- 研究(78852)
- 农(67024)
- 中国(62565)
- 农业(44914)
- 学报(41459)
- 财(40867)
- 科学(37798)
- 教育(33553)
- 管理(33254)
- 大学(32999)
- 学学(31323)
- 融(28604)
- 金融(28604)
- 业经(27953)
- 技术(22654)
- 业(20881)
- 财经(19408)
- 经济研究(18703)
- 问题(17745)
- 经(16785)
- 农村(15791)
- 村(15791)
- 版(15673)
- 农业经济(15416)
- 世界(13783)
- 经济问题(12530)
- 业大(12118)
- 社会(11850)
共检索到405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经勇
在不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前提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率先启动的,尔后逐渐地向城市推进。但是,值得人们深思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扩大的趋势。究其原因,就是以权利义务不平等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即偏爱城市的二元结构体制从未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并因此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以变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为重点的攻坚阶段。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淼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显了教育公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的二元教育体制,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在进一步加大。本文通过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的教育体制性障碍分析,挖掘了城乡体制性教育不公平的深层次原因,并对城乡二元结构下基础教育公平的制度改革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教育公平 教育体制障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淼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要使城乡二元结构在良性状态下不断弱化直至最终破除。结合当前中国实际,通过对国内外可行性模式的借鉴,可从宏观经济政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两个方面探讨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弱化城乡二元结构的可行性方案: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新农村建设新模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瑞蓉
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是指在二元经济结构中为了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和限制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而建立起来的城乡分割、城乡有别的制度体系。城乡二元制度既是对个人身份的认定,更是对社会利益关系的界定,通过几乎涵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的制度安排,搭建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嵌入住宅、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险、粮食供给、副食品与燃料供给、生产资料供给、婚姻、生育、劳动保护、人才、兵役等一系列相辅相成的城乡有别的制度体系,源源不断地将农业剩余和农民利益输送到城镇,实现"以农养工"、"以乡养城"的战略目标。新时期,我国在继续使用剪刀差的基础上,还以征收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费、农村集体土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传健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旨在揭示发展中国家通过工业发展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规律,但该理论对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不能完全沿着刘易斯模型提供的路径,应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理顺农业发展思路,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推进新型村镇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革和消除现行的歧农政策,落实农民的国民待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琳娜
本文主要以城乡二元教育结构为背景,重点阐述了城乡二元教育结构的含义、培养模式及其要素,并揭示了农村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城乡二元教育结构下农村教师培养模式的重构,以期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异。
关键词:
城乡 二元教育结构 农村教师 培养模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经勇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废除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支柱,即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但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另一个重要支柱,即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虽然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还没有被完全破除。要最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既取决于改革的力度,又取决于发展的程度。那么,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如此艰难,这就需要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形成背景谈起。
关键词:
计划经济体制 城乡二元结构 粮食统购统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龚松柏
本世纪初,中印两国几乎同时提出了农村发展的新战略,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印度提出了"第二次绿色革命"。根据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经典理论模型的分析,我国的关键问题在于现有农业经营模式下存在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两难,而印度的关键问题在于现代部门中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缓慢以及大量农业人口缺乏向现代部门转移的基本素质。因而我国的农村农业问题在于农业经营模式本身,而印度的问题却并不在于农业的经营模式。基于此,本文认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前景明显好于印度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转化 农村改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曼 张顺
城市化是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工作重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路径依赖和制度规模效应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实行制度变迁,具体而言要基于城乡公民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迁移自由权利、教育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土地财产权利,加强制度创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谢秋山 许源源
已有研究认为,价格和广告对于解决消费者和厂商之间的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在二元社会保障结构和医疗需求远大于供给的情况下,价格和广告对医疗产品和服务这类经验品的质量信息传递是有局限的,并表现出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厂商采取"高价格、低广告投入"策略,而提供低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厂商采取"低价格、高广告投入"策略的特征。对于具备完善社会保障的群体而言,价格的确能起到传递医疗质量信号的作用;但是对于不具备完善社会保障的群体而言,广告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传递质量信号的作用;同时,医疗服务市场上存在逆向选择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莉 王伟婷
文章在系统分析数字经济影响农村环境治理的直接机制及城乡二元结构在其中起到的调节机制基础上,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了数字经济与农村环境治理水平,然后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城乡二元结构对长江经济带农村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农村环境治理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城乡二元结构在数字经济助力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运用剔除特殊值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同时,异质性分析发现,长江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数字经济的正向效应显著,中游地区表现乏力;长江下游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的调节效应显著,中游地区调节效应存在但并不显著,上游地区调节效应不存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林兴
论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城市化朱林兴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农村城市化效应城市和乡村是构成社会两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同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所谓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指通过政府行为,即强制性的超经济手段和政策,使城乡按照两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宾 张象枢
农村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城乡二元结构密切相关。城乡二元结构降低了农村对环境的需求能力和治理能力,加大了城乡环境差距,是农村环境问题产生并加剧的结构性原因。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复合生态系统 农村环境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明华 王淑贤
以城乡居民社会地位和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的悬殊差距为突出标志的城乡二元结构 ,是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 ,也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最大障碍。因此 ,必须逐步实施系统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协调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格局 ,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春雷
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蓄积了巨大的城乡势能差:一方面蓄积了大量的城市户籍利益;另一方面产生了数量庞大"城而不化"的"半城市化"人口农民工。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城乡二元体制的顷刻瓦解,必然带来积蓄已久城乡势能差的瞬间释放,将对城市现有基础设施和财政能力带来巨大冲击。一些城市对市民化道路进行了探索。二元体制的长期性,决定了我国市民化的道路选择,从时序上,只能走渐进性、选择性道路;从主体上,只能走政府主导型道路;从空间上,城市户籍福利的剥离和农村居民福利的增加必须同时进行,从源头遏制城乡户籍利益差;从长远看,农民工市民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目标,城乡一体化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治本之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