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15)
2023(12205)
2022(10518)
2021(10056)
2020(8136)
2019(19456)
2018(18886)
2017(34521)
2016(19932)
2015(22608)
2014(23039)
2013(22308)
2012(21238)
2011(19452)
2010(19850)
2009(18448)
2008(18444)
2007(16757)
2006(14995)
2005(13566)
作者
(55910)
(46829)
(46796)
(45126)
(29868)
(22591)
(21692)
(18221)
(17998)
(17065)
(15832)
(15715)
(15094)
(15016)
(14802)
(14793)
(14527)
(13870)
(13666)
(13593)
(11922)
(11780)
(11441)
(10858)
(10776)
(10652)
(10524)
(10451)
(9678)
(9396)
学科
(79785)
经济(79629)
(49467)
管理(49259)
(38492)
企业(38492)
方法(35382)
数学(30123)
数学方法(29750)
(28594)
中国(28072)
(22050)
教育(21248)
业经(19358)
农业(18635)
(18488)
地方(16927)
理论(15805)
(15508)
(15304)
贸易(15299)
(14892)
(12974)
(12654)
(12056)
(11839)
(11835)
银行(11809)
财务(11805)
财务管理(11776)
机构
大学(284144)
学院(280716)
(114876)
经济(112242)
研究(103267)
管理(101033)
理学(86377)
理学院(85258)
管理学(83639)
管理学院(83056)
中国(73167)
(61336)
科学(61125)
(54143)
(52623)
(48985)
研究所(47580)
(46522)
中心(46292)
师范(46180)
(45084)
财经(41791)
业大(40179)
北京(39543)
农业(38156)
(37864)
师范大学(37363)
教育(37215)
(36352)
经济学(35540)
基金
项目(178339)
科学(141194)
研究(137160)
基金(126394)
(109129)
国家(108039)
科学基金(91161)
社会(86357)
社会科(80635)
社会科学(80609)
(70500)
教育(69202)
基金项目(65241)
(60972)
编号(58578)
自然(56090)
自然科(54731)
自然科学(54715)
自然科学基金(53797)
资助(52273)
成果(50960)
课题(43070)
重点(41721)
(41571)
(40390)
(36504)
教育部(35997)
(35830)
(35102)
项目编号(34427)
期刊
(130831)
经济(130831)
研究(95541)
中国(65729)
教育(58574)
(46541)
学报(43233)
(42244)
科学(39524)
管理(34927)
大学(33807)
农业(31581)
学学(30327)
技术(26978)
(25669)
金融(25669)
业经(21592)
经济研究(21147)
财经(21145)
(18360)
问题(17056)
(16033)
(15063)
职业(14948)
(14086)
图书(13891)
技术经济(13818)
(13135)
论坛(13135)
统计(13107)
共检索到441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秀兰  
1978年至90年代末,我国教育政策的主要特点是效率优先,城市优先,非均衡发展,并提倡教育为城乡各自经济服务。这种政策带来了城市教育的飞速发展,并较好地促进了教育与经济的良好互动,但也形成了城乡两个封闭的循环圈,再生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原本就存在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1978年至90年代末,我国教育政策的主要特点是效率优先,城市优先,非均衡发展,并提倡教育为城乡各自经济服务。这种政策带来了城市教育的飞速发展,并较好地促进了教育与经济的良好互动,但也形成了城乡两个封闭的循环圈,再生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原本就存在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海晶  
通过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2005-2009年我国城乡教育消费对比分析,找出城乡教育消费差距原因所在,从而为消除城乡教育消费差距提供参考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伟  张异香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种模式形成国家对社会治理的一种机制,而且也是国家从社会获取资源的结构方式,并形成了立体稳定的社会结构。在改革开发之后,这种社会结构依旧在发挥其作用,同时这种结构也引发了农村社会内部的变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肖卫  朱有志  肖琳子  
文章吸收了二元经济理论、新兴古典主义和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城乡发展基本思想,构建了一个传统农业与现代产业存在报酬差异的两部门模型来分析城乡劳动力流动机制和城乡统筹发展,并以中国改革30年的经验检验了理论模型的主要结论。认为城乡分割的政策因素导致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不利于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层级结构形成,以"农民工"身份进入现代产业的劳动者不能获得全部的要素报酬导致改革中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进而限制了城乡统筹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利庠  
二元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结构的断层和分化。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本文将城乡消费差异纳入二元经济结构中加以考察,并运用垄断厂商逐利行为导致的供给歧视理论对城乡消费差异进行了数理经济分析,发现城乡消费差异不仅是因为二元结构的体制原因,还有垄断厂商供应歧视的经济动因。因此,要建设城乡互动的和谐社会,除了要消除二元结构的体制格局外,还要规范厂商行为、扩大农村商品流通、引导农民消费行为,也许这种规范和引导会成为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一、我国二元结构矛盾的历史由来与现状 1.建国以来至改革前我国二元结构矛盾的产生与发展。 1952年在全部国民收入中,农业所占份额高达57.7%,这标志着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处在以农业为主,向二元经济过渡的起步阶段。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我国工业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生杰  苏明华  
本文以C-D生产函数为依据,利用我国1980~2010年期间序列数据,结合城乡二元结构,引入社会总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之比、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之比、城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等变量,研究我国的生产函数。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固定资产投资扩张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而过于偏重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速度过快,会对我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元锋  
城乡关系是现代化进程中最重大的基本关系之一,城乡二元结构在中国将长期存在,中国的城乡差距主要是传统农业造成的,而现代农业则是有深厚发展潜力的高效益产业。对中国城市化工业化替代性特征及其成本收益的分析表明,中国必须走土地集约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立足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依托城市与振兴农村并重,才能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海林  李志勇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旨在缩小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如果不考虑税收政策对城乡差距的影响,而仅仅着眼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反而在客观上可能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这是因为,虽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善一国二元财政状况,能够在总体上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在既有的收入分配格局中,税收的分配机制从农业部门转移大量农业剩余,从而在客观上拉大城乡差距,使政府的财政努力付诸东流。基于中国1957-2009年间数据的协整检验,很好地证明了这个结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蒲红刚  刘玉强  张喜东  
本文基于1989-2011年的统计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经济二元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鸿鹏  徐小怡  
“城乡金融存在二元性”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城乡金融二元结构除经济发展差别原因之外,更应该从城乡之间其他的差别之中寻找原因。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的差别主要是来自于农村产业生产组织特性、城乡之间的金融安排差别、农村金融脱媒及其存在的原因等。农村金融脱媒凸显出中央、省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险重视不够、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的不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正清  
重庆是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年轻内陆直辖市,经济二元结构突出。本文探讨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指标评价体系,据此对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及其演进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软化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蓝海涛  
经济转轨制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演变的主线为制度变迁,辅线为经济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有其深刻的历史与经济原因。当城乡二元结构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桎梏的时候,借助国际规则的强制力和诱导力,有助于各级政府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藩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正清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滞后必将影响经济发展。本文认为,我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城乡之间金融发展存在巨大差距,呈现典型的"二元结构",并表现在城乡存贷款、金融资产规模、金融相关率、金融市场发展等多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