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9)
- 2023(15050)
- 2022(12511)
- 2021(11482)
- 2020(9229)
- 2019(20622)
- 2018(20205)
- 2017(37254)
- 2016(19684)
- 2015(21552)
- 2014(20552)
- 2013(20065)
- 2012(18761)
- 2011(17108)
- 2010(17476)
- 2009(16284)
- 2008(15568)
- 2007(14234)
- 2006(12928)
- 2005(11672)
- 学科
- 济(81023)
- 经济(80934)
- 业(66909)
- 管理(54339)
- 农(51071)
- 企(43723)
- 企业(43723)
- 农业(34341)
- 中国(28488)
- 业经(25735)
- 地方(24661)
- 方法(21696)
- 技术(20487)
- 制(19787)
- 财(18355)
- 数学(17817)
- 数学方法(17604)
- 银(17093)
- 银行(17074)
- 行(16665)
- 融(16209)
- 金融(16208)
- 发(16113)
- 贸(14518)
- 贸易(14502)
- 学(14372)
- 易(14019)
- 体(13860)
- 技术管理(13186)
- 发展(12947)
- 机构
- 学院(270834)
- 大学(262214)
- 济(112927)
- 经济(110487)
- 管理(103816)
- 研究(95771)
- 理学(88434)
- 理学院(87405)
- 管理学(85965)
- 管理学院(85444)
- 中国(77017)
- 农(61409)
- 科学(56439)
- 京(55347)
- 财(50649)
- 所(47485)
- 农业(46315)
- 中心(45462)
- 江(44116)
- 业大(43746)
- 研究所(42405)
- 财经(38244)
- 范(37779)
- 师范(37464)
- 州(35272)
- 经(34694)
- 北京(34598)
- 院(34040)
- 省(32901)
- 经济学(32211)
- 基金
- 项目(177656)
- 科学(141781)
- 研究(137174)
- 基金(126514)
- 家(109338)
- 国家(108192)
- 科学基金(93610)
- 社会(88937)
- 社会科(83808)
- 社会科学(83793)
- 省(73857)
- 基金项目(67178)
- 教育(61130)
- 划(59636)
- 编号(57486)
- 自然(56469)
- 自然科(55228)
- 自然科学(55219)
- 自然科学基金(54258)
- 资助(47783)
- 成果(46167)
- 发(44834)
- 创(42520)
- 课题(40362)
- 重点(39754)
- 创新(38787)
- 部(38149)
- 发展(36703)
- 国家社会(36546)
- 展(36081)
- 期刊
- 济(142961)
- 经济(142961)
- 研究(84076)
- 中国(69720)
- 农(66559)
- 农业(44832)
- 科学(39582)
- 学报(39360)
- 管理(38815)
- 财(37104)
- 教育(35510)
- 融(33854)
- 金融(33854)
- 大学(31632)
- 业经(30572)
- 学学(29804)
- 技术(24616)
- 业(21967)
- 经济研究(20453)
- 问题(18541)
- 财经(17951)
- 农村(15963)
- 村(15963)
- 农业经济(15747)
- 科技(15522)
- 经(15521)
- 版(14967)
- 世界(14658)
- 技术经济(14176)
- 经济问题(13291)
共检索到436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勇军 朱月娟
受农村市场发展、农民收入及某些区域性独特习俗等的影响,农村小作坊有其存在的必然。然而,受公共资源的限制和重城轻乡思维的影响,农村小作坊的国家常规监管力量严重不足,而简单将城市行之有效的监管模式和监管经验复制到广袤的农村市场和农村小作坊的监管,无益于改变"农村地区是我国流通领域产品质量安全的薄弱环节"的事实。农村小作坊的监管面临诸多困境,亟待监管制度创新。立足当前城乡二元格局下农村市场和小作坊的监管现状,引入以村委会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市场尤其是农村小作坊的监管,梳理对农村小作坊的监管目的和监管原则、明确村委会参与监管的角色定位、合理界定村委会参与监管的职责分工并建构村委会登记备案制度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磊
激发农村市场需求是形成经济双循环格局的内在要求。农村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金融的需求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经过多年探索与改革后,农村金融监管却滞后于农村金融的发展速度,金融监管成为制约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不利于防范农村金融风险,发挥资金对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支持作用。本文立足于经济双循环格局对农村市场的要求,论述了金融对农村经济的重要性和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并通过系统性阐述农村金融监管的短板,给出激发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双循环 农村金融 金融监管 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娜
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新的农村金融业态重塑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模式得到快速提升。但受到农村金融市场条件的约束,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金融产品环节的创新,而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架构和农村金融产业链的创新。因此,农村金融科技体系规模仍然较小,并未真正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此,文章基于农村金融特征,依靠平台资源整合能力,以协同理念发挥各金融主体优势,创新农村金融科技体系,以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目标。同时,针对农村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金融风险,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监管模式及监管技术等方面提供解决路径。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娜
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新的农村金融业态重塑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模式得到快速提升。但受到农村金融市场条件的约束,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金融产品环节的创新,而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架构和农村金融产业链的创新。因此,农村金融科技体系规模仍然较小,并未真正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此,文章基于农村金融特征,依靠平台资源整合能力,以协同理念发挥各金融主体优势,创新农村金融科技体系,以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目标。同时,针对农村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金融风险,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监管模式及监管技术等方面提供解决路径。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汇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营造了政策支持的氛围。2017年的一号文件又用近千字的篇幅对农村金融创新进行了论述,提出既支持金融创新又要打击非法集资。在4月份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的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汇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营造了政策支持的氛围。2017年的一号文件又用近千字的篇幅对农村金融创新进行了论述,提出既支持金融创新又要打击非法集资。在4月份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的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中玖
"村账乡代管"模式对改进和规范农村财务与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农村会计监督具有重要作用。但受该模式还很不完善局限,它在延续过去某些旧的问题的同时,还衍生出了某些新问题。对此急需从财务监管机制方面加以创新,使之尽快发展完善成为解决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治本之策。
关键词:
村账乡代管 财务监管 机制 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兴 安雪洁 何奇龙 马九杰
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面临着政府金融监管成本高而导致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监管“魔咒”。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的合作金融监管模式的成本及效果,论证了政府委托监管模式的可行逻辑。运用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的多案例研究法,对四个合作金融监管实践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发现,政府委托监管通过多监管主体合作既能够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又可以监管并服务于基层合作金融组织,减少组织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破解监管“魔咒”,国际合作金融监管经验同样适用于我国。由此,我国也可借鉴国际经验,逐步探索利用相关孵化组织以及将基层分散的合作金融组织联合起来形成县—地市—省级或者全国性的行业联合组织,建立由下而上的合作金融体系,并与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对接,最终形成金字塔型的政府委托监管体系,从而避免因噎废食式的“一刀切”或者采用低效率合作金融模式的监管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兴 安雪洁 何奇龙 马九杰
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面临着政府金融监管成本高而导致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监管“魔咒”。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的合作金融监管模式的成本及效果,论证了政府委托监管模式的可行逻辑。运用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的多案例研究法,对四个合作金融监管实践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发现,政府委托监管通过多监管主体合作既能够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又可以监管并服务于基层合作金融组织,减少组织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破解监管“魔咒”,国际合作金融监管经验同样适用于我国。由此,我国也可借鉴国际经验,逐步探索利用相关孵化组织以及将基层分散的合作金融组织联合起来形成县—地市—省级或者全国性的行业联合组织,建立由下而上的合作金融体系,并与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对接,最终形成金字塔型的政府委托监管体系,从而避免因噎废食式的“一刀切”或者采用低效率合作金融模式的监管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兴 安雪洁 何奇龙 马九杰
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面临着政府金融监管成本高而导致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监管“魔咒”。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的合作金融监管模式的成本及效果,论证了政府委托监管模式的可行逻辑。运用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的多案例研究法,对四个合作金融监管实践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发现,政府委托监管通过多监管主体合作既能够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又可以监管并服务于基层合作金融组织,减少组织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破解监管“魔咒”,国际合作金融监管经验同样适用于我国。由此,我国也可借鉴国际经验,逐步探索利用相关孵化组织以及将基层分散的合作金融组织联合起来形成县一地市一省级或者全国性的行业联合组织,建立由下而上的合作金融体系,并与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对接,最终形成金字塔型的政府委托监管体系,从而避免因噎废食式的“一刀切”或者采用低效率合作金融模式的监管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述涛
金融监管制度环境在保障金融服务可持续性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监管面临诸多困难,落后的农村金融体系已不能有效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在剖析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监管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监管 自律建设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伟骅
各国对内幕交易的监管基本采取立法的形式,许多学者都探讨了实施内幕交易监管的有效性以及监管效率问题。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从内幕交易监管有效性的纵向比较分析,内幕交易监管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横向比较分析,内幕交易监管越严格,越有利于降低内幕交易程度。总体而言,内幕交易监管是必要与相对有效的。因交易者策略与量价甄别指标的主观性而产生了监管困境,降低了监管效率。但是监管总体上可以带给市场的效益高于成本,那么内幕交易监管的实施与不断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
内幕交易 交易者策略 监管困境 市场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韦洁 武长海
相对于传统金融风险,金融科技风险呈现出辐射范围扩大、风险复杂性及不确定性上升等新特征。现行金融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在应对金融科技风险上面临困境,亟需按照“理念—方式”的逻辑,重新审视并变革金融监管理念及监管方式,实现对金融科技风险的有效监管。要转变传统监管固有的金融抑制理念、形式监管理念和风险防范理念,树立并贯彻金融包容性理念、实质重于形式理念和风险配置理念。要优化金融监管方式,在监管主体维度上采取共享共治型监管方式,在监管对象维度上引入先行实验型监管方式,在监管工具维度上运用科技驱动型监管方式,以更有效的金融监管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文学 郝君富
近年来,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也普遍面临"融资难"和"审贷难"两大现实经营困境,并带来了更大的运营风险。因而,强化外在金融监管约束已成为保障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融资难"和"审贷难"这两大现实困境的形成与村镇银行特殊的机构属性和运营环境直接相关,在加强金融监管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必须通过监管思路的创新,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应村镇银行机构属性的监管措施,为村镇银行发展初期面临的两大经营困境破题,从而保障村镇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村镇银行 金融监管 农村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竞而不争:村级选举的政治生态及其困境——基于安徽省村委会换届选举的调查
村民自治下村委会政策执行监督问题分析
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投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基于乡村社会信任的视角
新农村建设中村级公共品供给的激励与监控——基于对村委会和村民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考察
村庄异质性、村民协商获得感与村委会工作满意度——基于10个乡镇1987个样本的实证分析
通过统一税制破解进出境“货物”和“物品”二元监管模式困境的思考
城乡二元格局下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乡村振兴中乡村基金会与村委会的互动图景及生态位逻辑分析——基于广东省茂名市中垌镇公益组织生态的检视
社区居委会参与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的困境及机制探索
“村改居”社区居委会选举困境与治理路径——以城乡协调发展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