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99)
2023(13796)
2022(11708)
2021(10837)
2020(9162)
2019(21457)
2018(21416)
2017(39928)
2016(22319)
2015(25549)
2014(25768)
2013(25077)
2012(23091)
2011(20815)
2010(20812)
2009(18918)
2008(18603)
2007(16415)
2006(13909)
2005(12142)
作者
(61065)
(51349)
(51243)
(48744)
(32634)
(24718)
(23745)
(20110)
(19696)
(18274)
(17572)
(17087)
(16187)
(16029)
(16023)
(15875)
(15738)
(15192)
(14817)
(14738)
(12724)
(12667)
(12541)
(11701)
(11573)
(11545)
(11539)
(11441)
(10374)
(10286)
学科
(89776)
经济(89680)
(60444)
管理(59969)
方法(48795)
(47293)
企业(47293)
数学(44386)
数学方法(43863)
中国(26862)
(26110)
(25015)
教育(20585)
业经(19132)
(17917)
农业(17605)
(16794)
贸易(16790)
地方(16367)
(16340)
理论(15816)
(15718)
财务(15670)
财务管理(15629)
(15148)
企业财务(14869)
技术(13410)
(12318)
银行(12292)
(12136)
机构
大学(316050)
学院(311130)
(123408)
管理(120688)
经济(120659)
理学(105308)
理学院(104189)
管理学(102237)
管理学院(101631)
研究(99512)
中国(70065)
(65770)
科学(59293)
(56650)
(48236)
(48045)
(47756)
中心(47423)
师范(47369)
(46653)
财经(46051)
业大(44715)
研究所(43905)
(41970)
北京(41184)
经济学(38780)
师范大学(38512)
农业(37644)
(36626)
教育(36493)
基金
项目(212355)
科学(169315)
研究(159038)
基金(153909)
(132512)
国家(131341)
科学基金(113811)
社会(100966)
社会科(95600)
社会科学(95575)
(83587)
基金项目(80778)
教育(80570)
自然(72737)
(71704)
自然科(71106)
自然科学(71087)
自然科学基金(69854)
编号(66432)
资助(63890)
成果(55081)
(49285)
重点(48443)
课题(46957)
(45595)
(44239)
教育部(43392)
人文(41370)
国家社会(41326)
大学(41202)
期刊
(123884)
经济(123884)
研究(92628)
中国(62016)
教育(56853)
学报(46074)
(44953)
(42881)
科学(41504)
管理(39863)
大学(36502)
学学(32807)
技术(31497)
农业(29319)
(24410)
金融(24410)
财经(22659)
业经(21281)
经济研究(20345)
(19383)
图书(18298)
统计(17279)
问题(16630)
(15360)
技术经济(15284)
(15086)
职业(14827)
(14568)
理论(14258)
决策(14179)
共检索到448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龚锋  卢洪友  
本文基于2001—2006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义务教育数据,实证测度城乡义务教育服务的边际受益率;进而构建回归模型,检验政府投入偏向、居民需求偏好和义务教育服务生产效率等因素对城乡义务教育边际受益状况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地区义务教育服务的边际受益率远高于农村地区,且二者的差距在逐步扩大;城乡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差距和生产效率差距是导致城乡义务教育边际受益差距明显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龚锋  卢洪友  卢盛峰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受益"的三维视角,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城乡义务教育服务投入差距、产出差距和受益非均衡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城乡地区普通初中和小学师资力量的差距以及义务教育服务的生产效率差距,是导致城乡义务教育服务产出差距的重要原因;而城乡义务教育服务的产出差距以及城乡居民义务教育服务的偏好差异,又是导致城乡义务教育服务受益非均衡的重要原因。据此,本文认为,应着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人才充实农村地区的师资队伍;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增强农村居民对义务教育服务的偏好强度,最终实现从多维的角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服务的统筹和均等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健梅  陈丰  
为了更加准确把握了解城乡义务均衡发展情况,笔者对山东省日照市进行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查。调查采用自编的《日照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查问卷》,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00个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611份,问卷均由学生家长完成。根据调研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并得出政策性启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佳  朱祥  
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公平既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采用边际受益归宿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了2017-2020年我国11个省(区、市)1052个县(区)的义务教育生均支出的受益分配情况。研究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边际受益率表现出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亲贫”状态,贫困地区是新增教育生均支出的最大受益者,而初中边际受益率却表现出不利于教育公平的结构特征,贫困地区从新增教育生均支出的受益最小;从动态上看,贫困地区小学和初中的边际受益率均呈现出下降态势,这表明义务教育生均支出边际受益分配结果的公平性在恶化。基于此,建议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领域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优化义务教育经费的层级结构,从而提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受益水平,促进义务教育更加公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小球  李琼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运用基尼系数和极差率等方法,从生均经费视角实证检验中国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我国义务教育的生均经费基尼系数呈现下降趋势;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极差率持续减小;生均经费区域差异明显。为全面提高中国义务教育制质量,促进义务教育省际均衡发展,应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义务教育生均经费财政投入主体上移,提高中央和省财政分担比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雁  
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基本均衡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在当前教育资源总量短缺、结构失衡的大背景下,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均衡有效配置,不仅需要理论研究,更需要实践探索。浙江省湖州市的现状和做法对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施威  杨琼  耿华萍  
近代以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总体上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其实质是资源供给和配置机制失衡。义务教育非均衡供给制度具有内在的逻辑和动能、深厚的历史传统以及稳固的社会根基:一是非均衡发展机制优势符合后发国家的战略意图;二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累积和固化的法理传统、制度惯性与教育文化;三是国家意志、行政体制和非制度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主体利益博弈需求。循此逻辑,历次教育体制变革都在事实上延续了非均衡供给机制,尽管中央政府于2006年进行了反向改革,但"新机制"及其后续改革并未消除"城乡分立"的制度惯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梁文艳  杜育红  
省际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在基于生均经费指标的剖后发现我国省际间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相当严重;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的分析,笔者认为,省级政府的投入努力程度不高、"省级财政不中立"是省际间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为促进省际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中央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制定制度激励省级政府投资义务教育的努力程度,出台科学、合理的公用经费充足性标准,重视公用经费的专项拨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昕  史建民  闻德美  
文章通过设计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评价指数,从纵向和横向计算了1995~2009年全国和各省区的指数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计算各年度中央-省财政分权度和各省内财政分权度指标,并将其与义务教育均衡指数以及人均GDP指标结合在一起设计了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模型,运用STATA10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全国和各省层面上财政分权度与义务教育均衡的关系恰好相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巴特尔  赵志军  
本文综合运用泰尔指数、差异系数和二维象限法等方法展开实证分析,发现:第一,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源的空间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部。为了剖析区域内差异,结合发展水平和均衡程度两个维度提出由"高水平高均衡、高水平低均衡、低水平低均衡和低水平高均衡"四种类型构成的二维评价模型,据此分析发现省份之间、学段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个别省份的表现优于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水平。第二,进一步结合有关理论和数据分析表明,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缘自医学海拔梯度分化、经济人口密度分化和社会结构二元分化等。同时发现最滞后省份的乡村资源有较大进步,但乡村与城镇之间存在"软资源不足,硬资源反超"现象;医学高原地区和经济人口协调指数较低地区的资源较薄弱。为此,提出依次推进资源均衡、质量均衡,依次推进县域、市域内均衡的发展路径,采取分段、分类与分步相结合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才云  
在我国经济改革提速及渐进开放的背景下,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与已有文献不同的是,文章选取新的指标构建新型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研究表明:中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倪青山  陈国强  宋蕾  
基于1985~2012年城镇居民收入分组数据,分析了经济结构转换、投资增长以及经济开放程度的改变对于各收入组收入增长的不同效应,以及这一期间相应宏观经济变量对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均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会拉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第三产业比重增加更有利于高收入人群收入提高;国内投资与利用外资、经济开放程度对城镇不同收入组收入增长都具有不同的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新波  张丽华  
通过基尼系数分解和泰尔指数分解的方法,从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两个方面探讨农村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并得出结论:农村税费改革后,虽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但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差异的扩大速度,而农村义务教育的地区间差异仍在进一步扩大。基于这一事实,从事权角度提出了改革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新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芳   胡立君  
文章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乡村振兴水平跨过门槛值后能够更有效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芳   胡立君  
文章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乡村振兴水平跨过门槛值后能够更有效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