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0)
- 2023(17013)
- 2022(14347)
- 2021(13497)
- 2020(11092)
- 2019(25924)
- 2018(25727)
- 2017(47850)
- 2016(26568)
- 2015(30040)
- 2014(30353)
- 2013(29138)
- 2012(27219)
- 2011(24792)
- 2010(25114)
- 2009(22883)
- 2008(22614)
- 2007(20012)
- 2006(18117)
- 2005(16428)
- 学科
- 济(112155)
- 经济(112001)
- 管理(70966)
- 业(68260)
- 企(54688)
- 企业(54688)
- 方法(46653)
- 数学(41275)
- 数学方法(40644)
- 中国(36216)
- 农(33575)
- 财(29441)
- 地方(28560)
- 业经(25992)
- 制(24552)
- 农业(22571)
- 教育(22379)
- 学(21380)
- 理论(19032)
- 贸(18915)
- 银(18905)
- 贸易(18897)
- 银行(18884)
- 融(18719)
- 金融(18717)
- 易(18249)
- 行(18165)
- 发(17316)
- 体(16606)
- 技术(16518)
- 机构
- 大学(369885)
- 学院(367850)
- 济(148167)
- 经济(144821)
- 管理(137152)
- 研究(129194)
- 理学(116689)
- 理学院(115340)
- 管理学(113182)
- 管理学院(112474)
- 中国(96311)
- 京(80064)
- 科学(75489)
- 财(72935)
- 所(64185)
- 中心(59505)
- 江(57977)
- 研究所(57406)
- 范(57319)
- 农(57041)
- 师范(56874)
- 财经(55880)
- 北京(52004)
- 经(50707)
- 业大(50208)
- 院(47052)
- 州(46298)
- 师范大学(46193)
- 经济学(45256)
- 农业(43435)
- 基金
- 项目(238730)
- 科学(189269)
- 研究(182177)
- 基金(169915)
- 家(146445)
- 国家(145057)
- 科学基金(124526)
- 社会(114905)
- 社会科(108606)
- 社会科学(108577)
- 省(94454)
- 教育(89589)
- 基金项目(88590)
- 划(80932)
- 自然(77445)
- 编号(75683)
- 自然科(75557)
- 自然科学(75537)
- 自然科学基金(74157)
- 资助(70165)
- 成果(63986)
- 课题(55664)
- 发(55486)
- 重点(55149)
- 部(54359)
- 创(49570)
- 教育部(47417)
- 国家社会(46738)
- 创新(46099)
- 性(45789)
- 期刊
- 济(171115)
- 经济(171115)
- 研究(121661)
- 中国(86050)
- 教育(67518)
- 财(56731)
- 农(53248)
- 学报(51564)
- 管理(51475)
- 科学(48969)
- 大学(41638)
- 融(38619)
- 金融(38619)
- 学学(37682)
- 技术(36383)
- 农业(36116)
- 业经(28832)
- 财经(28078)
- 经济研究(26391)
- 经(24196)
- 问题(22617)
- 统计(18418)
- 业(18278)
- 职业(17762)
- 贸(17429)
- 图书(17364)
- 技术经济(17275)
- 策(16517)
- 发(16342)
- 理论(16258)
共检索到579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艺 刘洋洋
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是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最终衡量标准。本文基于四川省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对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满意度的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公众对义务教育满意度的总体状况和诉求。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众满意度总体合格率和评价分值较高,但部分群体评价不合格;学校资源配置满意度各指标差异较大,公众对入学机会满意度较高,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最低;除思想道德教育满意度在全部指标中最高外,学生成绩、文体素质满意度较低。由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应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完善和改进,并应通过完善义务教育的激励和评估机制、提升硬件质量、增强师资力量、提高义务教育...
关键词:
义务教育满意度 城乡教育均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敬 张阳艳 熊德平
重庆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由2007年的3.59∶1降至2011年的3.12∶1,城乡统筹取得实质性进展。重庆的经验体现于三大制度创新:一是把"开放"放在重要位置,建立新型的城乡统筹开放关系;二是实施"大蛋糕与大比例"战略,建立新型的城乡分配关系;三是创新"四位一体"的城乡统筹制度框架,建立新型的城乡平等关系。随着城乡统筹改革进入"深水区",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村经济内在动力机制的构建还有待时日,进一步转变城乡经济增长方式显得十分迫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严金明 王晨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背景与动因,接着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七种模式,即城乡用地"一张图"模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土地综合整理模式、宅基地承包地双放弃一退出模式、生态搬迁模式和耕地保护基金创设模式,然后从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地、节约集约用地、健康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可持续发展、符合法理精神和以人为本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成都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启示,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成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艺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互动中实现融合发展,关系到破解"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目前,成都市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都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都已具备了一定基础,但仍面临着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支撑不足、城镇化体系还不完善以及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协调性不高等挑战。鉴于此,应以产业高端化增强工业化动力为支撑、从"产城融合"实现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推进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等方面着手,促使其在高水平发展的基础上相互融合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良庆 张贵友
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土地有必要进行规模经营。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下的农村土地规模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家祥 崔丽娟
在我国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关键环节的农地制度创新问题受到学界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试验区土地制度创新理论的热点,阐述了此方面研究的特点,取得成果的意义及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顺湘
同处西部的成渝两地均是现代化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或"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特征,其统筹城乡改革具有典型性和共同性;但两市的市情及发展程度等历史基础不同也决定了其改革的差异性。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区域的特性出发,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走整体推进之路;立足"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市情,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则走的是渐进之路。两地改革的有效推进,将在欠发达地区乃至全国产生积极的"以点带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东升 邹克俭
2003年以来,成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先行先试,在众多方面和领域突破了传统体制束缚,初步建立了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关键词:
体制机制 先行先试 城乡统筹 科学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卓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将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本地区"十二五"规划。如何构建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公共文化事业均衡发展,关键看能否准确把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是否在实际工作中较好地坚持"四性"原则。
关键词:
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四性”原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尹希果 陈彪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基层,难点在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统筹城乡水平的高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的县乡村治理结构改革模式应是:强县—简乡—联村。通过治理结构改革加快行政职能转变,提升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能力,进而实现"以城带县——以县促乡(镇)——以乡(镇)领农(三农)"的城乡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发挥县、乡、村三级资源优势互补和经济协同发展效应,形成广大农村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后发优势,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
关键词:
统筹城乡 试验区 县乡村 治理结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莉 刘志文
地区经济差距内在地通过聚集回波效应和扩散涓滴效应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首先分析了地区经济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然后以重庆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全市先下降后上升、地带内部逐步扩大、地带间在波动中下降的发展趋势。重庆市二元经济结构呈现出倒N型变动轨迹,城乡收入差距为呈倒U型变动轨迹,城乡消费差距则呈M型变动轨迹,总体而言,城乡差距在开始缩小。计量模型说明,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因经济的聚集回波效应和扩散涓滴的交替作用而随地带间差距、全市差距的变化及整体经济的发展呈倒U型变化。城乡统筹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内部地区经济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相互交织的复杂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刁其怀
通过对改革试验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相关问题的研究表明,当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出让主体不合格、流转收益分配机制及开发利用投融机制不健全、流转规模偏小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流转。为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一步入市流转,要改革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问题,明晰集体土地权属主体;尊重农民意愿,完善流转收益分配机制;畅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获取路径,壮大入市规模;缩减征地数量,坚持民生导向;加强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助推入市流转。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入市路径 对策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杨顺湘
欠发达地区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刻不容缓,尤其是西部内陆地区,必须大力发展内陆型开放经济。重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探索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路子,为欠发达地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以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极具普适价值的经验。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周文兴
现行重庆直辖模式存在缺陷,立足于成渝万"金三角"的全面城乡统筹试验是克服这种缺陷的难得机遇。成渝真诚合作有其历史必然性,借助于非线性数学思维——分形分维思想,表明这种合作具有深刻价值和深远意义。大四川盆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充满希望,盆地周边山区的生态压力也将会逐步减轻,由此,区域性城乡统筹试验价值可以得到升华。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课题组 陈澍 田代贵 马云辉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就是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格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消除城乡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建立起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城乡资源统筹配置、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统筹城乡 配套改革 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三个突破——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思考
成渝试验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新进展
西部特大城市职教与产业结构互动分析——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为例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抉择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投入机制改革——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为例
基于DEA方法的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研究——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为例
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探析——基于成都市改革的实践
新型城镇化测度及统计评价——以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
惠农政策执行效力提升的阻滞因素及对策研究——以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意向选择分析——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