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0)
- 2023(9578)
- 2022(8058)
- 2021(7272)
- 2020(6021)
- 2019(13993)
- 2018(13557)
- 2017(26445)
- 2016(14498)
- 2015(16302)
- 2014(16516)
- 2013(16458)
- 2012(15563)
- 2011(14249)
- 2010(14333)
- 2009(13494)
- 2008(13424)
- 2007(12311)
- 2006(10556)
- 2005(9411)
- 学科
- 济(64406)
- 经济(64359)
- 业(42655)
- 管理(38950)
- 企(34597)
- 企业(34597)
- 方法(29348)
- 数学(26103)
- 数学方法(25813)
- 农(21711)
- 财(18174)
- 中国(16702)
- 业经(15513)
- 农业(14744)
- 学(14433)
- 地方(13840)
- 制(12043)
- 贸(11702)
- 贸易(11698)
- 务(11400)
- 财务(11384)
- 财务管理(11359)
- 易(11334)
- 企业财务(10820)
- 和(9297)
- 银(9235)
- 银行(9198)
- 融(8743)
- 金融(8740)
- 行(8692)
- 机构
- 学院(215789)
- 大学(214282)
- 济(87190)
- 经济(85310)
- 管理(78669)
- 研究(74484)
- 理学(68149)
- 理学院(67275)
- 管理学(65976)
- 管理学院(65557)
- 中国(55320)
- 科学(48010)
- 京(45289)
- 农(40456)
- 财(39648)
- 所(39085)
- 研究所(35777)
- 中心(34013)
- 业大(33880)
- 江(33346)
- 农业(31767)
- 财经(31734)
- 范(30226)
- 师范(29931)
- 经(28672)
- 北京(28386)
- 经济学(27520)
- 院(26864)
- 州(26225)
- 经济学院(25109)
- 基金
- 项目(143849)
- 科学(112287)
- 研究(104227)
- 基金(102916)
- 家(90442)
- 国家(89671)
- 科学基金(75212)
- 社会(65320)
- 社会科(61732)
- 社会科学(61711)
- 省(57058)
- 基金项目(54541)
- 划(48393)
- 自然(48212)
- 教育(47831)
- 自然科(46993)
- 自然科学(46979)
- 自然科学基金(46142)
- 编号(42964)
- 资助(41668)
- 成果(35163)
- 重点(33531)
- 发(32609)
- 部(31639)
- 课题(30090)
- 创(29645)
- 科研(27916)
- 创新(27653)
- 国家社会(26697)
- 计划(26691)
共检索到312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小强
我国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十余年以来,发达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结构布局变化呈现不同特征:城市大力推动小班化教育以促进学校内部结构的优化;农村则通过布局调整实现规模化办学的目标。究其原因,发达城市雄厚的经济资本与小班化教育理念有机结合,而落后地区财政困难的现实与规模效益理论互为依托。不可忽视的结果是"小班共识"成为城市拒绝外来务工者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制度屏障,而规模效益理论则成为农村学校维持大班额教学的"科学依据"。农村儿童不论是留守在农村还是迁徙进城市,其教育不公平的境遇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树立城乡一体化的理念,城市推行的小班化教育要具有包容性,而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应以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玉龙 赖志柱
学校的合理规划布局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已有许多学者研究了学校的布局问题,但基本上都忽略了交通网络条件以及不确定因素对学校布局的影响。本研究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重点考虑交通网络对乡村中小学选址的影响,并假设旅行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以最小化学生旅行成本、学校建设、道路修建和道路升级成本为目标,构建不确定条件下的设施区位设计模型。在算法求解方面提出混合模拟退火算法,用于确定新建学校的最佳位置,以及新道路的修建和原有道路的升级情况。最后,将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应用到实际案例中。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祥云 魏萍
中国式财政分权缺乏"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约束,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最大化,试图通过学校合并产生规模经济来降低生均教育财政支出,是地方断章取义执行中央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主要原因。以中国31个省2001-2010年的面板模型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度越高,地方政府合并中小学力度越大,学校数越少,生均预算内教育支出越低。纠正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布局调整的行为扭曲,要科学规划学校布局,改进绩效考核指标,加强明文和程序约束。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肖利宏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减少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不少中小学生源不足、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质量低的矛盾日益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开始了新一轮中小学布局大调整。那么,这一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是什么?调整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熊向明
本文在对河南中原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反思了当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健康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建立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保障体系;大力加强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结合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义务教育 反思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庆娜
在农村学生家长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基于全国10个省区的调研数据,本文探讨了农村学生家长对学校撤并的立场、学校撤并中的参与度及家长对学校撤并效果的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两成以上的农村学生家长不支持学校撤并;无论是在学校撤并的决策过程还是执行过程中,农村学生家长的参与度均较低;两成农村学生家长对学校撤并效果不满意。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学校布局调整 参与度 满意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范先佐
本文在对中西部部分省市调研的基础上,就我国农村中小学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其方式选择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一种自然选择、农村城镇化的必然结果和农村生源减少的客观要求,调整的动力在于追求效益、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其选择方式主要有示范方式、强制方式和示范与强制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示范的方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周雷
2001年5月,国家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十年来,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计划生育的全面落实以及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学龄人口分布和就学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合理规划中小学布局是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近日,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布局的实施意见》,完善福建省中小学布局,促进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何卓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城镇化、农村行政区划调整、学龄人口减少、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以及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大力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总体上适应了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效益和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管华 陈鹏
从法律角度看,学校布局调整是行政给付行为的变更。各地县级政府制定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是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具体行政行为。该行为改变了以儿童受教育权为核心,包括国家教育权、学校教育权和家长教育权在内的权利(力)义务体系。学校布局调整应遵循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庞丽娟 韩小雨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我国近年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然而,当前部分地区在对该项政策的理解与推行上凸显不少问题。根据有关问题及其成因,各地政府应科学认识布局调整政策,深入凋研当地实际情况,稳步推进布局调整进程及健全寄宿学校管理制度与后勤配套设施。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问题 原因 对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卜文军 熊南凤
本文在对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剖析了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资金短缺、调整不到位、寄宿条件差、辍学现象严重、学前教育受阻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措并举、确保教育投入;改善寄宿制学校办学环境;救助贫困学生,优化教师队伍;发展学前教育等6点建设性意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范先佐 郭清扬
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湖北、河南、广西、云南、陕西和内蒙古6个省(自治区)38个县市的177个乡镇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的调研显示,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布局调整后也出现了学生上学路程远,学校缺乏后续配套资金,增加了教师工作负担及家长的经济负担等问题。今后需要科学制定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切实保证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公平地享受优质教育,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资助的力度,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勇宏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具有特定的行为预期和动力。追求学校规模效益是初始动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直接目的,方便教育管理是迫切要求,提高教育质量是最终归宿。正是对这些目的的追求构成了各级政府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动力,推动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预期 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