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4)
2023(9336)
2022(7203)
2021(6431)
2020(5273)
2019(11793)
2018(11469)
2017(21401)
2016(11556)
2015(12915)
2014(13030)
2013(12815)
2012(11807)
2011(10742)
2010(10846)
2009(10299)
2008(10267)
2007(9397)
2006(8677)
2005(8106)
作者
(34823)
(29353)
(29248)
(27862)
(18672)
(14172)
(13234)
(11464)
(11327)
(10488)
(9991)
(9940)
(9522)
(9389)
(9084)
(8951)
(8662)
(8489)
(8375)
(8345)
(7492)
(7310)
(7094)
(6676)
(6660)
(6557)
(6500)
(6375)
(6030)
(5895)
学科
(58879)
经济(58803)
管理(30661)
(29198)
(22055)
企业(22055)
(20164)
方法(19510)
地方(17631)
中国(17610)
数学(16549)
数学方法(16279)
业经(14751)
农业(13768)
(11967)
(11966)
(9975)
(9931)
地方经济(9314)
发展(8366)
(8351)
理论(8102)
(8004)
金融(8002)
(7817)
贸易(7809)
(7687)
银行(7668)
(7375)
(7366)
机构
大学(171939)
学院(170482)
(67849)
经济(66252)
研究(62542)
管理(60601)
理学(51872)
理学院(51147)
管理学(49821)
管理学院(49516)
中国(47248)
科学(39231)
(37414)
(32290)
(31522)
(30762)
研究所(29150)
中心(28210)
(27834)
(25911)
师范(25680)
业大(25068)
财经(24467)
北京(23658)
农业(23592)
(22709)
(22133)
(21988)
经济学(21243)
师范大学(20816)
基金
项目(112490)
科学(89196)
研究(81958)
基金(81864)
(72024)
国家(71343)
科学基金(60628)
社会(54052)
社会科(50831)
社会科学(50818)
(43818)
基金项目(42550)
自然(37590)
教育(37077)
自然科(36767)
自然科学(36756)
(36672)
自然科学基金(36079)
编号(32882)
资助(32598)
成果(27542)
重点(25784)
(25517)
(24197)
课题(23492)
国家社会(22855)
(22319)
科研(21139)
创新(20854)
发展(20802)
期刊
(84168)
经济(84168)
研究(52541)
中国(40164)
(31720)
学报(29731)
科学(27917)
(23706)
管理(23438)
大学(22915)
教育(21452)
学学(21322)
农业(21295)
(15899)
金融(15899)
技术(14418)
业经(14240)
经济研究(12899)
财经(12517)
问题(11035)
(10903)
(10455)
(9951)
资源(8977)
图书(8934)
统计(8732)
(8576)
技术经济(8173)
(8117)
(7823)
共检索到269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美妃  孙国嫄  
本文择取以家庭为单位的视角,将县域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问题置于代际关系和动态的家庭生命周期中加以理解。研究发现,农民的养老安排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在代际分居、儿女有别的原则下,分居城乡两地的父子两代人的小家庭构成了合一的整体,协作经营着维持生计、养育孩子、赡养老人的任务;第二,农民步入老年可分为能通过劳动挣取相对可观收入、能独立生活、不再能独立生活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居住与生活安排;第三,老年人在城乡间的流动是双向的,居住模式也是多元而弹性的。如何在城乡融合的视野下,发挥村庄的养老功能,以及通过养老保险为陷入困境的高龄老人提供“托底”的养老保障,或许应该成为未来公共政策设计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美妃  孙国嫄  
本文择取以家庭为单位的视角,将县域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问题置于代际关系和动态的家庭生命周期中加以理解。研究发现,农民的养老安排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在代际分居、儿女有别的原则下,分居城乡两地的父子两代人的小家庭构成了合一的整体,协作经营着维持生计、养育孩子、赡养老人的任务;第二,农民步入老年可分为能通过劳动挣取相对可观收入、能独立生活、不再能独立生活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居住与生活安排;第三,老年人在城乡间的流动是双向的,居住模式也是多元而弹性的。如何在城乡融合的视野下,发挥村庄的养老功能,以及通过养老保险为陷入困境的高龄老人提供“托底”的养老保障,或许应该成为未来公共政策设计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欣欣  朱宇  
城乡之间的人口流迁是持续多年的研究热点,当前产生多元化转变中以就近流迁规模增加和跨省区市、跨区域流迁规模减小为主。特别是人口在县域范围内双向流迁引发的县域城镇化带来了城镇化机制的转换,揭示出城乡发展的复杂动态,亟须对人口流迁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与探讨。中部地区人口在城乡间双栖流动现象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也缺乏从流迁人口微观视角去理解县域城镇化的逻辑,而且现有县域城镇化研究与流迁人口现实城镇化意愿之间存在错位,因此需要进一步突破传统二元分析框架去理解和阐释我国的县域城镇化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洛  
本文通过拓展的经济增长模型,构建包括金融、财政子行业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1999—2018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993个县域动态面板数据作为样本,采用PSTR回归模型方法,实证研究县域金融、财政和城镇化进程的非线性关系,检验县域金融中介和财政支出的协同效应对县域城镇化进程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中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我国县域金融中介和财政支出进入非协同区制,规模和结构失衡状况没有改观,其中结构协同失衡更为严重,仍具备较大的县域城镇化进程空间。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促进县域城镇化进程为契机,提出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金融、财政资源合理配置的良性协同机制,更好地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黎  余志君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县域教育资源整合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县域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本文立足于城镇化的要求,从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出发,试图找到县域教育资源整合的新途径,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教育发展中面对的现实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席广亮  甄峰  翟青  王波  
首先梳理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空间重构关系,在分析都兰县城乡空间现状基础之后,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都兰县空间重构的要求,提出了以功能提升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以产业发展促进城乡空间增长、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空间集聚、以质量提升强化城乡空间管治的县域城乡重构机制,并对县域、城镇、工矿区、乡村中心社区等的空间重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本凤  周洋西  
本文基于省际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29个省市城镇和农村的金融排斥地区差异,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和农村的金融排斥地区差异问题及城乡金融和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问题显著;中国城镇和农村金融排斥差异在地理上具有集聚性,即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城乡金融排斥整体上较中部和西部更加严重;地区整体的就业情况、居民消费水平、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国城乡金融排斥地区差异呈现正的显著性影响,而女性人口占比对城乡金融排斥差异则呈现出负的显著性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娜  
本文首先在明确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化与商贸流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研究了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其次,在实证分析中使用2002-2017年全国统计数据,分析了商贸流通效率对城乡消费差异的影响。最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商贸流通效率的11个因素,得出相应的结论,对未来如何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缩小城乡消费差异提出了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闫恩虎  
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深刻理解城镇化的内涵和城镇化的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引,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推动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炜  
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积极探索城镇化建设道路,加快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问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必须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凯霞  
县城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提升县域城镇化质量,提高县城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是破解制约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中的一系列突出问题,进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为此,在分析县域城镇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县域城镇化在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中的价值,并从扩大内需、补齐短板、强化特色、优化布局等方面,提出提升县域城镇化发展质量对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久文  周玉龙  
以中小城市尤其是县城为目的地的城镇化路径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本文建立了劳动力迁移的数理模型,使用有效消除内生性的系统GMM方法对2005-2011年中国县域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表明:城乡差距中,收入差距扩大阻碍了劳动力迁移,不利于城镇化;而金融支持对城镇发展的偏向性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推动以就业为基础的城镇化进程,但是投资偏向对城镇化的推动并不明显。文章进一步使用非农就业人口数量为因变量的模型对以上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发现研究结论较为可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宇龙  叶艳秋  钟伟伟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发展道路,指出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城镇化战略的实施给房地产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对此,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房地产与城镇化的相关性城镇化建设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相辅相成。城镇化率提高、人口增长会产生新的房地产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又会拉动经济增长,吸引更多人口集聚,进一步推动城镇化进程。通过对房地产投资和城镇化率数据的回归分析,可以从理论上找到二者相关性的依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凤翠  宁永红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一方面,城镇人口迅速增加,需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但他们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急需对其进行教育培训,而大量高校聚集在城市,县域高校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农民收入增加,教育需求增强,农民市民化等提出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因此,在县域发展以职业培训为主,进行灵活多样短期非学历教育的社区学院是必要和可行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江华  
城镇地价是影响土地流转、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现行体系下评估出的价格各自独立、缺乏可比性。文章通过建立研究区地价评估体系,将各自独立的城镇纳入一个系统进行比较、划分城镇等级、建立以城镇为单元的地价评估体系,以配合政府努力实现区域地价一体化、稳妥推进城镇化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