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39)
2023(16005)
2022(13281)
2021(12466)
2020(10313)
2019(23708)
2018(23809)
2017(45311)
2016(24884)
2015(28170)
2014(28349)
2013(27873)
2012(25502)
2011(22936)
2010(23175)
2009(21413)
2008(20888)
2007(18736)
2006(16965)
2005(15089)
作者
(73329)
(61202)
(60099)
(57613)
(38494)
(29193)
(27253)
(24039)
(23201)
(21727)
(20688)
(20608)
(19357)
(19346)
(18755)
(18553)
(18091)
(17951)
(17355)
(17323)
(15309)
(15253)
(14840)
(14154)
(13671)
(13637)
(13498)
(13449)
(12364)
(12207)
学科
(100341)
经济(100218)
(71202)
管理(65764)
(51385)
(49657)
企业(49657)
方法(38764)
农业(34240)
数学(32925)
数学方法(32464)
中国(29107)
业经(27882)
(24179)
(23208)
地方(21761)
(21293)
理论(16813)
(16625)
贸易(16616)
(16341)
(16189)
银行(16143)
(16129)
(15953)
(15423)
(14740)
金融(14732)
技术(14643)
(14619)
机构
学院(351885)
大学(350864)
(136966)
管理(136823)
经济(133739)
研究(122221)
理学(117497)
理学院(116192)
管理学(113999)
管理学院(113382)
中国(93078)
科学(77378)
(76818)
(76459)
(62767)
(62156)
业大(59564)
农业(59057)
研究所(56833)
中心(56153)
(54489)
(48721)
财经(48537)
北京(48290)
师范(48271)
(44037)
(43682)
(43586)
(39688)
经济学(38870)
基金
项目(237726)
科学(185614)
研究(176373)
基金(170033)
(148580)
国家(147225)
科学基金(125109)
社会(108930)
社会科(102568)
社会科学(102539)
(94171)
基金项目(90299)
自然(80505)
教育(79680)
自然科(78550)
自然科学(78532)
(78469)
自然科学基金(77069)
编号(74492)
资助(68840)
成果(61195)
重点(53049)
(51664)
(51590)
课题(50989)
(48650)
创新(45267)
科研(44945)
国家社会(44123)
大学(43609)
期刊
(160919)
经济(160919)
研究(105175)
(77952)
中国(76040)
学报(60168)
科学(54663)
农业(52589)
管理(47759)
(46215)
大学(45884)
教育(43928)
学学(42964)
(33791)
金融(33791)
业经(31075)
技术(30347)
(25316)
财经(22967)
经济研究(22799)
问题(22320)
图书(19749)
(19533)
(19526)
科技(17278)
业大(17029)
理论(16913)
技术经济(16566)
农村(16109)
(16109)
共检索到535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铖  
农地非农化可以归纳为公益性农地征收和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两种方式,对农地非农化问题的研究不能脱离相应的宏观制度环境。农地征收制度内生于相应的宏观制度环境,伴随着宏观制度环境的变化,农地征收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历程。城乡一体化进程导致了宏观制度环境出现转折性的变化,农地非农化制度必须随之实现立法理念、具体内容与路径的创新。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潘小军  莫晓莉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地制度创新就是要弱化农地所有权、强化农地使用权,即:仍然坚持土地集体所有,但集体不具有对土地的生产经营、占有、使用和处置进行干预的权利,减少其借所有者之名对农地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同时,让使用权强化和扩大,接近事实上的所有权,从而使农民拥有土地的真正的处置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崔凯  冯献  
研究目的:揭示土地市场化对于农地非农化的影响并对其作用区间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综合指标评价和门槛效应模型,在确定土地市场化水平基础上,分不同区域和出让区间考察土地市场化对于农地非农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1)土地市场化水平对于农地非农化的影响是分区间性的,到达一定门槛值后,会产生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2)不同城镇化水平地区在出让价格提高过程中,都经历土地市场化对于农地非农化的正向作用区间;(3)"高价位陷阱"反映了较高出让价格区间下,土地市场化对于农地非农化产生促进,而导致过度非农化的情况。研究结论:通过市场化的作用减少农地过度非农化,需把握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和作用区间,合理有效利用市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芳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扩大农村消费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情况,同时阐述了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如消费水平滞后、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供给不足等。在此基础上,从推进农村消费市场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房地产建设、加大农村创新创业等方面提出扩大农村消费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全  
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经之路,其中必然涉及到土地、劳动力、资本三大生产要素的整合和统一,这就要求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金融制度二者的改革与创新应相互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宁光杰  李瑞  
文章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8城市数据,估计了不同流动范围下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流入同一地区的农民工,省内流动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高于跨省流动的农民工;省内流动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高于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市内流动的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也高于市外流动的农民工。说明总体上农民工就近市民化的意愿和能力较强。样本范围扩展到全国,结果均显示出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的倾向,但地区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本地市民化能力与市民化意愿相匹配,中西部地区本地市民化能力滞后于市民化意愿。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财力最大限度地提供充足的公共资源和社会保障以吸引农民工本地市民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俊峰  
通过对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主体缺失问题的梳理分析,提出应明确承认和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从利益主体、决策主体和建设主体三个方面,对如何为农民谋利、赋权和增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代信  黄力明  覃合  
本文首先对研究涉及的一些相关概念的内涵作出界定,在对我国农民市民化历史回溯、现状考察及未来前瞻的前提上,对制约我国农民市民化的障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强调加快推进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加快推进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基本原则,理清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基本思路,最后,提出加快推进我国农民市民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宇  于海英  
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质量是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正确认识目前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质量方面的专业资本困境、教学有效性困境、发展动力自限困境等问题,通过强化省域农村偏向的教师征聘培养模式,选择包容性教师配置,为农村教师提供关键职业支助,实施多元主体监控农村教师质量等策略,探索农村教师质量提升路径,有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铖  
现行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存在宅基地使用权不可转让性与农村住房所有权可转让性、农村宅基地物权与政府公权的矛盾。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缺失严重制约经济结构转型。实行农村宅基地立法理念转变,制定农地分区法和进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是化解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的现实选择。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菁齐  阮海红  
农村社区基层图书馆是衡量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的必要要素。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引领农村读者群体实现普遍均等服务,其中可持续发展问题尤为突出。文章整体把握国内外农村社区图书馆的研究概况,剖析国内农村社区图书馆研究的不足之处,从制高点、着力点、突破点、切入点四个方面来厘清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若干问题并进行对策研究,指出了探索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新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莉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日益重视农民文化权益,农村文化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农民文化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本文通过对成渝地区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民文化生活仍然十分贫乏,农村文化设施落后且利用率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能满足农民需要,腐朽落后的文化威胁着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不高。而政府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农民文化权益保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农村文化体制不健全、缺乏高素质的农村文化建设队伍、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是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城乡一体化中,应当充分发挥政府、文化部门及社会力量的作用,在资金、设施、组织、人才、制度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保障,构建一套农民文化权益保...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简新华  张国胜  
在人多地少的国家里,如何正确处理“农地非农化”与保障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相互关系,是顺利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必须合理解决的难题之一。日本战后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历程和经验教训表明:“农地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和“市民化”应该基本同步,“农地非农化”必须与耕地保护相结合,实现农地的合理流转,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农地非农化”主要应该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政府进行必要的合理的规划和调控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青  陈志刚  
城乡差距对于农村土地利用特别是农地违法非农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城乡差距对农地违法非农化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并运用1999—2016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乡差距扩大会导致农地违法非农化规模显著增长,尤其是随着财政支农支出占比的下降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扩大,农地违法非农化规模增幅明显。具体地,在省级层面,财政支农支出占比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农地违法非农化规模会增加近25 hm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每扩大10%,农地违法非农化规模也会增加约15 hm2;而城乡土地产出效益差的扩大对农地违法非农化的影响则小得多。此外,在不同经济发展地区(或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城乡差距变化对农地违法非农化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最后从有效遏制农地违法非农化的角度,针对性地提出了缩小城乡差距的相关路径和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良悦  师博  刘东  
本文利用中国地级以上264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城市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的需求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变量的基础上发现各地房地产开发、以经济发展和公共产品提供为内容的城市竞争形成了农地非农化的压力;高校园区扩张、开发区热和土地出让收入不仅是城市化土地需求的重要因素,而且在一定时期内具有递增作用。这表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具有明显的政府驱动。分地区计量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明显,中部地区土地出让收入显著,西部地区表现出房产开发和高校园区的扩张驱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