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3)
- 2023(12844)
- 2022(10041)
- 2021(9290)
- 2020(7673)
- 2019(16802)
- 2018(16854)
- 2017(31159)
- 2016(16627)
- 2015(18264)
- 2014(17503)
- 2013(16944)
- 2012(15436)
- 2011(13998)
- 2010(14294)
- 2009(13515)
- 2008(13170)
- 2007(12248)
- 2006(11117)
- 2005(9938)
- 学科
- 济(65629)
- 经济(65552)
- 业(57454)
- 农(49319)
- 管理(45325)
- 企(36839)
- 企业(36839)
- 农业(33100)
- 业经(23231)
- 中国(21746)
- 方法(18376)
- 技术(17820)
- 制(16319)
- 财(15942)
- 地方(15303)
- 数学(14925)
- 数学方法(14738)
- 发(13828)
- 学(13812)
- 体(13354)
- 农业经济(12599)
- 银(11900)
- 银行(11874)
- 策(11833)
- 技术管理(11827)
- 发展(11658)
- 展(11629)
- 行(11490)
- 融(10843)
- 金融(10835)
- 机构
- 学院(229366)
- 大学(223557)
- 济(93628)
- 经济(91628)
- 管理(87391)
- 研究(80708)
- 理学(74692)
- 理学院(73933)
- 管理学(72650)
- 管理学院(72235)
- 中国(63369)
- 农(59098)
- 科学(48857)
- 京(47424)
- 农业(44910)
- 财(41583)
- 所(40581)
- 业大(40476)
- 中心(38005)
- 江(37795)
- 研究所(36529)
- 财经(31644)
- 范(30982)
- 师范(30665)
- 州(29278)
- 北京(29265)
- 经(28740)
- 院(28570)
- 省(28043)
- 农业大学(27715)
- 基金
- 项目(153211)
- 科学(121595)
- 研究(117088)
- 基金(109395)
- 家(95733)
- 国家(94759)
- 科学基金(81154)
- 社会(75302)
- 社会科(70788)
- 社会科学(70772)
- 省(63316)
- 基金项目(58018)
- 教育(51669)
- 划(51168)
- 自然(49402)
- 编号(49115)
- 自然科(48259)
- 自然科学(48247)
- 自然科学基金(47409)
- 资助(40970)
- 成果(39535)
- 创(37328)
- 发(35248)
- 重点(34280)
- 课题(34010)
- 创新(33934)
- 农(33365)
- 部(32931)
- 国家社会(31421)
- 业(30711)
- 期刊
- 济(115613)
- 经济(115613)
- 研究(67750)
- 农(64645)
- 中国(59250)
- 农业(43432)
- 学报(37438)
- 科学(35708)
- 管理(31733)
- 财(31471)
- 大学(29658)
- 教育(29621)
- 学学(27891)
- 业经(26100)
- 融(25212)
- 金融(25212)
- 业(21433)
- 技术(20662)
- 经济研究(15871)
- 问题(15737)
- 农村(15350)
- 村(15350)
- 财经(15210)
- 农业经济(15180)
- 版(14100)
- 科技(13680)
- 经(13180)
- 世界(12643)
- 技术经济(11866)
- 经济问题(11353)
共检索到361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潘小军 莫晓莉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地制度创新就是要弱化农地所有权、强化农地使用权,即:仍然坚持土地集体所有,但集体不具有对土地的生产经营、占有、使用和处置进行干预的权利,减少其借所有者之名对农地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同时,让使用权强化和扩大,接近事实上的所有权,从而使农民拥有土地的真正的处置权。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地使用权 制度创新 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铖
现行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存在宅基地使用权不可转让性与农村住房所有权可转让性、农村宅基地物权与政府公权的矛盾。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缺失严重制约经济结构转型。实行农村宅基地立法理念转变,制定农地分区法和进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是化解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的现实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铖
农地非农化可以归纳为公益性农地征收和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两种方式,对农地非农化问题的研究不能脱离相应的宏观制度环境。农地征收制度内生于相应的宏观制度环境,伴随着宏观制度环境的变化,农地征收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历程。城乡一体化进程导致了宏观制度环境出现转折性的变化,农地非农化制度必须随之实现立法理念、具体内容与路径的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彬珂
我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土地征收过宽,征收程序不透明,补偿不合理,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我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进行改革和完善,通过立法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建立和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公平、合理、规范、多元化补偿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村集体土地 土地征收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袁铖
农业用地与集体建设用地实行的是不同的土地使用权制度,现在有必要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外延与内涵进行统一界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制于相应的宏观经济环境,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丰富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内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改变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发展倾向。确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城乡一体化进程协调发展的理念,确保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加强农民土地权利保护是今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勇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农村社会经历了传统乡土中国、新中国建立后的城乡二元结构时期,现在正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乡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立明
土地流转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核心问题。湖南省宁乡县关山社区通过国土综合整治,集约、节约土地,对土地进行"两分两换",盘活本土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形成了具有"内源性"特征的土地流转"关山模式"。采用非结构性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关山模式"的制度设计与实施过程,认为关山社区的做法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创新尝试。"关山模式"通过整合本土资源实现土地流转,在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对接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关山模式"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依然面临着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因此在进一步创新实践中如何把握好关键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土地流转 关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全
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经之路,其中必然涉及到土地、劳动力、资本三大生产要素的整合和统一,这就要求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金融制度二者的改革与创新应相互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宁光杰 李瑞
文章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8城市数据,估计了不同流动范围下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流入同一地区的农民工,省内流动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高于跨省流动的农民工;省内流动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高于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市内流动的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也高于市外流动的农民工。说明总体上农民工就近市民化的意愿和能力较强。样本范围扩展到全国,结果均显示出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的倾向,但地区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本地市民化能力与市民化意愿相匹配,中西部地区本地市民化能力滞后于市民化意愿。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财力最大限度地提供充足的公共资源和社会保障以吸引农民工本地市民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俊峰
通过对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主体缺失问题的梳理分析,提出应明确承认和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从利益主体、决策主体和建设主体三个方面,对如何为农民谋利、赋权和增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民 主体 建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芳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扩大农村消费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情况,同时阐述了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如消费水平滞后、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供给不足等。在此基础上,从推进农村消费市场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房地产建设、加大农村创新创业等方面提出扩大农村消费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村市场 农村消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亚荣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它不仅对土地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影响。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现行的农村宅基地制度为我国工业化发展、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然而,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与城乡统筹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并给农民福利带来不利影响,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在农村土地制度已有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务之急是加快建设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民群体内部阶层分化加剧,导致社会保障需求多样化、复杂化,单一的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供给,不能很好的满足农民需要,因此应该发挥第三部门和市场的优势,建立以政府、第三部门和市场互相依赖和合作的多元社会保障供给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生华 田传浩 陈宏辉
利用山东牟平宁海镇、江苏海州洪门乡和浙江绍兴柯桥镇等三个乡镇的调查资料,剖析了城乡交错区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城乡交错区的农地使用权市场十分活跃,集体出让农地是农地使用权市场的主要供给方式,而农户之间的农地自发交易则存在着短期限、无正式契约等不规范的特征。农户对土地产权的不稳定预期和缺乏运行良好的市场中介机构阻碍了城乡交错区农地使用权市场的进一步发育。
关键词:
城乡交错区 农地使用权 农地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钱凯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受侵犯,如何改革创新、合理设计、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这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有限、宅基地流转受限、政府垄断土地供应市场、农民缺少利益表达权等问题。我国应从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合理界定农村建设用地价值、规范宅基地流转机制和制定科学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四个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效益最大化,切实保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