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5)
- 2023(10418)
- 2022(8176)
- 2021(7442)
- 2020(6120)
- 2019(13817)
- 2018(13783)
- 2017(25306)
- 2016(13987)
- 2015(15680)
- 2014(16084)
- 2013(15568)
- 2012(14490)
- 2011(13229)
- 2010(13639)
- 2009(13040)
- 2008(13003)
- 2007(12116)
- 2006(11067)
- 2005(9963)
- 学科
- 济(59416)
- 经济(59329)
- 业(36638)
- 管理(35599)
- 农(30183)
- 企(25459)
- 企业(25459)
- 农业(20131)
- 方法(18960)
- 中国(18908)
- 业经(17095)
- 学(15827)
- 数学(15668)
- 数学方法(15333)
- 制(14295)
- 财(14253)
- 地方(13236)
- 发(11503)
- 体(10870)
- 土地(10117)
- 理论(10077)
- 银(9908)
- 银行(9880)
- 行(9479)
- 融(9327)
- 金融(9320)
- 发展(9275)
- 展(9251)
- 策(9201)
- 教育(8352)
- 机构
- 学院(203237)
- 大学(203118)
- 济(75786)
- 研究(75193)
- 经济(73701)
- 管理(71755)
- 理学(59995)
- 理学院(59254)
- 中国(58100)
- 管理学(57741)
- 管理学院(57404)
- 科学(48180)
- 农(46339)
- 京(45835)
- 所(39618)
- 财(36461)
- 研究所(35721)
- 农业(35351)
- 中心(34938)
- 业大(34473)
- 江(34470)
- 范(29931)
- 师范(29568)
- 北京(28860)
- 财经(27512)
- 省(27302)
- 院(27244)
- 州(26834)
- 经(24748)
- 技术(23615)
- 基金
- 项目(131853)
- 科学(101731)
- 研究(96277)
- 基金(92447)
- 家(82127)
- 国家(81353)
- 科学基金(67616)
- 社会(59817)
- 社会科(56072)
- 社会科学(56050)
- 省(53304)
- 基金项目(47793)
- 划(44258)
- 教育(43641)
- 自然(42357)
- 自然科(41350)
- 自然科学(41335)
- 编号(40605)
- 自然科学基金(40506)
- 资助(37227)
- 成果(34557)
- 重点(30014)
- 发(29199)
- 课题(29172)
- 部(27902)
- 创(25864)
- 国家社会(24672)
- 科研(24590)
- 农(24274)
- 计划(24268)
共检索到329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磊 来臣军 卢恩平
文章在实地(河北省邢台市)调研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与成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乡一体化进程当中乡村土地利用效益进行系统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目前我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当中乡村土地利用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当中,对我国乡村土地利用效益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有政府政策不合理、对于土地利用效益缺乏足够认识,这些原因直接导致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当中乡村土地耕地边际化现象严重、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过大、土地生态效益低下及乡村土地配置不合理等现象的出现。基于对土地效益评价与我国目前乡村土地利用状况的深入分析,该文认为应从土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对于目前城乡一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妉 李春英
乡村文化一直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而备受学者关注,而现代化进程使得乡村文化面临着冲击和消解。乡村新文化的建构正是乡村文化走出困境的重要选择。乡村新文化是立足于传统基础上的现代文化,是多元文化冲突发展下的和谐文化,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先进文化。通过有效途径建构起来的乡村新文化,能够引导乡村文化良性发展,增强乡村文化影响力和凝聚力,重新树立乡村文化自信。
关键词:
乡村新文化 文化自信 建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勇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农村社会经历了传统乡土中国、新中国建立后的城乡二元结构时期,现在正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乡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银娥
土地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载体,其利用结构的优化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2000-2012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同时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实证研究了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城市工业用地的影响存在倒U型的变化趋势,对仓储用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城市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城市对外交通用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产生正向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城市居住用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对绿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纪德奎
城乡教育一体化既是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对城乡教育统筹与均衡发展目标的完善与超越。它要求乡村学校文化具有一体的建设思路、渐进的发展模式、本土化的文化服务和超前的价值引领,但这与当前二元教育机制和跨越式变化等产生的问题存在冲突。为此,需要通过构建文化共同体、建立稳健的转型机制、开展改革实验等途径来进行有效调适。
关键词:
城乡教育一体化 乡村学校文化 冲突 调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忻昕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时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宜居乡村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缺失,迫切问题是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剧,要害问题是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足。推进宜居乡村建设的根本路径需要尽快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法律缺失和过时的问题,尽快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执法意识淡薄的问题,尽快解决农村和农业领域环境监管还不到位问题,尽快解决全国农村人居环境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问题。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宜居乡村 农业现代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浩轩
由于中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土地管理制度,致使农村普遍存在土地资源浪费和不集约现象,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本文通过选取多因素综合法,在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维方式基础上构建PSR模型对1996-2014年的中国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因子分析。测评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直接联系,推动农业的发展是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关键,目前中国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但与高水平利用有很大距离。基于此,我们从土地制度、财政倾斜和农村人力资源挖掘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浩轩
由于中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土地管理制度,致使农村普遍存在土地资源浪费和不集约现象,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本文通过选取多因素综合法,在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维方式基础上构建PSR模型对1996-2014年的中国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因子分析。测评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直接联系,推动农业的发展是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关键,目前中国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但与高水平利用有很大距离。基于此,我们从土地制度、财政倾斜和农村人力资源挖掘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祥忠 郭文强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小城镇也迅猛崛起,成为城市化的一大特征。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也是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不断调整,农用地向非农建设用地转化,耕地趋向减少的过程。因此,妥善处理好城镇用地扩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十分重要。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城乡一体化偏重于城市用地规模的外延扩展据调查,1952年~2010年,莱芜市城镇土地总面积由约16平方公里扩大到69.1平方公里,规模扩大了53.1平方公里。其中,1996年~2010年的14年间,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7.2平方公里扩大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秦建平 张惠 李晓康
本文在研究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现代化关系、国家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和有关城乡一体化重大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改革导向价值的城乡教育划分方法,提炼出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要素和评价指标。通过分析中国城市化率与义务教育投入城乡倍率发展趋势、已经城乡一体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城乡教育的表现特征,寻求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定量评价标准。开展城乡教育一体化评价能够促进重大政策落实、强化公平价值取向。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城乡教育一体化 评价指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金华
水域环境是江南乡村最富生命力的自然要素,水网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城乡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江南乡村水网生态格局也随着人工建设干扰的不断增强而愈显脆弱。文章从生态规划的角度,阐述乡村水网格局的生态特性,并从分析目前乡村水网生态环境存在的现实问题入手,对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水网格局生态优化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乡村 水网格局 生态优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华
新型城乡形态是新的城乡连接方式和互动机制,具有就业以非农为主、专业化分工和集聚、物质和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以及农与非农的双重角色特征,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郊化、城中村、都市圈和新农村是五个典型的新形态。本文分析了每一个新型城乡形态的起因、意义和问题,并提出都市圈形态将成为未来的首要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国恺
两个阶段新世纪以来,北京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的变动大致划分为两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0年~2010年,第二个阶段是2010年至今。2000~2010年,两种土地变动模式同时展开新世纪初期,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使得高碑店乡成为典型城乡接合部。高碑店乡土地非农化是通过一次性货币安置农民"转居"或"转工"完成的。据有关资料显示,高碑店乡从1993年到2002年底10年期间,"转居"、"转工"的农民共有10765人。通过一次性货币安置农民"转居"或者"转工"的确解决了土地非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史亚荣 何泽荣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受行政体制、内部治理状况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既带来机遇,也形成挑战。推进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既要立足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的"旧"生态,也要着眼于构建适应城乡一体化需要的"新"生态。既要消除旧弊,也要积极适应形势要求,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村金融 金融生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龙龙
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伴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城市和农村差距总会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从小到无,最终实现城乡平衡发展。但我国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差距却呈现持续放大之势。本文正是面向这一理论与现实的悖论,基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理论动力机制,探讨导致我国城乡一体化陷入低度均衡的深度二元结构,并最终借助"流通体系再造弥补市场短板,市场一体化推动流量调节"的传导机制,化解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存量约束。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二元结构 市场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