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65)
2023(17199)
2022(14252)
2021(13324)
2020(10988)
2019(24991)
2018(25153)
2017(47552)
2016(26085)
2015(29258)
2014(29074)
2013(28408)
2012(25740)
2011(23170)
2010(23208)
2009(21612)
2008(20607)
2007(18390)
2006(16395)
2005(14350)
作者
(74339)
(62077)
(61148)
(58366)
(39047)
(29474)
(27720)
(24345)
(23464)
(21883)
(20823)
(20794)
(19483)
(19440)
(18969)
(18871)
(18464)
(18285)
(17658)
(17550)
(15456)
(15408)
(15022)
(14294)
(13952)
(13859)
(13638)
(13606)
(12481)
(12293)
学科
(102205)
经济(102081)
(72920)
管理(68186)
(51423)
企业(51423)
(51396)
方法(40625)
数学(34715)
数学方法(34261)
农业(34211)
中国(29654)
业经(28435)
(24232)
(22831)
地方(21903)
(20787)
理论(17466)
(17226)
贸易(17215)
(16714)
(16198)
(16063)
银行(16015)
(15802)
(15338)
技术(15220)
(14969)
(14907)
金融(14898)
机构
学院(360403)
大学(357838)
(140152)
管理(140118)
经济(136994)
研究(122516)
理学(121241)
理学院(119926)
管理学(117597)
管理学院(116972)
中国(92396)
科学(77428)
(77028)
(76591)
(62506)
(61783)
业大(60425)
农业(59289)
中心(56667)
研究所(56267)
(54734)
(49430)
财经(49385)
师范(48950)
北京(47655)
(44949)
(43966)
(43822)
经济学(40288)
技术(39485)
基金
项目(247671)
科学(193855)
研究(184288)
基金(177233)
(154490)
国家(153094)
科学基金(130800)
社会(114486)
社会科(107867)
社会科学(107841)
(98793)
基金项目(93841)
教育(83859)
自然(83783)
(81999)
自然科(81795)
自然科学(81774)
自然科学基金(80249)
编号(77919)
资助(71532)
成果(63409)
重点(55269)
(53848)
(53673)
课题(53283)
(51245)
创新(47660)
科研(46927)
国家社会(46577)
项目编号(45870)
期刊
(160959)
经济(160959)
研究(104650)
(78023)
中国(76052)
学报(60840)
科学(54803)
农业(52738)
管理(48701)
大学(46482)
(46030)
教育(45761)
学学(43665)
(32691)
金融(32691)
业经(31938)
技术(31491)
(25586)
经济研究(23812)
财经(22965)
问题(21949)
(19842)
图书(19810)
(19560)
科技(17777)
理论(17171)
业大(17156)
技术经济(16684)
现代(16215)
世界(15879)
共检索到536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松  
一方面在城市打工的2亿人被算作城市人口,可是他们既没有城市户口,也没有城市待遇,在就业、子女教育、医疗保障还是属于农村新农合体系之下。另一方面大量的城中村"半截子"城镇化工程导致大量农民土地失去了,但是新型社区却还没有建成,没法搬进去,户口由农业变为非农业户口了,但是非农业户口所具有的城市医保、子女就业机会却没有跟上来。这就导致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障由原来的水平低下变为现在的功能性残缺,生活的不确定性增强必然导致幸福感的弱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莉敏  
加速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于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但是,目前由于受户籍制度影响,加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水平依旧偏低,他们大多数从事不稳定、收入低下、福利保障差的行业。因此,社会各界应该合力为新生代农民工营造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符合社会、企业和他们自身需求的教育培训环境,使其积极参加职业教育与培训,强化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提高其市民化的能力和资本,尽快融入城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宁光杰  李瑞  
文章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8城市数据,估计了不同流动范围下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流入同一地区的农民工,省内流动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高于跨省流动的农民工;省内流动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高于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市内流动的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也高于市外流动的农民工。说明总体上农民工就近市民化的意愿和能力较强。样本范围扩展到全国,结果均显示出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的倾向,但地区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本地市民化能力与市民化意愿相匹配,中西部地区本地市民化能力滞后于市民化意愿。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财力最大限度地提供充足的公共资源和社会保障以吸引农民工本地市民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玲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群体将长期存在。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需要。当前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显现出诸多弊端:农民工承担养老保险费用过重;参保率低、退保率高;养老保险跨地区转接手续不完善;未与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形成统一的体系等。造成上述弊端的原因主要有:二元户籍制度;农民工维权意识差、维权程序繁琐、成本高;养老保险资金有限、跨地区转移困难;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本文拟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现状、制约因素和完善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建立健全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言献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肖称萍  徐文新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农民工群体出现明显的代际分化,就业流向呈现多元化。农民工的生存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对新时期农民工职业教育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诉求。为此,就需要树立"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推进农民工职业教育城乡联动;建立"一体化"的配套制度,整合农民工职业教育资源;构建"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平台,拓宽农民工职业教育渠道;开发"一体化"的课程,提升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建华  
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笔者通过对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内涵的定义,站在"三农"整体性战略高度来审视当前我国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面临的实然困境,提出"三农"视阈下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社会文明化和生态和谐化是新时期我国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建  盛振文  王素琴  
农民工管理服务,主要分管理、培训、使用和权益保障四大方面。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以上四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状态,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从现实问题入手,分析原因,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工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对农民工管理、培训、使用、保障的有序运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郑彬斌  高君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必将有利于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在此背景下,市民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进城农民、城郊农民以及居村农民市民化的现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存在的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这将有助于市民化研究的发展与完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代信  黄力明  覃合  
本文首先对研究涉及的一些相关概念的内涵作出界定,在对我国农民市民化历史回溯、现状考察及未来前瞻的前提上,对制约我国农民市民化的障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强调加快推进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加快推进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基本原则,理清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基本思路,最后,提出加快推进我国农民市民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金励  
中国从二元户籍的隔离走向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的统一,使户籍制度改革成为了新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时代变革之一,但同时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权益保障问题也凸显出来。基于对全国1620个行政村的调查,主要考察退地补偿方案、留地制施行期限、户籍制度改革中的土地确权、承包地合理利用、"逆城市化"回迁等问题,分析发现,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中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权益保护不力。据此,在居住证制度新政实施中,亟需完善思路,积极推进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改革的互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全  
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经之路,其中必然涉及到土地、劳动力、资本三大生产要素的整合和统一,这就要求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金融制度二者的改革与创新应相互结合起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韦曙林  
为了把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联结成为有机的统一整体,提高农业的市场集中度,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为自强自立的产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客观上要求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必须有新的突破,这就是实现农业产业化。我国家庭承包制作为一项制度创新,主要是解决农业生产体制问题,它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的衔接问题。而在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化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助于提高农业的市场集中度,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与经济实力,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以及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多一体化转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靳亦冰  王军  
以西北干旱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宏观背景,分析当前城乡一体化进程对该地区村庄建设和生土民居的影响,以及大量生土民居被废弃的内在原因。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结合生土民居改造、更新的设计实践,提出生土民居的营建策略,以期探索西北干旱区生土民居营建的适宜之路,使这一广大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婷  时匡  
城乡居民之间的融合是当前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居民融合不仅包括城乡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还包括提升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农民市民化是在城乡互动中逐渐发展的,推进农民市民化是提升农民群众整体素质,促进城乡交流的有效途径。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受历史、政治、社会、个体等因素的影响,面临诸多困境,为此应从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入手,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提升农民素质,为农民市民化寻找合适的出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春江  
本文在测评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财政支农投入和人均财政支出及其比值、农村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比值对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财政支农投入和人均财政支出及其比值等因素对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影响很大,现存问题是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低且呈下降趋势,总量水平也较低。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