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52)
- 2023(17289)
- 2022(14100)
- 2021(13140)
- 2020(10923)
- 2019(24586)
- 2018(24196)
- 2017(46384)
- 2016(24853)
- 2015(27394)
- 2014(26837)
- 2013(25689)
- 2012(23084)
- 2011(20322)
- 2010(20316)
- 2009(18807)
- 2008(17861)
- 2007(15528)
- 2006(13567)
- 2005(11765)
- 学科
- 济(94057)
- 经济(93945)
- 管理(70455)
- 业(65249)
- 企(52925)
- 企业(52925)
- 方法(39590)
- 数学(34678)
- 数学方法(34090)
- 农(31450)
- 中国(28297)
- 财(26933)
- 业经(23583)
- 农业(20689)
- 制(19936)
- 地方(18935)
- 学(17964)
- 贸(17428)
- 贸易(17419)
- 易(16971)
- 理论(15920)
- 银(15590)
- 务(15585)
- 银行(15561)
- 财务(15514)
- 财务管理(15480)
- 策(15251)
- 行(14887)
- 企业财务(14563)
- 体(14537)
- 机构
- 学院(331944)
- 大学(328563)
- 济(133788)
- 经济(130942)
- 管理(127896)
- 理学(109968)
- 理学院(108865)
- 研究(108864)
- 管理学(106625)
- 管理学院(106018)
- 中国(82870)
- 京(67960)
- 科学(65041)
- 财(64392)
- 农(54232)
- 所(52490)
- 中心(51759)
- 江(51059)
- 财经(50371)
- 业大(48032)
- 研究所(47388)
- 经(45861)
- 范(43952)
- 师范(43477)
- 农业(42114)
- 北京(41567)
- 经济学(40966)
- 院(40391)
- 州(39716)
- 财经大学(37201)
- 基金
- 项目(227290)
- 科学(179939)
- 研究(169524)
- 基金(164517)
- 家(142779)
- 国家(141586)
- 科学基金(122660)
- 社会(108207)
- 社会科(102498)
- 社会科学(102478)
- 省(89839)
- 基金项目(85604)
- 教育(79165)
- 自然(77821)
- 自然科(76122)
- 自然科学(76100)
- 划(75005)
- 自然科学基金(74693)
- 编号(70085)
- 资助(66702)
- 成果(56993)
- 重点(51044)
- 部(49909)
- 发(49197)
- 课题(48531)
- 创(47932)
- 国家社会(45156)
- 创新(44695)
- 科研(43538)
- 教育部(43247)
共检索到494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心怡 梁祎玲
运用2006-2015年中国中部六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值匹配倍差法,分析了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实施对城乡一体化的作用。通过对样本进一步分组,分别探讨在不同经济和人口条件下的新型城镇化政策效果。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政策对城乡一体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人口规模较大的地区,或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地区,新型城镇化政策的促进作用将更为有效。因此,加大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业自身发展动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有选择地进行转移性支持,对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倾向值匹配倍差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邹克 郑云丹 刘熹微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夯实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亟待加快科技金融体系化建设。以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3—2018年274个城市数据,在测度城市科技和金融结合水平的基础上,使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评估了试点政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效果。研究发现:试点政策有利于弥补市场失灵、形成政策引导与资金撬动效应并承担创新风险,显著提高了试点城市的科技和金融结合水平,不同类型的稳健性检验表明结果十分稳健;政策效果的区域异质性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基期效应使试点政策对中、西部影响幅度更大;通过政策科技金融、市场科技金融及其交互效应促进了试点城市科技与金融结合水平更快地提升。研究结果对科技金融政策完善和深度融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赖永剑 贺祥民
本文利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五批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评估验收的企业名单,在测度企业出口绿色技术复杂度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考察了清洁生产与异质性FDI溢出的协同效应对本土企业出口绿色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清洁生产对本土企业出口绿色技术复杂度整体上表现出微弱的正向作用,清洁生产与合资企业水平溢出的协同效应显著提升了本土企业出口绿色技术复杂度,但与外商独资企业水平溢出无显著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对中污染密集度行业、低融资约束的企业出口绿色技术复杂度有更突出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合资企业的人才流动效应和前向、后向溢出均与清洁生产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但外商独资企业仅后向溢出与清洁生产有显著的协同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段禄峰 覃作敏 刘启雷
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县域城镇化因其广阔的承载空间、较低的转移成本和户籍门槛,且能较好地维系转移人口的地缘、亲缘关系,对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作用突出。因此,本文利用2020年陕西1997个县域农业转移人口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法进行县域城镇化路径与个体富裕水平的因果效应推断研究。研究发现,县域城镇化路径能够独立影响个体富裕水平,且不同路径导致不同效应;不合意的县域城镇化路径会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产生阻滞作用。县域城镇化要分层次、分类型、多途径推进,并不断优化成本分担机制与地方政府激励手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段禄峰 覃作敏 刘启雷
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县域城镇化因其广阔的承载空间、较低的转移成本和户籍门槛,且能较好地维系转移人口的地缘、亲缘关系,对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作用突出。因此,本文利用2020年陕西1997个县域农业转移人口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法进行县域城镇化路径与个体富裕水平的因果效应推断研究。研究发现,县域城镇化路径能够独立影响个体富裕水平,且不同路径导致不同效应;不合意的县域城镇化路径会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产生阻滞作用。县域城镇化要分层次、分类型、多途径推进,并不断优化成本分担机制与地方政府激励手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杰
本文应用Hansen门槛效应模型检验方法,以我国正在加速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背景,实证探究了数字赋能对城乡商贸一体化的影响作用。文章提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对数字化的推进力度,深化数字经济对城乡商贸一体化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九杰 吴本健 周向阳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必然伴随着城镇化,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因此,推进城镇化成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而金融发展和创新对城镇化的有序推进将发挥重要作用。金融创新与以中小城市、小城镇为重点的城镇化城市化过程中,会自发演化形成城市层级体系,即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城市形成明确分工,不同层级的城市功能不同,高等级城市的功能更多,其通常是对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文华 郁红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目标,也是过程,既要看到其本质要求,也要看清中国当下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三大现实问题,即"钱从哪儿来"、"人往哪儿流"、"村往哪儿变",分别体现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龙头"问题、"龙身"问题和"龙尾"问题,更要找到解决三大现实问题的有效抓手。当下新型城镇化道路所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具体任务为解决"龙头"、"龙身"和"龙尾"问题提供了现实可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应重点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通过城镇化在"高度"、"深度"、"广度"三个维度上实现有机统一,在系统思维中寻求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真正出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永欢 张丽君 徐卫华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又是加快实现现代化的理性选择。新型城镇化在经济上实现集约发展,在社会上实现和谐发展,在环境上实现友好发展,在制度上实现一体化管理,在空间结构上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四化"同步发展为导向,以城乡统筹为特征,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平台,促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得到提升,土地的多重属性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与建设,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模式,夯实城乡一体化的运行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保障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整体合力等构想。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内涵 特征 统筹发展 一体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琼 刘志成 曹小衡
使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运用基于倍差法的倾向评分匹配估计方法对国有企业转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首先,国有企业民营化提高了企业出口的可能性、改善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且大部分改善在企业改制的当年幅度较小,在后续年度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对企业规模、流动性以及长期债务比率的影响在改制的第二年才开始显现;其次,规模大、生产率高、长期债务水平和流动性高的企业出口的可能性更大;最后,民营化促进企业出口主要是通过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其它渠道对企业出口的作用虽然也为正,但从数量上看并不明显。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民营化 出口 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静
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价,对于推动河北省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分析河北省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现状,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省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水平差距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 河北省 发展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耿继静
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商贸流通业在促进城乡经济、文化融合,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积极促进城乡流通市场有效对接,增强城乡产业互动,实现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非常必要。基于此,本文就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进行探究,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对城乡商贸一体化的影响,然后基于现阶段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促进其发展的四大路径,以期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 发展路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亚斌 朱虹 范子杰
地方政府行为如何影响企业产能决策,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体制因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而忽略了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的作用。文章结合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和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建立了两期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探讨地方补贴性竞争对我国产能过剩影响的新机制,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地方补贴性竞争导致的产能过剩率长期大于正常产能过剩率;企业所获补贴越多,行业爆发产能过剩的可能性越高。进一步采用PSM-DID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相比补贴前,补贴企业补贴后的产能过剩率将会上升1%至3%;相比未补贴企业,补贴企业的产能过剩率高出2%至12%。文章的研究不仅为地方补贴影响产能过剩的微观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政府化解产能过剩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艳梅 朱英明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构建了高铁建设引致的区域就业增长概念模型,并采用PSM-DID方法对我国高铁建设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高铁建设显著提升了高铁城市的就业水平,但主要对其中大城市和东、中部城市的就业促进效应显著,高铁就业效应的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是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为前提条件的;分行业分析发现,高铁建设显著降低了第一产业的就业水平,促进了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特别是对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消费性服务业及信息、软件等生产性服务业中高附加值行业的就业促进效应最强;在高铁走廊,高铁主要促进了就业密度处于中、低位,尤其是低位高铁城市的就业转移和增长,有利于高铁走廊就...
关键词:
高铁建设 就业密度 倾向匹配倍差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滕 周茂
文章对现有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修正,构建了规范的企业面板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实证检验改制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减轻内生性问题造成的估计偏误,并在估计过程中考虑到了改制后非国企的具体所有制形式,这些都有助于大大提高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表明,国有企业不论改制为本国非国企还是外资企业都能促进其盈利能力的提高。此外,从改制后具体的所有制形式来看,国企改制为本国非国企后盈利能力和增利持续时间都要优于外资企业。并进一步从企业的资金运转效率和存货管理能力两方面揭示了改制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