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9)
2023(11431)
2022(9552)
2021(8840)
2020(6960)
2019(15563)
2018(15017)
2017(29450)
2016(15935)
2015(17590)
2014(17556)
2013(17128)
2012(15982)
2011(14562)
2010(15113)
2009(14497)
2008(14552)
2007(13588)
2006(12585)
2005(11505)
作者
(44366)
(37429)
(36910)
(35765)
(23819)
(17801)
(16728)
(14146)
(14077)
(13578)
(12752)
(12415)
(12114)
(11860)
(11794)
(11443)
(10904)
(10759)
(10752)
(10702)
(9461)
(9099)
(9000)
(8533)
(8385)
(8378)
(8346)
(8301)
(7504)
(7324)
学科
(62425)
经济(62322)
(52533)
管理(51885)
(40445)
企业(40445)
(30923)
(20692)
(20559)
农业(20366)
中国(19748)
业经(19288)
方法(18190)
地方(15297)
数学(14947)
(14861)
数学方法(14625)
(13192)
银行(13187)
(13124)
(12635)
(11646)
金融(11642)
(11639)
贸易(11629)
(11611)
财务(11569)
财务管理(11536)
(11326)
(10925)
机构
学院(231524)
大学(226829)
(97504)
经济(95082)
管理(87041)
研究(80031)
理学(72975)
理学院(72148)
管理学(71061)
管理学院(70588)
中国(63723)
(51724)
(47581)
科学(43868)
(39081)
财经(38522)
(38363)
中心(37304)
(36295)
(34543)
研究所(34149)
(31639)
师范(31461)
(30242)
北京(30223)
(29154)
经济学(29127)
业大(29090)
财经大学(27831)
农业(26574)
基金
项目(142965)
科学(114525)
研究(112622)
基金(103344)
(87300)
国家(86468)
科学基金(75135)
社会(73330)
社会科(69332)
社会科学(69320)
(56592)
基金项目(53769)
教育(51258)
编号(47245)
(46576)
自然(44773)
自然科(43691)
自然科学(43684)
自然科学基金(42867)
资助(40942)
成果(40809)
课题(33897)
(33630)
(32221)
(32093)
重点(32039)
(30464)
国家社会(29892)
(29879)
教育部(28175)
期刊
(125493)
经济(125493)
研究(77079)
中国(51900)
(40547)
(39965)
管理(34396)
(29968)
金融(29968)
科学(29576)
学报(28107)
教育(27576)
农业(25606)
大学(23432)
业经(22915)
学学(21956)
财经(19381)
技术(19081)
经济研究(17906)
(16638)
问题(16502)
(12915)
现代(11665)
农村(11474)
(11474)
农业经济(11333)
(11160)
国际(11074)
理论(10720)
世界(10686)
共检索到373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龚兆先  吴薇  
通过对"城中村"空间形态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城中村"的空间形态是导致"城中村"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城中村"的改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城乡边缘村庄这个源头进行空间形态的持续控制,整合并优化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措施。提出了要明确空间演化目标并保持全程一致性、保持村庄空间形态与所处城市地段同步演进、实行区位与阶段相结合的分异导控、协同优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过程等主要改进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卡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不断出现并构成特殊的城市空间,"城中村"里呈现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中国新时期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构建协调、融合的城乡关系,也对"城中村"的治理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中国"城中村"的空间演化呈现边缘聚集、空间剥夺凸显和空间生产剧烈的景象,因此,空间治理上宜采取分类改造的模式,尽可能基于村落原有的空间框架进行治理,约束城市增长方向,并通过人口、经济的逐级疏散来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崔晓黎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大量农民转向城市就业、定居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城中村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城市发展中缺乏前期的“疏导”予案,等问题累积大了,政府不得不支付更大的成本来解决。我们主张大中城市郊区农村的村委会可以主动为农民工朋友建立相对稳定的居住社区。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农民工居住的费用, 另一方面可以大幅度缓解城中村改造的压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海宏  李平  
深圳市城中村商业由市场自发形成,满足了村内甚至村外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是对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市场发育所处的阶段不同,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产生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深圳市特区内三个主要城区的多个城中村商业进行调研分析,在对城中村商业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海宏  李平  
深圳市城中村商业由市场自发形成,满足了村内甚至村外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是对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市场发育所处的阶段不同,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产生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深圳市特区内三个主要城区的多个城中村商业进行调研分析,在对城中村商业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金岩  
城中村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特有城市空间现象,以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双重膨胀与分层为特征。通过对济南沃家片区的调研,我们发现形成城中村形态困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利益驱动,制度因素所导致的政策真空和身份认同,以及粗放、失效的规划控制与管理等。因而,城中村的改造需要重新检核时代的话语权以及空间的公平、正义,并进行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共同重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孟维华  周新宏  诸大建  
城中村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本质是利益问题,实质上是与城中村改造相关的利益各方利益调整的过程。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城中村改造基本都在政府主导下进行,但由于政府的失灵,往往也会产生很多弊端。但大多数学者仍认为政府应该在改造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问题是政府应该在城中村改造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或者说市场的边界又在哪里。本文初步明确了城中村改造中政府干预的重点和市场的边界,阐明了城中村改造的总体思路,最后提出了防止城中村改造失败的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艺红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国家二元土地管理和社会管理制度以及政府无度征地政策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廉租房供应职能缺失的表现,也是城中村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更是失地又失业的城中村村民自我救赎的结果。只要城中村产生的制度基础存在,其在可见的未来并不可能完全消失。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津逵  
空间上的“脏乱差”,不过是城中村冰山之一角。中国可能有一夜之城,却不可能有一天内完成的城市化。在城市化中还农民以发展的权力,他们自己就会因应市场,成为城市化中积极行动的主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大蓉  
在苏州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进展快速,已经基本解决了拆除和外观改造的问题。但是,在苏州宜居城市建设、法治苏州和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城中村外观改造的背后,仍然遗留了后续的城中村发展问题。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走出原有的视野,将城中村改造置于"善治"视野中,将改造目标从建筑、房屋转移到"人"的焦点中,将城中村的总体规划,立足村落文化、居民生活质量,优化民生。文章从苏州城中村改造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改变观念,在"善治"的视野下,提出了创新规划,重视融合、落实民主,顺应肌理和文化整合,生态发展等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运迎霞  常玮  
在全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城中村”作为与城市发展不和谐现象的缩影,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已成为我国城市健康和谐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着重针对“成熟型城中村”,通过剖析我国“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多方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分析借鉴深圳、珠海、厦门等地“城中村”改造实践经验,从构建多方利益主体的和谐关系角度出发,探究力求多方和谐与共赢的“城中村”改造策略,指出“城中村”改造应多方协作,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探究相应的规划政策和引导措施,力求达到城市与乡村、政府与市民、人与社会、自然等的和谐与共赢,为我国“城中村”改造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四保  
文章认为深圳的城中村问题是带有全国意义的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性问题, 但是在深圳,问题表现得特别严重,解决起来也特别困难。文章分析了问题背景、描述了深圳的情况,重点研究问题的成因——庞大的外来人口、对居住条件的需求与城市土地供给的关系。认为,只要存在外来人口的巨大需求,城中村会以各种形式存在和发展,它一方面带来了城市空间的低效率发展,一方面高效率解决了外来人口的居住乃至城市经济发展成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分歧很大,解决问题的压力也很大。但是依然有必要按照城市建设的一般要求综合治理城中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方俊才  
城中村现状及改造的必要性城中村,简单地说就是"城市中的农村",是在城市市区范围内,仍保留农村生活习惯和农村管理方式,使用集体土地,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行政村落。城中村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已完全没有农用地的村庄,且已经被城市包围;第二类是有少量农用地的村和处于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的村庄;第三类是处在城市中但有较多农用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斌  于卓伟  
城中村现象是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而出现的一个棘手的城市问题。它不仅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加快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卓彩琴  钟莹  罗天莹  苏植  
以广州市天河区石牌村为例,分析了中国当前“城中村”社区文化的特点:传统农村文化、现代都市文化与外来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以冲突为主。然后,分析了文化冲突对城中村改造的障碍,并从文化角度提出了城中村的改造策略:保护与建设相结合;本地人与外来人共享文化资源,共建和谐社区;利用文化古迹,发展社区旅游业;加强社区培训与教育,构建学习型社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