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5)
- 2023(9536)
- 2022(8051)
- 2021(7616)
- 2020(6287)
- 2019(14541)
- 2018(14078)
- 2017(27034)
- 2016(15049)
- 2015(16744)
- 2014(16604)
- 2013(16672)
- 2012(15869)
- 2011(14380)
- 2010(15034)
- 2009(14371)
- 2008(14559)
- 2007(13800)
- 2006(12828)
- 2005(11639)
- 学科
- 济(56018)
- 经济(55943)
- 管理(49943)
- 业(47983)
- 企(36401)
- 企业(36401)
- 农(29977)
- 农业(19822)
- 财(19542)
- 方法(18702)
- 中国(17056)
- 业经(16227)
- 制(15913)
- 数学(15293)
- 数学方法(14960)
- 地方(14485)
- 策(14300)
- 学(12668)
- 务(11769)
- 财务(11726)
- 财务管理(11692)
- 银(11588)
- 银行(11559)
- 企业财务(11073)
- 行(10930)
- 贸(9915)
- 贸易(9908)
- 及其(9891)
- 融(9617)
- 金融(9617)
- 机构
- 学院(211524)
- 大学(209866)
- 济(83488)
- 经济(81179)
- 管理(80713)
- 研究(76576)
- 理学(65725)
- 理学院(64912)
- 中国(64044)
- 管理学(63746)
- 管理学院(63306)
- 京(49225)
- 科学(46536)
- 财(44726)
- 农(43483)
- 所(40172)
- 江(37082)
- 中心(36837)
- 研究所(35483)
- 农业(32914)
- 业大(32532)
- 北京(32165)
- 财经(31917)
- 州(29277)
- 省(29016)
- 经(28756)
- 范(28447)
- 师范(28104)
- 院(27426)
- 经济学(23562)
- 基金
- 项目(128644)
- 科学(99803)
- 研究(95081)
- 基金(91278)
- 家(79844)
- 国家(79039)
- 科学基金(66659)
- 社会(58417)
- 社会科(54884)
- 社会科学(54868)
- 省(50361)
- 基金项目(46961)
- 自然(43349)
- 划(43241)
- 教育(42770)
- 自然科(42283)
- 自然科学(42268)
- 自然科学基金(41508)
- 编号(39449)
- 资助(38717)
- 成果(34295)
- 重点(28813)
- 课题(28704)
- 发(28547)
- 部(27953)
- 创(25790)
- 性(24961)
- 科研(24277)
- 创新(24081)
- 大学(23397)
共检索到359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晓路 许泽宁 王忠云
在城镇化的城市空间扩张过程中,街道办事处辖区内通常包含一些村庄(即城中村)。受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制约或由于人口转居或集体资产处置滞后等原因,部分城中村无法纳入属地街道办事处,而依旧由原属乡镇管理,由此称之为"非属地城中村"。非属地城中村存在管理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利益矛盾集中,不仅违背行政区划法的属地化管理原则,而且对城乡统筹发展构成制约。通过对北京市155个非属地城中村和相关部门、街道、乡镇的实地调查,对非属地城中村的问题、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根据非属地城中村行政管理差异化因素的分析,将北京市的非属地城中村分为飞地村、难点村、滞后村、完成村四个类型;对属地管理和非属地管理模式下的城中村进行对比分析。基于研究,提出城中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明确属地街道的主体责任及其在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两个方面的职能,同时,对各类型非属地城中村的改革措施、时序和路径提出了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晓路 许泽宁 王忠云
在城镇化的城市空间扩张过程中,街道办事处辖区内通常包含一些村庄(即城中村)。受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制约或由于人口转居或集体资产处置滞后等原因,部分城中村无法纳入属地街道办事处,而依旧由原属乡镇管理,由此称之为"非属地城中村"。非属地城中村存在管理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利益矛盾集中,不仅违背行政区划法的属地化管理原则,而且对城乡统筹发展构成制约。通过对北京市155个非属地城中村和相关部门、街道、乡镇的实地调查,对非属地城中村的问题、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根据非属地城中村行政管理差异化因素的分析,将北京市的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明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融入城区,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存在,使得城中村在改造过程中并没有被完全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于是,城中村具有着农村和城市的双重特征,在改造过程中面临着土地产权不清晰、集体资产处理难、社会管理较复杂、流动人口安置难等问题,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造成本会越来越高,这势必成为制约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突出问题,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城中村 改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林文盛 冯健 李烨
近年来中国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通讯技术(ICT)发展迅速,对居民的社会经济活动、生活方式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利用问卷调查、微信访谈等方式调查了北京5个典型城中村,利用多元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验证信息渠道对城中村居民居住和迁移空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中村住房市场非正规化从信息源头切断了居民通过互联网获取住房信息的渠道,加上城中村居民选择新住所具有就业导向和以地缘—血缘为纽带聚集的特征,信息渠道对城中村居民的居住迁移距离没有显著影响;受"就业锚点"、"距离衰减定律"和非正规就业影响,信息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艺红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国家二元土地管理和社会管理制度以及政府无度征地政策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廉租房供应职能缺失的表现,也是城中村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更是失地又失业的城中村村民自我救赎的结果。只要城中村产生的制度基础存在,其在可见的未来并不可能完全消失。
关键词:
城中村 城乡二元化制度 利益博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津逵
空间上的“脏乱差”,不过是城中村冰山之一角。中国可能有一夜之城,却不可能有一天内完成的城市化。在城市化中还农民以发展的权力,他们自己就会因应市场,成为城市化中积极行动的主体。
关键词:
城中村 农民安置区 廉租屋区 土地发展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航 郑风田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近郊何各庄村城市化改造调研,疏理其对村庄民居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以乡村四合院文化经济的创新做法,分析其能够克服传统历史文化和原始乡村文明保护与农村房地资产资本化后农民增收二者之间矛盾的原因,指出其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文化经济 房地资产资本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孟平
在城乡接合部农村社区 ,供给公共物品所需费用主要取自于当地农民本身。但使用这些公共物品的 ,除了当地农民以外 ,还有城市居民以及外来人口。无论是依照公共财政理论 ,还是为了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大城市区县以上政府都应当为城乡接合部农村社区公共物品供给付费
关键词:
城乡接合部 农村城市化 公共物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杰
街道办事处是当前我国城市治理体系中的基层政权组织,城市化过程伴随着基层政权组织的改革调整。文章以H市L街道办事处为例,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属地包干制在信访治理中的运作与街道办事处组织形变的多重逻辑。研究发现,街道办事处在"属地包干"原则下开展基层治理,在组织形态上出现了正式组织结构与非正式治理结构的并置,包括属地的再结构化、压力传导机制的建立、街居权力网络的编织、责任包干制的嵌入,由此为街道办事处提升信访治理的"基础性能力"提供了组织基础。这一组织形变背后存在体制性回应、责任与压力双重转嫁、社会治理过程间接化等多重逻辑。街道办事处由此承担基层治理的无限责任,成为防止基层社会风险扩散的组织构型,并产生了基层治理的组织学困境。
关键词:
属地包干 城市基层政权 街道办事处 信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边宝莲 张和利
城中村是在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出现的一种特殊怪异现象。它不仅对城市规划建设带来重大影响,而且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本文以太原市为例,深入剖析了城中村现象及其问题所在、产生根源,指出城中村改造不是简单地解决农民转制和改善居住条件,而是从解决城中村农民生活出路入手.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在方法上进行分类指导,针对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关键词:
城中村 城镇化 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是政府与城中村的居民就其手中的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所做的一笔交易。这个交易能否达成,关键要看价格,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就在定价上。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土地交易 定价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林
城中村的形成既源于城乡差距导致的穷人进城,也植根于我国严格的城市管理制度、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传统城中村改造由政府主导,容易过于追求速度,见物不见人,耗资巨大,成为"绅士化运动"。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在政府对庞大新移民住房保障仍有困难的情况下,应探讨城中村存续下的再生策略,通过借鉴"城市针灸法"来改善城中村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实现原地再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新海
“城中村”土地很值钱,“城中村”改造苦于没钱,打通两者间的鸿沟,关键在于注入经营理念,积极显化“城中村”土地资产,以规划引导这些土地得以高效合理利用,并使农民得以分享城市化的成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斌 于卓伟
城中村现象是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而出现的一个棘手的城市问题。它不仅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加快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必
“城中村”作为全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快速发展。本文以分析重庆特殊的城乡割据情况为基础,探讨“城中村”的概念及其都市化的重要性,揭示重庆“城中村”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重庆“城中村”都市化问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城中村 都市化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