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5)
2023(12236)
2022(10478)
2021(9491)
2020(7933)
2019(18405)
2018(17966)
2017(34874)
2016(18792)
2015(21357)
2014(21604)
2013(21466)
2012(20697)
2011(19135)
2010(19893)
2009(18780)
2008(18776)
2007(17557)
2006(15874)
2005(14257)
作者
(56616)
(47657)
(47510)
(45542)
(30661)
(22763)
(21632)
(18406)
(17923)
(17342)
(16369)
(15861)
(15464)
(15209)
(15144)
(14778)
(14186)
(13886)
(13737)
(13682)
(12064)
(11807)
(11563)
(10969)
(10946)
(10812)
(10513)
(10387)
(9659)
(9597)
学科
(100965)
经济(100875)
(54251)
管理(50838)
(40194)
企业(40194)
方法(35282)
(34803)
数学(31000)
数学方法(30695)
地方(25028)
中国(24581)
农业(22874)
业经(21731)
(20299)
(18686)
(17707)
(16020)
贸易(16011)
(15526)
(15482)
地方经济(14660)
(14232)
银行(14206)
(13942)
金融(13939)
(13673)
(12951)
(12852)
环境(12655)
机构
学院(286576)
大学(284431)
(131387)
经济(128666)
管理(107633)
研究(104022)
理学(91119)
理学院(90090)
管理学(88703)
管理学院(88125)
中国(79393)
科学(59957)
(59497)
(58908)
(53098)
(51550)
中心(47835)
研究所(47766)
财经(45917)
(45915)
(41320)
经济学(40884)
业大(40337)
农业(39299)
(38476)
师范(38189)
北京(37953)
经济学院(36559)
(36253)
(35726)
基金
项目(178269)
科学(139964)
研究(134230)
基金(128340)
(110920)
国家(109578)
科学基金(92657)
社会(86682)
社会科(81884)
社会科学(81860)
(69642)
基金项目(66695)
教育(60384)
(57964)
自然(56372)
编号(55208)
自然科(54952)
自然科学(54933)
自然科学基金(53958)
资助(52980)
成果(46790)
(41223)
(40117)
重点(40089)
课题(38750)
(36121)
国家社会(35629)
(34860)
教育部(34421)
发展(34101)
期刊
(160869)
经济(160869)
研究(91189)
中国(57854)
(51829)
(44698)
学报(41247)
科学(40047)
管理(39470)
农业(33975)
(31815)
金融(31815)
大学(31811)
学学(30112)
教育(27428)
业经(26458)
经济研究(25328)
技术(24370)
财经(23372)
问题(20863)
(20288)
(16343)
技术经济(16174)
(16136)
世界(15738)
统计(14885)
国际(14315)
(14106)
经济问题(13753)
商业(13420)
共检索到450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金岩  
城中村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特有城市空间现象,以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双重膨胀与分层为特征。通过对济南沃家片区的调研,我们发现形成城中村形态困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利益驱动,制度因素所导致的政策真空和身份认同,以及粗放、失效的规划控制与管理等。因而,城中村的改造需要重新检核时代的话语权以及空间的公平、正义,并进行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共同重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卡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不断出现并构成特殊的城市空间,"城中村"里呈现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中国新时期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构建协调、融合的城乡关系,也对"城中村"的治理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中国"城中村"的空间演化呈现边缘聚集、空间剥夺凸显和空间生产剧烈的景象,因此,空间治理上宜采取分类改造的模式,尽可能基于村落原有的空间框架进行治理,约束城市增长方向,并通过人口、经济的逐级疏散来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爱荣  
按照现有法律的规定,城中村存在农村自治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两种成员权,但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两种成员权具有混合的特点,并在宅基地的处理问题上集中表现出来,产生了一些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在改造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的决议对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效力问题、宅基地使用权与成员权的关系问题以及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权利救济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有着直接的影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是政府与城中村的居民就其手中的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所做的一笔交易。这个交易能否达成,关键要看价格,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就在定价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运迎霞  常玮  
在全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城中村”作为与城市发展不和谐现象的缩影,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已成为我国城市健康和谐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着重针对“成熟型城中村”,通过剖析我国“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多方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分析借鉴深圳、珠海、厦门等地“城中村”改造实践经验,从构建多方利益主体的和谐关系角度出发,探究力求多方和谐与共赢的“城中村”改造策略,指出“城中村”改造应多方协作,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探究相应的规划政策和引导措施,力求达到城市与乡村、政府与市民、人与社会、自然等的和谐与共赢,为我国“城中村”改造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大蓉  
在苏州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进展快速,已经基本解决了拆除和外观改造的问题。但是,在苏州宜居城市建设、法治苏州和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城中村外观改造的背后,仍然遗留了后续的城中村发展问题。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走出原有的视野,将城中村改造置于"善治"视野中,将改造目标从建筑、房屋转移到"人"的焦点中,将城中村的总体规划,立足村落文化、居民生活质量,优化民生。文章从苏州城中村改造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改变观念,在"善治"的视野下,提出了创新规划,重视融合、落实民主,顺应肌理和文化整合,生态发展等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泫永  
城中村改造在很多快速发展的大中型城市中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城中村改造也面临一系列的困境。本文在分析城中村形成的原因后,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一些探讨,并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一些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晶  
城中村问题己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协调发展、功能提升和市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的梗阻。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博弈理论研究城中村改造中政府、开发商、村民的三方博弈过程,通过构造效用函数分析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提出在村民支持的基础上政府介入并承担改造费用,原则上不鼓励开发商介入改造的对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生  
"城中村"改造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各级人民政府应该遵循"以人为本、规划控制、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作方式,结合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中村"的改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倩  许晓东  
借助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999-2017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以"城中村改造"为主题的期刊论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城中村改造"研究经历了快速增长后的回落;相关文献从问题特征入手,经历了不同方法、视角的研究及跨学科的研究。目前,"城中村改造"的研究开始转向棚户区改造、低收入群体居住权、保障弱势群体社会分配利益等方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文维  
本文分析了城中村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指出城中村改造的目标取向不单是改造其物质面貌, 更是改造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城中村改造的思路要实现五个转变,即实施目标、改造理念、制度建设、政府职能、改造模式的转变,并且应注意在改造中做好对传统文化、社区文化的保护以及预防新的城中村出现。文章最后简要介绍了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的实施进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崔艺红  
城中村改造是地方政府在国家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下掀起的新一轮"征地"狂潮,是地方政府主导的一场针对城中村失地村民最后一片集体土地的利益博弈。地方政府通过城中村改造,剥夺了村级组织最后一片建设用地;通过将村民宅基地无偿"转为"国有,没收了村民最后一片栖身之地;不公平补偿的城中村房屋拆迁改造,侵害了村民私有房产所有权,摧毁了农民自主再就业的工作岗位及其自力更生谋取的穷人福利,特别是违法的改造程序公然践踏了村民的自治权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方俊才  
城中村现状及改造的必要性城中村,简单地说就是"城市中的农村",是在城市市区范围内,仍保留农村生活习惯和农村管理方式,使用集体土地,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行政村落。城中村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已完全没有农用地的村庄,且已经被城市包围;第二类是有少量农用地的村和处于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的村庄;第三类是处在城市中但有较多农用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龚兆先  吴薇  
通过对"城中村"空间形态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城中村"的空间形态是导致"城中村"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城中村"的改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城乡边缘村庄这个源头进行空间形态的持续控制,整合并优化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措施。提出了要明确空间演化目标并保持全程一致性、保持村庄空间形态与所处城市地段同步演进、实行区位与阶段相结合的分异导控、协同优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过程等主要改进策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艺红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国家二元土地管理和社会管理制度以及政府无度征地政策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廉租房供应职能缺失的表现,也是城中村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更是失地又失业的城中村村民自我救赎的结果。只要城中村产生的制度基础存在,其在可见的未来并不可能完全消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