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49)
- 2023(6794)
- 2022(5861)
- 2021(5289)
- 2020(4616)
- 2019(11003)
- 2018(10809)
- 2017(21024)
- 2016(11623)
- 2015(13297)
- 2014(13673)
- 2013(13906)
- 2012(13345)
- 2011(12240)
- 2010(12579)
- 2009(11892)
- 2008(12206)
- 2007(11449)
- 2006(9816)
- 2005(8427)
- 学科
- 济(54736)
- 经济(54672)
- 业(33934)
- 管理(29669)
- 农(27388)
- 方法(26129)
- 数学(23575)
- 数学方法(23378)
- 企(23231)
- 企业(23231)
- 农业(18002)
- 财(13719)
- 业经(13656)
- 中国(13053)
- 地方(11386)
- 制(10964)
- 学(10832)
- 贸(9851)
- 贸易(9849)
- 易(9570)
- 银(8168)
- 银行(8146)
- 务(8091)
- 财务(8073)
- 财务管理(8047)
- 发(7831)
- 行(7726)
- 融(7710)
- 金融(7708)
- 企业财务(7568)
- 机构
- 学院(178342)
- 大学(176933)
- 济(73808)
- 经济(72113)
- 管理(67379)
- 研究(59389)
- 理学(57876)
- 理学院(57238)
- 管理学(56231)
- 管理学院(55894)
- 中国(45693)
- 农(38922)
- 科学(37100)
- 京(36696)
- 财(33603)
- 所(30990)
- 农业(29768)
- 业大(29577)
- 中心(28633)
- 研究所(28087)
- 江(27599)
- 财经(26645)
- 经(23960)
- 范(23413)
- 师范(23185)
- 北京(22961)
- 经济学(22824)
- 州(21843)
- 经济学院(20847)
- 院(20259)
- 基金
- 项目(115096)
- 科学(89302)
- 研究(84116)
- 基金(82526)
- 家(71453)
- 国家(70790)
- 科学基金(59563)
- 社会(53084)
- 社会科(49980)
- 社会科学(49962)
- 省(46190)
- 基金项目(44010)
- 教育(38267)
- 划(38239)
- 自然(37613)
- 自然科(36661)
- 自然科学(36647)
- 自然科学基金(35991)
- 编号(35446)
- 资助(33828)
- 成果(29306)
- 部(25876)
- 重点(25793)
- 发(25575)
- 课题(24045)
- 创(23048)
- 农(22227)
- 科研(22223)
- 教育部(21803)
- 创新(21600)
共检索到261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华 吴瑶 管宁
研究目的:探究城中村改造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博弈理论。研究结果:通过探讨城中村改造中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开发商的利益诉求和博弈关系,构建博弈模型对三者的利益均衡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经济效益是政府、开发商、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的矛盾焦点,规划容积率是三方利益均衡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要加快城中村改造进程,政府要科学地制定城中村改造政策,引导村集体和村民自觉参与改造,吸引开发商主动参与改造,均衡参与改造的各方利益,实现各方的合理利益。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利益均衡 博弈模型 城镇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建民 刘明达 刘碧寒
城中村改造,实质上发生产权结构转换和利益重新分配。为进一步研究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利益重构与均衡机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构建城中村改造前后的利益均衡模型,并应用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的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城中村改造并不是各方利益同时增加的过程,而是发生此消彼长的局面。政府可以通过影响总产出曲线或者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城中村改造中新均衡机制的形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侠 赵德义 朱晓东 彭补拙
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多方的利益博弈过程,利益协调是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难点所在。文章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方法,对城中村改造中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城市政府、开发商、城中村村民的利益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了改造过程中的主要利益冲突,并得出了明确各自合理利益所在是改造成功的必要前提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规范政府公权力;确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拆迁补偿机制;建立利于利益相关者参与及权利保障的项目社会评价制度;探索与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安置模式等应对措施。最后介绍了石家庄市的城中村改造工作。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魏子鲲 韩乔 崔元培 王建忠 薛庆林
通过分析土地增值来源及利益博弈主体诉求,构建土地增值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发现:因投资建设而产生的投资增值、因城中村土地稀缺性而产生的供求增值、因土地用途变更而产生的用途增值、因基础建设外部性而产生的辐射增值与因经济发展带来的地价普遍性增值均是土地增值的重要来源。引入市场谈判机制,根据贡献归属与利益诉求确定参与利益分配主体,借助市场机制测度收益分配,实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土地增值 收益分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元斌 林泉
加快城中村改造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城市化趋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从土地发展权的视角,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为核心,从制度设计和制度变迁动力的角度分析城中村的形成机制,对城中村改造各参与主体在改造的制度选择中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结果表明,集体土地的发展权属收益成为城中村改造中地方政府与村集体博弈的关键;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是城中村改造的首要前提;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中村改造的必然选择;城中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城中村改造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城市化 农地发展权 集体土地 城中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智刚 周素红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向乡村蔓延过程中出现的普遍地理现象和城乡矛盾激化的一个缩影。城中村改造的过程是城市政府、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主体对土地收益和城市功能的博弈过程 ,城中村的改造也只有在保证三方的利益得到合理保障的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以“广州市文冲城中村改造方案”为基础 ,探讨城中村改造的规划方案中如何体现政府管理、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的共赢 ,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中村改造思路
关键词:
城中村 改造方案 文冲社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凯仁 龙茂乾 李贵才
以深圳市上步村为例,聚焦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四类利益相关者——原住民、外来人口、个体户及周边企业,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之于城中村改造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原住民有较强的改造意愿,半数以上希望拆除重建;外来人口、个体户和周边企业三类群体则以"不好说或者不清楚"态度占主导,表现出"集体无意识"的特征。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原住民的改造意愿与其是否有房出租、对风险的偏好及自我评价情况有关;外来人口的改造意愿与性别、受教育水平、是否自家居住、房租过去一年的上涨情况、居住区评价和自我状态评价有关;个体户的改造意愿主要受租金负担及租金上涨情况的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凯仁 龙茂乾 李贵才
以深圳市上步村为例,聚焦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四类利益相关者——原住民、外来人口、个体户及周边企业,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之于城中村改造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原住民有较强的改造意愿,半数以上希望拆除重建;外来人口、个体户和周边企业三类群体则以"不好说或者不清楚"态度占主导,表现出"集体无意识"的特征。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原住民的改造意愿与其是否有房出租、对风险的偏好及自我评价情况有关;外来人口的改造意愿与性别、受教育水平、是否自家居住、房租过去一年的上涨情况、居住区评价和自我状态评价有关;个体户的改造意愿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孟俊红
研究目的:研究拆迁补偿中利益分配的公平与公正问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中国拆迁补偿中,特别是在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中,存在着严重的利益主体缺位与利益主体错位现象。研究结论:应当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直接流转,在拆迁补偿中应当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晓莉 米永平
城中村改造是一个涉及房屋拆迁补偿、人口户籍管理、土地权属变化、社会保障供给和村民生存发展的系统工程,其利益关系重大,矛盾纠纷频仍,村民上访不断,尤其是因其造成的群体访、越级访,乃至群体性事件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预防和化解城中村改造中的矛盾冲突十分重要而迫切,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有一套既考虑农民现实利益,又着眼于其长远发展的利益调整机制。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利益冲突 信访 维护稳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志强 杨长捷 胡章仓
"许昌的经验值得总结"6月初的许昌,骄阳似火。河南省许昌市政府举办的"城中村改造暨土地出让项目推介洽谈会"也如中原6月的天气一样,火热异常。在为期三天的"推介洽谈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家房地产商参观了许昌市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新 季雷
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理论 ,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角度对公司购并进行动态博弈分析。为刻画行为主体利益动态均衡过程 ,论文应用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 ,揭示公司购并过程中利益均衡及其对公司购并的推动作用。为解开“购并公司股东损益之谜” ,论文引进购并公司信息占优条件下的风险套利模型 ,分析购并公司溢价购并损失在市场背后的风险套利补偿。在此基础上 ,采用市场分析法对上市公司购并利益分配进行实证 ,检验结果显示中国证券市场同样存在“购并公司股东损益之谜”。
关键词:
利益均衡 股东损益之谜 风险溢价套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丽梅 苏时鹏 郑逸芳 许佳贤
各种社会利益整合是影响水务服务市场化改革成效的关键。为了更好地深化水务改革,本文从改革目的和内涵出发,探讨政府、水务企业以及社会公众在水务服务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责任分工及要求,构建起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混合战略博弈均衡模型,分析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和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基于绩效监管的奖惩制度,完善监管体系和社会监督平台,努力降低监管成本,强化社会监督力量对于政府和水务企业的外部约束等建议。
关键词:
水务服务 改革 利益相关者 博弈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赵晋琳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是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博弈过程,通过转让价格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是跨国公司降低交易成本的必然选择。跨国公司母公司、子公司以及相关政府的利益追求及其之间的博弈均衡,对最优转让定价选择和最优全球税后总利润将产生影响。
关键词:
跨国公司 转让定价 利益均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冠军
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导致城乡土地二元制结构下的"城中村"问题日益突出。"城中村"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特有现象,因为其事关广大农民群体的切身利益,得到了政府和学者的共同关注。城中村现象日渐成为城市发展的症结,如何破解"城中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难题,如何规范"城中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要素得到最大化的利益,如何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获得最大的合法利益,成为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考察郑州市"城中村"土地改造的基础上,拟对相关难题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中村” 土地改造 土地流转 征收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