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4)
- 2023(6546)
- 2022(5480)
- 2021(5118)
- 2020(4256)
- 2019(9941)
- 2018(9924)
- 2017(18949)
- 2016(10258)
- 2015(11738)
- 2014(11641)
- 2013(11456)
- 2012(10458)
- 2011(9517)
- 2010(10069)
- 2009(9362)
- 2008(9171)
- 2007(8391)
- 2006(7364)
- 2005(6001)
- 学科
- 济(45716)
- 经济(45662)
- 业(29670)
- 管理(26358)
- 农(24427)
- 方法(22820)
- 数学(20803)
- 企(20766)
- 企业(20766)
- 数学方法(20296)
- 农业(16098)
- 业经(12533)
- 中国(11218)
- 财(9180)
- 制(8572)
- 地方(8523)
- 理论(7950)
- 学(7604)
- 发(7092)
- 农业经济(7011)
- 策(6830)
- 贸(6452)
- 贸易(6447)
- 银(6316)
- 银行(6313)
- 易(6283)
- 行(6049)
- 融(6018)
- 金融(6017)
- 发展(5879)
- 机构
- 学院(148949)
- 大学(143545)
- 管理(58268)
- 济(57222)
- 经济(55863)
- 理学(50533)
- 理学院(50043)
- 管理学(48694)
- 管理学院(48432)
- 研究(45004)
- 中国(34752)
- 京(29357)
- 农(29187)
- 科学(28163)
- 财(25447)
- 业大(23936)
- 江(22340)
- 所(22106)
- 中心(22084)
- 农业(21650)
- 财经(20244)
- 研究所(20049)
- 范(19105)
- 师范(18939)
- 经(18250)
- 州(18182)
- 北京(18078)
- 经济学(16997)
- 技术(16831)
- 院(15856)
- 基金
- 项目(101342)
- 科学(79707)
- 研究(74667)
- 基金(72203)
- 家(62442)
- 国家(61881)
- 科学基金(53574)
- 社会(47112)
- 社会科(44440)
- 社会科学(44427)
- 省(42259)
- 基金项目(37512)
- 教育(35777)
- 自然(34340)
- 划(34158)
- 自然科(33587)
- 自然科学(33583)
- 自然科学基金(32921)
- 编号(31878)
- 资助(30698)
- 成果(25576)
- 重点(22563)
- 课题(22287)
- 部(21684)
- 发(21662)
- 创(20969)
- 创新(19456)
- 国家社会(19037)
- 科研(19032)
- 大学(18726)
共检索到214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建民 刘明达 刘碧寒
城中村改造,实质上发生产权结构转换和利益重新分配。为进一步研究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利益重构与均衡机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构建城中村改造前后的利益均衡模型,并应用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的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城中村改造并不是各方利益同时增加的过程,而是发生此消彼长的局面。政府可以通过影响总产出曲线或者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城中村改造中新均衡机制的形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华 吴瑶 管宁
研究目的:探究城中村改造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博弈理论。研究结果:通过探讨城中村改造中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开发商的利益诉求和博弈关系,构建博弈模型对三者的利益均衡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经济效益是政府、开发商、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的矛盾焦点,规划容积率是三方利益均衡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要加快城中村改造进程,政府要科学地制定城中村改造政策,引导村集体和村民自觉参与改造,吸引开发商主动参与改造,均衡参与改造的各方利益,实现各方的合理利益。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利益均衡 博弈模型 城镇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艳 陈晓楠
资产补偿政策的制定是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核心,而村民资产属于非自愿转换的范畴,并且各单项资产形式随着城中村变迁发生转变,资产价值随着外部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产生增减现象。土地资产、房屋资产、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是城中村变迁中价值变化显著的单项资产。文章依据法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了村民各单项资产的价值计量模型,并凭此定量阐明了城中村改造前后资产损失的程度。
关键词:
城中村 村民资产 价值计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魏子鲲 韩乔 崔元培 王建忠 薛庆林
通过分析土地增值来源及利益博弈主体诉求,构建土地增值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发现:因投资建设而产生的投资增值、因城中村土地稀缺性而产生的供求增值、因土地用途变更而产生的用途增值、因基础建设外部性而产生的辐射增值与因经济发展带来的地价普遍性增值均是土地增值的重要来源。引入市场谈判机制,根据贡献归属与利益诉求确定参与利益分配主体,借助市场机制测度收益分配,实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土地增值 收益分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侠 赵德义 朱晓东 彭补拙
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多方的利益博弈过程,利益协调是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难点所在。文章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方法,对城中村改造中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城市政府、开发商、城中村村民的利益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了改造过程中的主要利益冲突,并得出了明确各自合理利益所在是改造成功的必要前提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规范政府公权力;确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拆迁补偿机制;建立利于利益相关者参与及权利保障的项目社会评价制度;探索与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安置模式等应对措施。最后介绍了石家庄市的城中村改造工作。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祝小宁 杨力维 韩家升
"城中村"治安问题是公共服务与城市治理的重难点,由于对"城中村"的改造不能一蹴而就,一定时期内"城中村"治安问题将长期存在。基于公共服务理念和系统管理的思想,在引入系统建模语言SySML的基础上,对"城中村"安全需求系统性地分析,由此提炼"城中村"治安管理运行机理,构建了由治安调适子系统、治安防控子系统、舆情预警子系统、联动响应子系统和治安恢复子系统组成的"城中村"治安管理SySML模型。根据模型探测出现阶段治安管理在思路、环节、方法上的不足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
治安管理 城中村 模型构建 对策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智刚 周素红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向乡村蔓延过程中出现的普遍地理现象和城乡矛盾激化的一个缩影。城中村改造的过程是城市政府、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主体对土地收益和城市功能的博弈过程 ,城中村的改造也只有在保证三方的利益得到合理保障的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以“广州市文冲城中村改造方案”为基础 ,探讨城中村改造的规划方案中如何体现政府管理、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的共赢 ,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中村改造思路
关键词:
城中村 改造方案 文冲社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解兴宇 谢蕊蕊
城中村是我国特有土地所有制下,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问题。太原市作为中部省份的省会城市,也夹杂着城市现代化和村庄改造的矛盾与冲突。文章基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试图挖掘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用主体博弈模型的方法来试求均衡解,希望能为城中村改造的实践模式提供启示。
关键词:
城中村 政府 开发商 村民 博弈 调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是政府与城中村的居民就其手中的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所做的一笔交易。这个交易能否达成,关键要看价格,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就在定价上。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土地交易 定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孟俊红
研究目的:研究拆迁补偿中利益分配的公平与公正问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中国拆迁补偿中,特别是在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中,存在着严重的利益主体缺位与利益主体错位现象。研究结论:应当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直接流转,在拆迁补偿中应当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志强 杨长捷 胡章仓
"许昌的经验值得总结"6月初的许昌,骄阳似火。河南省许昌市政府举办的"城中村改造暨土地出让项目推介洽谈会"也如中原6月的天气一样,火热异常。在为期三天的"推介洽谈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家房地产商参观了许昌市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凯仁 龙茂乾 李贵才
以深圳市上步村为例,聚焦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四类利益相关者——原住民、外来人口、个体户及周边企业,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之于城中村改造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原住民有较强的改造意愿,半数以上希望拆除重建;外来人口、个体户和周边企业三类群体则以"不好说或者不清楚"态度占主导,表现出"集体无意识"的特征。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原住民的改造意愿与其是否有房出租、对风险的偏好及自我评价情况有关;外来人口的改造意愿与性别、受教育水平、是否自家居住、房租过去一年的上涨情况、居住区评价和自我状态评价有关;个体户的改造意愿主要受租金负担及租金上涨情况的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凯仁 龙茂乾 李贵才
以深圳市上步村为例,聚焦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四类利益相关者——原住民、外来人口、个体户及周边企业,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之于城中村改造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原住民有较强的改造意愿,半数以上希望拆除重建;外来人口、个体户和周边企业三类群体则以"不好说或者不清楚"态度占主导,表现出"集体无意识"的特征。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原住民的改造意愿与其是否有房出租、对风险的偏好及自我评价情况有关;外来人口的改造意愿与性别、受教育水平、是否自家居住、房租过去一年的上涨情况、居住区评价和自我状态评价有关;个体户的改造意愿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元斌 林泉
加快城中村改造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城市化趋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从土地发展权的视角,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为核心,从制度设计和制度变迁动力的角度分析城中村的形成机制,对城中村改造各参与主体在改造的制度选择中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结果表明,集体土地的发展权属收益成为城中村改造中地方政府与村集体博弈的关键;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是城中村改造的首要前提;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中村改造的必然选择;城中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城中村改造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城市化 农地发展权 集体土地 城中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晓莉 米永平
城中村改造是一个涉及房屋拆迁补偿、人口户籍管理、土地权属变化、社会保障供给和村民生存发展的系统工程,其利益关系重大,矛盾纠纷频仍,村民上访不断,尤其是因其造成的群体访、越级访,乃至群体性事件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预防和化解城中村改造中的矛盾冲突十分重要而迫切,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有一套既考虑农民现实利益,又着眼于其长远发展的利益调整机制。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利益冲突 信访 维护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